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讲法第二讲▪P3

  ..续本文上一页年轻的修行人一听是啊,这个火烧不了我,水淹不了我,还要我做什么?一下子开悟了。别以为只有身体才是生命,除了身体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就像一盏明灯一样照亮了千年黑暗。他就不再找我了。我们修行的人太执著就成为自己开悟的障碍。一旦你有这种执著,我们现在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来反省自己。所以十方三世诸佛就为救度你而来,你要有这种心,要有虔诚恳切的心。有个居士来时念佛念得很不错哦,到往生的时候大家给他做助念,都念到有的同修可以看到阿弥陀佛了,这个人却执着说阿弥陀佛不是来接我,是来接他们的。一会儿阿弥陀佛走了。念到诸佛都出现了,我们自己却失之交臂,可惜啊。我们现在听经闻法,过错全部推到别人身上。诸佛不是对我讲是对你,就在那儿争,你不敢承担,你与佛法就失之交臂。闻思修三慧,怎样才能听闻佛法,要检查自己,你光知道这个名字不知道意思就不行。我们大家要把闻慧要学会。改正自己,那叫闻慧。四念住叫思慧。观察自己身受心法。观察自身,四大五蕴观察自身长流不净之物,观察自身无有是我,不要执着。听经听得很舒服,不要停继续就这样。你比如说,时机成熟的时候能见到阿弥陀佛,但是不要执着。有的人一梦见阿弥陀佛,他就说师父我梦见阿弥陀佛,逢人就讲,这时他就念不起佛了。对这种情形不要执着,佛是在激励我们。我们就老实地念佛,有一颗平常心。我还是经常念,与诸佛在一起。这种善法的功德,你起心动念,念佛的念头,不能放松一刻。有的时间只能是一念得到。再也不能保留。轮回等等,你是不是又造业了,所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当你心不作佛的时候,地狱,所以我们是什么?造成了我们虚妄的身体。为什么我们有这种念头呢,进一步观察到我们内心的法念处。你起心动念围绕这个观在起作用。什么叫本性难移?我们自心里的法念,像一个鬼道一样。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是佛教的人生观。我们现在要把不如理不如法的抛弃掉。在这样的过程中深信这样的因果道理。围绕因果而建立起。起心动念就变了,这叫思慧。不修四念住我们很难对照起来。因为释迦牟尼佛只宣说真理。真理是他说也在,不说也在。不是发明而是本身就是。是真理的发现。我们每个人都能发现真理。有如是因、有如是缘、有如是果报。释迦牟尼成佛了,释迦牟尼佛怎么修我们也怎么修,这是可重复性。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能成就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可以体验的。修行思惑,心慧,当你对佛法建立了正知正见,建立了正确的信仰心,恭敬之心。我们的修行就慢慢上道了。那时候才真正叫修慧。所以修观啊,你要是关门来修,咱们寺庙可以不关门了。但是很多居士是不具备关门这种条件的。所以要亲近大善知识,亲近三宝,听闻佛法,当你听了思维了,具备资粮了,才敢说闭关修行。那个时候你已经把修行的路掌握好了。你怎么修行嘛。没有闻思基础的叫盲修瞎练,希望大家能亲近善知识,皈依三宝,能受戒学戒,要不离三宝,时刻得到三宝的加被。你上庙来护法,培福培慧也好,不是替别人干,都是在自己份内做的事情。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生死烦恼来修行。所以有这种闻思修的基础,你的修慧才能显现。诸法本空,慢慢他就能懂了。他精进修行永不退转,如果不空的人很难精进。有执著有烦恼,有习气毛病自己空不下来,改正不下来,不见诸法空进的道理很难精进修学的。邪定聚的众生,没有善心,没有善的语言行为,怎么叫他善趣众生呢。很多众生就说我的心是好的,你不要看我的嘴很恶。我的心是好的,心好从哪里见呢,见不到你做一件好事,你怎么说你的心是好的呢。有好的发心就要见好的行为,身口意三业要内外如一。你心里想的跟你行为上的不一样,哪个是真的,很难说清楚。所以说大乘法当中,邪聚就多一点了。你不修行善法是邪定聚的众生。乃至修行善法了,但是自己不能决定修行善法,又在做善又在做恶,有进有退叫什么,叫不定聚的众生。我们现在就是这样。一个老和尚走到八十岁了,他还俗了。乃至你这一辈子能守住出家人,守住居士的身份,下一辈子你还能守住吗,不一定。这叫不定聚的众生。要到什么地方称为正定呢。大乘的菩提心。我们嘴里也能学习菩提善法。 行为上也能修正成就自己的菩提真心。这种菩提真心形成一种任运而为的,自觉不自觉地喜欢朝这方面修行。所以习种性。大家要去翻字典解释的就专业。我把专业通俗化一点,简单化一点修行佛法,你要有这种习惯。出家人搞成习惯以后非常欢喜。所有的三宝弟子为了成就菩提,一听经闻法自己非常踊跃欢喜,修行善法一见善法就很喜欢习惯。不管你是大乘小乘一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正定聚的众生。一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了永不退转的修行人。名相也很多,修行道路当中,你出阿僧祗劫你修什么?讲这个时候就讲得烦了。我们现在念佛的众生化复杂为简单。好多居士同修,我们就把复杂的教理简单化,一定能成佛。彼佛国中不定聚,一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不定聚的众生。就这么一句话,你今天晚上好好思维。

  

  

《安居讲法第二讲》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安居讲法第三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