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的终极生命▪P3

  ..续本文上一页的那种还有力。

   师父是给你把种子种下去。道友呢,是触发它(这个种子)早早成长,健康成长的一种因缘。所以在佛教里说“千里寻师,万里寻友,”说明道友也是很难得很难得的。

   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友情也是很可歌可泣的,都是难得,好的都难得,一般性的一大堆,对不对?好的都是很少的,都要相互鼓励,共同努力的,不努力不行的。

   信众:将来我们要往生的一刹那,那个时候一定很痛苦,如果忆念不起佛号啊什么的,就会需要很好的师父来帮助,否则往生会很困难。

   师父:平时修学要抓到重点。临死的时候还靠着外面,手抓着外边的上师,学了一辈子这个还不知道,临死还要抓上师。上师这个躯壳也是有为法,也是幻现的,五蕴的一个蕴聚的身。哪怕再是乘愿来的,也是愿力的蕴聚身,还是一个有为的过程。纵使释迦牟尼佛,他也要显现涅槃,他进入到他真正的无漏法身才是真的。所以我们追求开智慧是最主要的,为什么“师”这么重要?“师”就是解惑。

   这次读《法华经》,我为什么要跟大家开示?很紧的时间里,我也要给大家开示几句,这个是很重要的。要明白那个道理,明白那个道理,才能开始回光返照,才能守住那个,念兹在兹。师父给你开示的那个智慧,让你刹那间智慧现前,智慧现前了叫念兹在兹。

   守住,如守城廓,外面的烦来,你也不要把那个丢掉,内在的恼来了,也不要丢掉。外烦内恼,外面的烦也不能把这个丢掉,内相续的恼生起,也不能把这个丢掉,这个才是无量光无量寿。这样才会知道忏悔业障。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第二十七妙庄严王品》很重要的,断恶,开始断恶。《普贤菩萨第二十八品》修善,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佛住世、常随佛学……一个一个的。这个十大愿王,有一个你修得相应了,那都不得了。

   临命终的时候,其它一切都散坏,甚至痛苦来了,但是痛苦也了不可得,也要散掉,哪怕五马分尸,也不可能永远分下去,对不对?

   它是一个经历,是一个生命的过程。那就要忍住,还是念着那个智慧状态。纵使当下你念不了,但生前你有这样的习气,你修了这个圣法,这个圣法的力量会超越那些。

   所以有圣法的光照着的时候,五马分尸的感觉不会有的,就消掉了。就像有水在,那个泥巴就不会结成很硬很硬的东西。有智慧的甘露在,就不可能有五马分尸的痛苦,四大就会很柔软,四大也就变成光明了。

   信众:师父,那要等到断气的时候吗?

   师父:不是,现前就能那样。修得好的人会很柔软的,看的出来的,有瑞相的,不等到死就有瑞相。

   信众:有一种功叫自发功,如果完全放松的时候,就会做瑜伽、会打手印、会按摩,甚至会做拍手功的一些动作,单一个拍手功,花样就很多的。

   师父:说明是放松了,但是放松的同时,又有东西了,如果真的完全放松了,哪有这些呢?

   信众:我是用来做健身。

   师父:从当前的利益上来说,我这样能健身。甚至有些人为了健身,还很追求这个,但是从长远利益来说,并不好。

   作为佛教徒来说,要有正觉,还要能自控。主要还是要从开智慧方面下功夫,不是在形体上用功,也不能在感觉上用功。

   这些现象有,但是我们学佛,照见五蕴皆空,一个就是色,色身,接下来就是受。你是在一个受阴的范畴,应该要脱出来,驾驭着智慧的火箭,从这里面冲出来,从蕴的云团里面冲出来,不冲出来,在里面又会轮回下去。

   以闻思修比较牢靠,所以为什么皈依要有三宝,佛法僧不能独立的。佛的含意是什么?法来给予这个佛的含义;法是什么?僧来引导给予我们法的含义;那僧到底是什么?僧要符合佛与法的内涵。

   这三位一体,这三个东西才能定出一个座标点,最稳固的一个支架。没有这三个点的话,两个点不稳定的。

   金刚乘就是佛法僧上师。上师代表佛、上师代表法、上师代表僧,皈依四宝。其实不是四宝,就是佛法僧总集于一体的上师。他既把佛法僧分立开,又有一个可实践的点。要不我们从哪里契入呢?佛,十方三世那么多佛;法,浩如烟海的法;僧,那么多的僧。我们依现前这位上师,他既是佛,又是法,也是僧。这是需要有信心的,还要有严格的教法。既然你有信心了,成熟了,我可以把如来的教法慢慢地教给你。这样真正佛、法、僧三宝聚于一身的,在你面前体现的一个纽带。

   看舍利也有好处,过去阿育王有个舍利丹,这个舍利丹就是提供大家忏悔业障的。面对着佛陀的舍利忏悔,看到舍利,与见到本师佛一模一样的。然后拜,一次没有忏悔干净,第二次、第三次这样。实在不行,在佛面前燃指、燃头顶等。这样忏悔着,慢慢慢慢,这个时候舍利开始放光啊,颜色变啊,等等的,这才现出点瑞相。

   所以忏悔也叫有相忏悔,有瑞相现前了,才证明你业障清净了。众生业障那么重,有的就靠念阿弥陀佛,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知道你罪有多少重啊?八十亿劫是有量的,你的罪是无量的,对不对?大家往往不知道这一点,很多的方法为了忏除我们的业。

   念佛可以,要有谦下之心,对三宝有恭敬之心。如果没有其他智慧,也没有听经闻法的机会,那有哪位师父慈悲教你念阿弥陀佛,你要以惭愧心、忏悔心念南无阿弥陀佛。

   对娑婆世界有厌离心,要起我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心,阿弥陀佛,我要跟着你。总的叫娑婆世界,细的像先生、孩子不能黏,要有一点点黏,佛号就进不去,这个就很难做到的。

   讲法要契机,要引导的,所以“讲法容易对机难,法不对机总是闲。”我是想尽办法来讲,用天文、地理、科学等办法,来阐述佛法,让大家明白,科学与佛法比起来还是很渺小的。

   信众:文字相不重要吧?

   师父:离开文字相没办法了解,不重要是因为大家明白了,就不要再执著文字相。《金刚经》所讲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包括了这个意思,非法更是要远离了。

   我学佛的时候,第一次站在泰山顶上看着四方,向四方拜三拜的时候,祈祷佛加持我,跟我有缘的师父能够现前,我要找他。

   在山顶上拜的时候.,我就发现所有疑惑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个天地宇宙,自然有一个大脑,像佛菩萨一样,你发出的声音,真诚的祈求,它会听到,会给你安排的,你自己不要改变就行了。不要我今天这样祈祷,明天算了,不相信了,什么因果报应,人死了就没有了,又起断见、恶见,邪知邪见又控制你的心了,那就不行了。

   相信因果,相信有诸佛菩萨,相信有善知识,佛菩萨在慈悲地看着我们。流浪的孩子自己要回头了,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呀?快带我呀,流浪得太苦了,快来带我!肯定会有来带你的,你等着好了,你只要等着。你这个心不要变,就会有,会出现的。然后生活当中就会出来一个善知识,很喜欢很喜欢,就跟着。然后又介绍一个善知识,又很喜欢很喜欢,一连串的,节节开花。

   信众:师父就像一个慈父,我做错事的时候,会很严厉地骂我,可是最后还是会说我爱你们,安慰我们。跟着师父法喜充满,好大好大的法喜。

   师父:我一般是这样的,不管是谁来,是法上去探讨,比如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先是交流一下。

   有的人是关于心法的,关于般若空性部分的这些东西,我们有可能熏习的这些习气比较多,讲的多一点。

   我们是把精华的部分,多少的福才能积一点点慧出来。像甘蔗榨汁一样,一大堆才能榨出一碗来,我们现在就是那甘蔗汁,乱洒一样的,多积累甘蔗多好。其实有一些他积了甘蔗,所以不同的弟子,以不同的恭敬心,他就得到师父不同的加持。

  

  

《佛教的终极生命》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