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愿 第四讲:念佛可以破除一切无明、满一切志愿
讲解:纯祥法师
“设我得佛”与“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就是愿成佛,成佛是为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为了让我们往生净土,所以说成佛是跟我们往生连在一起。“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是法藏菩萨因地所发的愿文,“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前面是“乃至十念”,有“设我得佛”才有“乃至十念”。法藏菩萨说,我成佛后,十方众生就有了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心,乃至十念就可以到我的净土中来。乃至十念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有了阿弥陀佛的成佛,才有乃至十念,就是只有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我们才能够念这个佛,才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连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往生是由“设我得佛”而来的,并不是我们自身生出来的。众生往生跟发愿的法藏菩萨有因果关系,有了他才能有你的念佛往生。乃至十念就是念佛的真实行,这个修行方法是法藏菩萨成就我们往生的,乃至十念你就“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当你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就是法藏菩萨在跟你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十七愿让我们跟阿弥陀佛建立了直接的因缘
法藏菩萨在极乐世界成就了无量光和无量寿,但即使是这样,还跟我们没有直接的关系,那到了哪一条愿跟我们产生直接的因缘呢
就是17愿,17愿的愿文说:“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法藏菩萨说我要成佛,十方世界所有的诸佛,他们如果都不来称扬赞叹我的名字,我就不成佛。就是因为这条愿的缘故,我们跟阿弥陀佛建立了直接的因缘。
我们现在能够从释迦牟尼佛这里听到《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因为法藏菩萨有发愿。释迦牟尼佛是十方世界中的一尊佛,他要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净土的名字和功德,才跟我们讲净土三部经的。我们能够听到这三部经,是因为法藏菩萨发下了这个愿的缘故。落在我们身上就是“乃至十念”,就像大人教小孩子讲话一样,你照着学才能有一念、二念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然后才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七愿是阿弥陀佛要把他修行的功德直接落在我们的身上,也就是说前面的16条愿,可以全部的放在17愿里面,建设的净土如何圆满清净、佛的光明如何的强盛,都要通过17愿才能给我们、才能利益到我们,这是因果关系。
十八愿的利益就是闻名必往生
知道阿弥陀佛的本愿后,我们得到的利益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可以往生。往生是一个结果,成就这个果是需要因的,但这个因并不是由我们来成就的,是法藏菩萨在发愿的时候就选择好的。乃至十念,从你闻到这一刻起念南无阿弥陀佛,长的话就是一生的时间念佛,短的话就像《观无量寿经》里面讲的,临终的时候听到接受了,也就是念了,不一定念出声,知道本愿并信受就往生了,有的是念了一声、几声,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乃至十念你一定就可以获得往生。
从佛发愿的角度来讲往生是已经完成了的,你口里面在念,就说明已经是有了,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有了就是已经超出了难易的范围,你就一定往生,甚至都谈不上说容易,因为容易还要等着你来做,这个等于都不用你来做什么。所以在观经里面,那些一辈子没有修行过、甚至做了很多罪业的人,一听到就往生了,就是因为这个已经是成果了。但这个因缘的显现要有人来跟你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闻这个名号,闻名号就能够称念,乃至十念就可以往生,像有些恶道的众生或者是其他的地方没有缘分或者是缘分不到的人,没有听闻到,就不能够乃至十念,往生的因缘就没有成熟,而现在你听闻到了名号,称念名号就已经是成就了。
怀疑障碍往生路
往生,从佛那边讲是已经成就了的,从我们这边讲,有人就会产生怀疑,极乐世界那么清净安乐、那么殊胜的地方,我念南无阿弥陀佛,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就能够往生,这跟我们通常的想法、因果业报、哪怕是做生意的想法都不一样。
我们一怀疑就离开了阿弥陀佛的本愿,一怀疑就不是在念佛。佛就是这么说的,“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你信佛的发愿,就成就了,你的往生就是在这句话上面,就确定下来。若你怀疑的心一生起,就转向怀疑的地方去了,一怀疑你就没有念佛,因为你没有念佛的缘故,你就没有往生,就觉得往生还没有确定下来。所以念佛就随佛愿,就一定往生,随你自己的怀疑,就往生不确定。
你可能觉得我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什么感觉,这哪有什么力量?这就往生了?这是用你的心思量,你自己也不知道业障有多深、多重,你过去受了多少苦,你将来要怎么样你也不清楚,所以你也就没有什么感受,佛的光明力量、愿的力量的震动也不知道,因为麻木了。反而当病痛或者是灾难到来时,更容易体会到佛的力量。念佛就是身、口、意最殊胜的行业,你念就融入了阿弥陀佛,与佛在一起了,把自己归命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他的所有功德都回向给我们,念佛一声能够灭80亿劫生死重罪。念佛就是佛的功德力的显现,这种业力就可以快速灭除你的罪业,你的恶业再多、再黑暗,阿弥陀佛的光明一照下来,就把你的所有的罪都灭了。因为我们都是虚妄不实的,而佛是实相功德,就像房间暗了几亿年,灯一照下来就亮了。南无阿弥陀佛的誓愿力也一样,你一称南无阿弥陀佛,再大的业障在佛的功德力的对峙下就迅速清除掉了,就像热水去冲雪,一下子就溶化了,所以你根本就不用担心有很多的业障。你再多的业障,也是从你这个无明的颠倒的心里面、从虚妄中所产生的,并不真实的,而南无阿弥陀佛是从实相中产生的功德,实相中显现的名号,你称念这个名号,往生的障碍乃至十念一念就被清除掉了。临终五逆十恶的人,罪障本来是要堕地狱的,乃至十念,就获得了佛的迎接,这个是远超过你的想法的。
为什么随顺佛愿、称念名号“乃至十念”就一定往生呢
“南无阿弥陀佛”是法藏菩萨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成就的。名号是摄诸善法,具诸德本,就是所有的善法都包括在里面,法藏菩萨要成就佛,五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二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六度波罗蜜,阿弥陀佛所有的都要圆满,才能够成为阿弥陀佛的。名号里面就包含了所有的各种善。比如烧香、放生、供养三宝、念经、修行、打坐,各种修行,阿弥陀佛都已经圆满了,名号就是所有善的总持。所以,这个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修行方法,是佛的果德,把所有的善修筑在一起,所有的功德积聚在一起,具诸德本,摄诸善法,名号里面具有强大的力量。
佛法通常的修行方式都是教我们修学各种的善法,积聚功德,然后慢慢的增上才能够获得解脱。法藏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就是看到我们这种众生做这些很困难,所以他在发愿的时候,由他先来做好了放在名号里,再来回向给我们,就是我们现在称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一个打包的功德。以这样的缘故,你乃至十念就必得往生,一念十念都是跟佛愿相通的。
南无阿弥陀佛是圆满的佛果功德,是五劫思维、兆载永劫的修行,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跟阿弥陀佛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相联,为什么你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呢?因为乃至十念,我要你乃至十念,里面就有阿弥陀佛的圆满的功德,所以你应该清楚,你任何的做善的修行,做的再怎么好,都没有你念这个佛的善根大,功德大,因为他把所有的善都摄在一起了,所有的功德都具备在里面,这是一个总持的方法,你要把这个方法跟其他的修行做比较,这是不能够比量的、是不可思议的,名号的功德到底有多大你是难以思量的。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唯佛独明了。
十方诸佛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因为他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所以来称扬赞叹,诸佛具备这样的资格也就能够如实的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发愿的时候,也知道这个,只有十方的诸佛才能够做这个真实行,所以他要让十方的佛来完成这个工作,对着我们来称扬赞叹他的功德,你称念就进入到佛的回向之中,接受他的功德,由于佛的圆满功德的缘故,乃至十念就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究竟的成果就是成佛,所以念佛成佛是真宗。念佛就是要成佛,成佛之前又要获得往生的利益,往生跟成佛是连在一起的。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要成为阿弥陀佛,所以不可思议,不可思量。
往生就是获得不退转位
现在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脱离生死苦海,获得大乘佛法里面阿鞞跋致的利益。就是你一定要获得出离生死轮回的决定性,以后就不再进入到这个轮回里面来了,这种利益叫做不退转,叫做阿鞞跋致。《佛说阿弥陀经》说往生净土的人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阿鞞跋致是一个很大的功德,是初地菩萨的功德,龙树菩萨告诉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你获得不退转位的最殊胜的方法,是易行道,除了念佛以外,其它的都是难行道。法藏菩萨在发愿的时候,就是看到这些众生的贪瞋痴很重,在末法时期,修行的环境也不好,有种种的困难,不能达到不退转的地位,所以法藏菩萨要将我们置身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就创造了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所有的人都是出离了轮回的,所以你应该知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就生在那里去了,那里是已经出离了生死轮回的地方,那里我的身份叫阿鞞跋致,是大乘的不退…
《四十八愿 第四讲:念佛可以破除一切无明、满一切志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