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講記 下▪P15

  ..續本文上一頁、搶奪威嚴,以此原因會有上述叁種果報出現。

  承許所有不善業道均産生異熟果、等流果與增上果叁種,因士用果可包括于此叁果中,故未單獨宣說。不善業可分上中下叁品,其他講義中說,上中下叁品根據時間來判定,若某一不善業經常做、再再串習、現行無對治,具足此叁條件即爲上品不善業,具足其中兩個條件就是中品不善業,若僅具足一個條件爲下品不善業。或者以發心意樂爲標准,若意樂非常強烈即爲上品,意樂中等爲中品,意樂下等就是下品。那造不善業會感受何種異熟果呢?若所造不善業屬上品,則所感異熟果是墮入地獄,中品轉爲旁生,下品投生餓鬼,此處說法與《大圓滿前行》的說法相同,但《入中論自釋》、《經莊嚴論》以及《瑜伽師地論》中都說造中品不善業轉生爲餓鬼,下品則會轉爲旁生。所感等流果是殺生者短壽,不予取者受用貧乏,邪淫者夫妻不合,以粗語所感而多傳惡名等。竅訣書中說,等流果分感受等流果和同行等流果兩種,同行等流果指前世喜造惡業,即生中仍然喜歡造惡業,前世喜歡善法今生也願意行持善法;感受等流果,如以前喜歡殺生則即生中壽命很短,以前經常毆打衆生,那即生會多病。

  是什麼原因會産生叁種果呢?以殺生爲例,以刀子刺在牦牛身上或用繩子捆住牦牛的嘴巴使之閉氣,此時的牦牛特別痛苦,以此果報感受異熟果;正行時,牦牛失去自己可貴的生命,以此感受等流果;對牦牛進行剝皮、割肉等後行時,已經使之完全失去了威嚴,令人見而生畏,以此感受增上果。殺盜淫妄等十種不善業均可依此類推。反過來,十種善業也可如此類推。

  丁二、單說邪命之原因:

  貪心所生身語業,邪命難淨故另說,

  設若貪圖資具引,與經違故非如是。

  貪心所生身語之業即爲邪命,因其難以清淨,故于此特別宣說。假設認爲以貪圖資具所引發的屬于邪命而其他不屬于邪命,則並非如此,因與佛經相違之故。

  佛經中說,以嗔心、癡心所引發的身業屬于邪業,語業爲邪語,而以貪心所引生的身語之業則爲邪命。也就是說,邪命必定由身語造作,而身語所作之業不一定是邪命。那此處爲何單獨宣說邪命呢?平時所說的五種邪命與此處所講邪命有點差別,這裏的邪命很難清淨,屬于歡喜的對境,難以斷除,《自釋》中說:“謂貪能奪諸有情心,彼所起業難可禁護。爲于正命令重修故,佛離前別說爲一。如有頌曰:俗邪見難除,由恒執異見,道邪命難護,由資具屬他。”

  有些人認爲:以貪圖資具所引發的身語之業屬于邪命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爲了娛樂做的身語之業應該不屬于邪命。這種說法與《戒蘊經》相違,經中雲:“比丘受用信士供養後若去觀看鬥象等,爲邪命。”戒律中也是如此宣說的。一般的凡夫人都會有一些好奇心,但作爲出家人和修行人來講,這樣做很不莊嚴,會令他人生起邪見,而且對自相續也無有利益並且已經成爲墮入惡趣之因。

  丁叁、何業具幾果:

  斷道有漏業五果,無漏業則具四果,

  余有漏善不善四,無漏余無記具叁。

  斷道分有漏、無漏兩種,其中斷道有漏具足五種果,斷道無漏具足除異熟果以外的四果;除斷道有漏以外,其余的有漏善業、不善業皆具足除離系果以外的四果;無漏斷道以外的其余無漏和無記業,具有除異熟果、離系果以外的叁種果。

  以何業會産生幾果呢?首先說明斷道之業所具之果。斷道也即無間道,是指每一地斷除其違品的道。斷道分有漏、無漏兩種,有漏斷道即通過世間道修行而斷除其違品,如獲得一禅未至定時,欲界煩惱全部斷除,此時無有任何障礙的無間道即稱爲斷道;無漏斷道是通過出世間道修行斷除違品。有漏的世間斷道會産生五種果,也即因屬有漏善業而具異熟果,如一禅未至定時所産生的一禅之果;以此斷除所斷的力量,無間生起後後之果,即爲士用果;其他任何有爲法生果不起障礙,即爲增上果;斷道後刹那刹那的同類因産生同類果屬于等流果。以世間道斷除下界煩惱而獲得了抉擇滅,因此稱爲離系果。無漏斷道具有四果,因爲屬于無漏之故,不具足有漏異熟果;無漏法的前一刹那産生後一刹那,因而具足等流果;無間産生後面之果,故士用果具足;增上果必定具足;通過無漏智慧斷除下下的違品,以此獲得抉擇滅,所以離系果也具足。

  有漏斷道以外的有漏善、不善業均具四果。因無有斷除違品而獲得的抉擇滅,故不具足離系果;不具有産生後果的障礙,因而具有增上果;以前前同類因産生後後同類之果,所以具足等流果;依前前之力産生後後之果,因此具足士用果;造善業可以得善果,造惡業會成熟惡果,此即異熟果。

  除無漏斷道以外的加行道、解脫道、勝進道,以及有覆無記業和無覆無記業具有叁個果。無漏法中不具足離系果,因加行道時無有斷除違品而獲得的抉擇滅,而解脫道、勝進道時違品已經斷除,所以不具足離系果;異熟果也不具足,因爲是無漏法的緣故,不會産生異熟果;具有産生後果的能力,故而具足士用果;可以産生後面同類的法故有等流果;增上果也具足。無記法也無有抉擇滅的離系果;異熟果必定從善業或惡業中産生,因此無記業中不會産生異熟果;無記法可産生無記法的同類因具足,所以等流果存在;增上果、士用果全部具足。

  此頌從果的角度作了說明,下面從因、果兩個角度來說明何業具何果。

  善業之果爲善等,次第有四二叁果,

  不善業生善法等,依次具二叁四果,

  無記業生善法等,彼等具二叁叁果。

  善業産生善等分別有除異熟果以外的四果,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異熟果、增上果、士用果叁果;不善業産生善等時,依次有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叁果,除離系果以外的四果;無記業産生善時有增上果、士用果二果,産生不善、無記時均具有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叁果。

  善業之果爲善時具有四果,因其可以成爲異熟因但不會具足異熟果;離系果可以具足,如通過無間道方式斷除下品煩惱,可以獲得抉擇滅;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全部具足。善業産生不善果,有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無有等流果,因、果不是同類之故;果的本體爲不善法,所以沒有異熟果;離系果屬于勝義善法,因此無有離系果。善業産生無記法有異熟果、增上果與士用果叁果,因果非同類之故,無有等流果;離系果也不具足,理由與上相同。

  不善業産生善果具有士用果與增上果;等流果與異熟果無有,理由與前相同;離系果也無有,因爲是由不善業産生之故。不善業産生不善果,有士用果、增上果與等流果叁者。不善業産生無記法具足四果,因離系果屬于抉擇滅,故無有離系果。爲什麼具足等流果呢?通過不善的遍行因可以産生壞聚見、邊執見兩個無覆無記法,無覆無記法會遮障解脫,屬于見斷,不善遍行也是一種煩惱性,從煩惱的角度來講,可以稱爲等流果。

  無記法産生善法有增上果與士用果。無記法産生不善果,具足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叁者。爲什麼具足等流果呢?欲界衆生緣五蘊假合錯認爲我,以此産生痛苦,以這種壞聚見緣苦的不善業,也即無覆無記法所産生的不善果,因此說具足等流果。無記法産生無記法,有士用果、增上果與等流果。

  從時間的角度來說,從何時産生何時分別具足幾果呢?

  過去一切具四果,現業未來亦複然。

  現業二果未生業,果未來則爲叁果。

  過去的有漏法産生過去、現在、未來各具除離系果以外的四果;現在有漏法産生未來亦具四果,現在産生未來則具足士用果與增上果二果;未來産生未來具足不包括等流果與離系果的叁果。

  過去如何産生過去、現在、未來叁時呢?舉例來說,今天也即現在,昨天、前天就是過去,明天、後天就是未來,那麼前天造的業——過去法,昨天成熟叫做過去的過去果;今天成熟叫做過去的現在果;明天成熟叫做過去的未來果。過去産生過去、現在、未來分別具足四果,無有離系果,因其屬于抉擇滅,不爲叁界、叁時所攝,所以離系果不具足。

  現在的業産生未來法也同樣具有四個果。現在的業若産生現在法則有士用果與增上果兩個果,有部宗認爲因果可以同時存在,如一切有爲法的法相——生、住、滅叁者可以同時存在,並且互相起作用。或者,同一心所群體中可以同時存在思維與感受,也即思、受二者同時存在,從不起障礙的角度來說屬于增上果,從互相起作用的角度來說是士用果。隨理經部不承認這種觀點,但有部認爲,現在的法不能産生過去法。

  若未來之業産生未來果,則只具足叁果,也即不包括等流果、離系果二者。爲什麼沒有等流果呢?有部認爲,未生法無有前後次第。實際從道理上來推,過去法産生現在、現在法産生未來都具足等流果,那未來法産生未來也應該具足等流果。但有部認爲,未來法分有生法和未生法兩種,未來的法屬于未生法之中,由于未生法的相續還未成立,因此同類因不存在,所以無有等流果。那未來的因爲什麼不産生現在果呢?未來的法屬于未生法,若未生法産生現在果,則因還未産生,果已經存在,這顯然不合理。

  自地之業果爲四,他地則爲叁與二。

  有學有學等叁果,無學業果有學等,

  次第有一叁二果,余有學等二二五。

  自地之業産生自地果具足除離系果以外的四果,他地産生他地具足叁果或二果。有學業産生有學等時,分別具足叁種果;無學業産生有學等分別有一果、叁果、二果;其他業産生有學等時,分別具有二果、二果、五果。

  除色界、無色界以外,所有的有漏無漏業産生果時,均有幾果具足呢?

  若是自地的業産生自地的法,因離系果不爲地所攝,故只有四果。若他地之業産生他地之果則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具足叁果,如依靠無漏一禅生起無漏二禅,增上果是一定具足的;依前面的力量産生後面的果之故,可以具足士用果;由于無漏法不分地界,從一地到有頂之間的無漏法從自本體的角度可以互相作爲因,所以等流果具足。也有具足二果的情況,如以有漏二…

《俱舍論講記 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俱舍問答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