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以想回娘家去,不料在途中就产下来了,现在即使到那里去也已无意义,还是回头去吧!」
于是二人同意转身回去,那孩子是在路上生的,所以命名曰:「盘陀」(道路)。未几她又怀孕了,情形与前面所述者一样,也在归宁的途中产生下来,两个孩子都是路上生的,第一个名曰「摩诃盘陀」(大路边),后来生的一个名曰「周利盘陀伽」(小路边)。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盘陀童子听到别的孩子们常常谈及舅父、外祖父、外祖母,便问自己的母亲道:「妈!别的孩子谈到舅父、外祖父、外祖母,我们怎么没有亲戚呢?」
母亲道:「这里虽没有我们的亲戚,王舍城中却有着豪富的外祖父,在那里我们亲戚很多呢。」
孩子道:「妈!为什么不到那里去呢?」
她将自己不能去的理由告诉了儿子,对儿子不知讲了几多遍以后,她向丈夫说道:「这两个孩子使我非常苦恼,父母见了我们,也决不会吃掉我们的。喂!快带孩子到外祖父家里去吧」
丈夫道:「我没脸孔去见他们,你一个人带他们去吧。」妻子道:「不论怎样,只要给孩子们看到外祖父的家就好了。」
二人带着孩子,终于到了王舍城,在城门口找到房子住下,请人转告自己的父母说带了两个孩子来归宁了。父母听了这话说道:「凡流转轮回之身,皆有孩子,但他们是我们的大罪人,所以不能住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不如叫他们拿些财产,同赴安乐之地去居住,把两个孩子留在这里。」长者的女儿领受了父母所赠与的财产,把孩子交给使者领去。
两个孩子在外祖父家成长,周利盘陀伽还年幼,摩诃盘陀却常跟外祖父同去听佛陀说法。日子久了,就兴起出家的念头。他告诉外祖父:「假如外祖父允许的话,我愿意出家。」
外祖父道:「这是什么话,你若出家,这在我们是最感荣耀的事。如能出家就出家吧!」于是就带他去见佛陀。
佛陀问:「长者,你如何得这孩子?」长者道:「世尊!这孩子是我的外孙,他说要跟随世尊出家。」
佛陀即命一托钵僧说道:「给这孩子出家。」长老向他说明出家之道,并为他举行了出家仪式。他忆持了许多佛法,于成年后受具足戒,受具足戒后,专心修行,遂证阿罗汉果,享受着禅定之乐、道果之乐度日。
后来他想起了弟弟:「此种悦乐应该给与周利盘陀伽!」于是他来到长者外祖父的家,说道:「长者啊!如果你允许的话,我想叫周利盘陀伽出家。」长者道:「可以!」于是周利盘陀伽也出家了,并受十戒。沙弥周利盘陀伽虽出了家,却甚愚钝,经过四个月之久,还不能背诵下面一首偈:
「看啊!佛陀遍照一切,如芬芳的红莲。在清晨开放,又如中天辉耀的日轮!」
为什么周利盘陀伽今生会这么愚蠢呢?
原来他在古时迦叶佛陀降世的时候,曾经出家,非常聪慧。有一次,他看见一名愚钝的比丘暗记教语,便加以嘲弄。那比丘以受彼嘲弄为耻,遂不暗记复诵教语了。以此恶业所障,今生他虽出了家,仍极愚钝,所暗记的文句也往往记得上文,而忘了下文。
他以暗记此偈自励,已经过四个月之久了。摩诃盘陀告诉他说:「周利盘陀伽,你连信奉佛教的资格都没有!你不是过了四月之久,竟不能忆持一偈吗?像你这样的人,怎么能达到出家人所应该修行的最上果位呢?还是出寺去的好!」于是就把他赶走了。
不过,周利盘陀伽却心慕佛教,不愿为在家人。当时,摩诃盘陀为管斋者,有一天名医耆婆带了许多香华,来到自己的庵罗果园供养佛陀,并聆听说法,然后从座上起来礼拜佛陀。耆婆向摩诃盘陀问道:「尊者啊!佛陀左右有多少比丘呢?」摩诃盘陀道:「五百人。」耆婆道:「尊者!明日请您陪同佛陀,与五百比丘到舍下受斋。」摩诃盘陀道:「优婆塞啊!有个叫做周利盘陀伽的笨家伙,是个不悟正法者,除他以外,其余的人全体应供。」
周利盘陀伽听到长老这样说,想道:「阿哥替这许多比丘们接受了宴请,却独独除了我。他对我一定已无兄弟之情了吧?既然这样,他的教示于我也已毫无意义了,还是去做个在家人,积些布施等善行过日子吧!」
到了第二天早晨,周利盘陀伽对自己说:「还俗吧!」起身而去。天明后,佛陀观察世间,见到这椿事件,就赶在周利盘陀伽之先,在他必须经过的城门旁游步着。周利盘陀伽从屋中出来,见了佛陀,就趋前礼拜。佛陀对他问道:「周利盘陀伽啊!你此刻到哪里去呢?」周利盘陀伽道:「世尊!哥哥用强力将我驱逐了,故而在此徘徊。」佛陀道:「周利盘陀伽啊!你是从我这出家的,既被兄长所逐,为何不到我的地方来呢?还俗去怎么办?还是在我这里好。」
于是佛陀就带了周利盘陀伽回去,叫他坐在香室前面,给他一块以神通力所现、纯净的布片,吩咐说道:「周利盘陀伽啊!你可老守在这里,面向着东方,口念『去除尘垢!去除尘垢!』一边用手抚摸这块布片。」另一方面,和耆婆约定的时刻已到,佛陀被比丘众围着到耆婆的家里去,在所设的座上坐下。
周利盘陀伽此时坐在那里,一面仰视着日轮,一面念着「尘垢除去!尘垢除去!」一边抚摸那片布。那片布在抚摸中被弄脏了,他想到这片布本极洁净,因为自己而失掉了原来的自性,如此肮脏,诸行真是无常,便起了灭观,增长了观察智。佛陀以神通力得知周利盘陀伽的心,已进至观察智,说道:「周利盘陀伽啊!切莫以为惟有这布片为尘垢所污,心中亦有欲之尘垢等,也须得拭去!」接着就大放光明,使周利盘陀伽觉得恰如坐在面前似的,且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贪欲为不净(染污),尘垢不得称不净,不净为贪欲之异名,彼比丘众舍此不净,住于脱离不净之教;嗔恚为不净,尘垢不得称不净,不净为愚痴之异名,彼比丘众舍此不净,住于脱离不净之教。」
此偈终时,周利盘陀伽得四无碍辩与阿罗汉果,就依四无碍辩而通达三藏了。原来他生前为国王时,因右绕城廓额上流汗,用洁净的布拭额,布顿时肮脏了。他于时得到无常想,念及:「以此肉身故,这样洁净的布也失了自性,而遭污了,诸行真是无常!」由此因缘,这去除尘垢遂成为证道的因缘了。
届时,耆婆正要为佛陀送上供水,佛陀用手盖住钵,说道:「耆婆啊!精舍中不是还有一个比丘留在那里吗?」一旁的摩诃盘陀道:「世尊啊!寺院里一个比丘也没有了呀!」佛陀道:「耆婆啊!尚有一人在。」耆婆道:「那么叫人去到精舍看一下,且看究竟还有比丘在那里没有吧。」说着就派差人去了。
这时周利盘陀伽心想:「哥哥说精舍中已没有一个比丘了,我要让他看看精舍中尚有比丘。」于是,他使整个庵罗林满住着比丘,有从事于衣服之事的比丘,亦有从事于染色之事的比丘,更有以诵经为事的比丘,这样地化出了一千个神态各不相同的比丘,那位使者见精舍中有许多比丘在,便回去报告耆婆道:「主人,庵罗林中满是比丘呢。」
这时周利盘陀伽自己唱出偈语:「盘陀将己身化成千种形相,在快适的庵罗林中坐待时刻到来。」
佛陀听了便对使者说:「你到精舍去,说:『佛陀召唤周利盘陀伽。』」使者遵命前去通报,不料现场一千名比丘都说道:「我是周利盘陀伽!我是周利盘陀伽!」使者无法,只得回来报道:「世尊啊!他们都叫周利盘陀伽。」佛陀道:「你再去一次,把第一个叫『我是周利盘陀伽」的手抓住,这样一来,后叫的会消失。」
使者去到那里依吩咐而行,一千个比丘忽然消失了,周利盘陀伽就与前来迎接的使者同行。用斋结束后,佛陀传唤耆婆,对他说:「耆婆,请握住周利盘陀伽的钵,他将为你说斋后的祝愿与开示。」耆婆依教奉行,周利盘陀伽即如年轻的狮子般,以三藏的甘露法义做一次如狮子吼般的饭后祝愿与开示。事后,佛陀从座起身,被比丘众围绕着回到精舍,指示比丘众应为之事,便回到香室休息。
到了傍晚,比丘众从各处聚集到法堂上,成行列坐着,谈起佛陀的威德来。「法友啊!摩诃禁陀不明白周利盘陀伽的性格,说是:『经四个月之久犹不能记诵一偈,他真是笨家伙!』强把他驱逐了。但正等正觉者因为是无上法王,在一顿饭工夫就圆满地授以四无碍辩与阿罗汉位,使他藉无碍辩精通了三藏,诸佛的力量不是广大无边吗?」
佛陀知道此时法堂上在开始作此谈话,心想:「现在正是自己出去的时候了。」就从床上起身,从香室中出来,坐在精美庄严的佛座,发出六色光明,那光明宛如可以通澈海底,与由须弥山顶所现的旭日一般。
佛陀到了以后,比丘们就停止谈话沉默下来了,佛陀带着柔和的慈爱瞧着比丘众想道:「这集会确乎极好,无一人动手,无一人动足,无一人咳嗽,亦无一人打嚏,大家都对佛陀的庄严起了尊敬之念,畏服佛陀的光明。纵使我一生不开口而坐着,也不会有人先开口谈话吧!我当然知道什么该开始说话,让我先来开口吧。」
接着,佛陀就以甘露似的梵音问比丘众道:「比丘们啊!你们刚才在此会集,在谈什么?为什么又中途停止了?」比丘众答道:「世尊啊!我们坐在这里没有谈卑俗的话,只在赞叹着世尊的威德:『法友摩诃盘陀不明白周利盘陀伽的性格,说经过了四个月之久犹不能记诵一偈,他真是笨家伙,强把他驱逐出精舍了。但正等正觉者是无上法王,在一顿饭工夫圆满地授他以四无碍辩与阿罗汉位,使他藉四无碍辩精通了三藏,诸佛的力量不是广大无边吗?』此外不说别的。」
佛陀听了比丘众的话,便说道:「比丘们啊!周利盘陀伽原本是很有智能的,前生是深入经藏的,只是曾经耻笑某位比丘愚蠢,使他自己遭受愚蠢的果报。他前世也曾做过国王,看见面巾脏了,悟出世间无常的真理,因而开悟了!」
佛陀为大众娓娓说出前生这段隐秘的因缘,同时教诫弟子们,不可以轻慢资质比自己差的人,要知道果报也是丝毫不爽的呀!
《心定和尚说故事 第三章 佛典妙喻》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