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講記叁: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主講:純祥法師
經文:“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阿彌陀經先說淨土的安樂,然後勸導我們往生,我們的發願是在佛的勸導下發起,實現這個願望的方法就是念佛。
傳統淨土教勸導往生淨土的條件爲信、願、行叁資糧,不可以缺少。我們從阿彌陀經的次第上看,先說淨土屬行,這個行是從佛的那邊來說,淨土是佛發願修行成就,到我們這邊,往生淨土的起點不是信心(信),而是發願(願),信心是結果,我們發願也是通過經典了解阿彌陀佛的國土功德而發起。
我們能夠發願,願心的産生跟佛的發願、修行緊密相關,聞經是很重要的助緣。行是念佛,稱念名號,但是如果你對名號的本願力不了解,你在稱念中對修行方法沒有信心,對極樂淨土的歡喜心和往生心也很小,你雖然在念佛,願心也很難發起。只有通過對阿彌陀佛本願力的了解,靠這些助緣,生起你往生的願望。所以對我們來講,如果你的願望不真實或者是力量很小,那麼淨土教的真實利益就離你較遠。聞說阿彌陀佛本願很重要。我們好好地了解淨土教,你就可以用同樣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更好的效果。
接著發願經文下來就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個善根福德因緣就是指要“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聞說阿彌陀佛”是在執持名號前面,如果你不了解阿彌陀佛國土功德、他的願力光明、你就做不到真實執持名號。
通過發願,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修行時間),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集中點,也是最核心的地方。
漢傳淨土教近幾年來信心成就說的多,以前一心不亂更受重視。我們學習阿彌陀經,首先要明確一點,一心不亂在真實的方面就是指信心。有些人勤修念佛就是要達到一心不亂,依有些開示需要達到成串、成片,或者事一心、理一心,沒有准確的定位。現在你先確定,真實一心就是指信心,這是根據佛說無量壽經,“諸有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裏是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而阿彌陀經的表述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兩者表述雖有差異,但是一心不亂和信心歡喜在“真實方面”是一致的。
無量壽經中說“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表述的差別是,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的時間在前面,後面是一心不亂,而在無量壽經中先是信心歡喜,時間乃至一念在後面。
經
| 信心(前)
| 時間
| 信心(後)
| |
無量壽經
| 諸有衆生,
聞其名號
| 信心歡喜
| 乃至一念
| |
阿彌陀經
| 聞說阿彌陀佛,
執持名號
| 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
| 一心不亂
|
藕溢大師在解釋阿彌陀經“一心不亂”時說到,若一日是指有的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天就一心不亂了;若二日,有的人若二日就一心不亂。由于大家根器不一樣,所以成就的時間上有差異,這是過去古德的解釋。
我們上節課說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是指時間不定的意思。無量壽經在因願文表述: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裏的乃至十念與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的意思相同。從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這些說法來看,要想成就一心不亂,並不困難,時間也很短,一天或者七天。然而很多蓮友念了很久,不止一個七天,爲什麼沒有一心不亂?問題出在哪?首先一心不亂依無量壽經就是指信心,經上說很容易,時間很短,如果你覺得你沒有往生,那就是你的念佛與經教沒有相應。
如果你追求一心不亂,並按照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去做了,但是你沒有達到,你不要自己亂想,必須依經來審定,你是哪裏的想法、做法與經文不相應,這樣你就能修正,就能隨順佛教。
執持名號就是念佛,念就是執持的意思。將執持名號與南無阿彌陀佛結合來解,名號由兩部分組成,南無是皈命,阿彌陀佛是佛名。我們通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對執持的理解是放在自己這邊,是通過自己用心勤念,把名號拿起不放下,認爲是自己用心和口來念,重點落在自己的心口上,認爲執持者是自己的心。實際上六字名號本身就具有執持的意思,當你念佛的時候,南無就是執持的意思。對比來說,如果你打妄想,你自己覺得你忘了念佛了。你嘴裏念著南無阿彌陀佛,心裏想著別的事情,在你的理解上就認爲自己此時沒有執持,但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具有執持的意思,不是你在執持,是佛在執持。經文我們可以這樣斷,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是阿彌陀佛在執持名號,釋迦佛說的很清楚,不是你在執持名號,是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你要“聞”釋迦牟尼佛說的這個。
你要知道不論你怎麼想,這是你自己這邊,而名號象咒語一樣,本身有力量,南無就有執持不放下的力量,力量源于阿彌陀佛。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你信任的不是自己的心是否安靜,打不打妄想,信的是名號,名號是産生作用的主體,做主的不是你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中的“南無”,與其他“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普賢菩薩”等的“南無”不同。因爲阿彌陀佛專門在“南無”中注入了願力,南無與阿彌陀佛組合在一起,就具備了攝受你的力量。我們通常總是習慣把重點落在自己心(我)上,而不是名號(佛)上。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等于是你聽命于佛,隨佛即名號的力量,不是你自己心的力量,你的心口只是一個被指揮者,被引導者。
聽聞信解阿彌陀佛的願力和光明,也就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如果你不知道這一點,你念南無阿彌陀佛跟念其他佛菩薩一樣,執持名號就與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真實義不相應。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是從哪裏聽聞呢?就是從淨土叁經、釋迦牟尼佛說法中聞,主要是從佛說無量壽經法藏的發願和成就中聞。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兩者緊密相關,如果你不知道阿彌陀佛的願力光明,你就沒能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執持名號是靠佛的發願力和光明力,你是聞說,由此産生信願。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你沒有隨順佛願,念佛與念其他名號一樣,念佛變成了聖道修心,修戒定慧的方法,這就不能體現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不共性和特殊性。南無阿彌陀佛,因爲他在名號中注進了發願的力量,所以我們念佛重點是相信佛發願的力量,你是從對佛願力的聞信中發起願望獲得成就。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爲什麼這麼快就成就了?是因爲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全都是阿彌陀佛已經完成的功德,如果是你自己發願修行,肯定不會這麼快就獲得信心成就,往生決定。之所以能這麼快落實在你身上,是由于信心早已爲佛所成就。我們是沒有任何修行的衆生,但是你通過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就信心成就了,若二日就信心成就了。如果你把它當成自己的修行,別說若一日,就是若一年,若十年,若一百年也不能成就,所以觀念要轉變,一心不亂是佛已成就好的,回向給我們。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力量在于佛即名號本身,所以你才能若一日,若二日…
《《阿彌陀經》講記叁: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