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彼佛
现是(当下)
福
善
解脱
圣人
阿弥陀佛
四十八愿是因
因为佛愿的缘故,才能够看到这些,不念佛愿,你念佛的落点只是在自己这边。通过念佛就要有机的深信,机的深信实际上是通过法的镜子来照的。不然,有多大的罪也不会承认自己有罪,不会说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这一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再的强调。如果认为自己是个恶人,这是好现象,是佛力发用了。而不是说自己很有功德、很有修行、很有智慧。因为一般情况下,你的镜子是往自己这边照的,不是照佛的,即使念佛也马上返回到自己这边来,所以看到自己很烦恼、很难过,这很正常。因为以前你照的不是这个镜子,模模糊糊看得好像还不错,现在照的镜子很亮,照得你这么难看,是很正常的,这就是佛力在发生作用。
旷劫以来常没常轮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种深信”互相包容、并不分离,有一种就有二种;没有二种,连一种也没有的;有机的深信,定有法的深信。信心是“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罪恶生死凡夫其实就意味着苦,就是六道轮回,有苦自然的就需要结束它,然后就是能不能结束的问题。你都这么惨了,罪恶、生死、凡夫这三重标签比判死刑还要难过,三座大山压下来没法自处了,肯定就要翻身。但还要看自己,因为苦是由自己来感受,罪恶也是自己来造,自己身口意三毒五恶造罪,生死也是自己在生生死死。“旷劫以来常没”,就是“没”在罪恶生死凡夫里,这是从现在往前推,你现在就是罪恶生死凡夫。
过去和未来是连在一起的,并且关系密切,现在是一个结果。有些人承认一下现在不好还是可以的,想起这一辈子确实还是干了很多坏事,有惭愧心,依佛法的戒律标准,确实做得不咋样。但是要说我旷劫以来一点好事都没干,旷劫以来就是有自己以来,实际上这是一个报身概念,显然不是普通的境界,普通人不可能有这种信心,这都是因为佛的缘故。因为佛有报身、有愿、有旷劫,没有佛的一一对照,我们照不到自己旷劫以来常常的没在罪恶生死凡夫的境界里,常没常流转就是在罪恶、生死、凡夫的三界六道里面转来转去。前面一个判断打下去,这里又是一个判断,二棍子打下去,已经够呛了。就确定你现在就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常没常流转一直没有获得过解脱的机会,从来没有过出离之缘。
决 定 深 信
| |||||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 旷劫以来
| 常没常轮转
| 无 有
| 出离之缘
| 南 无
|
苦 果
| 有生以来
| 没在罪恶里
| 旷劫没有
| 解脱的能力
|
|
彼佛四十八愿
| 摄受众生
| 无疑无虑
| 乘彼愿力
| 定得往生
| 阿弥陀佛
|
清除苦果
| 罪恶生死众生
| 二者深信
|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
|
我们非常不容易承认,以前我怎么就这么差、这么倒霉?事实上以前有一点点出离的缘分,就不是今天的罪恶生死凡夫,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能够出离,这个没有不是现在没有,是从此以前一直都没有出离过罪恶生死凡夫的境界。以前受多大的苦反正已经过去,也没有什么恐怖了,但是将来就麻烦了,还将要旷劫常没常流转,这以后怎么混呢?所以“南无”和“阿弥陀佛”显然是对接的,“南无”必须要堵死掉,深信“机”已经没有出路,“法”就自然的活了,大死才大活,前面的不死,后面的也活不了,马上就决定深信。
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念佛就是念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实际上跟“罪恶生死凡夫”对应,就是要清掉你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的罪恶,把生死的三恶道给清了,要凡夫入不退转、究竟成佛。你现在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摄受,佛就是摄受这样的众生,你要对彼佛愿无疑无虑。“佛”、“愿”、“摄”、“受”,每个字都有落处,光明名号来摄取我们,接受就把你给摄进来,你要没有怀疑。如果信任的念头一有间断,心不相续、时信时不信,其实就是怀疑了。决定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不能一会儿相信,一会儿又不相信。“生死”也一样,怀疑到底在生死中还是没有、有没有解脱、是凡人还是圣人、有没有圣人?因为检验点太多,就随时怀疑,所以随时都经不起考验。我们都不了解“旷劫以来”,很多人都不相信有前生后世,什么旷劫以来,别跟我说这个,那还说什么?如果真正相信佛法讲的因果,“常没常流转”是非常恐怖的,《地藏经》里讲的苦痛简直太恐怖了,如果把这个罪遭下去的话,那没法扯。况且我们是没有一点真正的好东西,你看这都是什么标签?落在我们这边的都是没有什么好的。“无疑无虑”就是包含了对 “二者深信”都不怀疑、没有顾虑,乘彼佛的发愿力一定得到往生,死了就生了,是扣在一起,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就叫信心。
信心就是名号,表达就是“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二种深信”非常总持,把这个记住,天天念二遍,就像照镜子一样,天天审判一下,我现在是罪恶生死凡夫,起念头的时候,你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是定得往生呢?我们的心不出这些范围以外,随时的都在真的、假的、善的、恶的、追求什么东西上,“二种深信”基本上全部都有,你随时决定在这上面,就不会偏离,这是信心最好的表达,就是信心的性质。以后问信心是什么?就是这二种,你具体有没有决定?哪里不决定?如果没有获得决定,就是在哪个上面没有决定深信,你信,但是不深,不深就不决定了。
能够依“二种深信”来判断你的问题,就能进步,如果不知道病症在哪里,老是学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停在哪个地方,那就木了,眼睛不好使,照“南无阿弥陀佛”镜子,佛的光明力触动不了你,触动不了就是有疑,有疑就是回避自己的弱点。念佛一发现自己的毛病和弱点,就马上打住,心马上就中断了,念佛往深里发现自己黑,就算了、不要想。发现自己的怀疑、顾虑,至少自己要显露出来,如果每次都是回避,就总是有疑。好比垃圾老是放在那里不打扫,不清掉就总是不净的,念佛不得力,对净土教来讲主要就是怀疑。如果烦恼和怀疑心比较大,这并不是坏事,比如妄想多、业障重,我们就很容易审验;像现在很痛苦,承认自己有罪就容易一点;现在生病了,就容易承认生死实在难过。如果很舒服、什么事都很顺利,再往这些标签上照,就不好使;或者周围的人都对你很宠着、什么毛病都包容,这叫顺境,佛法说顺境更难,逆境还好。念佛,逆境来了可能是佛的加持,真正的逆境是一种加持。
我们发懵在去求佛的时候,都是求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之类,本来应该求出离的。最后落在出离的“缘”特别重要,如果没有“缘”,永远都是常没常轮转。现在遇到了彼佛的“缘”,就要好好的用一下,这个“缘”是非常不容易、非常难得、百千万劫难遭遇的,要对这个缘确定。出离的“缘”跟其它的缘是交织在一起的,生活里有无量多的缘,现在遇到了佛“缘”,但是“缘”是有分的,照一个面也是缘,天天在一起也是缘,你与佛的缘分就要用深一点,在“缘”上就要结出果实出来。出离之缘并不是总有的,我们无始劫以来就没有遇到过这个机会,那么久都没有遇到过这个缘分,现在遇到了还不好好用,如果丢掉了就又是旷大劫、又是旷劫流转了。这不是其它的缘能比的,这个缘特别特别的重要!
我们现在最喜欢赚钱了,《无量寿经》里说,这叫做不急之务,我们都是共争不急之务。佛说赚钱是不急的,那世间其它的又有什么好急的呢?我们不要共争不急之务,往生很急,要先把这个急了,钱再来赚也不晚,所以就要分轻重缓急,先把这事立准了,六亲眷属也不用担心,那终究是要别离的。我们不就是这些缘嘛,什么金钱、名利地位、爱恨别离的,不就这些吗?你有了往生信心,再搞那些也不晚。南无阿弥陀佛!
录音:白莲花整理:如意审核:纯祥师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八讲:三心章,深心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