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部39经 马城大经▪P2

  ..续本文上一页,现在,我从那奴隶被释放,是依靠自己者、不依靠他人者、自由者,能去想去的地方。』他从此因缘而会得到欣悦,会到达喜悦。

  比丘们!犹如有财富、有财物的男子如果走上旷野道路,过些时候,如果他从那个旷野平安地、无恐怖地度脱,没有任何财物损失,他这么想:『以前,有财富、有财物的我走上旷野道路,现在,我从那个旷野平安地、无恐怖地度脱,没有任何财物损失。』他从此因缘而会得到欣悦,会到达喜悦。

  同样的,比丘们!比丘看这些自己未舍断的五盖如借款、疾病、监狱、奴隶、旷野道路;看这些自己已舍断的五盖如无借款、无疾病、从监狱被释放、自由者、安稳的终极之地。

  他舍断这些心的小杂染、慧的减弱之五盖后,从离欲、离不善法后,进入后住于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禅,他以离而生喜、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离而生喜、乐遍满。比丘们!犹如熟练的澡堂师傅或澡堂师傅的徒弟在铜皿中撒布沐浴粉后,与水充分搅拌,沐浴粉团随之湿润、来到湿润、内外被渗透湿润而无遗漏。同样的,比丘们!比丘以离而生喜、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离而生喜、乐遍满。

  再者,比丘们!比丘以寻与伺的平息,自信,一心,进入后住于无寻、无伺,定而生喜、乐的第二禅,他以定而生喜、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定而生喜、乐遍满。比丘们!犹如有涌泉的水池,其在东方无进水口,在西方无进水口,在北方无进水口,在南方无进水口,天又不能经常给予正确的水流,而那水池的冷水保持涌出后,那水池会被冷水润泽、遍流、充满、遍满,全水池没有任何地方不会被冷水遍满。同样的,比丘们!比丘以定而生喜、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离而生喜、乐遍满。

  再者,比丘们!比丘以喜的褪去与住于平静,正念、正知,以身体感受乐,进入后住于这圣弟子宣说:『他是平静、专注、住于乐者』的第三禅,他以离喜之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离喜之乐遍满。比丘们!犹如在青莲池、红莲池、白莲池中,一些青莲、红莲、白莲生在水中,长在水中,依止于水面下,沈在水下生长,从其顶点到根被冷水润泽、遍流、充满、遍满,全青莲、红莲、白莲没有任何地方不会被冷水遍满。同样的,比丘们!比丘以离喜之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离喜之乐遍满。

  再者,比丘们!比丘以乐的舍断与苦的舍断,及以之前喜悦与忧的灭没,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正念遍净的第四禅,他以遍净、皎洁之心遍满此身后而坐,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遍净、皎洁之心遍满。比丘们!犹如男子会以白衣包含头裹上后而坐,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会被白衣遍满。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染污的、可塑的、堪任的、住立的、到达不动的时,他使心转向许多前世住处之回忆。他回忆起许多前世住处,即:一生、二生、……(中略)像这样,他回忆起许多前生住处有这样的行相与境遇。比丘们!犹如男子如果从自己的村落走到其它村落,再从那个村落走到其它村落,再从那个村落走回自己的村落,他这么想:『我从自己的村落走到那个村落,在那里,我这么站,这么坐,这么说话,这么沈默,再从那个村落走到那个村落,在那里,我这么站,这么坐,这么说话,这么沈默,我再从那个村落走回自己的村落。』同样的,比丘们!比丘回忆起许多前世住处,即:一生、二生、……(中略)像这样,他回忆起许多前生住处有这样的行相与境遇。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染污的、可塑的、堪任的、住立的、到达不动的时,他使心转向众生死亡与往生之智,他以清净、超越人的天眼,看见当众生死时、往生时,在下劣、胜妙,美、丑,幸、不幸中,了知众生依业流转:……(中略)。比丘们!犹如两间有门的家屋,在那里,有眼的男子们站在中间能看见进、出,走动、探查家的人们。同样的,比丘们!他以清净、超越人的天眼,看见当众生死时、往生时,在下劣、胜妙,美、丑,幸、不幸中,了知众生依业流转:……(中略)。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染污的、可塑的、堪任的、住立的、到达不动的时,他使心转向烦恼之灭尽智。他如实了知:『这是苦。』如实了知:『这是苦集。』如实了知:『这是苦灭。』如实了知:『这是导向苦灭道迹。』如实了知:『这些是烦恼。』如实了知:『这是烦恼集。』如实了知:『这是烦恼灭。』如实了知:『这是导向烦恼灭之道。』当他这么知、这么见时,心从欲的烦恼解脱,心从有的烦恼解脱,心从无明的烦恼解脱。当解脱时,有『[这是]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比丘们!犹如峡谷中的水池清澈、清净、不浊,在那里,有眼的男子站在岸边能看见牡蛎、贝类、砂砾、小石、鱼群优游与停止,他这么想:『这水池清澈、清净、不浊,在那里,有这些牡蛎、贝类、砂砾、小石、鱼群优游与停止。』同样的,比丘们!他如实了知:『这是苦。』……(中略)『……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比丘们!这位比丘被称为『沙门』、『婆罗门』、『沐浴者』、『明智者』、『闻解者』、『圣者』、『阿罗汉』。

  比丘们!怎样是比丘沙门呢?污染的、再有的、不幸的、苦报的、未来被生老死的恶不善法被[他]静止,这样,比丘是沙门。

  比丘们!怎样是比丘婆罗门呢?污染的、再有的、不幸的、苦报的、未来被生老死的恶不善法被[他]排斥,这样,比丘是婆罗门。

  比丘们!怎样是比丘沐浴者呢?污染的、再有的、不幸的、苦报的、未来被生老死的恶不善法被[他]沐浴,这样,比丘是沐浴者。

  比丘们!怎样是比丘明智者呢?污染的、再有的、不幸的、苦报的、未来被生老死的恶不善法被[他]知道,这样,比丘是明智者。

  比丘们!怎样是比丘闻解者呢?污染的、再有的、不幸的、苦报的、未来被生老死的恶不善法被[他]流失,这样,比丘是闻解者。

  比丘们!怎样是比丘圣者呢?污染的、再有的、不幸的、苦报的、未来被生老死的恶不善法被[他]远离,这样,比丘是圣者。

  比丘们!怎样是比丘阿罗汉呢?污染的、再有的、不幸的、苦报的、未来被生老死的恶不善法被[他]远离,这样,比丘是阿罗汉。」

  这就是世尊所说,悦意的那些比丘欢喜世尊所说。

  马城经第九终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如梵志法(MA.182);婆罗门法行(AA)」,南传作「婆罗门所作之法」(dhammā…brāhmaṇakaraṇ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那些成为婆罗门之事」(those things that make one a brahmin)。按:此处的「梵志;婆罗门」(brāhmaṇa),是经文结尾处所说的恶不善法的「被排斥」(Bāhitāssa)状态,在巴利语中两者有谐音的关系。

  「息止(MA.182)」,南传作「被[他]静止」(Samitāss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他使之静下来」(He has quieted down),并解说,此处的「沙门」与「静止」在巴利语有谐音的关系,其它「婆罗门」与「排斥」,「明智者」与「知道」,「闻解者」与「流失」、「圣者」与「远离」、「阿罗汉」与「远离」在巴利语也是谐音的关系。

  「(我们将)受持后转起」(samādāya vattissāma)(采取并且遵循),参看《中阿含142经》比对。

  「从障碍法」(āvaraṇīyehi dhammeh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属于妨碍的状态」(of obstructive states)。

  

《中部39经 马城大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