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部94经 苟德木柯经

  汉译经文中部94经/苟德木柯经(婆罗门品[10])(庄春江译)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尊者优填那住在波罗奈给咪亚的芒果园。

  当时,苟德木柯婆罗门以某些必须作的事抵达波罗奈。

  那时,苟德木柯婆罗门徒步散步、徘徊时,去给咪亚的芒果园。

  当时,尊者优填那在屋外经行。

  那时,当苟德木柯婆罗门去见尊者优填那。抵达后,与尊者优填那相互欢迎。欢迎与寒暄后,随经行的尊者优填那经行,并这么说:

  「喂!沙门!在这里,我这么想:没有如法的出家者,因为或者我没见到像你这样的尊师,或者,在这里,[没见到]法。」

  当这么说时,尊者优填那从经行下来后,进入住处,然后在设置好的座位坐下。苟德木柯婆罗门也从经行下来后,进入住处,然后在一旁站立。在一旁站好后,尊者优填那对苟德木柯婆罗门这么说:

  「婆罗门!有座位,如果你愿意,请坐。」

  「尊师!就这样,我们有优填那尊师的欢迎才坐,像我这样[身分]的人,怎么能想在未被邀请前在座位坐下呢?」

  苟德木柯婆罗门取某个低矮坐具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苟德木柯婆罗门对尊者优填那这么说:

  「喂!沙门!在这里,我这么想:没有如法的出家者,因为或者我没见到像你这样的尊师,或者,在这里,[没见到]法。」

  「婆罗门!如果你对我承认应该被承认的,反驳应该被反驳的,当对我所说的道理不知道时,你会就其道理更进一步反问我:『优填那先生!这是怎样的呢?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这样,在这里,我们能有对话。」

  「大德!我对世尊承认应该被承认的,反驳应该被反驳的,当我对世尊所说的道理不知道时,我将就其道理更进一步反问世尊:『优填那先生!这是怎样的呢?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这样,在这里,让我们有对话吧。」

  「婆罗门!现在世间中存在这四种人,哪四种呢?婆罗门!这里,某类人自己是苦行者,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又,婆罗门!这里,某类人是令他人苦行者,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又,婆罗门!这里,某类人自己是苦行者,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是令他人苦行者,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又,婆罗门!这里,某类人自己既不是苦行者,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是令他人苦行者,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他是非自己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者。婆罗门!属于这四种人中,哪一种人使你的心满意呢?」

  「优填那先生!这自己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的人,这个人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这个人也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自己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这个人也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自己既不苦行,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令他人苦行,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自己非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的人,这个人使我的心满意。」

  「婆罗门!但,为何这三种人不使你的心满意呢?」

  「优填那先生!这自己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的人,他对想要乐、厌逆苦的自己折磨、使之痛苦,以此,这个人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他对想要乐、厌逆苦的他人折磨、使之痛苦,以此,这个人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自己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他对想要乐、厌逆苦的自己与他人折磨、使之痛苦,以此,这个人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自己既不苦行,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令他人苦行,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自己非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的人,他对想要乐、厌逆苦的自己与他人既不折磨、也不使之痛苦,以此,这个人使我的心满意。」

  「婆罗门!有这二种群众,哪二种呢?婆罗门!这里,某类群众对宝石耳环染着,欲求妻儿,欲求男女奴仆,欲求田地,欲求金银;婆罗门!这里,某类群众对宝石耳环不染着,舍断妻儿,舍断男女奴仆,舍断田地,舍断金银后,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婆罗门!这个人自己既不是苦行者,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是令他人苦行者,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他是非自己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者,婆罗门!这里,这种人你经常在哪种群众中看见:这对宝石耳环染着,欲求妻儿,欲求男女奴仆,欲求田地,欲求金银的群众;这对宝石耳环不染着,舍断妻儿,舍断男女奴仆,舍断田地,舍断金银后,从在家出家的群众?」

  「优填那先生!这个人自己既不是苦行者,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是令他人苦行者,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他是非自己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者,这种人我经常在这对宝石耳环不染着,舍断妻儿,舍断男女奴仆,舍断田地,舍断金银后,从在家出家的群众中看见。」

  「婆罗门!但,这里,我们这么了知你说:『喂!沙门!在这里,我这么想:没有如法的出家者,因为或者我没见到像你这样的尊师,或者,在这里,[没见到]法。』」

  「优填那先生!这确实是我以有助益所说的话,在这里,我这么想:有如法的出家者,请优填那先生这么忆持我,这被优填那尊师对我简要地说而未详细解析的四种人,请优填那尊师出自怜愍为我详细地解析这四种人,那就好了!」

  「那样的话,婆罗门!你要听!你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先生!」苟德木柯婆罗门回答尊者优填那。

  尊者优填那这么说:

  「婆罗门!什么自己是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的人呢?婆罗门!这里,某人是裸体者、脱离正行者、舔手者、受邀不来者、受邀不住立者、不受用带来的、特别作的、招待的[食物]者,他不从瓶口取食,不从锅口取食,不[从]门槛中间、棒杖中间、杵中间、正在吃的两人、孕妇、授乳女、与男子生活者[取食],不从捡拾收集的食物处、有狗现前处、苍蝇群集处[取食],不[吃]鱼、肉,不饮榖酒、果酒、[发酵]酸粥,他[托钵]一家[吃]一口、二家二口、……(中略)七家七口,他[每天]以一小碟[食物]维生、二小碟维生、……七小碟维生,一天吃一餐、二天吃一餐、……(中略)七天吃一餐,像这样,半个月[吃一餐],他住于致力于定期吃食物之实践,他是食生菜者、食稗子者、食生米者、食大度拉米者、食苏苔者、食米糠者、食饭汁者、食胡麻粉者、食茅草者、食牛粪者,他以森林的根与果实食物维生,以落下的果实为食物,他穿粗麻布、麻的混织物、裹尸布、粪扫衣、低力刀树[之树皮]、羚羊皮、羊皮、茅草衣、树皮衣、木片衣、头发编织衣、兽毛编织衣、猫头鹰羽毛衣,他是拔发须者、致力于拔发须之实践者、常站立者、拒绝座位者、蹲踞者、勤奋于蹲踞之实践者、卧荆棘者,他住于致力于黄昏前水浴三次之实践者,像这样,他住于许多如此形式对身体的苦行与折磨之实践,婆罗门!这被称为自己苦行者,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的人。

  婆罗门!什么是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呢?婆罗门!这里,某人是屠羊者、屠豚者、捕鸟者、捕鹿者、猎人、捕鱼者、盗贼、行刑者、屠牛者、狱卒、任何其他残忍的工作者,婆罗门!这被称为令他人苦行者,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

  婆罗门!什么自己是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呢?婆罗门!这里,某人是剎帝利灌顶王或富有的婆罗门,他在城东令人建了新屋舍,他剃除发须,穿上粗糙的兽皮衣,以酥油涂抹身体后,以鹿角粉搔抓,与皇后、婆罗门祭司一起进入新屋舍,在那里,他直接卧在青草覆盖的地上,以有一子牛同形色的母牛之第一个乳房牛乳使国王生存,以第二个乳房牛乳使皇后生存,以第三个乳房牛乳使婆罗门祭司生存,以第四个乳房的牛乳火供,以其余的使子牛生存,他这么说:『令那么多公牛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小公牛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小母牛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山羊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公羊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马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树为了绑牺牲兽的柱被砍;令那么多吉祥草为了牲祭的草座被割。』他的那些被惩罚威胁的、被恐惧威胁的、泪满面的、哭泣着的『奴仆』或『报信者』或『工人』,他们作准备工作。婆罗门!这被称为自己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

  婆罗门!什么是自己既不苦行,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令他人苦行,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自己非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的人呢?婆罗门!这里,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明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知者、被调伏人的无上调御者、人天之师、佛陀、世尊出现于世间,他以证智自作证后,为这天、魔、梵的世界;沙门、婆罗门的世代;诸天、人宣说,他教导开头是善、中间是善、终结是善;意义正确、辞句正确的法,他说明唯独圆满、遍清净的梵行。屋主、屋主之子或在其它族姓中出生者听闻那个法;听闻那个法后,于如来处获得信;由于具备那获得的信,他像这样深虑:『居家生…

《中部94经 苟德木柯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中部95经 郑计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