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愿 第六讲:净土的修行是佛行,不是自力修行
讲解:纯祥法师
四十八愿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广说,名号是四十八愿的总持,是法藏菩萨经过五劫思维选择,再久远长劫修行成就的。南无阿弥陀佛将信佛、念佛合一,阿弥陀佛要让极乐净土中没有三恶道,并且从此再也不经历三恶道的痛苦,名号就具有离开三恶道的力量。我们念佛应该对佛的愿力有信心,念佛是佛的法体功德力作用在我们身上,不只是名字和声音,是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成就。
观世音也是阿弥陀佛愿力的显现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出家日,能有这么多的信众来朝拜是不容易的,每往寺院走一步都是在信心的引导下。现在的人好懒惰,能到寺院来磕头、烧香、祈愿,是源于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力和威神力,是愿力和功德力的招感。观世音菩萨愿力以阿弥陀佛的本愿为归,我们看到的朝拜景象,都可以摄在阿弥陀佛功德力的招唤之中,是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显现。这不是哪个国家或个人的行为,至少在我们世界上就经过几千年了,积累了几千年的力量,全部归宿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愿力的引导之中。愿力显现是相续的,从法藏菩萨发48愿开始,就成就了这个强大的愿力,叫本愿名号正定业。
十万亿佛土那么远,我们看不到极乐世界具足庄严的阿弥陀佛,就把佛的化身搬到寺院里来引导信众,化身所呈现的也是佛的业力,现在所看到的烧香、礼拜、供养,所有的修行功德全部都摄入在名号里。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菩萨功德合成了名号功德,成就了这声“南无阿弥陀佛”,十七愿真实行的愿文说: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南无南无阿弥陀佛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在这条愿文里没有众生,是十方世界无量的诸佛,如果我得佛,咨嗟称名的人是十方世界的无量诸佛,也就是说,你要是真实念佛,你就是佛,所以净土的修行不是自力修行,是佛行。
念佛就是佛行
这个跟我们以前习惯不一样,我们老是强调自己修行,念佛要止住妄想、消除业障、增长福报,现在想法要翻转过来,念佛不是信自己的身口意在做业修行,是反过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佛的业力显现在你的身上,摄取你到佛的业力中,得到佛的回向。法藏菩萨选择了这种念佛方法,是让你的行持进入到他的功德力之中。48愿是阿弥陀佛法体的成就,称念就是法体在运行,把你摄入到佛愿里,这个行就是佛的本愿选择之行,跟你自力的其他修行是不一样的,是正定业之行。
以这样修行的成果,就成就了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里才出现十方众生,我们就是十方众生之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至心、信乐、欲生心是从哪里来?从名号中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在佛的光明业力中,产生了至心、信乐、欲生三心,乃至十念就一定往生净土,因为“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缘故。
这两条愿是绑在一起的,不能离了佛来单独的念佛,念佛一定要跟佛愿绑在一起。对佛的信心是真正的念佛,如果你念佛不知道是在佛力的加持下,他用功德力摄取我们,就离开了佛的名号业力,觉得是自己在修行、静心、观想,就全部离开本愿,不是真实行的念佛。我们念佛堂里的莲友经常在这里念佛,大家在一起共修,会觉得是自己在修行,其它时候就没有修行,以后要知道:不管在哪里念佛,佛的功德力和摄持力是没有间断的,没有因你念与不念而产生变化,是佛的业力在运行,是佛行。念佛特别要注重的就是信受佛行,不要信自己的行。现在学48愿就是要知道,念佛法门的真实行是由佛所成就的,以选择本愿念佛的方式,就能快速达到阿鞞跋致不退转位的成就。
为什么信观世音菩萨的人多,信阿弥陀佛的人少?
拜观世音菩萨的人多,是因为我们总强调自己的愿望,贪心炽胜,在轮回中发了懵,搞不清楚要到那里去。想在观世音菩萨那里得到更多轮回中的利益,在轮回里面搞来搞去,在三界里跑来跑去,所以永远超不出六道,没有出离之缘。念佛也存在这种情况,想通过念南无阿弥陀佛满足自己的愿望。
念佛就是在阿弥陀佛的引导下,前往佛的国度,究竟的离苦得乐。我们选择追随阿弥陀佛具有唯一性,因为你要去极乐世界就不能去地狱了。凡夫都有执着,觉得我是唯一的,到了这里去就不能到其它地方,就存在取舍。有人说去极乐世界就不能再做人了,那么人间的很多快乐就没有了,在不太理解的情况下会这样想,在念佛中生起了各种想法都在跟佛做斗争,我去不去呢?在妄想心里有非常多的分别放不下,不愿意去,真正的说要去极乐世界享受无有诸苦,但受诸乐有距离。十万亿佛国土太远了一点,所以,娑婆世界里与佛法结缘的人很多,结出果实的少,真正信佛的不多,追求往生的人很少。知道往生并能放舍自己愿望的人就更少,因为最难最难的就是放舍我们自身的执着愿望,这就是业力,我们不是孤立的,整个世界都在加持着我们。阿弥陀佛有一个世界,本愿名号正定业在摄持着我们,我们也有一个世界,我们不止48愿,我们480愿都有,一天到晚这个愿望那个愿望,计算起来比阿弥陀佛的愿望还要多,说起来都是想轮回的愿望。
往生的利益跟阿鞞跋致的利益有什么不同?
信阿弥陀佛往生到极乐净土,在我们这边说是投胎到佛的国度里获得往生,这是念佛的果证。在11愿里说净土的人都获得了阿鞞跋致位,往生跟阿鞞跋致不退转等同,往生不退转就是正定聚,决定出离轮回,这是念佛真实行的第一站,不退转就获得了阿鞞跋致位,行到第二站就决定成佛。
依靠本愿念佛就往生到阿鞞跋致位,圣道门里从人天到声闻,再到菩萨,阿鞞跋致位就是达到了初地菩萨的位次。初地菩萨跟初果阿罗汉一样,不会再堕入到恶道里面来,而且一定会成佛。多数学佛的人程度比较低,没有这样的愿望,追求心力不够。龙树菩萨就说,凡夫想凭自力证到阿鞞跋致位,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念佛则是快速的达到阿鞞跋致位的方法。
世间的快乐与极乐的快乐一样吗?
凡夫追求往生,一般就是追求离苦得乐,但会把世间的很多乐当成是真正的乐,把得到世间的乐当成是离苦了,而不是直接追求真正的极乐世界里无有诸苦,但受诸乐的法乐。这样所追求的乐往往都是陷阱,所以在念佛的愿望上面要放弃自己的固执,要信佛确定的目标,即使是不太了解极乐世界,也要按照名号所指引的方向,那里就表示究竟的安乐,是不同于世间任何程度的乐。
如果把极乐等同于黄金满地就很有钱了,或是金刚之身,身体就很健康了,这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很有钱可能身体还不健康,身体健康又跟亲戚关系不好,夫妻感情不好,小孩不好,好多方面,在我们计算里老是计算不圆满。算术学的不好,只记得赚不记得花,不知道漏到哪里去了。苦呀!凡夫就是有漏之身,在你的身上面有漏,在你的心上面有漏,在你的计划上面都有漏,设计得怎么圆满,怎么好,实际上全部得到的人还发现不太对头。法藏菩萨48愿设计得就没有漏,不会再把你漏到三恶道里,漏到小乘里,你就随顺佛愿。念佛行里是不能离开愿望的,愿望就是回向,一个志向,你要是坚持自己的方向,心里藏有小九九就会有问题,方向就会出现偏差。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期望这个困难解除,那个困难消除,心向自已的希望这里运行,自然全落到漏的陷阱里,实际上佛的行是要摄持你达到阿鞞跋致位,就是不退转位。
不要只是与佛法结缘,随顺佛愿,得到佛果
我们生命里有无穷的苦痛,如果获得初果的果位,所灭掉的苦就像大海里面的水一样多,所剩的苦就是几滴,用初果阿罗汉来比方,好象还有一点苦,还要七返人间天上最后证入涅槃,但是这点苦跟无始劫轮回的苦相比,已经是非常非常少,阿鞞跋致带给你的就是无穷大海一样的苦已经消除了。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要知道是佛行,获得阿鞞跋致跟佛行绑在一起,是他在引导着你,给你带到阿鞞跋致位必定成佛。极乐世界里无有诸苦,但受诸乐,往生阿鞞跋致位不是直接的就是佛,但跟佛是连在一起的,必定成佛。没有成佛好像还会有一点苦,但跟无始劫轮回的痛苦相比已经算不上是苦了,所以就是无有诸苦,但受诸乐。菩萨凭自力要证到阿鞞跋致位是需要很大的福报力和智慧力的,在佛教史上达到初地菩萨最有名的是龙树菩萨,他就告诉我们要念佛,进入到法藏菩萨的选择里就能快速成就阿鞞跋致,不然也都是跟佛法结个缘而已。
念佛就好像是一场战斗,你现在念佛就要投降认输,不认输要去追求自己修行、要去六道轮回,佛力就会跟你较量,六道轮回游戏全部都在阿弥陀佛的业力里运行,两个就交织在一起,不是你的强就是他的强。有了信心把自己融入到名号里,随顺了教法,随顺了名号,效果就显得快速、力量大。实际上南无阿弥陀佛的摄持是超过你的妄想分别的,念佛更强调的是佛用他的修行方式来摄持引导你,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车来运载你,要到哪里由他来决定,而不是你。
念佛与闻教
如果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很信佛,不怎么妄想分别了,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往生极乐世界,他说不退转就不退转,他说无量光就无量光,我就没有什么,这就最好最简单,因为你已经信了,在信心里佛已经在了,本愿名号正定业在用愿力光明引导着你,已经跟佛不分离了,经就是这么讲的。
如果你还在妄想分别,学习就是必要的,要想的话就沿着佛的…
《四十八愿 第六讲:净土的修行是佛行,不是自力修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