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上冊▪P23

  ..續本文上一頁,死的時候最好不要留下遺囑。如果要留下遺囑,應該說:以後我死了,家裏的親戚朋友不要傷心,如果你們想念我的話,給我多念一點阿彌陀佛或者放生,這就是你們對我表示的愛意。

  我們以後要向世間人學習,因爲我們修行太差,梅豔芳可能是沒有真正受過佛教教育,只不過偶爾聽到一些佛教方面的道理,對一些扶貧基金會非常支持,但是在臨死的時候留下這樣的話。我們所謂的大圓滿修行人、堪布、活佛,如果臨死的時候連演藝圈裏人的境界都沒有的話,真是慚愧得無地自容,大家想一想,以後萬一有留下遺言的機會,應該說:到每一年我的祭日時,給我放一點生,這就是你們對我的報恩。我想世人想念他的時候可能真的會放生。

  總之死亡無常法,自之相續若未生,密集之法亦不深,相續生起死念時,叁皈之辭也高深。

  卓沃衮波格西說:總而言之,格魯派所有的密法之中最深的法是密集金剛,但是如果你的相續中沒有生起死亡無常之念頭,密集金剛對你來說也並不是深奧的法。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生起死亡無常之念,大圓滿也不深。本來大圓滿是九乘之巅,乃至釋迦牟尼佛的所有法要當中,大圓滿是最甚深的法,但是對于相續中沒有生起無常觀念的人來講,大圓滿也不深,所以大家應該理解。不然相續中沒有生起無常,修兩叁天大圓滿、觀托嘎,最後自相續中生起邪見,覺得大圓滿不殊勝,聽說上師是很了不起,但是法一點都不殊勝,修了六個月一點感覺都沒有,最後就開始誹謗佛法。

  本來皈依在佛法中是最開端的法,如果生起死亡無常之念,念叁遍叁皈依也是非常高深的法。《寶性論》裏面所說的叁寶,如若好好思維,也是獲得解脫的因,因此叁皈依的法也非常殊勝。

  希求鑽營高深法,終將墮入萬丈淵,爾時縱爲深竅訣,亦成內外顛倒法。”

  如果我們耽執今生,雖然希求了非常了不起的大圓滿、大手印,但是因爲沒有打好基礎的緣故,最後還是墮入萬丈深淵當中,這個時候原來的甚深竅訣完全顛倒了,爲什麼呢?本來是甚深的竅訣,但是因爲修法的方法不對,甚深的竅訣就變成墮入惡趣之因了,所以應該懂得如何運用甚深的法。比如說,很好的錄音機要根據說明書來操作,修法也是如此,最關鍵的沒有掌握,大圓滿也用不好。

  前輩大德們也爲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言教遺産:“看破今生須依靠四依、叁金剛及叁類。”

  噶當派的大德們給我們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教言,這是噶當派的十大至寶,《劄嘎山法》裏面也提到了。我們要看破今世需要十種竅訣,是哪十種竅訣呢?

  首先四依是指心依于法、法依于貧、貧依于死、死依于壑;

  《大圓滿前行》中也有。意思是:首先我一心一意地依靠法,非常富裕的人是難以成就的,所以要在寂靜地方依靠貧窮,但貧窮並不是一兩個月或者剛來的時候非常貧窮,也並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直到死亡,要死在山谷裏面,不是死在城市當中,《劄嘎山法》當中也講要死在山谷當中。這叫做四依,噶當派的四種依法。像我這樣就完蛋了,這輩子沒有希望了,開始的時候是苦行者,最後行爲越來越顛倒,死的時候也可能是貪執財物或貪執世間而死的,這種人不是噶當派的修行人。

  下面講叁金剛。

  叁金剛是指不緩金剛先行、不恥金剛後衛以及智慧金剛助伴;

  看破今世必須要具足叁金剛。

  第一是不緩金剛先行:比如說我們出家修行,家人可能會給你造違緣,父親、母親和親朋好友都認爲你是不是發瘋了,不要自找痛苦和煩惱,要你千萬不能去,你就應該像金剛一樣不爲所動。金剛用任何尖利的東西也不能穿破。

  我們最初放棄今世的時候有很多人阻礙、勸慰你,但此時不要聽任何人的話,哪怕是自己的上師來到面前也不要聽他的。有些人在寺院裏面生活過得特別快,而且也學不到什麼,每天煩惱日益增長。“上師老人家,我去苦行可不可以?”如果上師不高興也不要聽他的了。其實也沒有在他面前聽過法,也沒有灌過頂,自認爲是師徒關系,就像以前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對迦葉尊者的攝受方法一樣。這種關系到底是不是上師也不知道,但即使是上師,在看破今世方面,不管哪一個人對你造違緣,你都不要聽,這叫做不緩金剛先行。

  這是我們修行人最初的條件。

  不恥金剛後衛:我們一般的人擔心自己出家以後,會給家庭留下不光彩的一面,會有不良的後患,其實不該懷有這樣的羞恥心,不管怎樣,出家最好。

  有人真是太羞愧了,自己的女兒剃著光頭,別人女兒都那麼好,並且已經成家,家裏過得如此快樂,你家裏的父母等人都覺得這是特別羞恥的事情。但是你應該把一切抛之腦後,不要管他,不要羞恥,反正他們說什麼是他們的事情。這就是不恥金剛後衛,也是像金剛一樣,對所謂羞恥的事情不予理睬。

  智慧金剛助伴:你單單到山谷裏面一意孤行,今天到這個上師面前,明天到那裏,這樣不行。你自己要安住一處聞思修行,在自己的相續中一定要生起智慧和菩提心,這是你的助緣。

  不然有些人首先出家,出家的時候不聽任何人的勸告,也不依止上師,到處流浪,最後爲家裏帶來不光彩,自己也沒有獲得智慧,這樣不好。修行人一定要得一點智慧,比如說在學院當中不管住叁年、四年,五部大論全部通達,以後無論到哪裏自己肯定有一定的境界,雖然沒有家産,也沒有親戚朋友,但是相續當中的智慧跟世間人完全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智慧的助伴。

  叁類是指脫離人類、接近狗類、證得聖類。

  叁類,首先是脫離人群,然後要接近狗類。“人家說我已經沒臉見人了,因爲我的兒子和女兒出家了,跑到狗類裏面了。”但實際上最後會證得聖類。

  我們在這裏修行,別人都將我們看作精神有問題或者與餓狗沒有差別,但實際上我們在這裏修得成,最後要度化父母、度化很多衆生的時候,你就已經獲得了聖類。我們這裏的有些出家人剛脫離人群之時,人們都認爲他已經接近狗類,但是最終已經通過智慧調化了他們,他們也要接近狗類,來到這裏。原來拿著刀子准備要殺自己兒女,現在通過兒女的度化,最後自己也對家人或其他人勸告:“你們好好地學佛,我最開始的時候也不理解,這裏真的很好,你們以後到這裏來一定會獲得聖類。”

  

  2004年1月6日 第14節課

  昨天已經講了噶當派的四依:心依靠法非常重要,也非常珍貴,大家的心應該依法不依人,我聽了很多人與人之間互相欺騙的事實,沒有什麼意義。

  法依靠貧,最好的修行人應一輩子依靠貧窮過簡單的生活,當然如果具備一些財力,非要把自己的東西扔出去也沒有必要。

  貧依于死,今生中最初很貧窮,臨死之時變得非常富裕就不是好修行人。

  不該死在城市裏,應該死在山谷或山洞裏。有些噶當派的老修行人死去以後屍體都無人看見,有些修行人終年都住在山洞中,臨死的時候跑到父母、兒女旁邊,這樣也不是好修行人,這是四依,非常重要。

  昨天也講了叁金剛,講完課以後我就問了一些修行人:“叁金剛是什麼?”他們給我的答案是:“身金剛、語金剛、意金剛。”

  不緩金剛先行:我們修行的時候誰的話都不要聽,有成千上萬的人勸你不要出家,你真正要看破今世的話,不要聽他們的,就像金剛一樣。

  不恥金剛後衛:不要認爲出家會爲自己的祖輩或家庭抹上不光彩的一筆。那天有個老年人對我說:“如果我們兒子出家的話,我的家可怎麼過下去呀,無臉見人了,一定要讓他還俗,我們家裏從來都沒有過出家人,多麼的光榮,但是現在出了個出家人,這在曆史上是非常遺憾的!”看起來特別可憐,這些世間人真是愚癡。

  智慧金剛助伴:我們已經舍棄家庭而出家,並不顧一切地修持,但是如果沒有智慧金剛作助伴就有點可惜。有些人依止一個毫無學問的上師或者住在一個只是不愁吃穿的寺院裏,就不叫智慧金剛助伴。要我們也獲得像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剛座所獲得的智慧金剛,的確有些困難,但是在喇榮,起碼是看破今世的智慧伴隨自己,這是誰也搶不了、奪不走的。如果沒有智慧金剛作爲助伴,雖然已經出家,出家時候的發心也很大,但終究不會獲得收益。

  昨天有個人打招呼說要到其他寺院,我也同意了,但心裏面擔心他能否在所依止的上師跟前得到智慧,如果不能,光是從感情上或者是表面上互稱師徒,互相說一些悅耳的話,過了一段時間以後相續當中連悲心和信心都沒有,更不要說出離心和菩提心,這樣是不是很可惜!

  所以,有人離開這樣好的道場,我覺得特別傷心,但是也沒有阻止他,因爲一兩次阻止也許是起作用,但如果他每天都想走是可以給他自由的,我們這裏也不是監獄。但是沒有智慧金剛助伴,不管在哪裏,有用不完的錦衣玉食,別人也對你倍加恭敬,都不是真正的目的。

  叁類,昨天也講了。就是要脫離人群,接近狗類,證得聖類。

  這裏所說的接近狗類,不是要你成天跟餓狗在一起生活,吃不淨糞。意思就是要別人把你看作老狗而不是像人一樣對待,自己原有的地位、工作、家庭全部已經舍棄了,落到了修行人的行列當中,在常人的眼目中覺得特別可惜,認爲你這個有好端端家室的人,卻全部舍棄而跑到寂靜山,跟狗沒有什麼差別,已經落入這步田地。但是你在這裏一定要學習高尚的行爲,最後獲得聖位,這是噶當派真正的十大至寶。

  我們獲得幾千塊錢、幾萬塊錢的時候都會興奮不已,如果上師給了他叁百塊錢,他會認爲這個上師和佛陀沒有任何差別,給了一點牛糞,也覺得這個上師真是太慈悲了。但是我想牛糞不是很珍貴的,這些教言才真的很珍貴。以前你沒有懂得這些道理,現在真正按照噶當派的教法去衡量,你就很有可能變成一個中等的修行人。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樣最好的修行人,我們也做不到,但是起碼不要變成最差的,因爲人生就像秋蟲一樣轉瞬即逝,我們最初是一個修行人,沒有必要最後變成一…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