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醍醐▪P34

  ..续本文上一页诉司机:“我是什么什么人,我很想自杀,因为我虽然很有钱,但身边的人都不爱我,只爱我的钱,我现在非常非常苦恼。你说自杀的话,吊死好、跳河好还是跳楼好?”司机跟他商量道:“跳楼的话,死相太难看;跳河的话,自己很痛苦;吊死的话,也如何如何不好。”但不相信他是那么有钱的富翁,徐凯告诉他:“你如果不信,几天后在报纸上会看到的。”过了几天,果然报纸上刊登了“陕西金花集团副总裁徐凯在西安一家酒店悬梁自缢”的消息。当时很多人就分析说,他没有死的时候,内心的痛苦已达极点,几乎快要崩溃了。

  前段时间大概是7月16号,南通县也有一条“开着宝马自杀”的新闻。说有个女的非常有钱,开着宝马到了桥边,很多人看到她特别痛苦,把车停在桥边,在桥的栏杆那里站了很久,突然翻栏杆跳下去了……有些人可能认为,她开那么好的车,应该很快乐,但在这个世间上,一切财富皆是痛苦的本性,在享受的过程中,的确不会有什么快乐。如果没有修行境界,任何快乐都会化为乌有。

  所以,有钱有地位的人,一定要明白快乐的无常本质,应该有这方面的打算。今年我在上海时,听说那里很多人结婚之前,也学西方人公证婚前的财产,以免离婚时有各种纠纷。其实这种方法,我是非常地赞叹,虽然两人暂时“合作”得不错,未来可能是美好的,但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有些事情发生了,到时候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争执。

  有智慧的人都明白,不管是男女情感、财富名声,一切的快乐就像露水,而获得解脱、远离业惑烦恼的圣者果位才是最究竟的。所以大家应该发起出离心,明白整个轮回犹如监狱般痛苦,一直呆下去的话,上至国家总统,下至街上乞丐,没有一个是快乐的。尽管有佛法境界的人会快乐,但有些境界也不稳固,一定要获得真正的解脱,只有遣除了业和烦恼,那种快乐才是永恒的。因此,希求解脱是佛子行。

  然而,现在求解脱的人很少,不管出家人还是居士,人人都说要学佛,但目的是什么呢?一个老板做生意是为了赚钱,而我们学佛就是要解脱。解脱谁呢?最好是让众生解脱,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一点做不到的话,至少也不要贪著三界轮回的快乐,应该从中出离,这就是要追求的目标。

  大家也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中等修行人?倘若没有求解脱的想法,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没有什么目标,那只能叫做“经济动物”,跟山上的牦牛没有差别。其实山上的牦牛也很聪明,天亮时马上爬起来,哪个地方水草比较多,它就到哪里去。如果一个水池浑浊、一个水池澄清,那它肯定喝清净的水,牦牛也能取舍这个。所以人活着一定要有目标,学佛就是想离开轮回,若能如此,对城市的豪华建筑或对人的感情不会特别执著,那些全是一种假象,心里会产生这样的定解。

  丙三(大士道修空性大悲双运而解脱有寂之边)分三:一、意乐发殊胜菩提心;二、加行修二菩提心;三、修学菩提心学处。

  丁一、意乐发殊胜菩提心: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自何乐?

  是故为度无边众,发菩提心佛子行。

  世间上的一切众生,不管人还是非人,无始以来都当过母亲,这一点我们用很多教证理证说明过,此处没有必要详细地叙述。这些众生当母亲时,对我们如何地关心爱护,每个人应该心里有数。曾经有个公案说,昔日有母熊被猎人打中要害,端坐不动而没有倒地,猎人觉得很奇怪,上前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母熊已经死了,却紧紧抱住一颗大石头。为什么呢?原来母熊的孩子在石下的溪流中玩水,母熊怕落石会打中小熊,所以至死也忍痛抱紧大石不放。

  有些老乡拜见上师时,尤其人比较挤的话,一定要让孩子先摸顶。以前法王如意宝去很多地方时,很多母亲对孩子得到摸顶很关心,自己却没有关系。从这些行为都可以看出,母亲对孩子非常地执著。

  既然一切众生都当过母亲,现在她们正沉溺在轮回的苦海中,日日夜夜饱受总的轮回痛苦、分别的三恶趣折磨,我们若只顾自己解脱,将她们置之不理,那合不合理?比方说,母亲关在监狱里,不断遭受痛苦,儿子却在豪华酒店中天天享乐,那人们会对这个儿子有什么看法和说法?同样,作为大乘佛教徒,若对可怜的众生毫不关心,一心只求自己解脱,这简直是忘恩负义的行为。

  因此,个人的解脱并不重要,众生的解脱才是首要之务,为了众生的解脱而希求佛果,我们应该发这样的菩提心。《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印藏大德在宣讲菩提心时,常用这句话来诠释菩提心的含义。所以,为了度化无边众生而发殊胜的菩提心,这才能成为真正的佛子。

  至于发心的分类、发心的功德,我在这里不阐述。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记住讲义里的那句话:“如果被菩提心摄持,那么即使施给旁生一口食团,也已变成了菩萨的行为。否则,纵然是三千世界遍满珍宝作布施,也仅仅是乐善好施之举而已,根本算不上是菩萨行。”现在有些慈善家今天花几百万、明天花几千万,帮助建学校等作很多功德,但他们有没有菩提心不好说。假如一个人拿一千万布施给众生,可是没有菩提心,另一个人只是买一袋饼干给众生,却以菩提心摄持,那么二者谁的功德大?应该是买饼干人的功德大。

  阿底峡尊者特别重视菩提心,他说:“当修慈悲心,稳固菩提心。”修心要先从慈心和悲心开始,然后再修持菩提心。夏彻秋在30岁时 拜见阿底峡尊者请求教言,尊者说:“从今日起,不要在意名称、不要在意地方、不要在意对境,唯一修持慈悲菩提心。”他依教奉行,结果35岁时成熟了菩提心,断除我执而获得殊胜成就。

  其实只要能放下自己,生起菩提心也不需要很长时间。有些道友刚来的时候烦恼很重,我执也特别可怕,但学了大乘佛法以后,完全能放下自己,一味地帮助众生。在学院里面,我认为有个别道友真的生起了一些菩提心,认为自己的乐苦不重要,只要对众生有点利益和帮助,不管怎么样都愿意。

  所以大家一定要修持菩提心,否则学了很长时间,结果一无所获,可能也有点灰心。只要以菩提心来摄持,表面上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是功德相当大。因此,我们始终要想到老母有情,只要众生快乐,自己不要紧,应该有这么一个信念。

  丁二(加行修二菩提心)分二:一、修世俗菩提心;二、修胜义菩提心。

  戊一(修世俗菩提心)分二:一、入定修自他相换;二、后行恶缘转为道用。

  己一、入定修自他相换:

  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

  是故己乐与他苦,真实相换佛子行。

  三界中以苦苦、变苦、行苦为主的一切痛苦,全部来自于喜欢自己、需求自己快乐的自私自利,而圆满正等觉的如来果位,全部依靠利他而产生。《入行论》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世间的所有痛苦,包括今天感冒了、心里不舒服,都是以前执著自己所生,而一切的快乐乃至圆满正等觉果位,都是利益众生而成。快乐和痛苦的来源不用讲很多,《入行论》也说:“何须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凡夫人唯求自己的利益,而佛陀不管是因地、果地,都在竭力地利益众生,两者的差别显而易见。

  你们的发心到底是什么?是获得佛果,还是流转轮回?所作所为是不是对众生有利?如果对众生有利,自己的痛苦会减少的。所以始终要发这样的愿:“愿我拥有的快乐献给众生,而三界轮回的痛苦由我来承受。”上师如意宝也经常发愿:“但愿世间的灾难痛苦由我来默默代受,而我拥有的快乐幸福全部奉献给众生。”朗日塘巴格西在《修心八颂》中也说:“愿我直接或间接,利乐敬献诸慈母,老母有情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

  如果有了这样的愿力,大成就者可以迅速遣除众生的痛苦。丹增活佛在《如何面对痛苦》中引用过一个公案说:以前,国苍巴大师在国苍地方修自他交换的菩提心。一次正当他专心修法时,来了一位叫让西的妇女,她因死了丈夫和儿子而痛不欲生。国苍巴大师见此,生起了无比的悲悯,对她说:“我最近修持慈悲心,时常心中充满安乐,你就把安乐拿去吧,把你的痛苦留给我!”话音刚落,妇女立刻不再痛苦,连她自己也感到意外。于是,她对大师充满了信心,以后精进修行获得了成就,成为一位著名的自在瑜伽母。

  这种精神不仅是佛教中有,其他宗教中也有。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情,你们山沟里的人不一定知道,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阿富汗塔利班的武装人员,绑架了南韩二十三名宗教徒作人质,以此要挟南韩政府退兵,否则他们把人质统统杀掉。我在报纸上看了这二十三个人的照片,当时他们都特别开心,但没想到落到塔利班手里。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尤其是南韩领导人,想尽办法跟他们谈判,但大多数人质都没有释放,还被杀了一两个。前不久有个女的身体不好,塔利班决定释放她,但她却说:“我的身体在逐渐好转,先释放其他人吧。”

  要知道,呆在那里的下场基本是必死无疑,非常危险。她在自己获释时,并没有马上就跑了,而是情愿把机会让给别人。所以不说佛教徒,即使是其他教徒,有些人在最危急的生死关头,也愿意把快乐让给别人,自己死了都可以。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这样被人绑架了,周围的人都希望获得释放,我能不能发这个心呢?”扪心自问,真的很惭愧。恐怕你们不会这样吧。

  自他交换的功德非常大,我以前讲《修心七要》时,也讲过许多这方面的窍诀。很多人修了以后感觉非常好,若能经常这样串习,遇到一些大事时,自己会运用起来的。

  己二(后得恶缘转为道用)分四:一、四种不欲转为道用;二、安忍困难转为道用;三、兴衰转为道用;四、贪嗔转为道用。

  庚一(四种不欲转为道用)分四:一、未得利养转为道用;二、痛苦转为道用;三、恶名转为道用;四、诽谤转为道用。

  辛一、未得利养(遭受损害)转为道用:

  何人以大贪欲心,夺或令…

《正法醍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