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宗教程 第七编 往生品位▪P6

  ..续本文上一页,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彼生悲戚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捏之痛,痛则生瞋心,多堕毒类。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又不可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以免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

  助念亦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助念者必须认真负责,切不可敷衍了事。到病人家中去助念,应召集家属说明临终助念的重要性,要他们服从助念者的指导。

  第二,助念者对病人态度要诚恳,说话平和,使病人生欢喜心。为此,首先要赞美病人平日的善行;其次,用各种善巧方便,使病人心生安乐,生起求生西方的正信。助念者要把病人当作亲人,效果更好。

  第三,助念者除对病人讲开示外,其余一切话都不准谈,更不许一切人在病房中聊天,以免病人分心,忘失正念。如家属能助念最好,不然应离开病房,以免病人发生情念,妨碍正念。

  第四,念佛时,可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也可只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念的音调高低、快慢,应先征求病人的意见。如果病人不会讲话,念就不能太紧,也不可太慢,而要句句分明,字字清晰。

  第五,当病人出现“回光返照”时,仍应继续助念,以免前功尽弃。如病人刚断气或已断气一些时候,助念者才到,这时助念者应先向病人高声说:“某某某,你过去所有的善情恶事统统不要去回忆想念,家中子孙、财产统统应放下,要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帮助你念佛,你要专心听。”重复两遍。开示过后,随即助念。开示法语,总以病人全身心皈投阿弥陀佛为主,盛赞佛的慈悲愿力,劝勉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寿未尽,即会速好;若世寿已尽,即往生西方。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求病愈,若寿尽,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寿未尽,则速得痊愈。若起别的念头,当自责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种念头,坏我大事?如是心行,自可速得往生之大利。

  莲友如法助念,必能助成临终者往生净土。帮助一人往生净土,便等于成就一众生成佛,何庆如之?愿诸仁者各自勉旃。

  

  

  

  

  结 语

  

  上面七编二十章的集述,昭示净宗念佛法门的原始要终,其义理之深邃,方法之简易,利益之宏深,全属不可思议,乃释尊一代时教归根结顶之妙法,九界众生出离苦海之慈航。吾辈幸闻净宗念佛法门,当生稀有难遭之想。净宗念佛法门乃劫外之音,在以经济与科技为主干的现代社会,余响不绝,挑战与机遇并存,怀疑与笃信兼具。虽然现代功利主义与科学怀疑精神对净土法门构成严峻的挑战,然现代人在高物质社会中对精神心性的内在需求与超越意向,又为净宗念佛法门的传播提供丰沃的社会心理土壤。随着现代文明诸多弊端困境的日趋彰显,净宗真善美慧的文化精神作为对治良方,或有广为弘扬的前景。阿弥陀佛以同体的悲智,每时每刻都在关顾着吾人的苦乐,悲心不舍任一众生,不失时机地慰藉我等困苦焦灼的心灵,惠予各称机宜的安乐。吾人透过佛言祖语,信解净宗念佛法门之所以然,自当感戴佛恩,至诚归命,信愿持名,矢志安养,亲炙阿弥陀佛,作莲池海会之嘉宾。

  

   南无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后  记

  

  余好乐净土法门,摸象十余年,虽信愿时有增益,而行力微微,慧目未开,于净宗义理难臻堂奥,越学越有稚童观海之感。

  本教程原是余在中国佛学院讲授净宗的讲义。当时编撰秉依四原则,一者述而不作,二者博采众长,三者条贯有序,四者时代特色。伊时,初生牛犊不畏虎,率尔成书,出版问世。教内外读者虽或有鼓励性赞评,然实愧余心。数月前,本书责编张越宏女士告知,本书销售告罄,拟重印。为令本书少一些遗憾,便着手进行修订。

  本拟对教程从结构到内容作较大的修订,然业风所系,接手东林寺管理工作,又适逢建造48米阿弥陀佛大铜像,每日颇形忙碌,于是只得因循原书框架,对某些知识性、考据性篇章予以删节与调整,加大了净宗圣言量与中国净宗祖师思想内容,侧重于净宗独具的宗教情怀与理念行持,冀能为净宗学人提供理论与修行上的建言,并为教内外人士系统了解净土宗提供便利。然因学识谫陋,本书挂一漏万,甚或在所难免的舛讹之处,尚祈十方大德慈悲匡正。

  在本教程修订印行之际,谨向上传下印恩师致以深切的敬意。本书的初版,便得到恩师的关顾并赐序,师恩难报,唯有竭尽愚诚,以净土一法,自行化他而已。又中国佛学院王新老教授,对本书的初版审稿并赐序,修订本版又蒙赐序,其如长者之谨厚与慈心,令余感戴难忘。佛法灯灯续焰,端赖前辈栽培引导后进。余亦愿效法佛界老前辈之婆心,为后一代佛教新人的成长,作好铺路石。于此并对参与本书打印校对的诸位法师与居士表示衷心的谢忱。伏冀一切与本书结缘者,深植净因,同往莲邦。

  

  丙戌夏安居东林沙门大安和南谨识

  

  

  

  

  主要参考经论书目

  

  01、《 佛说无量寿经 》

  02、《 佛说阿弥陀经 》

  03、《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04、《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

  05、《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

  06、《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

  07、《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

  08、《 后出阿弥陀佛偈经 》

  09、《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 》

  10、《 般舟三昧经 》

  11、《 大方广佛华严经 》

  12、《 首楞严经 》

  13、《 妙法莲华经 》

  14、《 悲华经 》

  15、《 维摩诘经 》

  16、《 观佛三昧经 》

  17、《 金刚经 》

  18、《 往生论注 》

  19、《 十住毗婆沙论 》

  20、《 大乘起信论 》

  21、《 大智度论 》

  22、《 瑜伽师地论 》

  23、《 无量寿经义疏 》(净影疏)

  24、《 无量寿经起信论 》

  25、《 弥陀疏钞 》

  26、《 弥陀要解 》

  27、《 弥陀圆中钞 》

  28、《 龙舒净土文 》

  29、《 观经四帖疏 》

  30、《 安乐集 》

  31、《 阿弥陀经通赞疏 》

  32、《 华严疏钞 》

  33、《 蕅益大师净土集 》

  34、《 观经妙宗钞 》

  35、《 一行居集 》

  36、《 净土警语 》

  37、《 省庵法师遗书 》

  38、《 西方确指 》

  39、《 安士全书 》

  40、《 印光法师文钞 》正、续编、三编

  41、《 慧远大师文钞 》

  42、《 梦东禅师遗集 》

  43、《 净土十要 》

  44、《 无量寿经宗要 》

  45、《 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 》

  46、《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

  47、《 华严念佛三昧论 》

  48、《 净土圣贤录 》

  49、《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

  50、《 中国净土教理史 》

  51、《 净土典籍研究 》

  52、《 法华经与核物理学 》(日)松下真一 天华出版公司

  53、《 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 》(美)F·卡普拉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4、《 物理学家的自然观 》(德)海森伯 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5、《 往生论注讲义 》释性梵著述 世桦出版社印行

  56、《 虚云和尚年谱 》岑学吕撰

  57、《 四分比丘尼戒本注解 》佛莹法师编 南林出版社

  

  

《净土宗教程 第七编 往生品位》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