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其他趣中不存在。北俱卢洲众生自然具戒,性格十分善良,故不会杀害父母;无有佛教之故,也不会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天人不具足恶劣的意乐,而且已经现前业果,所以也不会有杀害父母的现象。恶趣众生虽然有杀害父母等现象 ,但由于痛苦过于强烈,导致恶意乐并不稳固,而且已经现前业果,所以不构成无间罪。因此除北俱卢洲以外的三洲人类会具有五无间罪,但随欲黄门 、两性黄门也不会造无间罪,因为父母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未生出身根俱全的他们,而且对他们也缺少慈恩;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说,也缺少对父母的知惭有愧心。
无想天众生、北俱卢洲以及所有恶趣的众生具有异熟障,烦恼障则在五趣中都存在。
丙十一、宣说五无间罪:
破僧即令不和睦,自性不相应行法,
非烦恼性无记法,彼与所破僧众具。
破僧和合是指令僧众不和睦,其自性为非相应行法,属于非烦恼性、无记法,在所破的僧众相续中具足。
五无间罪中前三种是杀生,第五种恶性出佛身血并非真正的杀生,只是一种想杀害佛陀的心,因此是杀生的加行,这四者都属于身业。第四个破僧和合属于妄语,所以是语业。
破僧和合是令僧众不和睦相处的一种自性,这种自性属于非相应法,比如砍木材时,在中间加一个铁锤,以它的力量将木材分开,同样,破僧和合即具足这样的一种力量,属于不相应行。有部宗认为这种不相应行实有存在,但经部宗以上认为,所谓的不相应行并非实有自性,只是使僧众与僧众之间关系破裂的一种罪业。因为在断烦恼与断善根的众生相续中也存在,所以属于非烦恼性,是有覆无记法。这样实有的不相应行在被破坏的双方僧众相续中具足,但并非无间罪。
彼之罪业为妄语,彼与破者真实具,
中劫成熟无间狱,造多无间害亦增。
破僧和合的罪业属于妄语,在破僧者相续中具有,其果报是在一中劫中感受无间地狱的痛苦。若造多个无间罪,则所感受的痛苦果报亦会增加。
上一个颂词中说,虽然被破坏的双方僧众相续中具足破僧和合的不相应行,但却不构成无间罪,那在什么条件下才是真正的无间罪呢?破坏僧众和合的因是挑拨僧众并使两个僧团分开的妄语,它才是真正的无间罪。当这种妄语与破僧者提婆达多等真实具足时,才会构成破*轮僧。
破*轮僧一般来说只在六个时间内才会发生,其他时间不会有。而且破*轮僧只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会具足,因为释迦牟尼佛往昔转生为一个具足五神通的仙人时,专门在两个僧团之间说离间语以破坏他们的关系,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后也感受这种果报。但这也只是有部宗的说法,萨迦派果仁巴在《三戒论》的注释中做过分析:佛陀已经圆满断证功德,不会感受业力的果报,若仍然需要感受果报,则有佛陀还未成就等众多过失。所以大乘认为,破*轮僧的情况在其他佛的教法下也会出现。另外,按小乘经典来观察,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佛教法下真实存在的一个人,这是以前发恶愿成熟的原因。按照大乘观点,如《大密方便经》、《妙法莲华经》等经典中说,所谓的提婆达多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化现,并非真正存在,因为提婆达多在地狱受苦时,佛曾专门叫阿难尊者去安慰他,当时提婆达多说:“本性中无来无去。”因此,他显现上虽然是在受苦,其实也是佛陀的一种化现,只是为了引导众生而如此示现的。
有些小乘经典中说,若造下破和合僧的无间罪一定会转生到无间地狱,但造其他无间罪虽然必定堕入地狱,但不一定堕在无间地狱。不过,多数经典中都说,凡造五无间罪者,不经过中阴直接堕入无间地狱。
如果造两种无间罪,是在一世中转生地狱还是两世中转生地狱呢?若一世中感受两种罪业的果报,那业也就无有大小之别了;若在两世中转生,无间罪业就不成为顺次生受业了。
有部宗回答说:没有这样的过失。若造两个以上的无间罪,那来生必定会转生无间地狱,而且果报出现时所受的痛苦会比造一个无间罪感受的痛苦严重,而且时间也会增加,也就是说,最初造下的无间罪以引业的方式成熟在其相续中,而其他无间罪则以满业的方式出现。
那么,破和合僧者的身份如何?在何时、何处会出现破和合僧?破僧之量是什么?破僧的时间长达多久呢?下一颂即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比丘见行具戒者,破于他处凡夫众,
堪忍他师与他道,破界彼住仅一日。
破和合僧者必须是比丘、见行者、具戒者,破僧之处是佛所住之处以外的地方,所破的对方是凡夫僧众,破僧之量为堪忍他师及其所制定的学处,破僧的时间仅一日。
破僧和合者,不会是沙弥和在家人,必定是比丘、见行者,而且是持戒者,像提婆达多这样的人才可以。从平时的生活上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些表面利根、具智慧者会使别人信服,但他所造的业也相当大,若钝根,没有很大能力的人,信仰他的人少,也不会造很大的业。
破僧时必定不会在佛所在之处,而是佛所住之处以外的地方,因为破僧者面对佛陀时无有能力做到破僧之事。
所破的僧众是凡夫僧而非圣者僧众,因凡夫僧众的见解容易受到影响,圣者则已经对佛陀教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不会受到他人影响。
破僧者,如提婆达多通过各种威力进行破坏,最后导致僧众对佛陀失去信心,并且承诺远离佛及佛陀的教法,愿意跟随提婆达多并且行持其制定的戒律,如断肉、不享用牛奶等,这就已经达到破僧之量。
破僧和合只会持续一日,不会再长。
许彼为破*轮僧,赡部洲有九等成,
破羯磨僧三洲有,彼以八者以上成。
以上所说承许为破*轮僧,其仅于赡部洲出现,而且需要九位比丘以上才构成破僧之罪业。破羯磨僧在除北俱卢洲以外的三洲都有,最少要八位比丘以上。
破*轮僧与破羯磨僧有一点区别。现在经常说的破和合僧是指破羯磨僧,此处的破僧和合则是指破*轮僧,因为真正的破*轮僧出现时,整个赡部洲中所有人的相续未恢复之前,一个人也不能得到圣道。但真正的破*轮僧在佛陀涅槃后不会出现,而其他的破僧则不成为无间罪。破*轮僧也只是在南赡部洲才有,其他洲不存在。破*轮僧的人数必须是九位比丘以上,因为双方都需要具足四个比丘以上才称为僧团,再加上像提婆达多那样的比丘,因此至少要九位比丘。
破羯磨僧除北俱卢洲以外的三洲都存在。若在一个界限内,以不和之心作长净等羯磨,即是破羯磨僧。此种破僧不需要其他挑拨者,只要两个僧团之间不和睦相处,就会涉及到破羯磨僧,因此八个比丘以上就可以做到。
初末二大尊者前,佛已涅槃未结界,
于上此等六时中,破*轮僧不出现。
佛初转*轮时、佛接近涅槃时、在舍利子和目犍连二大尊者面前、佛教未出现损坏之前、佛已涅槃以及未作大小结界时,在上述六个时间之内,不会出现破*轮僧。
既然说破*轮僧在六个时间内不会出现,那是哪六个时间呢?一、在佛初转*轮不久时不会出现。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的十二年中,佛的教法如同秋季的月光,无有任何垢染,此时的人们处于一片欢喜而祥和的状态当中,所以不会出现破*轮僧。二、佛陀接近涅槃时不会出现。此时的人们都十分悲伤,认识到佛陀难遇、佛法难闻,生起了强烈的无常之心。三、在佛教见解与戒律未出现损害之前不会出现。四、在二大尊者之前不会出现。二大尊者即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和智慧第一的舍利子,若他们已经涅槃或还未出现的话,破和合僧也不会发生,因为僧众之间的关系必须由目犍连或者舍利子进行调解。五、佛陀涅槃后不会出现。“*轮”也即圣者,获得圣者果位必须有佛转*轮才可以,因此破*轮僧一定要在佛陀在世时才会出现,若佛陀不在世,则所抗衡或竞争的对境不存在。六、未作大小结界时不会出现。在一个结界内不存在破*轮僧,必须在两个大小结界做完之后,在两个僧团中间才会发生破和合僧。除上述六个时间以外不会发生破和合僧。
于利益及功德田,舍弃令彼无有故。
变性杀之亦犯罪,月经中生者为母。
对于父母等利益田、佛陀等功德田,以嗔心杀害或舍弃会犯五无间罪,若是其他众生不会犯。杀害变性的父母也犯无间罪,于彼月经中产生者即为自己的生母,若杀害她会犯无间罪。
为什么杀害父母等会成为无间罪呢?我们依靠父母获得了人身,以此人身即可获得圆满的解脱,因此父母对自己的恩德极大,若杀害父母必定会犯无间罪。而阿罗汉、僧众与佛陀是殊胜功德的福田,若杀害罗汉、破僧和合即是犯无间罪,而且虽然没有能力杀害佛陀,但也是存心舍弃,故以想杀佛陀的心来害佛陀的话,也犯无间罪。
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若杀害一位既不是阿罗汉也不是自己母亲的女人,会不会犯无间罪呢?会有这种现象,比如自己的父亲变性成为女人,若杀害她,即犯五无间罪。那若杀害一个既不是阿罗汉也不是自己父亲的男人,会不会犯五无间罪呢?佛经中说也会有这种现象,比如自己的母亲已经变为男性,这时杀害他会犯无间罪。那么,如果将一个女人胎中的凝酪注入另一女人的胎中出生,表面上看他有两个母亲,那杀哪一个女人犯无间罪呢?由于刚刚入胎时,第一个女人是自己产生的因,所以杀害第一个女人会犯无间罪。《俱舍论大疏》中说:第二个女人虽然不是真正的母亲,但也应对其像母亲一样恭敬、孝顺、依教奉行,就如同姨母,因为她对自己有养育的恩德。
以打佛心非无间,击后得罗汉亦非,
造无间罪则无法,获得离贪之果位。
若以殴打佛陀的心令佛身出血,则不属于无间罪;如果先击打非阿罗汉者的身体,此人之后获得阿罗汉果位,也不会犯无间罪。凡造五无间者,于即生中不会获得离贪的果位。
若未以杀害之心而使佛身出血,会不会犯无间罪呢?不犯,因为无有杀生之意乐。同理,若无有想杀阿罗汉的心,却无意间杀害了阿罗汉,也不会犯真正的无间罪。有人认为,如果既想杀害母亲又想杀害另外一人,则具有两个无表色,而有…
《俱舍论讲记 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