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上冊▪P15

  ..續本文上一頁長久存在的,那麼功德就會被這一過失全盤遮蓋。

  若一味沈湎于今世,而不爲來世著想,即使抉擇包括佛地在內的見解功德,也無有任何裨益。

  如果我們一直耽執今世,根本不去想來世,爲了今世的一切,學習教證、理證,抉擇佛地之前的所有功德,譬如在如來地的時候有無如來,如來的功德是如何,每天辯論、講經、思維等等,但你如果沒有打好看破今世的基礎,一點利益也沒有。

  因爲你對衆生的解脫和自己的解脫方面根本沒有考慮過,只考慮今天的利益。現在很多佛教徒就是這樣,從表面上看來祈禱佛教繁榮昌盛、國土莊嚴、利樂有情。佛教的繁榮昌盛其實就是國家繁榮昌盛,國土莊嚴、利樂有情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國家興旺發達,人民安居樂業,這就是他們唯一的目的。好像很多身披袈裟的佛教徒,對未來成佛毫無考慮,口頭上說“一切衆生皆有如來藏”,但如來藏到底如何體現根本沒有考慮過。有時候也許是自己邪見很重的原因吧,看別人的所作所爲是非法,看自己的所作所爲也非常不如法,這樣一來,有時生起厭離之心。

  法王如意寶的《厭離今生之歌》中生起厭離心的教言真的入于自己的心間,看許多佛教徒舉辦各種各樣的儀式和活動的時候,我覺得在家人用俗人的眼光來對待我們的佛教和來世,一點也不奇怪,也容易理解,但是身披袈裟、剃著光頭的一些出家人,他們的所作所爲都是爲了短暫今生的和平、人民利益,這不是爲人們的利益,而是世間法的一種利益。

  因此,在座的出家人、真正的修行人利益衆生的過程當中也不要只是利益衆生的一生,把所有的心思用在利益今生上面不重要。

  法王如意寶老人家真正是名副其實的善知識,我在看《入菩薩行論》等論典的時候心裏特別難過,在我們的相續中真正撒下了智慧的甘露,尤其是自己的智慧身完全是依靠上師的教言而成長的。

  雖然說上師的手術很成功,但是一直躺在床上,在顯現上還是跟我們一般的人一樣,上師的身體健在的時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相續中撒下了什麼樣的智慧甘露?而且不僅是對今世有利,對來世有什麼樣的利益?這種功德和利益是每一個人無法衡量的,從了義的角度講,就像《寶性論》當中講的,聖者已經遠離了病和老死的痛苦,但是在衆生面前顯現的還是住在醫院當中。

  想起上師身體健康時給我們傳授的法要,心裏很酸楚,因爲現在我們相續中不敢說有很高的智慧,但是面對社會和面對世間的時候跟其他人比較起來還是有所不同。就如同父母富裕,兒子的穿著、衣食等各方面與其他人比較起來不同一樣。雖然其他上師的弟子和我們在表面的形象上無有不同,但是今生中內在的智慧和對待社會、對待人類的一些看法,來世種下善根和解脫方面,我認爲上師的弟子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們也沒有辦法報恩,大家應該好好地發誓願,努力地聞思修行,這樣才能相似地報恩。

  這裏講包括佛地在內的一些見解和功德,有些人天天都在口口聲聲地抉擇、言說,喊“佛教繁榮昌盛”的口號,但實際上在內心當中有沒有?沒有的話,抉擇包括佛地在內的一些境界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夏熱瓦說:“這樣的人與旁生沒有差別。”

  夏熱瓦尊者也是這樣講:這樣的人與旁生沒有多大的差別。對來世一點也不考慮,天天都爲今世而奔波的這些人跟牦牛沒有什麼差別,沒有什麼不敢說的。

  博朵瓦也痛心地哀歎:“人們只關心自己的肚皮,而根本不擔憂自己的死亡。”

  博朵瓦尊者也哀歎地說:很多人特別擔心自己現在生活怎麼樣?錢是不是用完了?會不會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他根本不會考慮自己會不會死?壽命都是無常的,我們在座的很多人也是雖然每天能看得見屍體,聽得到很多死亡的消息,但是根本聽不到自己即將死亡的聲音。

  我昨天聽到了死亡的消息:伊朗地震已經令叁萬人離開了人間。還有說薩達姆的私人財産有四百億美金,幫他管財物的人的名字都已經給國際法庭交上來了,有時候想這些人特別壞,四百億美金能解決多少個衆生的苦難,但是他一個人獨占,有時候我想美國應該打,這些人很壞,有時候想最好不要打。我們山谷裏的人對這些都漠不關心,但有時覺得一個人無論如何在一生中也用不上四百億美金,但是一個人控製整個經濟大權,人類真是非常可怕的。前段時間安徽省的一個省長不服判死刑,一直在起訴,他認爲比他還貪的官多得不可計數。

  現在這個世界上壞人數不勝數,我們出家修行的人中,耽執今生,所作所爲全部變爲不真實。所以,想起上師昊天罔極的恩德,不但給我們講世間學問,還有最珍貴的出世修行法。

  現在的出家人很難找到修行法,廈門很多佛學院的法師一籌莫展的就是這一點。我去年去廈門的時候,他們說:“我們這裏理論上還過得去,有漢語、政治、曆史、法律,什麼課都已經開了,但是最擔心的就是沒有修法,所以心裏特別痛苦。”這是他們的原話,他們很多給別人講經說法的法師是這樣講的,沒有修行法門是最大的困難。

  對佛教的理論聞思的過程當中,自己應該好好地修。所謂修行,像以前的米拉日巴那樣苦行很難做到,但是現在這樣的氣候下堅持學法,我們每天的生活對現代社會的人來講算是比較苦的,在一生當中應該算作是較大的苦行吧,我看很多金剛道友的手也裂了,這樣的苦行求來世,應該好好地發願,好好地回向功德。

  人生無常,何時離開人間都不知道,因此,如果不管來世,僅僅是即生中的寺院開光,要請很多的高僧大德,熱鬧非凡,對有些慕名而去的衆生來講也許得到一點利益,但是對自己來講,希望大家還是以後少搞世間八法,對自己的介紹和宣傳,我覺得沒有很大的利益,最終回憶起來自己都感到後悔。如果你根本不想關心死亡,這就是非常愚癡的行爲。

  “畜勝”是指如果善于操持今生即爲“聰穎大丈夫”的話,那麼畜禽們比我們人類則更勝一籌。

  對今生中的所作所爲非常精通就算作大丈夫的話,那麼畜禽比我們人類還更超越,因爲它們的有些聰明智慧還是令人啼笑皆非的。

  比如,沙蜥蜴在居住的窩洞上方開了一個天窗。當遇到蛇的追趕時,它立即從天窗逃脫,並反身將緊追不舍而鑽入窩洞的蛇用堅韌的利牙撕咬致死。

  此處說的沙蜥蜴是一種具有四只腳的旁生,經常在海邊沙漠地方出入,因爲經常有毒蛇來侵擾它,所以,它就想了一個辦法,在窩的上方開了一個天窗,毒蛇追趕它的時候,它就跑到天窗那裏去觀望,等待毒蛇的到來,毒蛇從洞口穿進去的時候,沙蜥蜴從天窗上面緊咬住蛇的中間,因爲此時蛇的身體一半在裏面,一半在外面,所以它就無計可施了。沙蜥蜴用這種方法來殺害蛇。

  另外,在哲地的山岩背後,烏鴉向貓頭鷹追討命債的伎倆;嘉地無角牦牛對付有角牦牛的套路;喜鵲對烏鴉的進攻等等故事也充分證明,在護持親友與子女等方面,旁生比人類有過之而無不及。僅僅一個月,它們就能讓剛出生的雛仔長得與父母的身量一般大小。另外,在儲聚、製作方面的本事,只需觀察老鼠、燕子與蜜蜂的巢穴就可以一見分曉。

  伎倆和套路都是手段的意思。旁生報仇的方式是別具手眼的,以前上師如意寶在阿拉神山傳講佛法的時候,有一個燕子的窩經常都被黃鼠狼吃掉,後來燕子將一些幹涸的小蟲拴在一根線上面,吊在原地,黃鼠狼吃了以後因線卡住喉嚨而死。上師如意寶也說旁生報仇的技巧和手段是非常厲害的。

  我們一般不能去直搗狼窩,否則狼第二天就到害它的人那裏去吃羊和牦牛,所以一般獵人根本不敢打豹子和狼。我們那邊有一個獵人,有一次專門到狼窩裏面殺了小狼,第二天那只狼在所有人家的牦牛中專把他家的牦牛吃掉,以此來報仇。旁生在報仇或者撫養自己的孩子方面都有一定的手段。有些旁生通過各種方法幫助自己剛生下的雛子成長,令它們在很快的時間當中長大,有這種辦法。但是它們就是不懂來世,也不懂解脫的修法。

  我們若只耽執即生中的建築、房子的裝修、裁剪衣服、烹調食品,這些不是什麼技巧,應該多念咒語,對來世做准備才好。

  因此,如果只知經營此生,而不知修法,尚被人們稱爲“士夫”或“人”,則真是值得羞愧。

  今天講到這裏。

  

  

  

  

  

  

  

  

  2004年1月2日 第10節課

  “非同時”是說,此生的長盛不衰,完美無缺,與修習來世二者是不能同時並行不悖、兩全其美的。

  “同時”是指我們今世當中的名聲、地位和世間法的一切都完整無缺,與來世的修行也能同時行持,互不沖突,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同時能行。

  有些人認爲一位賢善的上師,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圓融無礙。但華智仁波切的《大圓滿前行》中講:“怎麼會有辦法使世間出世間法兩全其美呢?自以爲世間法出世間法二者兼而有之的那些人,肯定只能是在世間法方面比較突出,而絕對不可能具備真正的出世間法。”

  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爲什麼要舍棄王位?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像釋迦佛那樣聰明幹練的人,但是他也無法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結合起來齊頭並進,因此最後不得不舍棄王宮,原因就是這樣。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裏面也講了,這裏也重複說明了。

  有些人想要一邊做生意賺錢,一邊好好地修行,還對我說道:“我回去邊搞世間法,邊好好修行,上師您老人家同不同意?”他回去世間法肯定搞得不錯,因爲環境等各方面都具足條件,出世間法從此以後即宣告終,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出世間法和世間法根本沒辦法兩全其美,這是誰也做不到的。

  猶如一塊毛皮,要保留一塊可以用手提攜(肉)的胸毛,與一塊可以盛水的 皮二者,也是不能在一塊毛皮上同時兼得的。

  這一句話從藏文上理解也是比較難懂的,意思是說比如要攜帶一塊牛胸部的肉,單是一塊肉不便攜帶,就把牛皮的一部分留在肉上面,到時直接抓著肉上…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