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果位就不一样了。在三辈九品之外还有边地一层,也属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所受到的果报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讲三辈九品往生的时候曾经对比过,同样是念佛,往生就根据我们修行品位高下。往生之高下要看我们修行的品位。在娑婆世界修善一日比在极乐世界修行百日。要修行佛法,不要懒惰。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不是最后的目的,是无上方便,让人人都要成佛。我们怎么样很快地一生承办佛道。通过娑婆世界和其他佛国的一种比较。让我们珍视现在的时间。舍恶修善,离苦得乐。通过劝化阿难尊者来劝化我们。
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著无碍。佛告阿难,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通过劝阿难来劝我们这些众生,包括礼拜赞叹都是属于念佛法门。第一就劝阿难尊者礼无量寿佛。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看看有这么几个,来劝化我们。佛叫阿难起来,把衣服整理好,合掌恭敬。合掌就是十指连心,表示一心一意,以恭敬心礼拜无量寿佛。合掌恭敬,心态很重要。不管是念佛礼佛,还是讲经说法赞叹佛,恭敬心非常重要。佛法就在恭敬心当中求,有一分恭敬有一分利益。上午还有一个九十三岁的老居士来汇报他的心得,在念佛的过程中,如果自己想着阿弥陀佛,自然所见不同。给我们说,念佛你内心里有没有恭敬心很重要。我们老是在念阿弥陀佛,但是内心里面没有恭敬心,念佛所花的功夫就大了,所得的利益非常微小。所以念念之间能不能增长自己的恭敬心,每一念都在恭敬心当中来念,能不能做到很重要。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如对目前,恭敬心要能生得起来。如果没有恭敬心,你的恭敬心从什么地方显现出来呢?一定有形式可以把恭敬心显发起来的。你坐在那里和跪在那里念自然不一样,形式也很重要。不要求我们怎么样舒服,怎么样方便,太方便的形式不具足,是没有形式的内涵,你依托于什么而显现呢?这种形式上的学佛还是非常重要。内心里面你做不到,但形式上你做到了,那内心就开始具足了。
所以形式和内心往往要结合起来,只有形式没有内心不行,只有内心没有形式也不行。除非你是大智慧的菩萨,如果不是大智慧的菩萨,你不讲形式,往往仅是一种借口。所以要从一切可能增长恭敬心的形式当中来强化学佛的仪式,增长我们内心的恭敬,以恭敬心礼无量寿佛。释迦佛教阿难尊者应恭敬心来礼无量诸佛,举出十方诸佛国度都在称赞无量寿佛。我们今天还不欢喜吗?用这样的赞叹来激励阿难尊者。诸佛有这种智慧,能见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障碍,所以称扬赞叹无量寿佛。
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大众。听了释迦牟尼佛教诲,阿难整理衣服,端正自己身口意三业,面向西面。阿弥陀佛离此娑婆世界,正身西面,这是净土法门的指方立向,在事情上把方向都给我们指清楚了。佛还教导我们,常在日落西山的时候,我们面对太阳思念西方极乐世界,乃至阿弥陀佛,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我们将要往生的西方极乐世界。让我们内心的目标非常明确,恭敬合掌。以恭敬心十指合掌,五体投地。我们两手,两个膝盖,和一个头,这叫五体投地。今天还给你铺了地毯,你还顶礼不下去,腰都不喜欢弯,那你恭敬心很难显现。要用这样的一种仪式,把整个的恭敬心能显现出来,虔诚恭敬地礼拜无量寿佛。阿难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发愿了,我愿意,能见到无量寿佛,愿见彼佛,愿意见到整个西方极乐世界。乃至整个西方极乐世界这些诸大菩萨,声闻大众,见那些往生众,佛法僧都具备了。他为什么要给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一是把自己的愿望表示出来,二是求请诸佛加被。我们罪深业重,能不能看到呢?往往为业所障,要有诸佛的加被就不一样了。
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阿难尊者刚把前面的话说完,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马上感知,能极时放大光明。三明六通十八神殿,诸佛成就这些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你现在马上求诸佛的时候,诸佛早就明了了。无量寿佛放大光明,不仅是照到娑婆世界,连其他诸佛世界都普照。这是显现阿弥陀佛的智慧神通,感应。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当无量寿佛放出大光明藏,娑婆世界金刚围山即铁围山,坚固无比,就像金刚一样。我们今天所称的铁围山就是那些山以须弥山王是核心。这时都变成诸佛的光明了。光明表示智慧,佛的智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当佛的智慧光明普照的时候,整个世界都照在佛的光明智慧之中。这个世界的显现,就是临近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当你内心烦恼的时候你看外面的花花世界都很烦恼。当你快乐的时候,好象整个世界都很快乐。所以学佛的人,我们说要建立自信道场,你有一个什么样的道场,你看外在的世界就是怎么样的世界。所以我们今天如果说是消极灰心这种内心,整个世界上都是打消我们信念的。如果我们积极向上,信仰智慧,在这种心态过程中,整个世界无非般若。所以关键是把我们这颗心要能修好,心是一切的根本。所以下面呢,举一些比喻来说明。
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劫水就是世间上有成住坏空,要出现三灾,水灾、火灾,风灾,三灾慢慢把这个世界破坏了。最初是水灾,涌起来的时候整个世界淹没了。我们现在就在说大地怎么样,慢慢地下沉,海水逐渐地在升高。所以这样的世界实际上也是可以为我们所感到的,你可以看到涨大水的时候,电视里看到水灾一起来之后,山被填平了,房子被冲跨了,所以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大水没有边际,找不到岸在哪儿,水东南西北看不到头,所以叫滉漾浩汗。只能看见水了,这是举这种比喻。要说明什么?说明佛的光明。彼佛光明,就像这些,佛一放光明的时候,菩萨声闻他们所有一切人的光明都隐蔽,只看见阿弥陀佛的光明。这种光明非常明显,看得很清楚,这是我佛无量光明的能力。
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阿难尊者不仅见了阿弥陀佛的光明,马上就看到了无量寿佛。威德巍巍。阿弥陀佛的身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无边的相好光明。显现出来的威德是没有边际的。就像须弥山王一样,我们只能仰起头来看。比喻阿弥陀佛的德行非常圆满。在一切诸佛的世界里,他是最显著的。所以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更不要说那些菩萨声闻还是凡夫。阿弥陀佛与这些人相比更是圆满无比,相好光明,靡不照耀。阿弥陀佛无量的相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是相好是好,平时说无量无边的相好光明,能照耀一切世界,没有不照耀到的。在娑婆世界听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的这些四众弟子,一时悉见。不仅仅是阿难见到了,听闻法的四众弟子在这个时间都见到了阿弥陀佛。这是娑婆世界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乃至阿弥陀佛。
彼见此土,亦复如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们看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看得清楚。所以说,这个世间上真的是不可思议,那些佛菩萨晚上睡觉了还能听到有人在念经。没有善根的众生来寺庙里就只看到的是是非烦恼了,每一个众生内心不一样,所看到的就不一样。同样是一个人,我们对他认识不同,内心境界不一样,你认识的这个人就不一样。所以有的人说他好,有的人说他坏。是好是坏关系到众生的心。所以这里大家要知道,这世界上,相无定相,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了。我们看到的清净或者污秽,都是因为我们内心显现出来的。天上所吃的粮食,所用的器皿,随其福德因缘的不同,他们所见到的饭的颜色品质就不一样,这都是因为福报而来的。我们今天为业障的污秽而把我们自心障弊了。
我看了一个公案,说一个善知识,他请弥勒菩萨来讲经说法。弥勒菩萨来讲经说法时,有缘的众生能看到弥勒菩萨讲经说法,功德庄严。没有缘的只听到声音而见不到人。甚至还有一些众生看到的是一个老比丘,不是弥勒菩萨。还有一些人看到的是不具备威仪比丘的在那里讲。根据各人的业力不同,见到的弥勒菩萨自然不一样。有一个老修行专门到五台山去拜文殊菩萨,结果没见到。在路上捡了一只狗,长疮,这个老修行人帮它舔疮。在他业障还没有清净之前,他始终见不到。当他的业障开始清净下来,礼拜文殊菩萨,惭悔自己的业障,慢慢他就能看见这只狗并不是一只狗,而是菩萨的化身来度化他的。你是什么心态所见到的这些世界就不一样了。有的还说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同样是一个世界,有一个表面的圣水寺,还有一个隐匿的圣水寺,他们在道场里修行,根本看不到。这个世界就这么神秘,世界有多少呢?太少了。我们现在三维空间,多元化的世界,并不是现前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曾经显现了一个神通,人家说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了,娑婆世界怎么还是五浊恶世呢。释迦牟尼佛显现了神通,他五指按地,把娑婆世界变得象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庄严。这个娑婆世界你们看它是污秽的,释迦牟尼佛看它是清净的,各人的业力不同。
所以《阿弥陀经》上的西方极…
《安居讲法第三十三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