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安忍,也能圆满广大的资粮,因此我们应当精进修持。最后左手确实无法再继续持曼茶盘时,则将其放在前面的供台等之上,边供边积数。用餐、喝茶等一切间歇期间应收好前面所供养的曼茶罗。再重新开始时应当先如前供养三十七堆曼茶并继续计数。以此方式必须圆满供十万遍曼茶罗。暂时若不能广供三身曼茶罗的人,仅仅念诵:
萨耶布记谢向美斗扎
涂香鲜花遍大地
热绕 朗 月涅得 坚巴 的
须弥四洲日月饰
桑 吉 扬德 莫 得破瓦意
观想佛刹作供养
昼 根 那 大 扬 拉秀白 秀
愿诸众生行佛刹
章格日RA那曼扎拉勃匝梅嘎萨莫扎萨巴RA那萨玛意阿吽
只供这七堆曼茶罗也可以。无论怎样供以最初加行发心、中间正行无缘、最后结行回向印持即以三殊胜摄持十分重要,这点与其它修法都相同。
供品洁净:如此供曼茶罗期间,以青稞、小麦等谷物供曼茶罗时,自己如果有条件,则绝不能反复使用陈旧的粮食供养,而应全部以新粮食供养。如此供养后将所供粮食施与鸟、鼠或盲人、乞丐等,或者堆放在佛像、佛经、供塔前都可以,不应归己所有而自行享用。若没有条件则根据情况而适当更换所供的粮食及供品。如果贫穷的人,则仅用一次所供养的粮食反复供也可以。无论如何应当先清除其中的土灰、稗子、鸟粪等所有的杂质,做到所供物清洁,并且用藏红花等妙香水浸湿后供养。对于无有任何财富的贫穷者或者能够真正观想“一尘中有尘数刹”而作意幻供养的那些利根者而言,佛经中开许可以供养土粉、瓦砾等。而自己本来拥有财富,却舍不得用来上供下施,反而以诵咒、观想等种种相似的理由不作真实供养,并且自以为是的那些人,其实是自己欺骗自己。此外诸续部窍诀中说“清洁美妙之供品”及“配制清洁欲妙供”而并没有说“肮脏污秽之供品”,因此绝不能将自己的残汤剩饭等肮脏物作为供品,或者好的青稞自己食用,渣滓作为供物或磨成作神馐食子的糌粑等,有极大的过失。如往昔噶当派诸大德曾说:“不应自己享用新鲜的部分而将发霉的油饼、发黄的菜叶等供养三宝。”有辣味(旧酥油有辣味)或腐败的酥油等作为神馐或做成酥油灯供养,而自己食用新鲜的酥油,这些是耗尽福德之因,所以必须断除。同样做神馐、食子等时,其软硬程度应当做成与自己食用的一样。不能考虑简便易行而做成软软绵绵的食子团。如阿底峡尊者曾说:“西藏人不会富足,人们做的食子团130太软了。”此外尊者又说:“在藏地,仅仅以水积累福德也已足够了!印度过于炎热,因此无有西藏这样清净的水。”如果自己能够精进,那么以供养清净的水来积累资粮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作水供时应当认真地擦净七个供水杯等供器,排列供器时也应使间距适度,不可有过宽过窄、歪歪斜斜的现象,并且水中不能混有谷类、灰尘、含生等,水器中的水也不能过满或不满,应做到供台上无有溢出的水流等,做到美观、悦意。如此在《普贤行愿品》中也说:“以诸最胜庄严供”。无论是何种供品,乃至摆放、罗列的形式都应做到美观、悦意。这样,以恭敬诸佛佛子之因便可圆满自己广大的福德资粮,因此我们应当竭尽全力精进行持。
此外,自己无有财富及能力者以清净意乐供养肮脏的残汤剩饭、低劣之物等也未偿不可。因为诸佛菩萨无有净秽执著的分别念,所以往昔也有贫女仲涅玛供养世尊酥油灯的公案。另曾有一位患了麻风病的女子在行乞时得到了一碗米汤供养声闻大迦叶尊者。当时一只蚊子落入汤里,麻风女试图除去蚊子,结果手指断落于米汤中。但是大迦叶尊者为了满其心愿而享用了米汤,并做为自己全天的食物。因而麻风女无比欢喜,以此因缘死后转生于三十三天。所以供养曼茶罗时也是同样,以清净意乐、尽己所能做成纯净、悦意的物品而供养乃殊胜要诀。
积资之理:如此供曼茶罗等精勤积累资粮的修法,是一切修道中不可缺少的修行。如续部中说:“未积资粮无成就,沙子不能榨出油。”未曾积累资粮而希望获得成就,则如同想从河边的沙子中榨出油来一样,尽管百般挤压沙子,也不可能从中得到丝毫油的成分。积累资粮欲求获得成就犹如榨芝麻得油一般,榨多少芝麻就会出多少油,甚至仅仅将一颗芝麻放在指甲上挤压,也会使指甲上油渍渍的。佛在经中也说:“未曾积资欲成就,好似搅水欲得油;积累资粮欲成就,恰似搅乳得酥油。”
因此,获得究竟殊胜成就是圆满二种资粮的无倒之果。所以如前所说,若尚未圆满福慧资粮,则无法获得具二清净之佛果。如怙主龙树菩萨说:“此善愿诸众,圆满二资粮,获得胜二身,由福慧所生。”圆满有缘福德资粮,获得殊胜色身,圆满无缘智慧资粮,获得殊胜法身。
同样一切暂时世间之成就也是从圆满资粮中产生的。如果自己未曾积累资粮,则无论如何精勤也无利益。譬如,仅就暂时的受用、饮食、财物而言,有些积累过资粮的人虽然未经少许精勤却自然受用圆满、财源滚滚。而有些人虽然终生千方百计、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经商、务农等,却无有芝麻许收益,最终饥饿而死,此类是我们现量所见的事了。此外,有些想通过修财神、护法神等得成就获财富者也是同样,如果自己没有往昔所积累的布施果报,则他们(财神护法)也无能为力。从前,一位住山的修行人一无所有、极其贫穷,于是他便开始观修单坚护法神,结果真地修成了。并已达到了如同人与人交谈般的境界但却未获得任何悉地。单坚护法神对他说:“因你无有少分往昔布施的果报,所以我无法给予悉地。”一日,在众多乞丐的行列中他得到了一碗稀粥,回来后单坚护法神问他:“今天我给予你悉地了,你知道吗?”“我仅仅得到了一碗稀粥,不仅是我,所有的乞丐都得到了,不知道您所赐的悉地是什么?”“盛粥时,你的碗里落的一大块油脂便是我赐的悉地。”因此,如果自己无有往昔所积累的布施之果则通过修财神法等也不能遣除贫穷。如果世间的财神等也能够赐予受用的悉地,那么诸佛菩萨的威德、神变胜过他们百千倍,并且完全是未经嘱托而饶益一切众生的,所以必定会于此世间降下受用妙雨瞬间遣除一切贫穷,事实却并非如此,因此说一切受用财富等也唯从积累福德中产生的。所以诚如古大德所说:“精勤如山王,不如积微福。”
当今时代,在一些偏僻边地,我们看到稍有受用地位之人,大家便口中喊着“上师知!此人如何如何”而大惊小怪。其实,如果遇到殊胜的福田并且自己有清净的意乐,对此不需要积累很大的福德资粮。譬如,在历史上我乳转轮王131往昔以七颗豌豆的布施果报,后来统治三十三天以下;萨迦国王的福禄也是曾布施温热无盐食团的果报。往昔阿底峡尊者初来西藏时,当时整个藏地要比现在繁荣昌盛。但尊者却说:“西藏真正成了饿鬼世界,在西藏没有一个能享受曾对清净福田布施一斗青稞之果报的人。”所以对于暂时的少分财富、地位,便感到希奇罕见者是因为:一、自已孤陋寡闻,见识短浅;二、对于现世过于贪著;三、未如理如法懂得如前所说无忧树之果等要诀的因果规律,或者虽懂也不诚信的标帜。因此,如果相续中真正地生起了无伪的出离心,则即使见到现世中那些富如龙王、高如虚空、厉如霹雳、艳如彩虹的人,也了知此等无有芝麻皮许恒常稳固的实义,并如胆病患者见到油腻食物般生起厌恶之心。
不仅如此,若为了今生的受用圆满精勤积累资粮对世间平凡人而言,是可以的,但(这种积资法)丝毫不靠近出世间的正法方面。因为如果是一位希求获得解脱果位的真正修行者,则应如前反复强调的那样,必须要做到如丢唾液般地抛弃现世的一切贪执,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唯依静处,罹患疾病、乐观对待,死亡临头、坦然面对,精进修法。一位弟子曾问无等塔波仁波切:“如今末法时代,对于一个修持正法的修行人来说,很难得到衣食资具,我们修财神法好或者修学摄生术132、还是干脆走向必然的死亡?到底怎样才好呢?”仁波切答道:“虽然修财神法,但若无有往昔的布施果报,也难以达到目的,而且内心想如理如法地修行的人为了今生利益去修财神法(所想所行)也是相违的;摄生术也是同样,在繁荣兴旺的古代,土石水木等营养充足之时容易修成,而营养已殆尽的当今时代,修摄生术也不可能获利;趣入必然的死亡也无有利益,象如今这样的暇满人身将来难以获得,可是如果内心深处真正地生起一种“死与不死都无所谓,我决定修行”的意念,则永远也不会缺衣少食,未曾有过修法者被饿死的先例。”世尊也曾说:“纵然发生一藏升133面粉兑换一藏升珍珠的饥荒,佛陀的追随者也不会缺衣乏食。”因此诸佛子菩萨们积资净障也都是为了饶益遍满虚空界的一切众生。不用说成办自己现世的利益,即便是为了自利希求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也根本不属于大乘道。因此无论积累资粮还是净除罪障都应当缘一切众生的利益,绝不能掺杂自私自利之心,这是至关重要的。倘若如此修行,则自己的利益以及今生的幸福安乐等不求也会自然获得,如同点火之时,炊烟自然产生;播种青稞,禾秸自然长出一样。所以我们应当舍弃如毒般的追求(现世利益)之心。
古萨里分三:古萨里之义,施身修法,断法的含义。
古萨里之义:顿然断除四魔——积累古萨里资粮:这里所说的积累古萨里资粮舍施身体的略修法,本来《心性休息》中是在上师瑜伽部分讲的。所以积累古萨里资粮作为上师瑜伽的支分也可以,但作积累资粮供曼茶罗的支分也不相违。因此,这里按照我的上师的传统,加在曼茶罗的后面。
所谓的古萨里134是乞丐之义,如舍弃现世的瑜伽士住山者等无法获得其它用于积累资粮的受用之…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12 积累资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