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部22经 蛇譬喻经▪P3

  ..续本文上一页沙门、婆罗门以不存在、虚伪、不实而毁谤我:『沙门乔达摩是虚无论者,他宣说存在众生的断灭、消失、非有。』比丘们!那些沙门、婆罗门尊师们以不存在、虚伪、不实而毁谤我:『沙门乔达摩是虚无论者,他宣说存在众生的断灭、消失、非有。』我并非如此,我没如那样说。比丘们!从以前到现在,我只安立苦以及苦之灭,比丘们!在那里,如果其他人[因此而]辱骂、诽谤、恼害、骚扰如来,比丘们!在那里,如来没有嫌恨、不满、心的愤怒;比丘们!在那里,如果其他人[因此而]恭敬、尊重、尊敬、崇敬如来,比丘们!在那里,如来没有欢喜、喜悦、心的得意;比丘们!在那里,如果其他人[因此而]恭敬、尊重、尊敬、崇敬如来,比丘们!在那里,如来这么想:『他们在这以前所遍知之处对我作像这样的行为。』比丘们!因此,在这里,如果其他人辱骂、诽谤、恼害、骚扰你们,比丘们!在那里,你们应该不作嫌恨、不满、心的愤怒;比丘们!因此,在这里,如果其他人恭敬、尊重、尊敬、崇敬你们,比丘们!在那里,你们应该不作欢喜、喜悦、心的得意;比丘们!因此,在这里,如果其他人恭敬、尊重、尊敬、崇敬你们,比丘们!在那里,你们[应该]这么想:『他们在这以前所遍知之处对我作像这样的行为。』

  比丘们!因此,在这里,凡非你们的,你们要舍断!舍断了它,必将对你们有长久的利益与安乐。而,比丘们!什么是非你们的?比丘们!色非你们的,你们要舍断!舍断了它,必将对你们有长久的利益与安乐;比丘们!受非你们的,你们要舍断!舍断了它,必将对你们有长久的利益与安乐;比丘们!想非你们的,你们要舍断!舍断了它,必将对你们有长久的利益与安乐;比丘们!行非你们的,你们要舍断!舍断了它,必将对你们有长久的利益与安乐;比丘们!识非你们的,你们要舍断!舍断了它,必将对你们有长久的利益与安乐。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凡在这祇树林中,人们如果拿走草、薪木、枝条、树叶,或烧掉,或依他想的而作,你们会这么想:『人们拿走我们,或烧掉,或依他想的而作。』吗?」

  「不,大德!那是什么原因呢?大德!因为这不是我们的真我,也不是属于真我的。」

  「同样的,比丘们!凡非你们的,你们要舍断!舍断了它,必将对你们有长久的利益与安乐。而,比丘们!什么是非你们的?比丘们!色非你们的,你们要舍断!舍断了它,必将对你们有长久的利益与安乐;比丘们!受……(中略)比丘们!想……(中略)比丘们!行……(中略)比丘们!识非你们的,你们要舍断!舍断了它,必将对你们有长久的利益与安乐。

  比丘们!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当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时,凡那些烦恼已尽、修行已成、应该作的已作、负担已卸、自己的利益已达成、有之结已被灭尽、以究竟智解脱的阿罗汉比丘,对他们来说没有轮回的安立。

  比丘们!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当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时,凡五下分结已被舍断的比丘,他们全都为化生者,在那里入了究竟涅槃,为不从彼世转回者。

  比丘们!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当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时,凡三结已被舍断,贪、瞋、痴薄的比丘,他们全都为一来者,只来此世一回后,将得到苦的结束。

  比丘们!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当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时,凡三结已被舍断的比丘,他们全都为入流者,不堕恶趣法、决定、以正觉为彼岸。

  比丘们!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当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时,凡随法行者、随信行者的比丘,他们全都以正觉为彼岸。

  比丘们!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当法已被我这么善解说、阐明、显露、说明、剥掉破旧衣时,凡对我有足够的信与足够的热爱者,他们全都以天界为趣处。」

  这就是世尊所说,悦意的那些比丘欢喜世尊所说。

  蛇譬喻经第二终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伽陀婆棃(MA.200)」,南传作「捕鹫者」(gaddhabādhi,另译为「鹰师;鹰饲」),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秃鹫杀手」(the vulture killers)。

  「障碍(MA.200)」,南传作「障碍法」(antarāyikā dhamm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被称为阻碍的事」(things called obstructions),并引注释书的解说,这是指与女人有性关系(to engage in sexual relations with women),注疏说,包括「相拥与抚摸」(hugging and stroking)。

  「欲如骨璅」等譬喻,详细内容参看《中阿含203经》。

  「颠倒受解(MA.200)」,南传作「错误地把握」(duggahitena,逐字直译为「恶+取」),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以你错误的理解(抓取)」(by your wrong grasp)。

  「诤知此义(MA.200)」,南传作「以诘难效益」(upārambhānisaṃs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为了批评他人」(for the sake of criticising others)。

  「不善解取蛇法(MA.200)」,南传作「对蛇错误地把握」(Duggahitattā…alagaddass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因为他的错误抓蛇」(Because of his wrong grasp of the snake)。按:此处的「抓」与对法的「把握」使用同字,为双关语。

  「铁杖(MA.200)」,南传作「羊足棒」(ajapadena daṇḍen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裂口棒」(a cleft stick)。按:此即前端呈Y形开叉(如羊蹄)的棍子。

  「况非法耶(MA.200);何况恶法而可玩习;何况非法(AA)」,南传作「何况非法」(pageva adhamm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何况违反教导(教义)的事」(how much more so things contrary to the teachings),并解说,此处的「法」意义含糊,注释书解说为「好的情况」(good states),如舍摩他与毗婆舍那,但长老认为应该指「教导」(teachings),亦即:执取圣者的教导都会阻碍进展了,何况违反教导。

  「见处」(diṭṭhiṭṭhānān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见的立场」(standpoints for views),并引注释书解说,这里的见是邪见本身以及其所引生更细的邪见。

  「意所思念(MA.200)」,南传作「被意所随行」(anuvicaritaṃ manas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心理的沈思」(mentally pondered)或「被心涉及(衡量)」(ranged over by the mind,SN.24.2),并解说,这一系列指的就是「识」:眼识、耳识、鼻舌身识(所觉)、意识(所得、所求、被意所随行)。

  断无明的「度堑」(MA.200, SA.71),南传作「障碍已除去」(ukkhittapaligh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他的箭杆已拔起」(whose shaft has been lifted),按:paligha一般都译为「闩;横木」(a cross-bar)或「障碍」(an obstacle)。

  断生死的「超越境界」(SA.71),「破墎」(MA.200),南传作「沟已填满」(saṃkiṇṇaparikkho,疑为samākiṇṇaparikho之误),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他的沟渠已填满」(whose trench has been filled)。

  断渴爱的「脱诸防逻」(SA.71),「过堑」(MA.200),南传作「柱已拔起」(abbūḷhesik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他的标柱已根除」(whose pillar has been uprooted)。

  断我慢的「建圣法幢」(SA.71),「圣智慧镜」(MA.200),南传作「圣者旗已落下、重担已落下、已分离(已离缚)」(ariyo pannaddhajo pannabhāro visaṃyutt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他的旗帜已降下,负担已放下,他不被束缚」(whose banner is lowered, whose burden is lowered, who is unfettered)。

  断五下分结的「断关」(SA.71),「无门」(MA.200),南传作「无门闩」(niraggaḷo,另译为「无门的;无障碍的;无遮的」),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无闩者;无遮栏者;无障碍者」(whose has no bar)。

  「我慢」(asmimān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我是』之自大」(the conceit ”I am,”)。

  「如来(MA.200)」,南传作「像这样已去者」(tathāgatassa,另译为「如去;如来」),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像这样已去者」(one thus gone)。

  「已变热」(usmīkatopi,逐字直译为「热+已被作」),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点燃即使一点智慧的火花」(kindled even a spark of wisdom)。

  「在欲寻之外」(aññatra kāmavitakkeh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无感官想要的想法」(without thoughts of sensual desire)。

  「像那样自由说话的效益」(itivādappamokkhānisaṃs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为了在辩论中赢」(for winning in debates)。

  「他对不存在不战栗」(asati na paritassatī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他对关于所有为不存在的不被扰动」(he is not agitated about what is non-existent)。

  「见之依止」(diṭṭhinissay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那个观点的支持」(a support that view)。

  「我的属于真我的」(attaniyaṃ me),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我的所有属于自我者」(for me what belongs to a self),并解说「所有属于自我者」或「自我的所有物」(self”s property)的观念归因于在五蕴中任一个不被认定为真我,一如个人外部的所有物。此段显示这一对「我」与「我所」的互相依存与同时站不住脚。按:「属于真我的」(attaniyaṃ),另译为「属我的;我所」。

  「愚者之法」(bāladhammo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愚者的教导」(foolish teaching)。

  「再有」(ponobbhavik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带来重新的生命」(brings renewed being)。

  「不被随知」(ananuvijjo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是无法追踪的」(is untraceable)。

  「以前所遍知之处」(pubbe pariññātaṃ tatth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先前被完全地理解的那个」(which earlier was fully understood),并解说这是指五蕴,被恭敬或辱骂的只是五蕴,不是「我」或「自我」(not an "I" or self)。

  「剥掉破旧衣」(chinnapilotik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免于补锭」(free of patchwork)或「剥下补锭」(stripped of patchwork, SN.384)。

  「正经、……说义」(十二分教),南传作「修多罗、……毗富罗」(九分教),参看《中阿含1经》比对。

  「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南传作「彼是我者彼即是世间」(so attā so lok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那自我者即是世界」(That which is the self is the world)。

  「真我论之取着」(attavādupādān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执取自我之教义」(clinging to a doctrine of self),Thanissaro Bhikkhu英译为「执着自我之教义」(clinging to a doctrine of self)。

  「我的真我」(attā me),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我的自我」(for me a self)。

  「筏喻法」(MA),「筏譬喻」(AA),南传作「筏譬喻法」(kullūpamaṃ dhamm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佛法与木筏相似」(the Dhamma is similar to a raft)。

  

《中部22经 蛇譬喻经》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中部23经 蚁丘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