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愿.第十一讲:念佛正确的用心
讲解:纯祥法师
学习净土教听闻四十八愿,最核心的经文就是本愿文和成就文,本愿文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对应的成就文是:“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结合本愿文和成就文讲解名号,是念佛正确用心的根据。
“南无阿弥陀佛”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是得“阿弥陀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南无”,“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就是“阿弥陀佛南无”。先有阿弥陀佛的成佛发出来的命令,“南无”既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招唤,也是命令,让我们往生到净土里面去,所以“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乃至十念”就是阿弥陀佛下了命令,你听到了就回应,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本愿文实际上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南无南无阿弥陀佛立48誓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弥陀佛发命令——→招唤众生皈命——→ 众生回应——→没有你就没有我
名号主要从十七愿和十八愿来,十七愿是诸佛咨嗟称名之愿,释迦牟尼佛传达阿弥陀佛因地下达的指令。在《阿弥陀经》里说你们应当发愿,“南无”回来,就是“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听到信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最重要,念佛得往生就在这句话上,法藏菩萨立誓说:如果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乃至十念不能往生,我就不成佛。你说你往生不往生呢?我们都不止十念了,依佛的誓言肯定是往生的,好好体会佛的意愿。
本愿是佛的誓言,念佛人“乃至十念”不能往生,佛就不成佛。佛立誓保证你往生,这个事情由他负责,不是你负责,是他在名号上向十方众生立誓。“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阿弥陀佛的发愿和命令,我是阿弥陀佛,你们要皈命“南无”我,“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不能往生,就不成佛,往生就是由他用“南无阿弥陀佛”来保证的。要放在法藏菩萨“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力上,是佛力,不是自力。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更通俗的理解,法藏菩萨说没有你就没有我。“若不生者”你不生出来,没有你,“不取正觉”我就不成佛,就没有我。有我就有你,有你就有我。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关系有不可思议性,你现在遇到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跟“乃至十念”连在一起的缘分,没有你的出生,就没有佛的出生,佛跟你绑在了一起,共命之鸟,命运相连。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力量是非常强大、金刚不动不可摧毁的!在佛教的密乘里,誓言戒是最高的戒律,净土法门是显教,在这里出现了誓言,法藏菩萨对着十方念佛人立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把你摄入到他的名号之中。在密勒日巴的传记里讲,他临往生的时候留了遗言,藏了一块金子让他的徒弟们去找,找到的是一块糖和一把小刀,用小刀切这块糖分着吃,他说这块糖是吃不完的,吃了不会堕入三恶道。我们现在都怕得要死,吃了糖不会堕入三恶道,那太厉害了,不是一般的糖。同样事例在佛经里也有过记载。这跟我们通常的理念不一样,有点不可思议性,这个糖是密勒日巴的三昧食,三昧力不可思议功德所成就。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跟吃密勒日巴的糖一样,名号不要以为就是六个字,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三昧的誓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正定力比密勒日巴的糖还要厉害。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恐怕念得再少的人也不止十念,早就应该往生了,依佛的誓言就没有不往生的道理。如果觉得没有往生,你就是“若不生者”,好像阿弥陀佛还没有取正觉,但是你口里在说“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取了正觉,这两者就是很大的矛盾,对你来说佛的誓言成了妄语,没有往生,但是阿弥陀佛成佛了。
念佛往生的誓愿力就是真正的正法,你明明用了这个方法,但是说没有往生,其实就是“诽谤正法”。本来阿弥陀佛说“乃至十念”称念名号一定往生,你不往生就是抗拒,是不是诽谤呢?佛说你一定往生,你说我不往生,就像打仗,看谁厉害。当然你是摧毁不了佛的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誓言是立在这里,你有缘念了佛,但不入往生数,躲在誓言外面的犄角旮旯里,所以就被“唯除”了,怎样除掉的?要么是五逆,要么是诽谤正法,一般做五逆的比较少,你就是谤法,与誓愿文不相应,非得离开誓愿的摄持。
“乃至十念”不往生就不对头,等于说你确实很强大,把佛的誓言给摧毁了,问题是佛的誓言是摧毁不了的!要跟他打仗,打得赢吗?“南无阿弥陀佛”是金刚誓言,无量寿如来是不可思议光佛,打仗你是打不赢的,也是摧毁不了的。摧毁不了誓言就只有进入到誓言里。还有的人打不赢、摧毁不了,逃跑得了,反正我不理,明明听到法藏菩萨成佛了,有极乐世界,听到就跟没听到一样,这就是“唯除”掉了。说没有不是说佛的誓愿没有,对于你来说,自动的把自己排在外面去了,就是“诽谤正法”。佛对你立誓,就是不相信,你说哪有这么容易呢?就不入誓言的保护、不接受。不接受实际上在你的心中就有怀疑、不真实的意思,在不正确的知见里就有这样的想法。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
“闻其名号”就是要“闻”到阿弥陀佛本愿生起,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发愿力来摄持我们,信任在“闻其名号”,名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誓要救度我,我不能往生,他就不成佛,他现在明明是南无阿弥陀佛,已经取了正觉成佛了,我就一定得往生。有了他,就有了我。“闻其名号”就是你确实“闻”到阿弥陀佛成佛了,你就往生了,成佛跟你的往生是绑在一起的,阿弥陀佛跟我们的缘分非同一般。闻其名号“名”是发愿,“号”是用光明力来摄受我们,听到阿弥陀佛的招唤和誓愿产生了信心,叫“信心欢喜”。必须在名号中产生信心,“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听闻,“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就是要“闻”到佛的立誓,要用心去听闻,听到对方的心声叫“闻其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法藏菩萨的誓言,要听到对方给你的保证,念“南无阿弥陀佛”保证你“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是能听、能闻的,佛的誓愿是所闻的,每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法藏菩萨对你立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誓愿的威力保证你住在正定聚里,“本愿名号正定业”,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信心从这上面产生,知道了法藏菩萨的誓愿,而且已经成佛了,“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一念就确定成就,是指入了阿弥陀佛的誓愿,并得到佛回向的信心。
这个信心不是你自力的信心,是法藏菩萨取正觉成就的信心,没有法藏菩萨的正觉,就没有你的信心,让你“南无”皈命,就是“至心信乐”,“设我得佛”是前提。四十八愿都是“不取正觉”,不单对着往生,是法藏菩萨用四十八愿建设庄严极乐世界,全部搞好后专门对着你说,净土全部都是给你的,没有三恶道,不取正觉;如果再堕三恶道,也不取正觉……不取正觉里包含着很多的功德。对于你来说,只要得到往生,不取正觉所有的都是你的。如果不往生,不取正觉对于你来说,因缘还没成熟。往生就跟极乐世界合一了,不可思议。正觉跟信心一体相连、跟阿弥陀佛成佛一体相连,阿弥陀佛的正觉就是无量光,“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因为“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缘故,如果往生有障碍,就不能实现这个誓言,正觉跟誓言有密切关系,他一定要成就无量光扫除你往生的障碍,获得信心就是在佛的正觉的回向里面。
疑则花不开
你的信心不是说听到了这个道理,哦,我明白了,不是这么回事。明白是第一步,至少知道往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怀疑就是和阿弥陀佛打仗,要去摧毁佛的誓言。其实你不可能打得赢他,只能是躲得远远的,唯除掉了。不服气就接着往上冲,阿弥陀佛发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要来,这是命令,你说我非不生,看你厉害,还是我厉害。贪染众生就是非常刚强的,都不太听话,说起来就不是什么好人,要跟佛作战。念了很久的佛,还不往生,就是一直跟阿弥陀佛的誓言在作战,就是不信,口里面说愿意去,心里面在打着这样、那样的鬼主意,非要不去。去了有什么好处呢?有这里好吗?有很多的鬼名堂,其实就是魔子魔孙,被贪欲魔、烦恼魔、五蕴魔控制,魔就在佛的誓言的光明照耀中显示它的本事控制你。但是你已经有缘遇到了阿弥陀佛的本愿,佛开始降服你,“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看你往哪里跑,你不来就不行,所以说不是你要去,是阿弥陀佛抓着你去。“南无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要来,这场仗打下来终究会打得精疲力尽认输的,最后还是承认阿弥陀佛更厉害,无量光的力量更有威德力,承认打输了,在这之前就一直战斗,看你的魔力有多强大。其实修学佛法就是作战的过程,所以不要说你怎么怎么好,修行怎么好都是做戏。
你现在有这个缘分,不往生没有道理,“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都念了多少念了?《观无量寿经》…
《四十八愿 第十一讲:念佛正确的用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