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讲记 下▪P14

  ..续本文上一页等五无间罪,则此人已经断绝三界善根。其中所说的“断绝三界善根”是什么意思呢?《俱舍论大疏》中说:此处所说的断除色界、无色界善根,并非是真正断除之义,因上两界不会真正生起邪见,但欲界众生相续中若生起邪见、造五无间罪则已经远离上二界善根。

  欲界善根包括俱生善根与加行善根两种,加行善根指即生中通过闻思修所生的善根;俱生善根则并非通过闻思修行而来,它是与生俱来的善根。那所断的善根是二者中的哪一种呢?是俱生善根。因邪见逐渐生起时,相续中的加行善根已经逐渐减弱直至消除,当邪见真正生起时,加行善根早已不复存在,此时所断的对境只有俱生善根。断除的方式如何呢?所有现行部分均会断除,最细微的种子不会断。

  是不是所有的邪见均会断除善根呢?不是,仅以诽谤因果的邪见而断,所谓的诽谤因果,《自释》中说:“拨无因者谓定拨无妙行恶行,拨无果者谓定拨无彼果异熟。”此邪见还可以分很多种,比如缘有漏、缘无漏,缘同类、缘不同类。有些论师说只有缘有漏与缘同类的邪见能断善根,但实际上,缘有漏无漏以及缘同类不同类的所有邪见均可断除善根。

  善根是以何种方法断的呢?有同时断与次第断两种说法,自宗承许后一种观点,也即以最细微的邪见断除最粗大的善根,以最大的邪见断除最微小的善根。噶m巴认为这种观点不合理,应该以最大的邪见断除最大的善根,最小的邪见断除最小的善根,否则所断最小而能断最大,这样显然不合理。根据其他论师的说法,此处的大小并非指物体体积的大小,当相续中真正生起具有断定性的大邪见时,才能断除最细微的善根,就好像修断时下下品的修断由上上品的智慧来断除一样,或者以比喻来说明,石头上最细微的水渍只能以最猛厉的火来烧干,同样,最细微的善根只能以最猛厉、最强大的邪见才能断除。

  人中三洲男女断,见行断至不具善,

  恢复则依疑有见,造无间罪非即生。

  断善根者,唯人趣当中的三洲男女,其中见行者相续中善根的现行部分会全部断除。若其相续中生起前后世、业因果存在的怀疑时,其善根得以恢复,但造五无间罪的众生,于即生中无有恢复善根的机会。

  以何种身份断绝善根呢?五趣之中唯以人趣会断善根,恶趣众生的染污性智慧不稳固;天趣众生因现见善恶业果,不会出现拨无因果的邪见,因此也就不会断绝善根。人类中,北俱卢洲众生不具足能够断除善根的强有力邪见,故也不会断绝善根,所以只有三洲人类可以断善根。三洲人类中,男人与女人的善根会断除,而不会断二黄门的善根,因其恶意乐不稳固。

  人又可以分为见行者与爱行者两种,见行者是指依靠外道或歪门邪道的各种相似教理,于自相续中已经生起稳固见解;爱行者则无有稳固见解,仅以爱好而随学。比如有些外道认为杀生具足种种功德,爱行者不一定认为这种做法有功德,但也随着他们的行为,而见行者不同,他们以恶心认为杀生真正具有极大功德,并也劝他人行持此种恶行。以邪见断善根者唯是此二者之中的见行者,因其相续中的染污性智慧十分坚固,以此邪见的力量,会使所有善根现行的部分全部断除。因此,有些人心里稍微有点怀疑或者动摇时,虽有过失,但还未达到真正断善根的程度。

  断善根者能否恢复呢?可以恢复。当相续中生起“业果也许存在”的怀疑,或“业因果必定存在”的正见时即可恢复,但所失毁的戒律必须依靠各自仪轨来重新受持,否则不能恢复。

  所断善根能够在即生中恢复吗?造五无间罪者即生中不能恢复。那何时才能恢复呢?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通过自己的习气、智慧生起邪见而断绝了善根,之后又造五无间罪,这种恶业力量非常强大,此人不仅要堕地狱而且要在地狱中承受长时间的痛苦,地狱果报受尽即可恢复善根;第二种是依靠恶友的引诱产生邪见而断善根,并造下五无间罪,此人于转生地狱时即会恢复善根。以上是本论观点,但实际上,上述第二种情况当中的断善根者,于中有的四十九天之内即可恢复善根。

  以邪见而断善根、造五无间罪可以分四种情况,以邪见断善根未造五无间罪,如外道本师;未以邪见断善根,但造了五无间罪,如未生怨王;既以邪见断绝善根又造了五无间罪,如提婆达多 ;既未以邪见断善根也未造五无间罪者。

  己五、思与几业道俱生:

  思与不善一至八,顿时一同而产生,

  与善一至十之间,非与一八五俱生。

  思可与一至八个不善业一同产生。思与一至十个善业可以同时产生,个别而言,则不会与一、五、八善业俱生。

  心所中的思可以与多少个善业和不善业一起产生呢?

  若是不善业,思可与其中的一到八个同时产生。思与一不善业俱生,即处于贪心、害心、邪见的任一种。与二不善业俱生,如以嗔心杀害牦牛。与三不善业俱生,如以害心偷盗、杀牦牛。与四不善业俱生,如以害心说离间语、妄语、粗语。与五、六、七不善业俱生,自己处于意之三不善业中的任一者中,委托他人做四不善业则自己具足五不善业;若委托他人做五不善业则自己具足六不善业;若委托他人做六不善业,即同时具足七个不善业。与八不善业俱生,诸如自己行邪淫,同时委托他人造其他六种不善业。思为什么不与九个或十个不善业同时产生呢?因为贪心、嗔心、邪见三者属于完全不同的分别念,不会在同一相续中同时生起两个强烈的分别念,这一点,小乘、因明以及密宗当中均如此承许。所以,思不会与九个或十个不善业同时产生。

  如果是善业,从总的角度来说,思可与其中的一至十个一起产生;若从个别而言,则不会与一、五、八善业俱生。与一个善业不会俱生,无贪无嗔不可分割故。与二善业同生,善的五根识或者无色所有的尽智无生智现前时,无有欲界散位的七支善,而且,五识为无分别,正见为推度分别故无有,无色所摄尽智无生智现前时已息灭分别故亦无正见,所以思与无贪无嗔二者俱生。意识处于正见中时,思与意三善业俱生。与四善俱生,以无记心受戒,则思与断身之三业与妄语四善俱生。若处于根识善中受戒,或者与六善俱生,即思与无贪、无嗔以及断除四根本罪的六个善业同时产生;或者与七个善业俱生,即在前六者基础上断除邪见;与五善俱生的情况不会有,因为无贪无嗔必定同时存在。若等起处于无记状态受比丘戒,也会与身语七断之善业俱生。不会与八善同时产生。与九善同生,如彼时等起处于根识善中受比丘戒,则有身语七所断以及无贪无害共九善业。与十善同生,处于意识善中受比丘戒,因见解属于正见,故意的三善业以及身语的七种善业全部具足。

  以上均是从戒的角度来说,若是中戒,则也有与一、五、八善同生的情况。

  己六、何界何趣中有几业道:

  地狱绮语与粗语,及害心以二式具,

  贪心邪见隐蔽具,北俱卢洲有三种,

  第七明显亦存在,其余欲界十不善。

  地狱中绮语、粗语、害心这三种罪业以明显和隐蔽的两种方式具足,贪心、邪见则以隐蔽方式具足;北俱卢洲当中,意三业也是以隐蔽方式具足,绮语则明显存在;除上述二者外的欲界其他处均具足十不善业。

  十种善业和十种不善业在哪些界、哪些趣中具足,分别以何种方式存在呢?地狱众生相互之间会发出各种绮语,粗语也必定具足,而且彼此之间有非常大的嗔恨心,因此害心也具足,这三种罪业以明显和隐蔽两种方式存在。贪心、邪见二者以隐蔽方式具有,地狱众生相续中虽有贪爱的烦恼,但因无有悦意对境,所以贪心是以不明显的方式存在;地狱众生已现量感受因果报应,因此邪见也是以隐蔽方式具足。地狱中虽然会有相互残杀的情况,但在对方业力未尽之前,马上即可复活,所以无有杀生;无有可归属于自己的财物与女人,故无有不予取和邪淫。没有可以贪图之利益,故无妄语;彼此之间本来已经相互嗔恨,所以不用说离间语。

  北俱卢洲众生均以异熟果现前转生于此处,寿命固定为一千年,无有可贪之对境,因此贪心、害心、邪见三者均以隐蔽方式存在;不予取、邪淫以及妄语均无有,而且也无有离间语和粗语,因其相续极其调柔;而第七绮语则以明显的方式存在,因为有以贪心所引发的唱歌等。

  欲界的其他处中均有十不善业。那杀生如何在天界存在呢?天界内部虽然不会互相残杀,但是会与阿修罗作战,而且,有些经论中说天人的头腰若断即会死亡。

  三善业则于一切,亦以隐蔽现行式,

  无色无想天众生,以隐蔽式具七业,

  余处则以现行式,地狱北俱卢洲除。

  意的三种善业在一切趣中均以两种方式存在;无色界圣者与无想天众生相续中以隐蔽方式具足身语七业,除此二者以外的其他处以明显方式存在身语七业,当然也不包括地狱和北俱卢洲。

  一切趣中皆以明暗两种方式存在意三善业。那三恶趣中如何具足无贪无嗔无痴呢?此三处众生相续中会偶尔具足三善业,但不会长期具足。不过,以前曾修持过大乘法,今生即使转为三恶趣众生,也会出现对其它众生产生悲心的情况。

  无色界众生无有身语有表色,因此圣者无漏戒所摄七所断以隐蔽形式存在,它们未来会以未生法的方式存在,过去则以得绳方式存在。无想天众生无有真正的心,而禅定戒属于随心戒,所以禅定戒所摄的七所断也以得绳方式存在。除无色界圣者与无想天众生二者以外,其他界与趣中的身语七所断均以明显方式存在。那如何具足呢?天、人具有禅定戒与别解脱戒所摄的七种善业;饿鬼、旁生虽然不具足别解脱戒,但可以具足中戒所摄的善业,释迦牟尼佛也说过应该为龙王等传授八关斋戒。地狱与北俱卢洲不包括于其中,因为这两处无有别解脱戒所摄的七种善业,更不会存在禅定戒或无漏戒。

  己七、业道之果:

  承许一切均产生,增上等流异熟果,

  痛苦之故杀害故,无威严故果三种。

  所有不善业均会产生异熟果、等流果与增上果三种,如杀生时,于加行正行后行中分别使所杀众生感受痛苦、断绝生命…

《俱舍论讲记 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问答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