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利得者。』而,学友!这是可能的:其他比丘会是胜妙之病人的需要物、医药必需品的利得者,非那位比丘会是胜妙之病人的需要物、医药必需品的利得者。『其他比丘是胜妙之病人的需要物、医药必需品的利得者,非我是胜妙之病人的需要物、医药必需品的利得者。』像这样,他被激怒、不满。学友!凡愤怒与不满,这两者都是污秽。
学友!污秽,这是这些恶不善欲行的同义语。
学友!凡比丘的任何这些恶不善欲行境未舍断被看见、被听闻,则即使他是住林野者、住边地者、食施食者、次第乞食者、穿粪扫衣者、穿粗衣者,同梵行者仍不恭敬、不尊重、不尊敬、不崇敬他,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那位尊者的那些恶不善欲行境未舍断被看见、被听闻。学友,犹如干净、皎洁的铜钵被从店里或锻工家带来,如果主人以它装死蛇或死狗或死人后,盖上另一个铜钵,走到市场,人们看见他后会说:『先生!这被[你]携带,如珍宝的是什么呢?』他会站起来,打开检视,一看,会起不可意性,会起厌逆性,会起嫌恶性,饥饿者也会没食欲,何况吃饱者。同样的,学友!凡比丘的任何这些恶不善欲行境未舍断被看见、被听闻,则即使他是住林野者、住边地者、食施食者、次第乞食者、穿粪扫衣者、穿粗衣者,同梵行者仍不恭敬、不尊重、不尊敬、不崇敬他,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那位尊者的那些恶不善欲行境未舍断被看见、被听闻。
学友!凡比丘的任何这些恶不善欲行已舍断被看见、被听闻,则即使他是住村落边界者、受请食者、穿屋主给的衣服者,同梵行者仍恭敬、尊重、尊敬、崇敬他,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那位尊者的那些恶不善欲行已舍断被看见、被听闻。学友,犹如干净、皎洁的铜钵被从店里或锻工家带来,如果主人以它装粳米饭、黑粒已除去的白米饭、各种汤、各种咖哩饭菜后,盖上另一个铜钵,走到市场,人们看见他后会说:『先生!这被[你]携带,如珍宝的是什么呢?』他会站起来,打开检视,一看,会起可意性,会起不厌逆性,会起不嫌恶性,吃饱者也会有食欲,何况饥饿者。同样的,学友!凡比丘的任何这些恶不善欲行已舍断被看见、被听闻,则即使他是住村落边界者、受请食者、穿屋主给的衣服者,同梵行者仍恭敬、尊重、尊敬、崇敬他,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那位尊者的那些恶不善欲行已舍断被看见、被听闻。」
当这么说时,尊者大目犍连对尊者舍利弗这么说:
「舍利弗学友!有个譬喻出现在我的心中。」
「目犍连学友!请你说出来。」
「学友!有一次,我住在王舍城的山围域。学友!那时,我在午前时穿好衣服后,取钵与僧衣,为了托钵进入王舍城。当时,造车师之子瑟密低在刨车辋,而邪命外道玻度之子,前造车师之子站在他旁边。邪命外道玻度之子,前造车师之子心中生起了这样的深思:『啊!这位造车师之子瑟密低会在这车辋刨这个弯、这个曲、这个缺点,这样,这个辋会离弯、离曲、离缺点,纯住立于心材。』学友!造车师之子瑟密低就如邪命外道玻度之子,前造车师之子心的深思那样在那车辋刨这个弯、这个曲、这个缺点。学友!那时,悦意的邪命外道玻度之子,前造车师之子说悦意之语:『我想,他以心知[我]心地刨。』
同样的,学友!那些无信、为了生活而不是由于信,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狡诈、伪善、毛躁、自大、轻浮、饶舌、言语散乱、不守护根门、饮食不知适量、不专修清醒、不珍惜沙门身分、不强烈地尊重所学、奢侈、散漫而率先堕落、轻忽独居的责任、懈怠、缺乏活力、念已忘失、不正知、不得定、心散乱、劣慧、愚蠢的人,我想,尊者舍利弗以心知[我]心地以这法门刨他们。
但,那些由于信,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不狡诈、不伪善、不毛躁、不自大、不轻浮、不饶舌、言语不散乱、守护根门、饮食知适量、已专修清醒、珍惜沙门身分、强烈地尊重所学、不奢侈、不散漫而率先堕落、不轻忽独居的责任、活力已被发动、自我努力、念已现前、正知、得定而心一境、有慧、不愚蠢的善男子,他们听闻尊者舍利弗的这法门后,我想,以语与意喝饮、吃食:『确实好!先生!他使同梵行者从不善中出来,建立于善中。』学友!犹如年轻而喜欢装饰的女子或男子,头已洗,得到青莲花环、大茉莉花环、善思花环,以两手领受后,会戴在头顶上。同样的,学友!那些由于信,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不狡诈、不伪善、不毛躁、不自大、不轻浮、不饶舌、言语不散乱、守护根门、饮食知适量、已专修清醒、珍惜沙门身分、强烈地尊重所学、不奢侈、不散漫而率先堕落、不轻忽独居的责任、活力已被发动、自我努力、念已现前、正知、得定而心一境、有慧、不愚蠢的善男子,他们听闻尊者舍利弗的这法门后,我想,以语与意喝饮、吃食:『确实好!先生!他使同梵行者从不善中出来,建立于善中。』」
像这样,那两大龙互相善说、感到喜悦。
无秽经第五终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饶尘处(MA.87)」,南传作「于尘埃角落」(rajāpathe,逐字直译为「在尘道处」),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尘埃角落」(dusty corner)。
「过失」(āpattiñca,另译为「罪;罪过;犯戒」),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犯罪」(an offence)。
「屏处」,南传作「私下」(anuraho,另译为「秘密地;暗中」),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私下」(in private)。
「欲行的」(icchāvacarānaṃ;另译为「欲求行境;欲求界地」),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愿望」(wishes)。
「珍宝」(jaññajaññaṃ,逐字直译为「高贵的+高贵的;美的+美的」),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珍宝」(a treasure)。
「善思花环」(atimuttakamāl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玫瑰花环」(a garland of roses)。按:「善思花」(atimuttaka),另作「风车藤」,植物名或花名。
《中部5经 无秽经》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