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己手里,佛陀也不可能把我们一个个扔到涅槃的彼岸去。
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提起正知正念,随时提醒自己:无始以来,我与众生在这个三界轮回中已经饱受了各种苦难,如果再这样待下去,什么时候可以得到解脱呢?现在对我而言,世间的工作、生活、名声、地位等其他什么都不重要,都是如幻如梦的现象,最重要的,就是解脱——为了利益众生而获得佛果,所以,我这辈子应该尽力修持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法门,至少要在相续中打一个基础——于临死之前,让真正的出离心与菩提心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来,如果能达到这一目标,则即使这辈子没有得到解脱,下辈子也一定有解脱的希望。
如果大家在心里有一个这样的打算,依靠我们的愿力和行动,就一定能脱离轮回之牢狱。
最近非常流行的美国电视剧《越狱》以及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都是讲主人公如何历尽艰辛、费尽心机从监狱中逃出来的故事。的确如此,尽管监狱里面有吃有穿,自己也可能是监狱里面的犯人首领,有一定的地位,但这毕竟是监狱,永远得不到绝对的自由,所以,还是早一点逃出或争取提前释放比较好。同样,虽然我们现在可能有吃、有穿、有地位,能享受到一些暂时的安乐,但不管怎样,轮回的本质却是痛苦和不自由的,只有获得解脱,才能解放自己,并最终解放无量的众生!
以上,玄奘译本的内容就讲完了。
下面继续按藏文译本(法成法师译藏,任杰老师由藏译汉)讲解第六个问题
丁六、(教诫修学般若法门):
法成法师是藏王赤热巴坚时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译师。他在佛教经籍的汉译藏与藏译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汉译藏方面,如《贤愚经》、《楞伽经》、《解深密经》以及《宝积经》的部分章节等等;藏译汉方面,如敦煌石窟发掘的古书中,也有法成法师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版本跟藏文本的内容极其吻合。以前上师如意宝宣讲《贤愚经》时,我就对他十分佩服——不仅翻译的文字特别优美贴切,而且也使藏地那么多人从中受益,对藏地众生实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真是功德无量!
我知道很多人都能翻译,也基本上能表达原文的字面意思,但在佛经翻译方面,译师的证悟境界也是非常重要的,像法成法师这样的译师所翻译的经典,应该是非常可靠的。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观世音菩萨宣说完密咒后,继续告诉舍利子:舍利子,大菩萨应该这样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此处,观世音菩萨总结整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内容,然后教诫、交付于舍利子(实际上也是教诫后人):凡是发了菩提心的大菩萨,一定要尽己之力好好修学以《心经》为主的般若空性。
这是很重要的,弥勒菩萨也说过:获得见道的根本因有三种:第一是给别人宣讲般若;第二是让别人现证般若空性的意义;第三是自己入定修习般若,这三种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大般若经》中也讲:这三种因可以产生见道的功德和境界,其中的每一种因都有无量功德。
宗喀巴大师的《金鬘论》中也说:如果能让声闻种性的人受持般若空性,使其于此境界中安住哪怕只有一天,这个功德比令整个三界众生都获得声闻果位的功德还要大。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在密宗部分也讲到:安住一刹那空性的功德,也大于为三界众生赐予慧眼的功德等等。
上师如意宝以前给大家念过《心经》的传承,有些人也在其他的堪布面前得过这个传承。以后如果因缘具足,我们应尽心尽力给别人传授《心经》。当然,一方面所讲的内容要尽量符合佛经经义与高僧大德们的密意,这一点很重要,不能随随便便地讲(大家都知道,连现在世间开会,如果没有注意而讲错了话,也会犯法的);另一方面要有利他的悲心,然后自己也经常安住于般若空性中,如果这样做,功德是非常大的。如果实在是没有人愿意听,就多印一些《心经》发给有缘的众生,让他们与《心经》结个缘。
去汉地时,我时常会印一些《心经》发给大家,并嘱咐他们多念。在人心涣散、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想给外面的世间人讲《心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场面,有一次,应一些居士的邀请,我到一个城市给大家传讲《心经》。在听课的过程中,他们不但心不定,身体也不定,讲的时候我往下面观察,发现好多人都是一副麻木的表情,还有一些人中途相继离开了,我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不是自己被冷落的失落,而是看到大家与般若法门缺乏缘分的遗憾。
在学院讲《心经》就完全不同了,有这么多大乘根基的人,讲法时,大家一直聚精会神地专注聆听,中间一个人也不会起来乱跑,很多金刚道友也好像安住在一种空性的境界中,对传讲者而言,这真是一种享受。
过去讲《金刚经》时,我自己也对《金刚经》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凡是见到别人,就千叮咛、万嘱咐:你要多念《金刚经》,多念《金刚经》啊!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刚经》的功德又在逐渐淡忘,现在讲《心经》,又开始四处宣传《心经》的功德了。
乙二、(经佛认可而遣除怀疑):
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
从本文一开始,释迦牟尼佛即安住于甚深光明等持中,当舍利子问完所有的问题,观世音菩萨讲完《心经》的所有内容之后,释迦牟尼佛才从甚深光明的禅定中出定。当然,佛的出、入定本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显现上是佛在这个时候才出定。这就像在一个道场中,有一位大上师什么话也不说,一直坐着,同时下面有一个上师问,另一个上师回答,当全部提问和回答都结束的时候,大上师才开始给大家说话一样。
此时,佛从禅定中出定,并开始赞叹观世音菩萨:好的好的(善哉善哉),好(善)男子,是这样,是这样的(如是如是),不管是词句还是内容,你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正像你所说的一样,大家应该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不仅是我释迦牟尼佛,包括所有如来,都会对此随喜的。
“尔时世尊从彼定起”以前的内容,全部是佛陀意加持的佛经,而这一段是佛陀亲口所说的佛经,后面一部分则是佛开许的佛经。
为什么此经要由佛陀最后认可呢?有些藏传佛教的讲义认为,这牵涉到几个理由:其一,如果佛没有赞叹的话,舍利子会这样想:我提出的问题是不是错了?他心里会有一种疑惑;其二,观世音菩萨也会有疑惑:佛陀在场时,我虽然宣讲了般若波罗蜜多空性,但到底我讲得对还是不对?其三,其他的天人、罗刹、夜叉等众生也会这样想:刚才舍利子已经提出问题,观世音菩萨也给我们宣说了般若,但观世音菩萨说得对还是不对呢?如果得到佛陀的认可,舍利子会想:我今天提出的问题这么殊胜,连佛都认可了;观世音菩萨心里也想:太好了,我今天的回答让佛陀都高兴了,依靠佛陀的加持,我肯定完全说对了;其他众生也想:今天观世音菩萨所说的这些话,实际上是佛陀所认可的,佛刚才也说“善哉善哉”,那就跟佛说的没有任何差别了。
现在也是一样,对于有些新法师讲的内容,如果上师没有表态,下面的人就不知道到底对还是不对,如果上师签字或亲口说“对,你讲得对”,大家心里才会踏实。以前学院的一些堪布刚开始讲法时,也需要得到一些大堪布的认可,如果没有得到认可,下面的人也会有点疑惑:到底他讲的是正法还是非法?堪布自己讲的时候,心里也七上八下:到底我讲得对还是不对?如果上师如意宝开口说:“你讲得很好,讲得很好!”,那上上下下所有人的怀疑都会遣除,从此以后,这个人的讲法就好像跟上师的说法没有什么差别了,所以,这种认可是必不可少的,从佛教历史上看,佛陀的这种认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甲三、(随喜赞叹):
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陀认可之后,负责提问的舍利子,回答问题的观世音菩萨,以及在场的世间人、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无量无边的众生(每次佛陀说法的时候,都有无量无边的各种不同形象、不同颜色、不同语言、不同种类的众生聚集一起)都生起欢喜心,并发愿依教奉行。(虽然这段文字非常短,但加上这段才是一部完整的经。)
我想,这次传讲《心经》,可能也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众生在听闻,愿他们也能早日获得菩提果位!
《心经》是文字般若,为我们指示了一条永断无明、了脱生死的门路。在这五浊恶世,唯有凭借佛法的大智慧,才能让我们顺利地出离三界。其他任何的世间学问或宗教,都不可能像佛法一样,能使众生沉积已久的迷痴、妄想、无明、执著荡然无存,获得无上的解脱果位。
般若波罗蜜多是珍贵的,值得用全副精力去学习与修持,我们一定要珍惜今生的学佛因缘。唯有放下一切对三界的留恋,才能打开解脱之门;唯有不计较一切风风雨雨、得得失失、是是非非,才能迅速回到永远不需要流浪的避风港——涅槃之彼岸。
如果只是烧香拜佛,求佛赐予世间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就没有领略到般若的内涵,只是形象上的学佛,而不是真正的学佛。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学佛是迷信,当然,确实有些佛教徒是迷信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佛教的真谛所在——心外求法、执妄为真。真正的迷信者,就是不懂般若的学佛者与世间人,因为他们迷恋于世间的色相——明明诸法皆为空相,却误认为真——无止境地追求,从而造业受报。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执迷不悟,即使是在更为虚幻的网络世界里,也是执妄成真、不能自拔。
不久前,天津13岁的少年张潇艺为了追寻网络游戏中的英雄朋友,从一栋24层的高楼顶上纵身一跳;山东省德州市的19岁少年张亮亮为了凑足上网费而劫杀打工妹;南京市的一位父亲为挽救迷恋网络游戏的儿子,两次割腕自…
《智慧宝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