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死的时候最好不要留下遗嘱。如果要留下遗嘱,应该说:以后我死了,家里的亲戚朋友不要伤心,如果你们想念我的话,给我多念一点阿弥陀佛或者放生,这就是你们对我表示的爱意。
我们以后要向世间人学习,因为我们修行太差,梅艳芳可能是没有真正受过佛教教育,只不过偶尔听到一些佛教方面的道理,对一些扶贫基金会非常支持,但是在临死的时候留下这样的话。我们所谓的大圆满修行人、堪布、活佛,如果临死的时候连演艺圈里人的境界都没有的话,真是惭愧得无地自容,大家想一想,以后万一有留下遗言的机会,应该说:到每一年我的祭日时,给我放一点生,这就是你们对我的报恩。我想世人想念他的时候可能真的会放生。
总之死亡无常法,自之相续若未生,密集之法亦不深,相续生起死念时,三皈之辞也高深。
卓沃衮波格西说:总而言之,格鲁派所有的密法之中最深的法是密集金刚,但是如果你的相续中没有生起死亡无常之念头,密集金刚对你来说也并不是深奥的法。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生起死亡无常之念,大圆满也不深。本来大圆满是九乘之巅,乃至释迦牟尼佛的所有法要当中,大圆满是最甚深的法,但是对于相续中没有生起无常观念的人来讲,大圆满也不深,所以大家应该理解。不然相续中没有生起无常,修两三天大圆满、观托嘎,最后自相续中生起邪见,觉得大圆满不殊胜,听说上师是很了不起,但是法一点都不殊胜,修了六个月一点感觉都没有,最后就开始诽谤佛法。
本来皈依在佛法中是最开端的法,如果生起死亡无常之念,念三遍三皈依也是非常高深的法。《宝性论》里面所说的三宝,如若好好思维,也是获得解脱的因,因此三皈依的法也非常殊胜。
希求钻营高深法,终将堕入万丈渊,尔时纵为深窍诀,亦成内外颠倒法。”
如果我们耽执今生,虽然希求了非常了不起的大圆满、大手印,但是因为没有打好基础的缘故,最后还是堕入万丈深渊当中,这个时候原来的甚深窍诀完全颠倒了,为什么呢?本来是甚深的窍诀,但是因为修法的方法不对,甚深的窍诀就变成堕入恶趣之因了,所以应该懂得如何运用甚深的法。比如说,很好的录音机要根据说明书来操作,修法也是如此,最关键的没有掌握,大圆满也用不好。
前辈大德们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言教遗产:“看破今生须依靠四依、三金刚及三类。”
噶当派的大德们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教言,这是噶当派的十大至宝,《札嘎山法》里面也提到了。我们要看破今世需要十种窍诀,是哪十种窍诀呢?
首先四依是指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壑;
《大圆满前行》中也有。意思是:首先我一心一意地依靠法,非常富裕的人是难以成就的,所以要在寂静地方依靠贫穷,但贫穷并不是一两个月或者刚来的时候非常贫穷,也并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直到死亡,要死在山谷里面,不是死在城市当中,《札嘎山法》当中也讲要死在山谷当中。这叫做四依,噶当派的四种依法。像我这样就完蛋了,这辈子没有希望了,开始的时候是苦行者,最后行为越来越颠倒,死的时候也可能是贪执财物或贪执世间而死的,这种人不是噶当派的修行人。
下面讲三金刚。
三金刚是指不缓金刚先行、不耻金刚后卫以及智慧金刚助伴;
看破今世必须要具足三金刚。
第一是不缓金刚先行:比如说我们出家修行,家人可能会给你造违缘,父亲、母亲和亲朋好友都认为你是不是发疯了,不要自找痛苦和烦恼,要你千万不能去,你就应该像金刚一样不为所动。金刚用任何尖利的东西也不能穿破。
我们最初放弃今世的时候有很多人阻碍、劝慰你,但此时不要听任何人的话,哪怕是自己的上师来到面前也不要听他的。有些人在寺院里面生活过得特别快,而且也学不到什么,每天烦恼日益增长。“上师老人家,我去苦行可不可以?”如果上师不高兴也不要听他的了。其实也没有在他面前听过法,也没有灌过顶,自认为是师徒关系,就像以前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对迦叶尊者的摄受方法一样。这种关系到底是不是上师也不知道,但即使是上师,在看破今世方面,不管哪一个人对你造违缘,你都不要听,这叫做不缓金刚先行。
这是我们修行人最初的条件。
不耻金刚后卫:我们一般的人担心自己出家以后,会给家庭留下不光彩的一面,会有不良的后患,其实不该怀有这样的羞耻心,不管怎样,出家最好。
有人真是太羞愧了,自己的女儿剃着光头,别人女儿都那么好,并且已经成家,家里过得如此快乐,你家里的父母等人都觉得这是特别羞耻的事情。但是你应该把一切抛之脑后,不要管他,不要羞耻,反正他们说什么是他们的事情。这就是不耻金刚后卫,也是像金刚一样,对所谓羞耻的事情不予理睬。
智慧金刚助伴:你单单到山谷里面一意孤行,今天到这个上师面前,明天到那里,这样不行。你自己要安住一处闻思修行,在自己的相续中一定要生起智慧和菩提心,这是你的助缘。
不然有些人首先出家,出家的时候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也不依止上师,到处流浪,最后为家里带来不光彩,自己也没有获得智慧,这样不好。修行人一定要得一点智慧,比如说在学院当中不管住三年、四年,五部大论全部通达,以后无论到哪里自己肯定有一定的境界,虽然没有家产,也没有亲戚朋友,但是相续当中的智慧跟世间人完全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智慧的助伴。
三类是指脱离人类、接近狗类、证得圣类。
三类,首先是脱离人群,然后要接近狗类。“人家说我已经没脸见人了,因为我的儿子和女儿出家了,跑到狗类里面了。”但实际上最后会证得圣类。
我们在这里修行,别人都将我们看作精神有问题或者与饿狗没有差别,但实际上我们在这里修得成,最后要度化父母、度化很多众生的时候,你就已经获得了圣类。我们这里的有些出家人刚脱离人群之时,人们都认为他已经接近狗类,但是最终已经通过智慧调化了他们,他们也要接近狗类,来到这里。原来拿着刀子准备要杀自己儿女,现在通过儿女的度化,最后自己也对家人或其他人劝告:“你们好好地学佛,我最开始的时候也不理解,这里真的很好,你们以后到这里来一定会获得圣类。”
2004年1月6日 第14节课
昨天已经讲了噶当派的四依:心依靠法非常重要,也非常珍贵,大家的心应该依法不依人,我听了很多人与人之间互相欺骗的事实,没有什么意义。
法依靠贫,最好的修行人应一辈子依靠贫穷过简单的生活,当然如果具备一些财力,非要把自己的东西扔出去也没有必要。
贫依于死,今生中最初很贫穷,临死之时变得非常富裕就不是好修行人。
不该死在城市里,应该死在山谷或山洞里。有些噶当派的老修行人死去以后尸体都无人看见,有些修行人终年都住在山洞中,临死的时候跑到父母、儿女旁边,这样也不是好修行人,这是四依,非常重要。
昨天也讲了三金刚,讲完课以后我就问了一些修行人:“三金刚是什么?”他们给我的答案是:“身金刚、语金刚、意金刚。”
不缓金刚先行:我们修行的时候谁的话都不要听,有成千上万的人劝你不要出家,你真正要看破今世的话,不要听他们的,就像金刚一样。
不耻金刚后卫:不要认为出家会为自己的祖辈或家庭抹上不光彩的一笔。那天有个老年人对我说:“如果我们儿子出家的话,我的家可怎么过下去呀,无脸见人了,一定要让他还俗,我们家里从来都没有过出家人,多么的光荣,但是现在出了个出家人,这在历史上是非常遗憾的!”看起来特别可怜,这些世间人真是愚痴。
智慧金刚助伴:我们已经舍弃家庭而出家,并不顾一切地修持,但是如果没有智慧金刚作助伴就有点可惜。有些人依止一个毫无学问的上师或者住在一个只是不愁吃穿的寺院里,就不叫智慧金刚助伴。要我们也获得像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所获得的智慧金刚,的确有些困难,但是在喇荣,起码是看破今世的智慧伴随自己,这是谁也抢不了、夺不走的。如果没有智慧金刚作为助伴,虽然已经出家,出家时候的发心也很大,但终究不会获得收益。
昨天有个人打招呼说要到其他寺院,我也同意了,但心里面担心他能否在所依止的上师跟前得到智慧,如果不能,光是从感情上或者是表面上互称师徒,互相说一些悦耳的话,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相续当中连悲心和信心都没有,更不要说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样是不是很可惜!
所以,有人离开这样好的道场,我觉得特别伤心,但是也没有阻止他,因为一两次阻止也许是起作用,但如果他每天都想走是可以给他自由的,我们这里也不是监狱。但是没有智慧金刚助伴,不管在哪里,有用不完的锦衣玉食,别人也对你倍加恭敬,都不是真正的目的。
三类,昨天也讲了。就是要脱离人群,接近狗类,证得圣类。
这里所说的接近狗类,不是要你成天跟饿狗在一起生活,吃不净粪。意思就是要别人把你看作老狗而不是像人一样对待,自己原有的地位、工作、家庭全部已经舍弃了,落到了修行人的行列当中,在常人的眼目中觉得特别可惜,认为你这个有好端端家室的人,却全部舍弃而跑到寂静山,跟狗没有什么差别,已经落入这步田地。但是你在这里一定要学习高尚的行为,最后获得圣位,这是噶当派真正的十大至宝。
我们获得几千块钱、几万块钱的时候都会兴奋不已,如果上师给了他三百块钱,他会认为这个上师和佛陀没有任何差别,给了一点牛粪,也觉得这个上师真是太慈悲了。但是我想牛粪不是很珍贵的,这些教言才真的很珍贵。以前你没有懂得这些道理,现在真正按照噶当派的教法去衡量,你就很有可能变成一个中等的修行人。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最好的修行人,我们也做不到,但是起码不要变成最差的,因为人生就像秋虫一样转瞬即逝,我们最初是一个修行人,没有必要最后变成一…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