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部125经 已调御阶位经▪P2

  ..续本文上一页而在地上埋一根大柱子,在林野象的脖子上绑住。同样的,阿其威色那!这四念住是圣弟子心的羁束:为了征服依赖家的习性、为了征服依赖家的念与思惟、为了征服依赖家的不安与疲劳及热恼、为了方法的获得、为了涅槃的作证。

  如来更进一步调伏他:『来!比丘!你要住于在身上随观身,不要寻思伴随欲之寻;在受上……(中略)在心上……(中略)住于在法上随观法,不要寻思伴随欲之寻。

  他以寻与伺的平息,自信,一心,进入后住于无寻、无伺,定而生喜、乐的第二禅……(中略)第三禅……(中略)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正念遍净的第四禅。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染污的、可塑的、堪任的、住立的、到达不动的时,他使心转向许多前世住处之回忆。他回忆起许多前世住处,即:一生、二生、……(中略)像这样,他回忆起许多前生住处有这样的行相与境遇。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染污的、可塑的、堪任的、住立的、到达不动的之时,他使心转向众生死亡与往生之智,他以清净、超越人的天眼,看见当众生死时、往生时,……(中略)了知众生依业流转。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染污的、可塑的、堪任的、住立的、到达不动的之时,他使心转向烦恼之灭尽智。他如实了知:『这是苦。』如实了知:『这是苦集。』如实了知:『这是苦灭。』如实了知:『这是导向苦灭道迹。』如实了知:『这些是烦恼。』如实了知:『这是烦恼集。』如实了知:『这是烦恼灭。』如实了知:『这是导向烦恼灭之道。』当他这么知、这么见时,心从欲的烦恼解脱,心从有的烦恼解脱,心从无明的烦恼解脱。当解脱时,有『[这是]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他成为寒、暑、饥、渴,与蝇、蚊、风、日、蛇的接触,辱骂、诽谤的语法之忍耐者,已生起苦的、激烈的、猛烈的、辛辣的、不愉快的、不合意的、夺命的身体的感受之忍住者,一切贪、瞋、痴已放下、浊秽已净除者,应该被奉献、应该被供奉、应该被供养、应该被合掌,为世间的无上福田。

  阿其威色那!如果国王的象未被调御、未被教导高龄而死,就名为:『已死的高龄国王象是未被调御的死。』阿其威色那!如果国王的象未被调御、未被教导中龄而死,就名为:『已死的中龄国王象是未被调御的死。』阿其威色那!如果国王的象未被调御、未被教导年轻而死,就名为:『已死的年轻国王象是未被调御的死。』同样的,阿其威色那!如果上座比丘烦恼未灭尽而死,就名为:『已死的上座比丘是未被调御的死。』如果中座比丘烦恼未灭尽而死,就名为:『已死的中座比丘是未被调御的死。』如果新比丘烦恼未灭尽而死,就名为:『已死的新比丘是未被调御的死。』

  阿其威色那!如果国王的象已被善调御、已被善教导高龄而死,就名为:『已死的高龄国王象是已被调御的死。』阿其威色那!如果国王的象已被善调御、已被善教导中龄而死,就名为:『已死的中龄国王象是已被调御的死。』阿其威色那!如果国王的象已被善调御、已被善教导年轻而死,就名为:『已死的年轻国王象是已被调御的死。』同样的,阿其威色那!如果上座比丘烦恼已灭尽而死,就名为:『已死的上座比丘是已被调御的死。』如果中座比丘烦恼已灭尽而死,就名为:『已死的中座比丘是已被调御的死。』如果新比丘烦恼已灭尽而死,就名为:『已死的新比丘是已被调御的死。』」

  这就是世尊所说,悦意的沙弥阿基勒哇大欢喜世尊所说。

  已调御阶位经第五终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制乐家意(MA.198)」,南传作「为了征服依赖家的习性」(gehasitānañceva sīlānaṃ abhinimmadanāy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为了征服他基于家居生活的习惯」(in order to subdue his habits based on the household life)。

  「莫念非法相应念(MA.198)」,南传作「不要寻思伴随欲之寻」(mā ca kāmūpasaṃhitaṃ vitakkaṃ vitakkesī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不要想感官的想要的想法」(but do not think thoughts of sensual desire),并解说PTS版作「不要寻思伴随法之寻」(mā ca dhammūpasaṃhitaṃ vitakkaṃ vitakkesīti)。

  「不调御死(MA.198)」,南传作「未被调御的死」(adantamaraṇ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未驯服的死」(a untamed death)。

  「已调御行为」(dantakāraṇ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驯服的行为」(behaviour of the tamed)。

  「调地(MA.198)」,南传作「已调御阶位」(dantabhūmi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驯服的等级」(the grade of the tamed)。

  「无明蕴」(avijjākhandhenahe),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无知团」(mass of ignorance)。

  「会自然地净信」、「净信的行为」(展现他的信赖),参看《中阿含173经》比对。

  「箭羽的打击」(sarapattappahārān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来自其他众生的打击」(blows from other beings)。I.B. Horner英译为「斧头的打击」(blows of hatchet)。按:「箭羽」(sarapatta)与英译的差异颇大,不知是否为根据版本的不同?

  「羁束」(upanibandhanā,原意为「结缚;近缚;密接的关系」),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束缚;拘束」(the bindings)。I.B. Horner英译为「绑;束缚」(ties)。

  

《中部125经 已调御阶位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