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高僧大德們的出發點不同所致,但是我們要實修的時候確實各有所長,這一點不能混雜。
如果我們貪執今世,在你還沒有走到叁公尺的時候就掉在懸崖中了,在沒有到拉薩之前的路上就摔死了,你還沒有到成都,在色達到甘孜中間有一座山叫做索陀山,你在那邊翻車死了都不知道,所以,研究尼泊爾的路也沒有多大的意義,還是不要去考慮遠的地方,而是應該解決眼前最緊迫最主要的事情。這是一個比喻。
所以,杯形糌粑做得薄固然不錯,但也應注意質量。
還有一個比喻,從前有人請一位客人吃飯,做了酥油湯和糌粑,古人全部是這樣吃糌粑的:比如用辣椒或蔥蒜做一個湯,再把糌粑做成像碗樣的杯形糌粑團,然後用杯形糌粑團當作碗用來盛湯,最後糌粑和湯一起吃下去。但是有人貪心比較大,他就把糌粑杯形弄得特別薄,因爲他想多舀一點湯在裏面,結果湯舀在裏面後糌粑杯就全部爛了,因爲質量不好,做得太薄了,所以應該注重質量,不要貪心。同樣的道理,用糌粑舀湯的時候不能把糌粑做得太薄,太薄了會全部爛在碗裏什麼都得不到。修行的時候不能貪得太高深了,不然最後也不能成功,因此修行的時候質量爲主,不要追求數量和其他方面。
2003年12月31日 第9節課
我們今天要念菩提金剛的《吃素發願文》,上師如意寶的傳記裏面有一個授記:“金剛降魔之化身,彼降生于新龍境,誰人與之結法緣,同見蓮師無差別。”大約兩叁百年以前的菩提金剛,在華智仁波切的傳記中說他是智悲光尊者的大弟子,他的谛實金剛語極具加持力,希望你們當中懂藏文的念藏文,不懂藏文的漢文中是這樣念的:“祈禱皈依叁寶叁根本……”平時希望你們經常讀此發願文,這樣發願非常好。
下面講《開啓修心門扉》,《開啓修心門扉》每天講得不多,應該能記住。今天講《喻法書》中“狐與鼬”的比喻。
“狐與鼬”是指狐狸特別擅長躲避,即使是一塊小石頭後面,也能不露痕迹地將自己隱藏起來;黃鼠狼(鼬)善于貼纏,縱然是纖細的茅草,也能緊緊地貼附;猞猁也精于隱匿,馬尾許的一片斷岩,也能將自身潛伏得讓其它動物不易察覺。
狐狸特別擅長躲避,即使是躲在一塊特別小的石頭後面,別人也根本不會發覺,它隱藏的技巧是非常厲害的,這是狐狸的比喻。黃鼠狼也叫做鼬,即便是一個很微細的樹根或者茅草,只要是能承重得了它,黃鼠狼就能緊緊地貼在上面,因爲黃鼠狼的身體非常柔軟,這也是一個比喻。對于猞猁而言,只要小小一片斷岩就可以隱藏它的身體而不被獵人或其它動物發覺。大家都知道,挖地以後容易出現斷岩,小孩子放牛的時候會經常在斷岩裏面玩耍,是最好的娛樂場所,就像城市裏小孩子的遊樂園一樣。這裏用狐狸、黃鼠狼和猞猁叁種動物來比喻,比喻什麼呢?
同樣,鑽營此生的念頭也是善于隱蔽、精于貼纏、精通隱匿的,即使被譽爲“智力廣大、行爲高潔、人格賢善、具備聞思修行、舍棄一切”的隱士,也可能有貪戀此生的念頭隱藏于心底。
我們鑽營今生,意即考慮今生或者對今生倍加重視的念頭,也是善于隱藏的。我們對今生中的生活、名聲或者暫時在病魔中獲得解脫的安樂,很多人修行就是爲了這些目的。念咒語是爲什麼呢?就是爲了身體健康,但短暫的只留駐幾十年的身體健康也好,不健康也罷,反正總有一天會倒下去的,但實際上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很多人特別喜歡隱藏鑽營今世的念頭,隱藏起來甚至自己都不會發覺,自以爲是修行人,常揚言:“我現在在喇榮已經呆了五六年了,我這個修行人很不錯的。”但實際上可能作意的成分大都是關心今世的,關心今世時自己也不發覺,其實內心當中還是藏著狐狸一般的今生的念頭,一個小小的念頭中也夾雜這個念頭。
還有像黃鼠狼一般耽執今生的念頭一直帖服。比如說:我今天看見一間房屋,或看見別人的一本法本,或聽說別人得到了灌頂,就想:“如果我得到它該多好啊,我得灌頂多好啊,即生當中可能就具備名聲了。”其實這是自私自利還有貪執今生的念頭,我們耽執今生的念頭就像黃鼠狼,它可以爬在任何細微茅草的上面,在任何一個行爲當中都可以“鑽”進去,它沒有一個不能去的地方,也像狐狸一樣喜歡隱藏。
這裏引號中的話也有貶義的語氣,意思就是人們共稱的大法師、舍世者、修行人,是大成就者、大瑜伽士、大堪布、大活佛、大出家人等等,人們認爲這個人非常好,從我們自身來講也知道,有一些名稱就很有可能將耽執今世的念頭藏在心目中,自己也不知道,別人也不發覺。
比如說我傳法,目的很有可能是想擁有很多弟子,別人對我很恭敬,即生當中我的名聲能傳揚于十方。對傳法者來講他自己都根本不發覺,別人也聽說這個上師很不錯,但是如果我們真正接近他,觀察他的相續,其實還是有很多世間八法的念頭,就像是狐狸藏在斷岩中一樣。
其實狐狸很有可能藏在斷岩當中,猞猁也很可能藏在小塊的石頭當中,因爲它們的身形體貌基本上相同,人們都認爲狐狸毛非常好,以前藏地猞猁的皮毛也特別珍貴。
所以,別人看起來戒律很清淨,智慧也不錯,對人也非常慈悲,其實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很有可能貪戀此生的念頭是藏于心底的。有些居士也這樣講:“某某上師老人家真的很慈悲,根本不像堪布你一樣。”
前一段時間我們學院有個堪布一直找我的電話號碼說有急事,可是他在電話中說:“你一定要注意,大城市裏面的人對你的意見特別大。”我問他是什麼意見,他說:“你跟其他的堪布活佛不相同,接待別人的過程中不給他們時間也不好好跟他們見面,現在很多人對你記恨在心,你一定要在行爲上注意。” 我說:“這很有可能,我是跟有些人不太相同,尤其是對一些地位、身份都高高在上的人。他們有不同的接待和招待方式,我什麼都沒有,一律都是平等的,只接待幾分鍾,也不能滿足他們,但是我也沒有辦法改。”他的意思是提醒我以後一定要改變態度,否則對我弘法利生不利。
但是我後來想了想,現在也沒辦法改,要改的話,每天都跟新來的在家人說:你家裏有什麼人?你需要什麼?你好好地吃飯,要不要吃一點牛肉?牛肉是我們這裏的特産……如果這樣來招待的話,這個人可能挺高興,他回去以後說:“哎!這個上師真的很慈悲,我已經在他家裏面呆了叁個小時,而且他給我做了牛肉湯,牛肉湯特別好吃,上師說這是他們的特産。”這樣可能暫時很有利,但是時間和自己的身體等方面都不允許。
你們當中可能也有很多人不滿意,之後到外面去宣傳,也許所有的人都對我非常討厭,我覺得還可以,非常討厭我的時候,我就像狐狸一樣隱藏起來,尤其是大城市裏面一個人怎樣藏都可以,只要有一點人民幣,在一個地方租一間房子,叁年當中給他交租金就可以一直不出來,現在在哪裏都可以閉關,到時實在是滿足不了衆生的話,只有這樣。現在要翻譯的書也比較多,身體也不好,不得不解決的瑣事也特別多,給每一個人充足的時間讓他滿願,恐怕是辦不到的。但也可能有世間八法的念頭藏在裏面,這個原因吧。
但是很感謝這個上師,他真的是擔心我的事業有障礙。我也知道很多人對我有意見,但實在是空不出時間,那天我在杭州的時候有時間,但好像也沒有人看我,有時候在醫院裏面輸液,很孤獨的時候沒有一個人來看,來了一個客人,有人說不要他打擾我,我說:“來了很好,來看,來看!”
下面講另外一個比喻,這也是博朵瓦尊者《喻法書》中的一個比喻。
“月亮畜勝非同時”中的“月亮”講述的是一位修龍巴地方的人,將兒子的不幸身亡,想當然地怪罪于月曜的迫害。因此耿耿于懷,立誓要讓月亮償命。他將十四日夜晚月亮升起的山頭位置牢記于心,在十五日晚上,攜帶弓箭前往昨日銘記不忘的山頭。豈料想(原以爲會在山頭出現的,讓他切齒懷恨的)月亮早早已在山的那頭嘲笑著他的愚蠢。而他卻喋喋不休地埋怨是山牆泄露了他的複仇計劃。
一個人的兒子死了,認爲應該怪罪于月曜,他想要報仇,這個人非常笨,他准備了長長的刀子,一定要殺死月亮,他看到月亮是從東山升起的,他就在那裏用樹堆、牆壁等當作記號,打算明天晚上一定要殺它。但是他到了山頂上一看,月亮在很遠的地方笑著他愚癡的行爲,原來山上有一個山牆,山牆作爲記號,他就特別怨山牆,認爲這次殺不到月亮就是怪山牆,它肯定泄露了自己的計劃和秘密,然後他用槍或刀子射在山牆上。這個人是很笨的。
同樣,(如果不能舍棄今生,)無論多麼廢寢忘食地聞思修行,不但不能切入正法,反而與法日益遠離。
因爲這個人非常愚癡,他根本不知道是不是月亮害了他的兒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殺得到月亮。他以此種愚癡的行爲追求的時候,月亮卻越來越遠了,也許他到這個山邊的時候,月亮又跑到另一個山邊恥笑他。
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抓住重點,不然怎麼樣修實際上離正法日趨遙遠。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不能看破今世所致。因此首先是將所有的事情放下來,在加行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礎,以後自己的修行會成功的,如果修行不成功也不會再怪什麼。
現在的有些人沒有修看破今世的法,修法沒有覺受就怪上師、怪法本,甚至把法本扔在火裏,說上師是騙子,說上師的法一點加持和功德都沒有,就像那愚人怪罪山牆一樣,這種行爲在現在的世間當中很可能出現。
我們在座的人可以說受了佛教系統的教育,如果自己修行進步不快,也應該想像我這樣不能看破今世的人怎麼會修行成功?應該埋怨自己,不能怨恨他人,這還是很重要的。
因此,若將今生執爲常有,哪怕具有百般功德,也會被這一過失全盤遮蓋,對來世也無有毫許意義。
如果貪執今世常有,認爲自己今天也不死,明天也不會死,肯定是…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