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讲法第八讲

  各位同修,翻开第七十五页。世尊说重颂,前面是长行。下面是偈颂,再一次把前面长行所说的意义重复一遍。为什么要重说一遍呢?需要强调所说内容非常重要。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各赍天妙华,宝香无价衣,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恭敬绕三匝,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微妙难思议,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三匝从顶入,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大士观世音,整服稽首问,白佛何缘笑,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土,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闻法乐受行,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土,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名显满十方。

  奉事亿如来,飞化遍诸刹,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净慧知本空,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佛慧无边际,如是致清净。

  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若闻精进求。

  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是故当发意。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

  把前面所讲过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庄严,有种种的利益重新宣说一遍。用这种偈语给我们讲便于我们背诵。所以你听了之后,长行不好记,这些句子你能背诵就最好了。有什么好处呢?你能以依闻句而思维,那叫如理思维。那是我们修行信愿之心这种善法欲生起来所要观修的一种法。你要记下,就对自己就有好处。一切经的语句非常精练、优美这时我们要加深印象,争取在内心能记忆下来。要经常思考这些文句的含义,那就是修法,如理思维,那就很好。你要心里没有记忆什么都不知道,叫你修法你怎么修呢?所以说,年轻的时候,在健康的时候,在最初出家信心好的时候,我们自己要多背诵这些经典。特别是沙弥,刚出家的,要多背诵。经常背这些经典,人的善根也在增长。平时没有事,你干什么,就来背诵经典。所以说,要以这些文句来锻炼我们的记忆能力。要不锻炼的话,过几年你的记忆就不好了,叫你记一点东西不容易记住。记忆也要常常锻炼。

  这三十个偈颂:前面有十五个偈颂——专门赞颂前面所说的:后面有五个偈颂——讲上面说的诸佛共同赞叹阿弥陀佛。意思非常明了,你一看就能明白。

  最初有两个偈颂,四句为一节,两个偈颂就有八句,专门赞颂前面十方诸大菩萨,一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东方佛国其数如是,菩萨众往生无量界,南西北上下亦然。菩萨众往生无量界。东方这个佛国无数无量,像恒河的沙子那么多。这些诸大佛土的菩萨众,每一个都是大菩萨,他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无数佛,能迅速成就佛道。他方国土的诸大菩萨,他们修行已经有相当成就,为了迅速成就佛道,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凭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加持,他能够迅速地趣办佛道。所以无量寿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迅速要让自己成佛。现在你修禅宗,各种的法门,你曾经修习过更好。你修习的基础上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加被迅速成佛。有你原来修行的基础,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更快。他已经到了其他佛国,他照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迅速成就佛道。南西北四维上下,也像前面这些菩萨大众一样,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求见阿弥陀佛。

  无量觉,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叫无量寿、无量光、无量觉、无量福德智慧。一切善法都达到无限极,叫无量,这叫称性功德。把心性,我们的功德是名心见性,修一切善法都是为明心见性、开发智慧。当你明心见性之后,如实知心。把自心明了之后,知心无量无边,觉悟无量无边,功德无量无边。相好庄严,都是从你心性当中显现出来的无量功德善法,无量的神通智慧,这是我们人人本具的。所以说,我们这颗心小,可也小到极限,小而无漏。他大而无外,没有什么比他大的。庄子里讲逍遥,能忘我,他能逍遥。大有大的,小有小的。心就是这样,只要你能安住于当下,不管现在感受怎么样,只要你能安住于当下,对生命来说都是一种快乐。

  正当我们受苦时,一样可以修行。痛苦的是谁?观察受痛苦的。为什么要这样受苦,苦是怎么生起来的?很多同修说我没有时间修行,我现在要上班,要带小孩,没有关系,世初世间一切都不妨碍我们修行,修行是如实知自心。你在做一切事情的时候,都是如实知自心。你在烦恼的时候,你能如实知烦恼者是谁,烦恼的心怎么起来的,他怎么由小烦恼到大烦恼。当你有觉照之心的时候修行就体现出来了,所以说这里显发出来了。我们念佛——无量寿佛,译成无量觉,是有内在的含义的,修行就是觉照。

  以前有个公案讲:有个小偷来找老和尚,说我要出家。老和尚说好嘛,你要出家我收你。其他的弟子不同意,说师父他是小偷。老和尚说,我们佛教度化一切众生,一切的恶人我们也不能抛弃在外。菩萨发心广大,要尊重他的佛性,人人内在都有佛性,这些恶人他也有佛性。他是小偷,他要求出家。他说你们做和尚要修行,我也要修行。师父说修行很简单,你有修行的思路相当于点燃一盏明灯。黑暗里点燃了灯,你就能看到所有的一切。原来这灯没点的时候,你是不能觉照呢?所以走路的时候把手伸出去摸一摸,这是木头,为什么?他看不见他怕撞头。觉照——当你把这种电灯一打开,厅堂里有这个光明的时候还用得着你去摸吗?除非你是瞎子。(我们人当中的修行也是如此:在我们内心点燃一种智慧的明灯现实当中的一切,我为什么起心动念,我为什么起烦恼呢?我的法是清还是浊?如实观照,这就是修行,是学这一份关照。)他不改怎么办?想偷你就偷吧,当你的修行方法要用起来。他说怎么用?(老和尚告之)当你在偷的时候你要知道你是在偷。这个小偷说,这简单,被人抓住要挨打的。他以前偷东西并没有这种觉照,他只想把东西拿走不要让人接受,要是被别的抓住的时候也麻烦。当有这种觉照之心的时候,他会觉得惭愧。他说我一觉照我就心里惭愧,不好意思。以前从来没有这种意识,现在有这种觉照之心。 我们现在有这份觉照,你早上不上殿,你要能带着觉照心而睡觉的话,那你能睡得着吗?这就是修行。你现在还在烦恼当中,你发脾气没有关系,你想发就发,但是带着一份觉照来发脾气,你的脾气就像游戏,不再像当初那样伤害你。你没有觉照而发脾气会伤害你,伤害别人。当你有觉照心,人家一看你的脾气就是游戏了。所以今天那些同修,我修行就是这样,佛法要观照烦恼。他们现在面临很多压力,竞争。所以他来问怎样来面对烦恼。你愿不愿意烦恼。当你选择不愿烦恼,谁还能让你烦恼呢?当你烦恼的时候,你觉照自己,你不愿,你为什么还要烦恼呢?当你有一分觉照他就会保护你自己。修行人就要有觉照心。世间上的人为什么没有,第二次,第三次,你这种心越来越麻木。你送他一万块钱照样接受,贪污受贿就是麻木不仁的心。大家都是这样,不拿白不拿。失去觉照之心。带着觉照之心来关照自己,当你有觉照之心你的习气毛病就慢慢克服了。修行像打仗一样,我们与烦恼斗。当你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对方,打起来就很困难。我们修行烦恼在暗处,你没有办法修,所以要有觉照之心,烦恼生起来你如是观察烦恼。所以有这一份觉照之心就是修行!

  我们修学的四念处就是什么啊?就是觉照我们身体生起的种种状态。这种觉照是苦是乐?你起了什么样的心,动了什么样的念头。当你觉照这种烦恼,无中生有,由小到大。原来没有对你形成伤害,慢慢对你形成伤害。这样的过程你都能清楚明白观察无误,这时你就能观察自己烦恼的动态,怎样让烦恼不起来——这就叫修行。阿弥陀佛、无量诸佛,无量觉照之,所以南西北上下亦然。显现佛法共通的本质,有这种觉照之心。如实知道世初世间的一切,这是佛法的本质。显现出的大作,自性的佛宝。

  我们皈依佛法僧首先要皈依自性佛宝,常常供起来,常常把这种观察能够修正起来。一面就一念佛,无念界就是无量佛。要这样,所以自己要觉照自己田汉你在调皮的时候你要觉知到自己。你没有觉照就是麻木的。那就就艰难。所以前面两个寄语除了事项上说的是东南西北,菩萨大众都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殊胜果报。为什么其他国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给我们做示范。因为西方极乐世界能迅速成就我们圆满智慧。他有智慧你学什么不成就呢?都要成就。所以你现在毕业了,要找工作找不到啊,你还没有觉。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帮助我们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迅速成佛,迅速圆满自己的功德能力,这一点你愿意吗?你要愿意就要迅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向诸佛国土的诸大菩萨学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学阿弥陀佛。能迅速成办自己究竟圆满的利益。

  这是前面两个偈语,…

《安居讲法第八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安居讲法第九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