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尽大悲 拯济群萌──朝阳佑顺寺八关斋戒共修法会开示▪P3

  ..续本文上一页纯乐无苦的美妙国土,所以,这样好的地方,我们为何不发愿求生?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殊胜,不但特别为我们的苦恼众生,创造一个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而且还发愿亲自来接引我们念佛的人,往生彼国。所以,不止大慈菩萨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大势至菩萨亦说:「念佛三昧,最为第一。」

  而佛陀在《大宝积经》、《大般若经》、《大弥陀经》、《大集经》以及其他大乘经典中,都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同时告诉我们,十方诸佛,亦皆称赞阿弥陀佛,愿力殊胜,功德难思,劝导我们应当发愿,往生彼国。

  据说:中国唐朝的法照大师,是一位戒行精严的高僧,朝五台山时,亲见文殊菩萨,即顶礼启问:「末代凡夫,去圣遥远,知识浅劣,不知修行何种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菩萨说:「诸修行门,无如念佛。我过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正遍知海,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念诸法之王。」法照大师问:「当云何念」?文殊菩萨言:「此世界西方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忆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而文殊菩萨不但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自己也至诚发愿,求生极乐,其回向偈曰:「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

  在《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说:观世音菩萨变现种种身,救度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有情,令得往生极乐世界,见无量寿如来,得闻法要,皆令当得,成菩提道。

  唐朝慧日禅师,至北印度健驮罗国时,特别往城东大山,在观音菩萨圣像前,断食七日,至诚祈祷,请菩萨开示修行法门;观音菩萨于空中出现,坐宝莲华,身高丈余,垂右手摩其顶言:「汝欲传法,自利利他,应当念佛,诵经回向,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到彼国已,见佛及我,得大利益,汝自当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

  由此可见,诸佛菩萨,皆称赞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皆劝导我们发心念佛,发愿求生彼国;是故,我们当然应该信受佛语,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

  而且阿弥陀佛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他在因中发四十八愿,成就净土,摄受众生,来生其国;正如《随愿往生经》所说:「十方佛土,皆悉严净,随愿并得往生,但悉不如无量寿佛国,何意如此?因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初发心时,从此界去,于此众生,偏是有缘。」难怪此土众生,对西方三圣特别熟悉、亲切。

  而且西方极乐世界比起我们娑婆世界实在有太多、太多的好处了,实在令我们无限向往、欣愿,例如:

  (一)远离诸苦

  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莲华化生,故无生苦;寒暑不迁,故无老苦;身离分段,故无病苦;寿命无量,故无死苦;无父母妻子眷属,故无爱别离苦;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故无怨憎会苦;所欲自在,故无求不得苦;观照空寂,故无五阴炽盛苦。此外,极乐世界,更无地震,风灾、水灾、火灾种种自然界的灾祸,也无人事界的困扰与侵犯,更无战争的恐怖,无政治的逼害,无恶友的牵连,无烦恼的困扰,无生死轮回的束缚等等。有的,只是佛菩萨的教导与加被,善知识的接引与提携,所以一生极乐国土,立即可以远离人间诸苦。

  慈云忏主,更引用修行难昜十事比对,说明娑婆与极乐两个世界的苦乐悬殊,而劝导我们,当念佛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一、此土常不见佛;彼土花开见佛常得亲近。

  二、此土不闻佛法;彼土水鸟树林皆宣妙法。

  三、此土恶友牵缠;彼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四、此土群魔恼乱;彼土诸佛护念远离魔事。

  五、此土轮回不息;彼土横截生死永脱轮回。

  六、此土难免三途;彼土永离恶道且不闻名。

  七、此土尘缘障道;彼土受用自然不俟经营。

  八、此土寿命短促;彼士寿与佛同无有限量。

  九、此土修行退失,彼土入正定聚永不退转。

  十、此土尘劫难成;彼土一生行满所作成办。

  无尽大悲.拯济群萌(五)

  ──朝阳佑顺寺八关斋戒共修法会开示

  为什么极乐世界是远离诸苦呢?因为在极乐世界之中,「众生生者,皆莲花化生」,所以没有「生苦」,而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是什么生呀?我们是胎生的,经过母亲的十月怀胎,然后才来到这个世界;这就是「生苦」;有生接着就有老、病、死种种苦恼,而人生之中,有了亲人眷属,便会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烦恼;极乐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那里面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分别;没有分段生死,所以寿命无量,而且观照空寂,破除任何的烦恼;而且更没有任何的天灾人祸,风雨顺时,社会太平,人民安乐。试想想,这有多好呀?

  我们娑婆世界就刚巧相反,这里北方非常、非常的寒冷,而南方又非常、非常的炎热,这个南方的夏天,如果没有空气调节的话,关上窗,就好像没有空气;开了窗又很吵。总是觉得难受,多么的不自在啊。而极乐世界里面则四季如春,令人舒畅,因为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变化所作,所以殊胜无比,不是人间可想像的。

  (二)依正庄严

  总说: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入莲胎,莲华化生,清净香洁,无父母血肉的污秽,无住胎十月的痛苦;无论上中下品,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人之相,身光无量,寿与佛齐。不仅生处清净,寿命殊胜,正报庄严;而且依报国土,亦非常清净美妙,无三恶道众生,无空气污染,无高低不平。物资丰富,宫殿楼阁,栏杆街道,皆七宝所成,光洁严净,无需要清洁打扫;衣食自然而至,无需要买菜造饭;日用品丰盛具足,无需要选择购买;遍地黄金,七宝载道,无需要唯利是图,辛苦劳碌。

  如《无量寿经》中说:「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花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珍珠,如是诸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又说:「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缨络,缯盖幢旛,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如斯环境,实有助于修行办道。

  别说:一、依报庄严

  在《无量寿经》中,世尊告诉阿难:「彼极乐世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无量劫来修诸功德,而成就的庄严国土。「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远离各种痛苦、烦恼。前面说到娑婆世界有苦苦、坏苦、行苦等等的逼迫,此外又有八难的障碍。

  所谓八难:前三难,即「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的众生,永世在受苦,没有机缘听闻佛法,所以没有解脱出离的希望。

  第四无想天难:居色界的第四禅,寿命五百劫,为诸外道修行的归宿处,但此天没有佛法。

  第五北俱卢洲难:众生寿命一千岁,没有中夭现象,不同于南阎浮提的有情,他们非常安逸快乐,因为贪着享乐而不受教化,所以圣人不去那里说法度生,北俱卢洲的众生也无缘听闻佛法的音声。在各大寺庙里都塑有韦驮菩萨,号称三洲感应,即是除去没有佛法的北俱卢洲。

  第六盲聋喑哑难:虽然生处中国(即有佛法的地方),但是他们的业障深重,六根不具,不能见闻佛法。有些人虽有耳目,却不肯接受佛法,如同盲聋喑哑一般,不能见佛闻法,实在是非常可惜。

  第七世智辨聪难:世间有许多聪明人,他们只学世间法、外道法,而不学佛教出世法,不学了生脱死的大法,自以为聪明,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终成所知障。

  第八佛前佛后难:在佛没有出世以前的人,或佛入灭以后的人,由于业重缘缺,不能听闻佛法而得解脱之大利益。

  这八难,极乐世界中都不复存在,更不会有诸魔的扰乱了。「魔」,译成汉语的意思是障碍、扰乱。所以,现在如果有人故意障碍扰乱其他道友用功修行,也名之为魔。真正的佛弟子绝不会这样做。

  极乐世界之中,其依报是多么的美好啊。正如前面所说,极乐世界之中,「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没有春夏秋冬四时的差别,更没有寒冷、暑热与雨天阴天等种种不调顺的气候,有的是华雨飘香,风光无限。

  《无量寿经》中又说:「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极乐世界既没有江流大海,也没有丘陵坑坎以及杂草碎石等零乱之物的存在,更没有铁围山、须弥山(须弥山──娑婆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外部有九山、八海围绕,八海最外围是铁围山,须弥山顶是帝释天主所居之处)。

  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与娑婆世界完全不同。极乐世界是如何构成的呢?「唯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极乐世界国土无边无际,宽广无比,所以无论多少人往生彼国,都不会造成人口过多的问题。佛经中所谈到的极乐世界种种殊胜庄严,绝不同于娑婆世界有种种贫苦浊恶,其目的是为了接引众生相信净土法门,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无尽大悲.拯济群萌(六)

  ──朝阳佑顺寺八关斋戒共修法会开示

  二、正报庄严

  极乐世界有教主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等诸大菩萨及诸声闻、天人等诸圣众。在《无量寿经》中,佛陀对阿难说:「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又有无数声闻之众,种智洞达。」意谓极乐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声闻,具有无上智慧与福德神通,「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极乐世界里边的声闻众,尚且有如此广大神通,更何况佛菩萨呢?

  《无量寿经》又说:「我弟子当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于一昼夜悉知其数。」释迦牟尼佛说:我弟子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在一天内,能遍知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娑婆世界有多少众生。接着佛陀又说:「假使十方众生,悉成缘觉,一一缘觉寿万亿岁,神通皆如大目犍连,尽其寿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会中,声闻之数,千万中不及一分。」假如十方一切众生都成缘觉,寿命一万亿岁,神通智慧都如目犍连那样大,竭尽他们的寿命与智慧,来推算极乐世界有多少位声闻,其结果是千万分中不及一分,极乐世界里的圣众,真是不可思议的多啊!

  佛陀接着说:「彼佛寿量,及诸菩萨、声闻、天人,寿量亦尔,非是算计譬喻之所能知。」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声闻、天人的寿命都是不可称计的。

  有人或许会问:极乐世界怎么会有声闻乘呢?殊不知这是佛陀的善巧方便,对娑婆世界种种不同修行的众生而施设的。天台宗把极乐世界分成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阿弥陀佛居住常寂光土,观音、大势至等诸大菩萨住在实报庄严土,诸声闻众住在方便有余土,天人住在凡圣同居土。

  佛陀继续说:「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极乐世界的诸大菩萨对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包括蜎飞蠕动,小小的蚂蚁、苍蝇、蚊子,每一众生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起什么心,动什么念,都完全知道。十方世界每一众生什么时候因缘成熟而得度脱,什么时候发愿往生,诸大菩萨悉知悉见。

  《无量寿经》说:「又彼佛剎,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极乐世界诸声闻众的身光只有一寻(八尺)。菩萨的光明有百由旬,一由旬在印度分四十、六十、八十里三种。若一由旬以四十里计,是四千里,以六十里计是六千里,以八十里计则是八千里。极乐世界有二位大菩萨,其光明能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问佛陀说:「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娑婆世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这两位大菩萨是在娑婆世界修菩萨行而成就,之后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护持佛法,接引众生,这两位大菩萨对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特殊因缘,一般念佛堂里供奉西方三圣,原因就在于此。

  《无量寿经》中又说:「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为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娑婆世界里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遇到任何灾难苦厄,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没有不得救度的。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而不是恶男子、恶女人,假如恶人做了坏事就应该遭受恶果的报应,菩萨虽有广大悲心,也是爱莫能助,也不能消除他们的罪业。

  (未完待续)

  

《无尽大悲 拯济群萌──朝阳佑顺寺八关斋戒共修法会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