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讲记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主讲:纯祥法师
经文:“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先说净土的安乐,然后劝导我们往生,我们的发愿是在佛的劝导下发起,实现这个愿望的方法就是念佛。
传统净土教劝导往生净土的条件为信、愿、行三资粮,不可以缺少。我们从阿弥陀经的次第上看,先说净土属行,这个行是从佛的那边来说,净土是佛发愿修行成就,到我们这边,往生净土的起点不是信心(信),而是发愿(愿),信心是结果,我们发愿也是通过经典了解阿弥陀佛的国土功德而发起。
我们能够发愿,愿心的产生跟佛的发愿、修行紧密相关,闻经是很重要的助缘。行是念佛,称念名号,但是如果你对名号的本愿力不了解,你在称念中对修行方法没有信心,对极乐净土的欢喜心和往生心也很小,你虽然在念佛,愿心也很难发起。只有通过对阿弥陀佛本愿力的了解,靠这些助缘,生起你往生的愿望。所以对我们来讲,如果你的愿望不真实或者是力量很小,那么净土教的真实利益就离你较远。闻说阿弥陀佛本愿很重要。我们好好地了解净土教,你就可以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更好的效果。
接着发愿经文下来就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善根福德因缘就是指要“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闻说阿弥陀佛”是在执持名号前面,如果你不了解阿弥陀佛国土功德、他的愿力光明、你就做不到真实执持名号。
通过发愿,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修行时间),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集中点,也是最核心的地方。
汉传净土教近几年来信心成就说的多,以前一心不乱更受重视。我们学习阿弥陀经,首先要明确一点,一心不乱在真实的方面就是指信心。有些人勤修念佛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依有些开示需要达到成串、成片,或者事一心、理一心,没有准确的定位。现在你先确定,真实一心就是指信心,这是根据佛说无量寿经,“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里是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而阿弥陀经的表述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乱,两者表述虽有差异,但是一心不乱和信心欢喜在“真实方面”是一致的。
无量寿经中说“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表述的差别是,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的时间在前面,后面是一心不乱,而在无量寿经中先是信心欢喜,时间乃至一念在后面。
经
| 信心(前)
| 时间
| 信心(后)
| |
无量寿经
| 诸有众生,
闻其名号
| 信心欢喜
| 乃至一念
| |
阿弥陀经
| 闻说阿弥陀佛,
执持名号
| 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
| 一心不乱
|
藕溢大师在解释阿弥陀经“一心不乱”时说到,若一日是指有的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天就一心不乱了;若二日,有的人若二日就一心不乱。由于大家根器不一样,所以成就的时间上有差异,这是过去古德的解释。
我们上节课说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是指时间不定的意思。无量寿经在因愿文表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里的乃至十念与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的意思相同。从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这些说法来看,要想成就一心不乱,并不困难,时间也很短,一天或者七天。然而很多莲友念了很久,不止一个七天,为什么没有一心不乱?问题出在哪?首先一心不乱依无量寿经就是指信心,经上说很容易,时间很短,如果你觉得你没有往生,那就是你的念佛与经教没有相应。
如果你追求一心不乱,并按照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去做了,但是你没有达到,你不要自己乱想,必须依经来审定,你是哪里的想法、做法与经文不相应,这样你就能修正,就能随顺佛教。
执持名号就是念佛,念就是执持的意思。将执持名号与南无阿弥陀佛结合来解,名号由两部分组成,南无是皈命,阿弥陀佛是佛名。我们通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对执持的理解是放在自己这边,是通过自己用心勤念,把名号拿起不放下,认为是自己用心和口来念,重点落在自己的心口上,认为执持者是自己的心。实际上六字名号本身就具有执持的意思,当你念佛的时候,南无就是执持的意思。对比来说,如果你打妄想,你自己觉得你忘了念佛了。你嘴里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心里想着别的事情,在你的理解上就认为自己此时没有执持,但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具有执持的意思,不是你在执持,是佛在执持。经文我们可以这样断,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阿弥陀佛在执持名号,释迦佛说的很清楚,不是你在执持名号,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你要“闻”释迦牟尼佛说的这个。
你要知道不论你怎么想,这是你自己这边,而名号象咒语一样,本身有力量,南无就有执持不放下的力量,力量源于阿弥陀佛。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你信任的不是自己的心是否安静,打不打妄想,信的是名号,名号是产生作用的主体,做主的不是你的心。
南无阿弥陀佛中的“南无”,与其他“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普贤菩萨”等的“南无”不同。因为阿弥陀佛专门在“南无”中注入了愿力,南无与阿弥陀佛组合在一起,就具备了摄受你的力量。我们通常总是习惯把重点落在自己心(我)上,而不是名号(佛)上。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等于是你听命于佛,随佛即名号的力量,不是你自己心的力量,你的心口只是一个被指挥者,被引导者。
听闻信解阿弥陀佛的愿力和光明,也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点,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跟念其他佛菩萨一样,执持名号就与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真实义不相应。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从哪里听闻呢?就是从净土三经、释迦牟尼佛说法中闻,主要是从佛说无量寿经法藏的发愿和成就中闻。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两者紧密相关,如果你不知道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你就没能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执持名号是靠佛的发愿力和光明力,你是闻说,由此产生信愿。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你没有随顺佛愿,念佛与念其他名号一样,念佛变成了圣道修心,修戒定慧的方法,这就不能体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不共性和特殊性。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他在名号中注进了发愿的力量,所以我们念佛重点是相信佛发愿的力量,你是从对佛愿力的闻信中发起愿望获得成就。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乱,为什么这么快就成就了?是因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全都是阿弥陀佛已经完成的功德,如果是你自己发愿修行,肯定不会这么快就获得信心成就,往生决定。之所以能这么快落实在你身上,是由于信心早已为佛所成就。我们是没有任何修行的众生,但是你通过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就信心成就了,若二日就信心成就了。如果你把它当成自己的修行,别说若一日,就是若一年,若十年,若一百年也不能成就,所以观念要转变,一心不乱是佛已成就好的,回向给我们。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力量在于佛即名号本身,所以你才能若一日,若二日…
《《阿弥陀经》讲记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