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彼岸的筏渡,是一切幸福的根源。不论你是快乐还是忧伤,时常以欢喜心面见或忆念上师,源源不断的加持甘露就会灌满你的心田。
壬午年七月十四日
2002年8月21日
天 葬
古印度有八大天葬台,藏地也有难以计数的大小天葬台。喇荣西山也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天葬台。方圆几百里甚至远至拉萨、昌都的信徒,死亡之后都会被亲人用车、马、牦牛将尸体运至此处天葬,这也反映了他们对上师如意宝的信心。
每天少则五、六具,多则十几具尸体,先被运至大经堂门口,由学院僧众超度后,再送往天葬台。
今天下午,虽然身体略有不适,但为了让自己能再上一堂无常课,我还是与众人一起去到了久违的天葬台。
好一幅壮美的风景图!山风猎猎,吹拂着各色经幡;清清溪水,穿越着茵茵草地;雁阵悠悠,装点着无云苍天。但这一切诗情画意并不能掩盖时而飘来的腐烂气息。
尸体被纷纷运到,散乱地排列在一起。他们中有年老病逝的,也有英年早衰的,有男人,也有女人,甚至夭折的婴儿。从服饰可以看出,他们分属于贫富不同的家庭,但此时都平等地
还原为初来人世赤身裸体的样子。
在天葬师的操作和鹰鹫的配合下,几天前还是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几分钟就被分食殆尽。
生命,虽然有极其惊人的求生能力,却无法抗御无常的降临。无论富贵贫贱,无论年迈少壮。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则。
有人惧怕尸体,不敢到尸陀林(天葬台)。米拉日巴云:“最可怕的身体就是活着的身体。”看看弱肉强食的社会,难道不比这里更可怕吗?
失去亲人的人们默默地擦拭着眼泪,仍不能唤醒九泉之下的亡灵。
鹰鹫们展开翅膀,很快从视线中消失了。给我留下久散不去的怅然。
壬午年七月十五日
2002年8月22日
舍 众
如果发了菩提心,则意味着无论众生如何加害于我们,我们也不能有舍弃之心。
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业障深重的人们常常令人失望,即使你对他恩深如海,他却视而不见,甚至恩将仇报。这就会使一些菩提心不坚固的人心灰意懒,滋生出舍弃众生的青苔,蜷缩进利己的蛋壳中,原本摇摇欲坠的菩提心,也在顷刻间化为齑粉。
金厄瓦曾想闭关,但又怕舍弃众生,就带着舍弃众生界限的问题,专程赶到热振询问仲敦巴尊者。尊者回答说:“一旦你生起对此等众生不饶益的心,就是舍弃众生。众生遭遇损害,甚至全部毁灭,自己也幸灾乐祸。无论黑茶、白茶也不给,就犯了舍弃众生罪。对自己周围的眷属,你尽心利益他们,换来的却是仇视。这样,你就会发愿再不利益他们,就舍弃了菩提心。所以,即使对此等人,也应恒时以大悲心利益他,以善妙心摄持他。”
《大日经》云:“佛法以菩提心为正因,以大慈悲为根本。”与众生乐,除众生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正如慈父不因顽子的难教而失教子之念,我们也不能因众生的难度而懈度生之心。即使阻碍重重,即使道路崎岖,也要沿着利益众生的道路披荆斩
棘、勇往直前。
如果你已视某人为仇敌,那么就应扪心自问,自己相续中是否还具有菩萨戒?
壬午年七月十六日
2002年8月23日
贫 富
一位居士向我感慨道:“您经常教育我们要放下对金钱的贪恋,但我在修行当中却时常感受到金钱的必要性。有钱可以供养僧众、有钱可以救护生命,有钱可以印刷经书,有钱可以赈灾救难……我们不能碍口识羞地否认金钱的利益。所以,有钱还是必要的。”
听了他的一番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世人可以赞美清贫,却不会讴歌贫困。“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壑”的观念,是不可能被世人接受的。我不否认金钱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它不能给世间人带来思索、创造、欣赏的乐趣,更不能给修行人带来究竟的解脱。
米拉日巴是著名的穷光蛋,连强盗光顾他
的山洞,也找不到可以带走的一针一线;石渠求学时期的法王如意宝也是身无分文,每天仅以分得的少许酸奶果腹;六祖慧能在五祖身边时,也不过是囊空如洗的碓米和尚。他们却证悟了钻石也折射不出的光明;积累了有钱人做梦也想象不出的功德;成就了金钱无法交换的事业。他们以有目共睹的事实,睥睨着世间对功名利禄的盲目推崇。
世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是,修行人若能在静处发无伪菩提心,不仅可以利益自己,一样可以利益众生。
以清净心意幻供养诸佛菩萨,远远超过了以染污心供养世间七宝的功德。对上师最上等的供养不是财物,而是修行。
古诗云:“梦里堆藏总是金,一场富贵喜难禁。枕头扑落忽惊醒,四壁清风无处寻。”不要被金钱所带来的一些表象迷住了双眼,滚滚红尘中的富贵名利终究是南柯一梦。何苦于为了金钱而投机钻营,浪费了这万劫不复的人生?
壬午年七月十七日
2002年8月24日
斗 牛
今天,一位客人送我一本画册,虽然对摄影一窍不通,但为了不辜负别人的好意,只得胡乱翻看翻看。忽然,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跳入了我的视野。
那是一幅斗牛的场面,一位身穿白衣的男子,正与一头公牛进行着生死的决斗。牛的身上已经鲜血淋漓,飞溅的血染红了男子的衣服,他们的眼中都露出令人心悸的寒光。我看了看标题,名为《力与美的较量》。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起这个名字,我实在从中看不出有什么“力与美”,映入我脑海的全是残忍、恐怖、野蛮等字眼。
据说,斗牛源自于克里特岛的米洪斯文明,是西班牙人最推崇的一项竞技性表演。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们,都各展所长,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渲染。众所周知的,如梅里美撰写的小说《卡门》,以及比才以其为主题创作的舞曲《西班牙斗牛士》,已成为人们心中西班牙的象征。
在很长一段时间,斗牛士成了英雄的代名词。在斗牛场上获胜的“勇士”,用自牛身上摘下的花结奉献女人的示爱方式,被很多女人视为最高的荣耀。欣赏杀戮的过程,成为众人心目中一种高雅的乐趣。一想到这些观念仍残存在人们的脑海里,这种残暴的场景还在上演,并被人们津津乐道,我就有种针刺般的疼痛。
这些可怜的牛成了供人消遣的道具,上场的牛必将死亡,绝无逃脱机会。曾经,它们中的一员“企图”反抗,用犄角穿透了斗牛士伊约的心脏,令伊约当场殒命,最终它也逃脱不出陪葬的下场。它的头被送至博物馆,成为供人们观赏的战利品。以宣布人类的最终“胜利”。
曾经有一位意大利的神甫,为了阻止人们的暴行,不顾自己的安危,在斗牛场上苦口婆心地劝说人们放弃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被失去理智的人们用乱石砸死,沸腾的鲜血映红了冰冷无情的斗牛场。
神甫的死终于引起了人们的反思,该项活动被停止了一段时间。虽然我已记不清这位神甫的名字,但他在斗牛场上上演的英勇一幕,将永远铭刻在我以及稍有良知之人的记忆里。
我无意贬低西班牙人,斗牛也不是西班牙人的专利。我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是想告诉人们,以其他众生的生命来换取快乐、寻求刺激、填补空虚,博得英雄的头衔、女人的青睐,实在是黑白混淆、善恶颠倒,愚昧而又荒唐的举动。最终孰胜孰负,因果自有决断。任何一个残杀生命,或为之歌功颂德的人,终将逃不脱阎罗无情的宣判。
如果有机会,我愿追随神甫的脚步!
壬午年七月十八日
2002年8月25日
眼 识
人们习惯于赞美日出日落。尽管日心说已诞生500年,太阳从地平线升起、陨落的观念仍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即使在读小学时,老师再三地告诉他们,不是太阳围绕地球旋转,而是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日出日落的假相,但人们似乎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如果你再告诉他们,不仅日出日落是错觉,而且眼中所见的日月星辰、山川大地均是幻象时,他一定会张大双眼,并考虑是否将你送进疯人院。
无始以来,人们执著于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认为是实有,从而产生贪嗔痴等染污意识,并建立了自己心中固有的世界观。一旦看到佛教中关于世界观的提法、关于佛刹的种种描述,立刻会用自以为证据确凿的现量眼识加以否定,并有更多的人簇拥左右为其摇旗呐喊。这种自以为是的行为,实在无异于井蛙之见。
《三摩地王经》云:“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也非,若此为正量,圣道复益谁?”说明了凡夫的眼识不是究竟的。在你眼前一名活生生的美女,若详细观察,不仅可将其粗分为皮、肉、骨、血,甚至可分至无分微尘,并最终抉择为空性。这个“大胆”的观点,一定会让很多世间人大跌眼镜,然而它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如同牛不仅是色盲,而且在它眼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横着的。鹅看一切东西,都比实际的尺寸小,才导致了它不可一世的个性。在昆虫的复眼里,世界一定又是另外一番模样。六道众生、菩萨与佛陀观察世界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大相径庭的。所以,眼见为实的观点怎么会是究竟的呢?
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眼识!
壬午年七月十八日
2002年8月26日
羚 羊
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一条杀屠弑(音译,即为藏羚羊绒)制成的披肩,在意大利时装市场,可以卖到十几甚至几十万美圆。听了这则使不少屠夫商人心跳的消息,不由得令我忧心忡忡。在高额利润的引诱下,必然会有胆敢以身试法而为之效劳的“勇夫”。不论法律如何禁止捕杀,藏羚羊终究摆脱不了被杀的命运。
在广袤静谧的藏北草原,藏羚羊自来与人类和谐相处,世世代代无忧无虑,安享天年。突如其来的厄运使它们手足无措,柔弱的藏羚羊岂能与手持武器的人类抗争?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一…
《旅途脚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