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要去操不该操的心。这一辈子我们能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怎么样为善积德度化众生,把自性道场能安立起来,来觉察善恶因果。并不是要把你上班停下才能修行,修行是不分时间、场合、地点的。你在工作中就是修行,你生意就是修行。你在搞建设过程中,建设就是修行,善恶之道要知道,善恶因果你要明白。你不明白这种善恶因果,你修行建立在什么地方呢?所以修行是不离开我们自己的生活的。你夫妻之间的相处有没有善心呢?有没有正确的方法呢?要改正。夫妻之间的相处就是修行,家庭之间的相处就是修行。你在工作单位当中要处理好工作关系,领导与自己的关系,周边同事的关系就是修行。在做生意的过程当中要用善心来成就自己的福德,不要发染污之财,否则你挣了钱了也有血腥味,那你挣钱就不是修行了。要有善法来修行,先进文化必然带来先进的利益,所以在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征。现在商业文化特别发达,无人不商,所以商业做生意非常普遍。现在要提倡一种什么呢?依善恶因果而做生意。发福德智慧之财,发善业之财,不要发不干净的财。这种时候我们就把善业因果建立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就行了。所以是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他非我不非。在你日常的行为过程中你能不能反省,把这点落实下去?当你能落实下去就很好,所以我们把善恶因果要明白。不管你做什么要牢记一个宗旨要为善积德,将来不管在生死的路上你有善法的保障就好,不仅是你这一辈子有钱的保障,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把贪欲给我们讲清楚,主要是追求钱财而受的苦难给我们说出来,那就是为贪欲所受的苦。
这里说为嗔恨心所受的苦。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在给我们讲嗔恨心的过患,先从道理上来劝化我们。世间上的所有人民,彼此之间做为父子,夫妇,朋友亲戚我们应该以恭敬心相处。要以相互的爱护心慈悲心相处,彼此之间要有恭敬三宝的心来恭敬我们父子,亲属。你对所有的人乃至动物,都要用恭敬三宝的心来恭敬他。我们礼拜佛菩萨是成就自己的恭敬心,把这种恭敬心成就了就要用恭敬心来生活。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恭敬,要爱护对方要有慈悲心,恭敬心、谦虚心,利益众生心。所以说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自己成佛的父母,离开众生我们就没办法成佛了。面临这种父母的时候我们要发孝顺心,要发恭敬心,要发敬爱心,要发饶益心,要发成就众生心。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建立起来。当相敬爱。我们应当相互恭敬爱护慈悲帮助,在这样一种过程当中我们的善法就建立起来了。如果你没有恭敬心,不能相互恭敬爱护成就,那大多数显发出来的就是一种恶法。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人际关系中,你以什么心来对待。对一切男女老少都以恭敬心来对待,你不要老子天下第一,我想叫他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把自己放矮一点,要以恭敬心,爱护心来对待众生,不要互相挑毛病,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人世间就由于这些憎恶显发出来的这些恶业,所以不要相互憎恶和忌妒。
有无相通。在财物上要有无相通,在智慧上要有无相通,在功德上要有无相通,在佛法上要有无相通。财物上你的钱多一点就拿一点出来,照顾那些没有的。我们现在不是号召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要带动另一部分没有富起来的人,你富裕了要把你的钱财贡献出来。你要带动没有学佛的人,你不帮助他学佛,这些人没有善根你不管他,你只想一个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自私自利心。你想一个得到佛法的好处,在学法的过程中是成就自己的悭贪心。在钱财上自己有多余的要用我的富有去接济贫穷的人。佛法上你已经学会了,人家没有学会,你就要帮助别人学会,去带他人学会。佛法上有无相通,先进门的帮助没有进门的,先学佛的帮助没有学佛的。智慧上要有无相通。为善为恶只在一念之间,改正起来就非常快,所以我们不要看不起那些恶人,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说不定哪天就没钱没势了。要学会雪中送炭,要让我的智慧来帮助那些现在暂时还愚痴的人,让你学习佛法来成就别人没有的学习的佛法,这叫有无相通,这就是叫财布施,法布施。世间上的人,有痛有恐惧,你要帮助他克服。所以用布施来成就有无相通,慈悲心平等心成就相互恭敬敬爱的心。不要因为这种悭贪不舍而不布施。
言色常和。莫相违戾。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言语面色要常常保护和颜悦色。世间上做生意的人为了挣钱,他有一句话,和气生财。所以要想赚取钱财就要和气。我们现在是要修功德的人,你不和气怎么生财呢?所以这种言语要常保持和颜悦色。大家和睦相得,要守规矩。不守规矩的话,人世间就没有游戏规则了。往往你就要损伤别人,让别人不高兴。本来是很好的人际关系,你违背大众的规矩常识,违背人心而做事情就很艰难,所以违背人心是不好的。人家高兴了,你偏偏让人家不高兴。人家欢喜了,你偏偏让人家痛苦。人家正说他的好处,你不会赞叹,你冷言冷语,你忌妒别人,违背别人的心念,这种时候不好的人际关系就从这里产生了。有一个老和尚很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出牌不按规矩来,这是最麻烦的事情。那几个大和尚都在讨论。他们说的是为人处事,不是说的打牌。现在的人讲什么规矩!能得到钱,能当上官,得到现实利益就行了嘛,有钱就是老子,有官位就是老大。不讲规矩,在世间上就乱了嘛。善法目前有利益,将来也有利益。今天稍微得到一点好处,今天好处变质了,不能继续下去,那肯定不是善法,是有漏的世间法。我们要不管对谁都有利益,不仅是对现在有利益,对将来也有利益。如果我们都处于恶性循环当中,这种利益就不能保证。实际上就是要在善法当中来求,处在心法当中来求。这是从道理上来劝化我们一切的人际关系应该用恭敬心,相互的爱护之心。
慈悲心,饶益众生心,孝顺众生心来成就,能令众生欢喜者令诸佛欢喜。诸佛以大菩提心为根本,大菩提心是利益众生为根本,诸佛是利益众生的。我们现在也能利益众生,能令众生高兴,就能令诸佛欢喜。所以说我们想成佛要抓住成佛之道,不要走恶性循环,不要走善的对立面(就是嗔恨心,恶法)。所以我们今天修行就是修恭敬心,修孝顺心,修利益众生心,不要去害人,这是宗旨。我们现在念佛的人没有这种心。时时刻刻想占人家的便宜,时时刻刻想整别人,让别人心里怎么不高兴。这样念佛就念到一边去了,你就不懂念佛的道理,这是从道理上来教育我们。下面一段,也是接着讲这种事情。
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即时。应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待人接物,开言吐语,起心动念要成就这种恭敬心,利益众生心,慈悲心。从它的反面来说,反面就是嗔恨心,斗争心,所以说斗争和嗔恨究竟有什么过患。我们人呢,有的时间心里面开始产生不同意见了,大家开始竞争辩论,大家要争输赢。当我们心里有差距,能平等地争论的时候还好,往往在争论当中他就开始越争论越不舒服,开始辩道理佛法,心里嗔恨得不得了。恚也是嗔恨,怒也是嗔恨。我们自己心里千差万别,世间上人各一百,形形色色,哪里能全和我们保持一致呢?你没有恭敬心包容心就会产生分歧,就有众生的执着,我相人相,要争个输赢。他心里有这种恨意不高兴,这种意识就要生起来。这种恨意,我们今天稍微意识里有一个恚恨心,哪怕非常小,仅仅是一种不高兴心,不平衡心,非常微小的忌妒之心,在这种心当中产生不愉快,在不愉快中产生厌恶心,在厌恶心中产生恚恨心,到最后就没有止境了。所以当这种恨意非常微小的时候,我们一般还能控制。当你的情绪到达一定的时候,人就劝不住了,拉都拉不住了,就很厉害了。所以恚恨心是有程度的不同的,他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厉害。
两个居士从来不认识,今天聚在一起了,言语之间开始还有点高兴,大家言语还投机,还能说到一块儿。你是我的知音我是你的知音,这样能和合相处在一起。人处在一起的时候,原来没在一起还好,现在在一起了,牙齿和嘴皮还要打架呢,到分歧的时候心里就不舒服了,变成是非之心了。原来很好的朋友,原来只是赞叹他,现在只是批评他了,最好的朋友到最后变成最不好的了。因为你的根底他都知道,原来是好朋友,到最后结成冤家了,一点点的不和合,慢慢成冤家路窄了,是不是一点点增加了呢?刻骨的仇恨就这样产生了。我们这一辈子一点点的不快乐,到最后就越来越厉害,到未来的时候他就形成冤家了。所以我经常给大家说,在这一世大家相处的过程当中,你不要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大家要相互和合。有分歧大家要坐下来,我对你不高兴,我为什么不高兴,我给你说,我们要把心结要解掉。如果说你不解掉,今天结一个结,明天结一个结,心结多了,将来就麻烦了,将来就有冤家对头。
为什么这一辈子有的人我们一看就很欢喜,为什么这一辈子中有的人我们一见就忿恨,这都上过去世引起的。心念是连续的,不是你经过的心念就忘记了。多少年之后,你儿时玩的游戏,等你长大了,在你不经意之间在脑海里就显现出来了,不可思议啊。不能及时解决彼此的心结,你给我提意见,我给你提意见,乃至在梦中一见他就跟他打架,这样的心思越来越激烈,自然就是冤家对头了,逐渐还会形成大的冤家对头。同样的善法也是这样的。所以说主要是一个心念,你的心态怎么样,你不看别人的弊端,光看人家的好处,我自己对他的恭敬心慢慢就生起来了,这就是一种心态所决定的。如果你今天发现人家一点弊病,后天再发现一点,完了。你喜欢吃面包的,你一看面包的色香味,今天吃了我很欢喜,明天再见这种面包你就欢喜。这种不断地喜欢,以后你就离不开这种面包了,就是这样。你喜欢吃什么菜,今天喜欢,明天喜欢,到最后就是你最喜欢的菜了。你看那些恋爱的男女就是这样,开始一听他这种声音不错。明天再听她的歌,不错,又是一个优点,后天看他跳舞,为人处事也还不错,每天了解一点,到最后他心里就割舍不下了,就开始追求了,在这种过程中把婚姻关系缔结下来了。冤家也是这样缔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样,他只朝好的方面看,爱恋之心越来越厉害,两个人离不开,就只有结婚了。冤家关系也是这样缔结的,只是思维的心态不一样,情人之间是相互的称叹,相互发现别人的魅力,冤家是相互挑毛病,天长日久,冤家对头就成了,离不开。冤家对头也离不开,不是冤家不聚头,还是离不开。爱人也离不开,这种冤家也离不开,爱恨是一体。不管你爱的人还是你恨的人,离不开的就是这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爱的人,一个是你恨的人,时时刻刻在你面前晃来晃去。爱的人出现让你高兴,在快乐与不快乐中转来转去。 人生就在快乐与不快乐中跑来跑去,因为冤家对头我们不高兴,爱人安慰你,你又增加了一份感染心执着心。冤家对头成就了你的爱心,爱恨本来是一体,你爱的最深的就是你最痛恨的,让你欢喜让你忧的就是心态。只要你把这四句话听懂了,你选择什么样的心态来生活。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讲道理,世间之事善恶的因果是要有量的增加的,善能善缘无尽,恶也可以恶缘无尽,不是停止不动的,所以这种道理非常深刻。
《安居讲法第二十一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