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部21经 锯子譬喻经▪P2

  ..续本文上一页真实的或以不真实的、以柔和的或以粗暴的、以伴随利益的或以不伴随利益的、以慈心的或以内瞋的。比丘们!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适当时机或不适当时机地说;比丘们!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真实或不真实地说;比丘们!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柔和或粗暴地说;比丘们!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伴随利益或不伴随利益地说;比丘们!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慈心或内瞋地说。比丘们!在那里,你们应该这样学:『我们的心将不变易,我们将不说恶语,我们将住于为[他人]利益的同情,慈心而不内瞋,我们将以与慈俱行之心遍满那个人后而住,且以他为所缘,以与慈俱行之心,以广大、以出众、以无量、以无怨恨、以无恶意之心遍满全部世间后而住。』比丘们!你们应该这样学。

  比丘们!犹如男子如果拿了胭脂红、郁金黄、靛蓝、深红走来,如果他这么说:『我将在这虚空中刻画形相、使形相出现。』比丘们!你们怎么想:那位男子是否能在这虚空中刻画形相、使形相出现呢?」

  「不,大德!那是什么原因呢?大德!因为这虚空非色、不可见,在那里,不容易刻画形相、使形相出现,这位男子只会有疲劳与恼害的分。」

  「同样的,比丘们!有这五种语法,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以这五种语法]说:以适当时机或以不适当时机、……(中略)『我们的心将不变易,……且以他为所缘,以与慈俱行之心,以广大、以出众、以无量、以无怨恨、以无恶意之心遍满全部世间后而住。』比丘们!你们应该这样学。

  比丘们!犹如男子如果拿了炽燃的草炬走来,如果他这么说:『我将以这炽燃的草炬烧干恒河。』比丘们!你们怎么想:那位男子是否能以这炽燃的草炬烧干恒河呢?」

  「不,大德!那是什么原因呢?大德!因为恒河深不可量,不容易以这炽燃的草炬烧干它,这位男子只会有疲劳与恼害的分。」

  「同样的,比丘们!有这五种语法,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以这五种语法]说:以适当时机或以不适当时机、……(中略)『我们的心将不变易,……且以他为所缘,以与慈俱行之心,以广大、以出众、以无量、以无怨恨、以无恶意之心遍满全部世间后而住。』比丘们!你们应该这样学。

  比丘们!犹如有被搓揉、被善搓揉、被彻底搓揉过、柔软、滑溜、断除沙沙声、断除啪啦啪啦声的猫皮袋,那时,如果男子拿了木棒或石头走来,如果他这么说:『我将以木棒或石头使这被搓揉、被善搓揉、被彻底搓揉过、柔软、滑溜、断除沙沙声、断除啪啦啪啦声的猫皮袋沙沙作响、啪啦啪啦作响。』比丘们!你们怎么想:那位男子是否能以木棒或石头使那被搓揉、被善搓揉、被彻底搓揉过、柔软、滑溜、断除沙沙声、断除啪啦啪啦声的猫皮袋沙沙作响、啪啦啪啦作响呢?」

  「不,大德!那是什么原因呢?大德!因为那猫皮袋已被搓揉、被善搓揉、被彻底搓揉过,柔软、滑溜、断除沙沙声、断除啪啦啪啦声,不容易以木棒或石头使它沙沙作响、啪啦啪啦作响,这位男子只会有疲劳与恼害的分。」

  「同样的,比丘们!有这五种语法,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以这五种语法]说:以适当时机或以不适当时机、以真实的或以不真实的、以柔和的或以粗暴的、以伴随利益的或以不伴随利益的、以慈心的或以内瞋的。比丘们!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适当时机或不适当时机地说;比丘们!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真实或不真实地说;比丘们!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柔和或粗暴地说;比丘们!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伴随利益或不伴随利益地说;比丘们!当他人对你说时,他会慈心或内瞋地说。比丘们!在那里,你们应该这样学:『我们的心将不变易,我们将不说恶语,我们将住于为[他人]利益的同情,慈心而不内瞋,我们将以与慈俱行之心遍满那个人后而住,且以他为所缘,以与慈俱行之心,以广大、以出众、以无量、以无怨恨、以无恶意之心遍满全部世间后而住。』比丘们!你们应该这样学。

  比丘们!即使盗贼、调查员以两边都有木把的锯子一个肢体、一个肢体地切开,在那里会使心惹恼,那样也非我的教导。比丘们!在那里,你们应该这样学:『我们的心将不变易,我们将不说恶语,我们将住于为[他人]利益的同情,慈心而不内瞋,我们将以与慈俱行之心遍满那个人后而住,且以他为所缘,以与慈俱行之心,以广大、以出众、以无量、以无怨恨、以无恶意之心遍满全部世间后而住。』比丘们!你们应该这样学。

  比丘们!如果你们经常作意这个锯子譬喻的教诫,比丘们!你们会看见那细或粗的语法你们不能忍的吗?」

  「不,大德!」

  「比丘们!因此,在这里,你们要经常作意这个锯子譬喻的教诫,你们将有长久的利益与安乐。」

  这就是世尊所说,悦意的那些比丘欢喜世尊所说。

  锯子譬喻经第一终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道说(MA.193);称讥、毁呰(AA)」,南传作「贬损」(avaṇṇaṃ bhāsati,直译为「说不名誉过;说不称赞」),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说毁谤;说谴责」(spoke dispraise)。

  「有念依家(MA.193)」,南传作「依存于家的寻」(gehasitā vitakk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基于屋主生活的想法」(thoughts based on the household life)。

  「一坐食」(ekāsanabhojan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在单一期间吃」(eat at a single session),并解说这是指「日中一食」(eating a single meal in the forenoon only),而这只是建议,并非强制(but not required),因为根据「波罗提木叉」(pātimokkha),比丘只在午后到隔日黎明前被禁止进食。按:《中阿含194经》称「一坐食戒」,《中部65经》称此为「学处」(sikkhāpade),可见有一个时期的「波罗提木叉」应该定有此条,应有强制效力,现存的「波罗提木叉」没有此条,应该是佛陀立了后又开(解除或修订)了吧。

  「可于我心(MA.193)」,南传作「使我的心欢喜」(ārādhayiṃsu vata me…cittaṃ,另译为「使我的心适意」),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使我的心欢喜」(satisfied my mind)。

  「善语恭顺(MA.193)」,南传作「易被说服的」(suvacoti,另译为「善语;从顺的」),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容易告诫」(easy to admonish)。

  「言道(MA.193)」,南传作「语法」(vacanapathā,另译为「语路」),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说话的过程」(courses of speech),或「字眼」(words,MN.2),或「说话的方式」(ways of speech, AN.6.58)。

  「缘彼(MA.193)」,南传作「且以他为所缘」(tadārammaṇañc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从他开始」(and starting with him)。

  「非地」(apathavi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没有地;地之外」(without earth)。

  「内瞋」(dosantaroti,另译为「瞋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内在的恨」(inner hate)。

  

《中部21经 锯子譬喻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