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观水观。水是透明的,一旦结了冰之后,你看到冰的种种情形在我们这里也有过冰雕展览,就像琉璃宝地的情形,把水观观起来是为观地观的方便。今天大家请看到《观无量寿经》第四十页。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一观是紧跟着前面的水观。第一个是落日观。把西方极乐世界的方向,落日的方向,西方,指方立向观察起来。从水观一直到地观,到下面的这些亭台楼阁,树林等等一切。这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的观想。把水观观起来,前面讲的水观观成了。转成冰,在冰上有这些亭台楼阁的庄严,在冰之下呢,有七宝具足的地成就。由无量宝所庄严,每一宝当中具备了无量光,每一光当中具备了无量寿。普放大光明,庄严极乐世界。这种地上呢,在虚空之中有这样那样的楼角宝幢,这些乐器、花、宝盖等等一切的庄严,把地观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如果我们把这个观想心里念之再之。天天观想,当你熟悉了之后,这种相状就在我们睁眼闭眼之间都能看得到,照着《观无量寿经》上的方法一观就能起来。而我们现在的众生不容易观起来,我们就要一个一个地观。看到水,我们把水的相状先想起来。一个一个地观。把水观成冰,结了冰就是透明的。冰转成琉璃宝地,透明,平坦,众宝具足。你把种种的相状观起来之后呢,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把前面的观想种种想成功,就要用自己的想象力。每一个人都有想象力,要把你的想象力运用起来。想成功之后一一观之,要一个一个地观察得非常清楚。不要这个相状还没观成,你就观第二个相。一个一个地观。要把它观得清楚明了。要使它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闭目开目,不令散失。自己闭着眼睛所看到的,观想的相清楚,睁开眼睛之后,这种相还是清楚。有一个过程。开始你闭着眼睛一看能看得见,你睁开眼睛就看不见了。这时如果你内在的观想不是很强烈的话是对执不了的。你内心的观想要非常强烈,你要闭上眼睛多观,不断地锻炼,慢慢地你睁开眼睛就能看见了。所以说这种闭目开目,不要让你所观想的境相跑一边去了。当你老念老想阿弥陀佛,你没有念的时候耳朵里也清楚,明白。观想也是这样。你天天想,闭着眼睛想,想得非常强烈,你睁开眼睛一看好象他就在外面一样。达到这样,我们的思想就非常集中了,这是锻炼我们自己的定心。所以说要想什么东西呢?就象你的宝贝东西丢了,你天天想。常能念兹在兹,心慢慢就专一了,不要让我们的心离开观想的境界,要把观想的相状观察得非常清楚明白。不管是自己睁开眼睛还是闭上眼睛,观想的环境都要让它非常清楚。
在睡的时候你可以不用这么清楚。你闭上眼睛心里有这个念头,你就非常容易入睡了。所以在睡觉的时候呢,要让那种相慢慢地放轻,淡化,不再刻意去求相状的清楚。除了睡觉的时候,其他的时候要常回忆起我们所观想的事情,要把它观想成功。所以如此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你把琉璃宝地观成了,就象我们亲自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土地一样庄严。在平时修行过程当中,大家见不了佛,见不了菩萨,见不了西方极乐世界,原因只在我们的心被现实的东西所约束了。当你没有被现实的东西约束了,我们的心缘于修法的环境是能成功的,原因是我们这些众生为自心显现,不知道外在的环境是由于我们自心而显现的。同时我们说这种现象叫认贼作父,认假为真。我们在六尘上去分别,这是真的,那是真的,而我们的心却忘到一边去了,这叫本末倒置。今天如果你觉悟了,我们平时所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心,一切唯心造”。外面的一切环境都是我们自心显现的。山河大地也好,苦乐参半也好,这些都是我们自心显现的。如果你能明了这种道理,那么就能背尘合觉。
我们的心不再去观察外面的环境,不再执著外面的六尘境界。背离六尘,你要时时刻刻向着六尘而奔。向尘奔走的时候就是流浪生死,执着烦恼就会生起来。我们学佛的人就要背着六尘,要与觉心相合。我们要有觉悟的心。念佛就成佛,想佛就成佛。阿弥陀佛是法界藏心,你要常观想阿弥陀佛,常念阿弥陀佛,是心作佛,是心想佛,是心就是佛。决心要站在一起,时时刻刻要让念佛的心非常清楚明白。我们念佛的人修行成功就只凭这个方法,没有别的窍门。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你之后你要老老实实地修,你修了之后用不了多久就能显现出这样的相状,修行还是非常容易的。不是那么艰难的。佛是教你懂道理,要让你知道道理,你不懂道理去修就非常容易出偏差。法门常是先讲道理,让你把道理明白之后,知道学佛是怎么回事,怎么去学,就不至于搞迷信。这些人道理讲得越多,越清楚,他的信心就越不容易建立起来。有的人是从信心开始入手的,有的人是从理心开始入手的,分别心重的人是从道理上入手的。一般的人你给他讲道理他总有这种怀疑,那种怀疑,要实实在在教他观修。
净土十五观对我们今天的修行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道理少讲,就给你讲观修方法。你一观他就起来。你要观不起来你就先看水,把水的相状看得清楚明了,你闭上眼睛看心里有没有水的相状。如果没有你再睁开眼睛看,看清楚再观想。久之,我们内心就把水的相状观察得清楚了。我们再来观冰,在内心里再来看有没有冰的相。你看到孩子的照片,心里就有这种印象。也是这样透明,这个时候流利宝地你见到没有,初显极乐国地,从最初的观想一直到见到流利宝地,看到的这种宝地的现状还不是非常清晰明了。就象我们今天观想阿弥陀佛一样。想一个大概,阿弥陀佛就是这样的。但是其间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还不是非常清楚。在内心里有一个大概相状。那叫初见极乐国地。
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如果你照此观想,再进一步修持,不要转境地。你已经初见极乐国地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在观察思想,当你的心用到极处了,心就能达到一心不乱。那就是三昧,就是定。把定一生起来之后,我们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流利宝地就了了分明了。所以修行的决窍就是自心于一处。念兹在兹,不轻易地变换自己所修的法门。长此以往,一直坚持,久而久之自然见到西方国土的土地非常清楚明白。有两种力量,一个是自己观想的力量,二是诸佛菩萨加倍的力量。所以说照这种观想一直能观到三昧境界一心不乱的时候,这种西方极乐世界琉璃宝地的相状就了了分明了,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地呈现在我们自己面前。琉璃宝地非常庄严美妙。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琉璃宝地观要观起来,就是沿着水观、冰观观起来的。不断让我们自心深入境界,和第二观是不相分的。所以这个地方呢,强调自己观法的时候,要一一观察,每一个观察当中都要观得清楚明了,然后才进行下一步。不要这个还没观成就跑掉了。我们今天读一部经,一部还没读完又去读另一部经。总是漂在面上,这样的修行就是老不见效果。这是第三观地观,它的观法就是这样。这种观法有什么利益呢?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讲地观的功德成就,观成功之后能除掉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让自己身心清静下来。如果说舍身它世之后,我们的寿命到了。身体住在世间,不可常保,要往生它世的时候,我们所观察的流利宝地相就会显在我们面前。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必定的。所以说,观察的功德利益是这样的殊胜。所以这种好处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无量劫重罪。五十一劫生死重罪都是根据每个人观察的力量强弱而言。诸佛所说都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不是我们凡夫的心量可以测量的。所以这两种观察利益呢,我们自己要看看,这一辈子的修行就是要除掉生死重罪。除掉业障。除去了我们这一辈子身心就清净了,你在世间上办任何事情都非常顺利。灾难你就很少遇上。经常身边常有善知识出现。学法非常具备善缘。除掉生死重罪没有障碍就非常清净了。我们现在为什么烦恼、?为什么爱讲是非?为什么爱睡觉?我们内心的烦恼不清净,内心的业障没有除去。我们今天修行好好礼佛,拜佛,业障越来越轻,我们的生活就越来越如意。要清净自心。明了因果。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我们先讲功德利益。佛告诉阿难,你一定要牢记我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些话,为未来世一切众生来宣说这种观法。他们想要脱离这种苦恼的要给他们说,这是脱苦之法。所以观地能让我们脱掉这些一切苦法,能让我们除去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必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它的功德利益。如果我们今天仅能把地观观成了,我们就能得这种功德利益。后面还有很多,每一种观法不是很难。把这样的次地,步骤也非常容易生起来。这是地观的功德利益,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就是要依照《观无量寿经》教我们的方法去观。不要想其他的,不要观其他的,你要观察其他的就是邪观。我们现在都处于邪观当中,让你观察水你观不起来。让你观你恨的人非常清楚明白,就是邪观。琉璃宝地你观不起来,你观你喜欢的人非常清楚,是不是邪观?就是邪观,叫你想西方极乐世界你想不起来。你想什么?想你那些麻将,想那些赌博的东西你能想得起来,那就是邪观。
那种邪为什么成就了呢?那是我们平时习惯成自然了。今天就要把…
《观无量寿经第五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