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经 讲记 二▪P3

  ..续本文上一页建立。如果不行善断恶,根本就没有办法。所以说,我们今天追求,就要在这样的因果道理上来追求。我常常开玩笑说,我们这些佛法上下五千年,这个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难道连小康世界都建立不起来啊?五千年了,要达到基本的生存状态——小康世界,都达到不了?不是那样的。那只能说明你的方法用错了。你不在心上求,不在因果福德上求,而在外在的枪杆子里面求。强权社会,你欺负我,我欺负你;你吃我的肉,我吃你的肉。这个世界怎么能安宁嘛!它又怎么能和谐嘛!

  这个世间上,我们不想战争。但是你知道这些战争的来源是什么?战争的来源就来源于我们餐桌上,你要去吃众生肉,你要强权弱食,这个时间你说那不是强盗逻辑吗?凡事你发出这种强盗逻辑了,那就是有悖于真理了。你要违背了真理求和谐,根本求不下来。你要想让整个世间上不打仗,它是办不到的。为啥呢?我们自己就在制造纷争,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吃猪肉,吃狗肉,慢慢发展到要吃人肉。你说你这样要想不战争,可不可以?谁能够甘心被你吃呢?你倒是甘心拿给我们吃吃看!把你的手拿个我咬一个指头,把你的耳朵拿给我咬一只耳朵,你甘不甘心?你现在在世间上,人家欺负你,你要是能够甘心,那就能够和谐。如果说你心不甘情不愿,那肯定就是不和谐的。哪怕就是一只狗,你要想打它,它能够心甘情愿拿给你打吗?不干,它要逃跑了。那些猪,那些牛,那些羊,你要杀它,你看它挣不挣扎?它也要挣扎。

  所以说,我们现世的一种幸福不是来源于杀生,不是来源于吃肉,不是来源于斗争,一定要来源于正确的因果关系。要从因果关系当中,来建立这种幸福的指导思想。我们只有能够断恶,只有能够修善才能够争取今天世界和谐。我们只有在为善积德的过程当中,把自己的福德因缘一点一点地增加,那才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根本。如果不然,今天科技是发达了,物质是发达了,但是你看我们今天的受用,有没有过去的受用好啊?也没有。吃肉,肉不香;吃菜,菜有农药;吃饭,饭也有污染。我们今天所享用的一切,好像给我们带来的过患越来越深重。手机方便吗?很方便。但是手机有辐射。长期打手机,耳朵要鸣,听东西听不清楚。电脑方不方便呢?也方便。网络方不方便呢?很方便。但是,我们在电脑跟前看了一会儿之后,眼睛花了,不得行了。现在那些几岁的娃娃都要戴眼镜。啥原因呢?它给我们带来的过患很大。也许,在科技发达的同时,我们以为享受,但是你没有注意到,这种享受给我们带来的无穷过患。

  所以说,我们要让现在的快乐,要到将来也永远快乐,没有副作用。这就只能够从善业当中来成功。如果说不修行善业,那就不能成功。你去看那个《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给你讲那个善是怎么的,首先发心,要是利益别人的;第二个行为上,你也是利益别人的;第三结果上,它是利益别人的;第四,今天享受到的结果,它是好的结果;第五将来享受到的结果,它也永永远远是好的结果,没有负面的影响。不是说你今天享受好,明天就变质了,不是这样。如果是那样,就不是究竟的善法。究竟的善法一定具备有这几个方面的素质:发心、过程、结果、今天乃至到将来久远的这种时间,都要有这种善法的功德利益。所以说,佛法它是界定得非常严格的,而且把这些体、相、用给你讲得非常非常清楚。

  所以说,我们今天学习《药师琉璃光如来》这种经,那也就是学习我们今天,怎么样能够在现实当中家庭和谐,怎么样才能够建设小康社会,怎么样才能够建设一个和谐的人间净土。那就是要依照因果真理去做。你不依照这种因果真理去做,那是办不到的。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建设弥陀法门与药师法门,这个是他的善巧,他的包容。我们对于佛法刚才说了,西方净土和药师净土这两种方法并行不悖。我们要有包容心,要成就一切众生的快乐和幸福,不是像我们平时修学。很多平时修学的人他就说:“哎呀,这个善人终于得到快乐了!我为他高兴,你应该得到快乐。”因为你是行善的人,你平时给我那么多吃,那么多穿,你一定是个好人。好人就有好报”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它又反应出这个学佛人一种不积极的心态,一个不平衡的心态,而且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心态。是啥?看到那些恶人遭了报应,他跳起脚的高兴:“哎呀,活该!活该!终于遭报应了!”这是不是我们学佛人的一种心态?不应该是这样。因为啥呢?善恶总在一念之间。对不对?

  佛,他的心胸是要救度所有的一切众生,而并不是只救度一部分众生。我们今天学佛的人,也就要形成这样一种宽广的心胸。你不要那么狭隘,不要那么自私。你信佛教,你就能够全家昌盛;你不信佛教,你马上堕落地狱。这种怎么能行呢!人家一看你,跟那种极端分子那不是一样了吗?所以说佛教是最和谐的。对不对?它从来不这样干,它学习佛陀的一种包容心。你看我们山门口那个弥勒菩萨,大肚能容,容天容地,容你容我,容是容非,啥都容。就要有这种包容的心胸。你不要看今天一下子想把它改善过来,改不转来怎么办呢?改不转来你就要放长线钓大鱼。

  我们今天就要学会放长线钓大鱼!你在家里面,现在的一种家庭教育,它也就是急功近利的。赶紧付出,赶紧考大学,一考上大学就光宗耀祖,如果说你考不上大学,我就不认你这个娃娃了。糟糕!这个娃娃读书读不进去,实在没有办法,大学也考不上。怎么办呢?就只有去跳楼了。妈又不认了,大学又没考上。怎么办呢?所以说,下一代是被逼得没有办法。跳楼的跳楼,自杀的自杀。前面那个网络上还讲,有几个十几岁的小孩,正在读初中。十几岁的小孩读初中,六七个约起来集体自杀。为什么集体自杀呢?最后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我们压力太重,我们太累,我们太苦!”在北京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她居然说:“哎呀,好苦啊!好累啊!”不理解的就在说:“哎呀,你三岁的小娃娃,你苦什么苦!你在那儿无病呻吟嘛!”

  但是,现在整个社会老实说,给人造成的一种无形的压力就是非常大。幼儿园,幼儿园也不得轻松。要唱歌,要跳舞,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你就不是个乖娃娃。你看看。所以说,我们现在的一种教育究竟发展到什么地步了?我们佛教的教育呢,就是教你一种方法。对于众生,要因应于众生的一种方便,慢慢地来教导他。能够教化则教化,不能够教化那就放长线钓大鱼。你们好好地看一看,释迦牟尼佛也好,弥勒佛也好,还是燃灯古佛也好,还是观世音菩萨也好,还是药师佛也好。今天,我们大家都在学佛,你是不是做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呢?我想我们在座的大多数,都还没有做到这种百分之百的合格。但是,释迦牟尼佛抛弃你了没有?没有。他挑拣你没有?他也没有挑拣你。药师佛抛弃你没有?他也不抛弃你。哪怕是你做了很多恶事,他还是在给你说,善恶只在一念间,要能够改转恶法,要能够发善心。哪个时候能够发善心,哪个时候你就得救了。是不是?随时随地他都是微笑地对待你。

  释迦牟尼佛给你讲经说法,你听他也在那儿笑,你不听他也在那儿笑。我该讲的,我已经讲过了,听与不听是你自己的事情了。你要是自尊,自重,自信,自救,那你就听听佛法。试验一下,试验一下总好,对你没有坏处。你看是不是这样呢?我记得若干年以前,八九年或者九零年左右,我就在昭觉寺安居。有非常深刻地一幕,让我内心里面非常感动。就在早上我们念经的时候,密宗堂念经的时候,因为一个念快了,一个念慢了,两个在那儿争。争起来了,在那儿动手。上师在法座上就望着他两个笑,没有发火,很包容,很和蔼,就在那儿笑。我觉得,当时我这个心里非常震动,若干年过去了,我今天还记得。这就给我们提示,真正的修行人他是一种什么心态?不管你是干什么,他内心里面没有烦恼。他讲法,你听他也是那样,你不听他也是那样,首先要保证自我的一种安稳。对不对?

  你自己都不能够保证安稳,我们今天,你要听我就欢喜,你要不听我非常烦恼。对不起,这种人没有资格去弘法。为啥呢?也许你在弘法的时候,你不知道弘法就是一种修行,你干什么事情都是一种修行。讲法也好,管理寺庙也好,还是做具体的职事也好,都是一种修行。不仅仅是为了做事而做事,而是把这一切的事情都拿来修行。怎么修?让自己没有烦恼。不管现世圆满,圆满更好;不圆满,不圆满就更好嘛。为什么圆满更好呢?圆满了我们大家好好地修行,这个圆满的结局来之不易;不圆满为什么又好呢?不圆满你可以因这个不圆满而发出离心。你知道这个娑婆世界是不圆满的,是五浊恶世,你能发出离心。

  所以说,以前我们几个是兄弟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一句口头禅:“哎呀,都对!都对!”这个里面有大道理,但你不要以为光是开玩笑。所以说,这个地方你就要知道,这一切的众生根基不一样。是小学生,你就只能够以小学生的态度对待他;是中学生,你就只能够以中学生的态度对待他。不要那种拔苗助长,不要超过他的能力。你要超过他的能力,他就没有办法办到。没有办法办到,他自己焦急得没有办法,你也烦恼得没有办法。对不对?所以说,这就是不如实的一种态度。

  释迦牟尼佛讲经,随时随地都是契机契理的。什么叫契机?就是要相应于众生的根基。什么叫契理?要相应于佛法的道理。随时随地,既要相应于佛法的道理,又要相应于众生的根基。你看看。这要恰如其分,不急不过,这两者要总一总,注意到。所以说,这种把握非常非常不容易。而我们佛呢?他就可以做到这种程度。那么我们今天的众生,在学习这种佛经的时候,也应该要努力地学习这一种心态。虽然说我们是众生,不可能有那么圆满的智慧。对吧?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恰如其分。但是,我们至少可以…

《药师经 讲记 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药师经 讲记 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