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十八愿 第十六讲:恶人正机▪P2

  ..续本文上一页多一样。释迦牟尼佛说:我为一切五逆的人不入涅槃。佛陀之所以出现在世间,就是为了救度我们这些不能免除恶业的人。佛不主要救那些善人,比如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他们已经在岸上,佛救不救度不太重要。而我们这些人一不小心就会砸到地狱里,刚从地狱里生上来不久,得到人身,如果不得解脱,又要下地狱了。

  释迦牟尼佛就是为了救度我们这些不见佛性、没有智慧、怨天怨地的众生。阿阇世王也叫“未生怨”王,没有出生就跟父母是冤家债主。我们也一样,每个人都是来讨债的,所以每一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好,虽然没有杀父母,但和谐的也很少。没有出生就带着怨是很恐怖的,还没有出生,业力已经存在那里了,到时候就吵来吵去,轻的你不理我,我不理你;重的就互相埋怨、告上法庭,再重就是打、骂、杀。这就是恶众生,性质跟阿阇世差不多,都是未生怨。

  阿弥陀佛建立净土,就是为了救度我们这些不见佛性的恶众生,我们现在是被魔王、被恶业所控制,无始劫轮回到今天,一直没有解脱。而且业力的纠缠无止无休,非常的恐怖。佛发愿建设净土,就是为了我们这些不能免除恶业、生来就发懵的众生。我们生来就糊涂了,接着造业、堕落、轮回不息。其实我们没有例外,都是病人,但是很多人不承认、不懂得病情的严重性,也就不懂得来找佛法。有的人虽然来找佛,也不是来治疗生死大病的,把佛当成了财神爷,就不是正信。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治疗生死轮回之病,其他的都不重要,有了这样的需求,没有什么比佛法的缘分更重要了。

  “了生死”从需求心中生

  心诚则灵,诚就要信,信跟需求连在一起,信里面有愿望,愿就是欲求。像得了癌症就要拼命找医生,因为你很需要啊。你一定要治好生死病,内心里面就一定拚命要去找佛,相信里面既有信心、又有愿心,就是“信愿”之心。愿心里面就带有需求、欲愿,如果没有,力量就比较弱,念佛就没有什么感应。佛是随时都在的,有这个强烈的内在需求,就是功德的具足、善根的成熟,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发起你的愿望、发起你的信心和需求心。阿阇世现在是已经急切需求了,他已经是爆发了很严重的业果,再不救就死了。有些人口里说挺信佛,道理也讲得挺多,阿阇世道理上也信因果业报,信要堕地狱,但他现在非常痛苦,信佛并不是口里说说就可以的,我们不要光追求理论。

  尓时,释迦牟尼佛大悲导师为阿阇世入了“月爱三昧”,放大光明去照阿阇世王,阿阇世的身疮就痊愈了。我们生了病,希望立马就好,好了才相信,如果说了半天还不好,好像就没有信力。佛说有力量能够治病,并不只是口说。“月爱三昧”就是慈悲三昧,形容佛的慈悲心非常清凉,让人非常舒服,佛以大慈悲心清净功德力量放出了光明,阿阇世的疮是恶业爆发,光明照到他身上,身体的疮就好了。这在佛教里挺多的,有人生了业病,通过念佛就好了,虽然不是直接的照到佛光,原理一样,就是消除业障。阿阇世本身生的是业障病,这就是要通过佛法对治力,这样就治愈了。

  佛力引导建立信心

  佛法分两边,一边要相信佛菩萨是有的,生了病佛法是可以对治的,虽然不是医生,也能有这种功用;但是不要特别执着,生了病就不去找医生,这是两码事,该服药就去服药。阿阇世特殊,他跟佛还是有缘的,普通人并没有这个因缘。之前也用了药,但没起什么作用。因为这个病是以业障为主,释迦牟尼佛就放光,用佛的功德力去消除。我们生了病当然也是一方面要忏悔,一方面该吃药就要吃药。阿阇世身病被治好了,就问耆婆:“天中天,以何因缘,放斯光明。”因为他得到了利益,就赞叹佛是天中天,得这么严重的病,谁也没办法,佛一放光就好了,他就感激赞叹佛,说我现在好幸运呐,佛都放光来救我。

  前面说阿阇世王得了这个病以后,就说世无良医能疗治我的身、心,因为他信了一部分佛说的话,做了恶业是一定要堕地狱的,但能不能治好,还是没有信心。他果报马上就要现前了,对能不能脱离生死轮回,还没有信心。我们好多人就是这样,对因果容易信,因为我们都在苦恼之中,自己确实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情,现在就能感受很多痛苦。但是不容易相信佛真有力量能救度我,所以相信因果半信半疑还是容易的。耆婆就说,正因为你不相信,释迦牟尼佛就放光来治疗你,给你建立信心。所以佛法在关键的时刻还是有真实显现的。先治身,再治心。阿阇世对耆婆说,世尊也可怜我啊,因为他心里面有惭愧,他的父亲是供养佛的,提婆达多跟佛作对,他支持提婆达多把父亲杀了。按照世间人的说法,自己跟佛也是对头,觉得有惭愧对不起佛。现在耆婆和他父亲要他去找佛,心里面觉得,自己跟佛作对,佛怎么能帮我呢?所以做坏事也是要顶着压力的,阿阇世王做五逆罪,以前也听过不能干,但是烦恼一来就去做了,做后觉得已经做成这么大的恶事了,佛可能也不原谅我了,觉得自己已经是黑到家、没得救了,就没有信心,想我这么坏的人,佛还能管我呀?

  耆婆就跟他打了一个比方,比如一个人有七个儿子,七个儿子里面有生了病的,父母的心不是不平等,他会对着那个生病的孩子特别的慈悲。众生都是佛的子女,佛的心是平等之心,但是从我们这边来讲,谁更病得严重,佛就对他更慈悲一些。五逆的人马上要堕地狱,佛好像对他们更慈悲一些。《地藏经》里释迦牟尼佛嘱咐地藏王菩萨,众生哪怕有一点点善的因缘,也不要让他下到地狱里面去;另外释迦牟尼佛又说,做五逆恶业好严重,是要下地狱的。所以佛对众生非常慈悲,特别是对恶众生。

  佛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一看恶人就想赶快让他早点报应、诅咒他早点死了算了。我们就是没有慈悲心,只能包容到一定程度,再严重的话就诅咒了。佛则不同,怜悯众生犹如自己的儿子,没有任何的计较,而且对越恶的众生越慈悲。恶众生就是苦众生,越恶就越苦、造的业就越严重,就越值得怜悯。佛不会从恶的角度来对待他,是从苦的角度来救度他。“于罪者,心则偏重。”苦马上要堕地狱了,佛就心则偏重,就好像这个儿子生了病,就更要好好的照顾。如果健康的就无所谓,不用照顾,比如那些菩萨、阿罗汉们。

  有的人就说,那我就多造点罪,这就不太对头了。有些人的心性特别糟糕,因为父母亲对子女太好,反而放任、胡作非为、不念父母亲的慈悲,这叫慈悲出下流。中国文化讲父慈子孝,佛慈悲恶人,我们不能因为慈悲就更去做恶,应该惭愧反省。佛跟我们不同,我们应该对佛有信心。不要觉得这么恶的人,佛还能救度?佛法还光为救度恶人?佛也太那个了,好像好人就没有什么好处,对待坏人还更慈悲。佛是金刚智,就是对坏人更慈悲,当然这是在皈依了佛的情况下,浪子回头金不换,也是可以救度的。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不管你多么坏,只要回了头。这比世间法的力量大得多,世间法里五逆罪是一定要判死刑的。佛法不是世间法,一个人不管到了什么程度,佛都是要救度的,这叫无缘慈、同体悲。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虽然你不见佛性,但是有缘遇到佛,还是可以救度的。

  南无阿弥陀佛!

  录音:白莲花 整理:随顺 编辑:如意 审核:纯祥法师

  

《四十八愿 第十六讲:恶人正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