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上册▪P14

  ..续本文上一页是高僧大德们的出发点不同所致,但是我们要实修的时候确实各有所长,这一点不能混杂。

  如果我们贪执今世,在你还没有走到三公尺的时候就掉在悬崖中了,在没有到拉萨之前的路上就摔死了,你还没有到成都,在色达到甘孜中间有一座山叫做索陀山,你在那边翻车死了都不知道,所以,研究尼泊尔的路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还是不要去考虑远的地方,而是应该解决眼前最紧迫最主要的事情。这是一个比喻。

  所以,杯形糌粑做得薄固然不错,但也应注意质量。

  还有一个比喻,从前有人请一位客人吃饭,做了酥油汤和糌粑,古人全部是这样吃糌粑的:比如用辣椒或葱蒜做一个汤,再把糌粑做成像碗样的杯形糌粑团,然后用杯形糌粑团当作碗用来盛汤,最后糌粑和汤一起吃下去。但是有人贪心比较大,他就把糌粑杯形弄得特别薄,因为他想多舀一点汤在里面,结果汤舀在里面后糌粑杯就全部烂了,因为质量不好,做得太薄了,所以应该注重质量,不要贪心。同样的道理,用糌粑舀汤的时候不能把糌粑做得太薄,太薄了会全部烂在碗里什么都得不到。修行的时候不能贪得太高深了,不然最后也不能成功,因此修行的时候质量为主,不要追求数量和其他方面。

  

  

  

  2003年12月31日 第9节课

  我们今天要念菩提金刚的《吃素发愿文》,上师如意宝的传记里面有一个授记:“金刚降魔之化身,彼降生于新龙境,谁人与之结法缘,同见莲师无差别。”大约两三百年以前的菩提金刚,在华智仁波切的传记中说他是智悲光尊者的大弟子,他的谛实金刚语极具加持力,希望你们当中懂藏文的念藏文,不懂藏文的汉文中是这样念的:“祈祷皈依三宝三根本……”平时希望你们经常读此发愿文,这样发愿非常好。

  下面讲《开启修心门扉》,《开启修心门扉》每天讲得不多,应该能记住。今天讲《喻法书》中“狐与鼬”的比喻。

  “狐与鼬”是指狐狸特别擅长躲避,即使是一块小石头后面,也能不露痕迹地将自己隐藏起来;黄鼠狼(鼬)善于贴缠,纵然是纤细的茅草,也能紧紧地贴附;猞猁也精于隐匿,马尾许的一片断岩,也能将自身潜伏得让其它动物不易察觉。

  狐狸特别擅长躲避,即使是躲在一块特别小的石头后面,别人也根本不会发觉,它隐藏的技巧是非常厉害的,这是狐狸的比喻。黄鼠狼也叫做鼬,即便是一个很微细的树根或者茅草,只要是能承重得了它,黄鼠狼就能紧紧地贴在上面,因为黄鼠狼的身体非常柔软,这也是一个比喻。对于猞猁而言,只要小小一片断岩就可以隐藏它的身体而不被猎人或其它动物发觉。大家都知道,挖地以后容易出现断岩,小孩子放牛的时候会经常在断岩里面玩耍,是最好的娱乐场所,就像城市里小孩子的游乐园一样。这里用狐狸、黄鼠狼和猞猁三种动物来比喻,比喻什么呢?

  同样,钻营此生的念头也是善于隐蔽、精于贴缠、精通隐匿的,即使被誉为“智力广大、行为高洁、人格贤善、具备闻思修行、舍弃一切”的隐士,也可能有贪恋此生的念头隐藏于心底。

  我们钻营今生,意即考虑今生或者对今生倍加重视的念头,也是善于隐藏的。我们对今生中的生活、名声或者暂时在病魔中获得解脱的安乐,很多人修行就是为了这些目的。念咒语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身体健康,但短暂的只留驻几十年的身体健康也好,不健康也罢,反正总有一天会倒下去的,但实际上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很多人特别喜欢隐藏钻营今世的念头,隐藏起来甚至自己都不会发觉,自以为是修行人,常扬言:“我现在在喇荣已经呆了五六年了,我这个修行人很不错的。”但实际上可能作意的成分大都是关心今世的,关心今世时自己也不发觉,其实内心当中还是藏着狐狸一般的今生的念头,一个小小的念头中也夹杂这个念头。

  还有像黄鼠狼一般耽执今生的念头一直帖服。比如说:我今天看见一间房屋,或看见别人的一本法本,或听说别人得到了灌顶,就想:“如果我得到它该多好啊,我得灌顶多好啊,即生当中可能就具备名声了。”其实这是自私自利还有贪执今生的念头,我们耽执今生的念头就像黄鼠狼,它可以爬在任何细微茅草的上面,在任何一个行为当中都可以“钻”进去,它没有一个不能去的地方,也像狐狸一样喜欢隐藏。

  这里引号中的话也有贬义的语气,意思就是人们共称的大法师、舍世者、修行人,是大成就者、大瑜伽士、大堪布、大活佛、大出家人等等,人们认为这个人非常好,从我们自身来讲也知道,有一些名称就很有可能将耽执今世的念头藏在心目中,自己也不知道,别人也不发觉。

  比如说我传法,目的很有可能是想拥有很多弟子,别人对我很恭敬,即生当中我的名声能传扬于十方。对传法者来讲他自己都根本不发觉,别人也听说这个上师很不错,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接近他,观察他的相续,其实还是有很多世间八法的念头,就像是狐狸藏在断岩中一样。

  其实狐狸很有可能藏在断岩当中,猞猁也很可能藏在小块的石头当中,因为它们的身形体貌基本上相同,人们都认为狐狸毛非常好,以前藏地猞猁的皮毛也特别珍贵。

  所以,别人看起来戒律很清净,智慧也不错,对人也非常慈悲,其实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很有可能贪恋此生的念头是藏于心底的。有些居士也这样讲:“某某上师老人家真的很慈悲,根本不像堪布你一样。”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院有个堪布一直找我的电话号码说有急事,可是他在电话中说:“你一定要注意,大城市里面的人对你的意见特别大。”我问他是什么意见,他说:“你跟其他的堪布活佛不相同,接待别人的过程中不给他们时间也不好好跟他们见面,现在很多人对你记恨在心,你一定要在行为上注意。” 我说:“这很有可能,我是跟有些人不太相同,尤其是对一些地位、身份都高高在上的人。他们有不同的接待和招待方式,我什么都没有,一律都是平等的,只接待几分钟,也不能满足他们,但是我也没有办法改。”他的意思是提醒我以后一定要改变态度,否则对我弘法利生不利。

  但是我后来想了想,现在也没办法改,要改的话,每天都跟新来的在家人说:你家里有什么人?你需要什么?你好好地吃饭,要不要吃一点牛肉?牛肉是我们这里的特产……如果这样来招待的话,这个人可能挺高兴,他回去以后说:“哎!这个上师真的很慈悲,我已经在他家里面呆了三个小时,而且他给我做了牛肉汤,牛肉汤特别好吃,上师说这是他们的特产。”这样可能暂时很有利,但是时间和自己的身体等方面都不允许。

  你们当中可能也有很多人不满意,之后到外面去宣传,也许所有的人都对我非常讨厌,我觉得还可以,非常讨厌我的时候,我就像狐狸一样隐藏起来,尤其是大城市里面一个人怎样藏都可以,只要有一点人民币,在一个地方租一间房子,三年当中给他交租金就可以一直不出来,现在在哪里都可以闭关,到时实在是满足不了众生的话,只有这样。现在要翻译的书也比较多,身体也不好,不得不解决的琐事也特别多,给每一个人充足的时间让他满愿,恐怕是办不到的。但也可能有世间八法的念头藏在里面,这个原因吧。

  但是很感谢这个上师,他真的是担心我的事业有障碍。我也知道很多人对我有意见,但实在是空不出时间,那天我在杭州的时候有时间,但好像也没有人看我,有时候在医院里面输液,很孤独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看,来了一个客人,有人说不要他打扰我,我说:“来了很好,来看,来看!”

  下面讲另外一个比喻,这也是博朵瓦尊者《喻法书》中的一个比喻。

  “月亮畜胜非同时”中的“月亮”讲述的是一位修龙巴地方的人,将儿子的不幸身亡,想当然地怪罪于月曜的迫害。因此耿耿于怀,立誓要让月亮偿命。他将十四日夜晚月亮升起的山头位置牢记于心,在十五日晚上,携带弓箭前往昨日铭记不忘的山头。岂料想(原以为会在山头出现的,让他切齿怀恨的)月亮早早已在山的那头嘲笑着他的愚蠢。而他却喋喋不休地埋怨是山墙泄露了他的复仇计划。

  一个人的儿子死了,认为应该怪罪于月曜,他想要报仇,这个人非常笨,他准备了长长的刀子,一定要杀死月亮,他看到月亮是从东山升起的,他就在那里用树堆、墙壁等当作记号,打算明天晚上一定要杀它。但是他到了山顶上一看,月亮在很远的地方笑着他愚痴的行为,原来山上有一个山墙,山墙作为记号,他就特别怨山墙,认为这次杀不到月亮就是怪山墙,它肯定泄露了自己的计划和秘密,然后他用枪或刀子射在山墙上。这个人是很笨的。

  同样,(如果不能舍弃今生,)无论多么废寝忘食地闻思修行,不但不能切入正法,反而与法日益远离。

  因为这个人非常愚痴,他根本不知道是不是月亮害了他的儿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杀得到月亮。他以此种愚痴的行为追求的时候,月亮却越来越远了,也许他到这个山边的时候,月亮又跑到另一个山边耻笑他。

  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抓住重点,不然怎么样修实际上离正法日趋遥远。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不能看破今世所致。因此首先是将所有的事情放下来,在加行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以后自己的修行会成功的,如果修行不成功也不会再怪什么。

  现在的有些人没有修看破今世的法,修法没有觉受就怪上师、怪法本,甚至把法本扔在火里,说上师是骗子,说上师的法一点加持和功德都没有,就像那愚人怪罪山墙一样,这种行为在现在的世间当中很可能出现。

  我们在座的人可以说受了佛教系统的教育,如果自己修行进步不快,也应该想像我这样不能看破今世的人怎么会修行成功?应该埋怨自己,不能怨恨他人,这还是很重要的。

  因此,若将今生执为常有,哪怕具有百般功德,也会被这一过失全盘遮盖,对来世也无有毫许意义。

  如果贪执今世常有,认为自己今天也不死,明天也不会死,肯定是…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