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利器之轮 讲记 三▪P3

  ..续本文上一页利人利己,方向始终一致。这样的善法功德利益,它才能够永保我们在生活过程当中不出现什么?不出现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结果。所以说,我们现在想穿一件好衣服,穿不着;想买一套高档家具,买不到;想住一套好房子,住不了;想当个比较大的官,始终就爬不上去;想考一所好的学校,始终就考不起。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我们的自私自利。自私自利障碍了我们自己智慧的显发。往昔时候乃至今生今世,由于这样的自私自利,我们总希望自己快乐,但是我们自己的快乐往往就建立在损伤别人的基础之上。这个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说,我们现在要对这个业的利器之轮要觉悟,要自觉地应用这种方法。

  第二十段,当我们不快乐,但是在生活当中又找不出什么理由,一天到晚郁郁寡欢,精神始终提不起来。人家就问你:“你为什么不快乐嘛?”“对啊,我为什么不快乐嘛!”一想的时候,好像又没有什么理由。虽然说没有什么理由,但是那张脸就是一张苦瓜脸,走到哪里眉头都皱得很紧。人家说:“你把眉头皱那么紧干什么嘛!你笑一笑可不可以?”“我笑不起来啊!”“为什么笑不起来呢?”“我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找不出真正地不快乐的理由。我们现在这种人太多了。你看他一个人坐的时候,他坐……

  会笑的,很活泼的,“哎哟,这个人不知道有什么欢喜事情哦!”找不出原因,我们要怎样对待这样的原因呢?所以说,我们现在生活当中常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当我们正当修行的时候,我们内心不是散乱就是昏沉。观想阿弥陀佛,观想释迦牟尼佛,观想三宝善知识的时候,始终就观想不起来。一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打瞌睡,就开始睡了,眼睛一闭,念珠拨着拨着就拨不动了。一百零八颗还没拨到一半,手指就停下来了,脑袋就埋下去了,他就睡着了。还以为自己在念佛。这些正当的修行,修不起来;不听经的时候,他精神十足;要打麻将的时候,干,不打通宵不睡觉,要干;真正要学习的时候,在经堂里一坐,今天要讲经了,好,我就听。一坐下就打瞌睡,呼噜声就来了。这种时候有没有?经常出现。在家里鼓了十二万分的劲,我今天要去佛堂念佛,到佛堂里一坐下,脑袋就耷下去了。修行不起来。我们不看经的时候,我们还想看经,当把经书一捧到手里的时候,一篇经不知道念到什么才是个结果。念了几句,就睡着了。昏沉呐!

  我们在修行生活过程当中,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障碍。当我们修行的时候,这个善愿总是发不起来,恶愿非常容易就发起来了。这个是种什么状况?这些都是这样子的。我们赌博的时候,可以两天两夜不睡觉;我们修行的时候,有半个小时在保持正念已就很不容易了。为什么在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利器之轮给我们说,这都是归咎于我们往昔时候,趋恶避善的潜在倾向。就是说,我们潜在的,潜意识心里面当我们修法的时候,我们就不高兴;当我们做恶事的时候,偏偏内心涌起无上的欢喜。你跳舞,跳两天两夜不睡觉,好欢喜,使劲跳。叫你回家抱着经书念的时候:“哎哟,又要念经咯!”他心里就是这样的一种趋恶避善。善法欲没有生起来,恶法欲生起来了。人世之间,这个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学好不容易,学坏最容易。你看现在的学生,有几个学生喜欢到课堂去学习呢?没几个。一打上课铃的时候,很不自愿地跑进教室;一打下课铃的时候,不需要老师招呼,一下子就跑出去了。那些小孩子你看看,放了暑假了,他总是想方设法地玩。说:“你要补课,自己的软弱之处要补。”一拿到课本的时候,他自己就开始装模作样,等你走了,他就跑去上网,打游戏,搞其它的他就有劲了。为什么是这样?我们自己现在还不懂事,对于学习始终提不起善法欲,对世间上的事,这里去玩一下,那里去喝一下,几个同学朋友跑到外面去玩一下,对这个感兴趣。学好不容易,学坏最容易!你不要说学生小孩是这样,就是我们在座的,七老八十的老人家,修行的时候你看看,也是有这样的心理。上殿、过堂、听经、闻法、念佛、修行,虽然说我们表面上在做,但是我们内心里面那份欢喜没有生起来。什么时间你能欢喜呢?几个人抓着念珠装模作样地拨,然后张家媳妇长,李家媳妇短,讲那个的时候你最欢喜。

  就由于我们潜意识里面,趋恶避善的心情你没有改转。修行的人,如果说没有把这个心情改转,对不起,你的修行终究是表里不相应。心里想的是一回事,表面做的又是一回事。在生活当中,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表里如一,内外相应,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虚假的。我们现在就是非常能够将就这颗心,所以前几天在给大家说,《四十二章经》上给我们讲的“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方可信汝意。”就是说我们现在凡夫的心情不能将就,真的不能将就。你要将就它,它就想睡瞌睡,就想去打游戏,就想去摆龙门阵,就想在世间上到处去乱耍。无实际意义地想逃避这个世间。现在我们心里面就是这样的,内心里面真正想修行的心没有,乃至非常微弱。那个善心的种子,始终还没有增长起来。这一点点,特别是我们在家的修行人,我们出家的这些法师们,要好好地反省一下。我们内心里是不是真正地喜欢出家?是不是真正地欢喜修行?所以,三门一开的时候我就说,那就应该警觉了。寺庙里这么宽,他不愿意在寺庙里面待。三门一开的时候,晚上下殿了,一吃完晚饭了,他就喜欢朝外面溜。为什么?也是这个趋恶避善的心理。内心里趋恶避善。这种心理非常可怕,虽然说是心里面一个念头,微不足道,但是自己的善法生得起来生不起来,恶法能不能够避开,关键就取决与你这个心理。

  潜意识里面,你在修行没有?潜意识里面,你是不是趋善避恶的?这个心念非常重要。往往那个大水库的堤坝一崩裂,它的起因在哪里?起因就在小蚂蚁给你钻了一个洞。很容易就让水把大坝冲垮了。我们现在修行的人呢?身口意三业,意业为主,内心里有这样一种不如法的念头,对不起,整个学佛的修行毁就毁在这个地方。我们这一生的大事能不能够承办,你要找到我们内心里,是不是欢喜地成就这件大事,是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围绕我这个欢喜的事情,努力地加固它,不让它出现一点点的漏洞,不让我们内心里面有一点点不舒服的感觉。这才是成就大事的这个人的根基。在内心里的欢喜。

  所以说,我们以上的这些种种不快乐,找不出真正原因。我们正当要修行的时候,心智昏沉,原因就是内在的意识里面,趋恶避善的潜在倾向。你看我们现在天气炎热了,听经闻法的他就少了。但是假如说哪里有高兴的事情,你叫他去流汗或者干什么,“我愿意!”“我舒服!”“我快乐!”你说是不是这样的?要让他去干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他不怕流泪流汗,天气再热他都要干。现在为什么天气一热,他就喜欢躲到外面去坐呢?甚至于不来呢?他就给自己找借口:“哎哟,太热了,我们方便一下嘛!”方便是方便了,但是你就将就你内心里面那个趋恶的心,躲避善法的心。就没有把做恶法的快乐,你能够转换来做善法。没有做起来。所以说修行的人,这个念头特别特别之重要。就因为这样的潜在意识力量,欢喜的不一样,所以说我们现在导致了相互混淆的状况。还因为我们过去世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对三宝的不恭敬,对护法的不恭敬,伤害了佛法。所以说,我们现在听经闻法,往往无故地你就昏沉,无故地你就散乱,正该要修行的时候,就是打不起精神来。原因在哪里?过去世伤害了佛法。

  怎样伤害了佛法呢?因为我们表面上一套,背后一套,因为我们在哄三宝,做给三宝看,而内在的思想里面,它并没想修行。老师教育我们,表面上答应得非常好,但是背过老师之后,又是另外一番心态。就是由于这样的心情,导致了我们今天体验到在整个修行过程当中,有诸多的障碍,有诸多的干扰。我们平白无故地心里会不高兴,平白无故地会皱眉苦脸的。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这个地方。所以,当我们认识到这是自私自利所引起的一种结果。当我们意识到了,是我们对三宝的不恭敬,对护法菩萨的一种冒犯,导致了今天一种互相混淆的状况。今天我们无需告诉别人,我们只能够从自己心里面,发起对善法真正欢喜的心。真正能够把善法欲培养起来,真正为了我们想要成就的事情,培养自己的欢喜心,要这样。所以说,要坦诚面对这种现实,要下定决心,要克服这样的现象。

  当我们现在,在打瞌睡的时候,我们掐一下自己的眼皮,“诶,往昔多少时候,就是因为这样地不在意的心态,引起了今天你还要打瞌睡,你还要睡到什么时间呢?还要睡到尽未来际吗?”我们自己策励自己,自己拿鞭子打自己,“你这个不争气的家伙,要叫你学习的时候,你就偷懒;要叫你修行的时候,你就偷懒;要叫你念经念法的时候,你就打妄想。”拿起自我约束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它。对于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我们自己来鞭策自己,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它。要与自己作战!所以说要发大愿,下定决心。

  那么第二十一段,我们常常觉得心烦意乱,或者说是全然受挫。举个例子来说,像做人父母的,将子女送入大学里面,希望他能够成才,希望他能够光宗耀祖。但是,做父母的很沮丧。为什么呢?这个孩子不喜欢学习,他退学了。好不容易把他送到大学里去,他不学了,他要回来玩。你怎么跟他说嘛?好不容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孩子找了个好的环境,找了个好的老师。但是,他跟老师就是合不来,就是学不进去。我们想教育子女成人,但是子女往往不争气,让我们这些家长很有受挫折的感觉。为什么?原因何在?当我们常常想修行,经常修行不起来,遭到挫折。乃至我们经商谋利,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别人卖衣服可以赚钱,我也就卖衣服,我也想赚点钱。但是别人卖衣服赚到钱了,我卖衣服就亏本;人家做生意能够赚钱,我做生意连老本都赔完了。经常是这样的。所以说,我们下种,我们期待有一种好的收成。但是,往往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所下的种子或者说遇到干旱了,或者说遇到天灾人祸了,我们的收成往往不好。像这些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是什么原因?那就是在过去世的时候,我们经常干扰讲经说法,经常干扰他人的修行,经常干扰他人的念佛禅定。乃至,在过去的时候,看到别人要成功的事情,往往去做些这样的手脚,那样的手脚,让别人成功不了。说穿了,还是自私自利心,还是对别人成功的一种妒忌心。

  就由于这样的自私自利,就由于妒忌别人,就由于干扰别人,就由于干扰法师的讲经说法,乃至干扰别人的念佛禅坐修行,导致了我们今天下种,收成不好;教育子女,子女往往不争气;做生意想谋利,但是利益往往谋不到;世间上想升官发财,但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得不到;人生有种种的愿望,我们在付出努力的时候,十二万分的努力,收获仅仅是少乎其少。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这种自私自利心。由于这种自私自利心,我们起烦恼,干扰道场乃至分裂道场,乃至离间世间上一切和和满满的,破坏别人的成功。就是由于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我们今生今世有这样的结果。

  所以说,我们现在要忏悔这样的业障,要承担这样的结果。好,这是业的利器之轮还到我自己身上了,我自己承受。受了这样的业,就消这样的业。在这样接受的过程当中,以忏悔的心态来对待它,以欢喜的心态来发愿,来对治这种自私自利心,来对治往昔时候,一直到今生时候我们对讲经说法造成的破坏分裂,来对治于自私自利,妒忌别人的成功,破坏别人的成功。以这样的忏悔,以这样的善良愿望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希望他们所做都能够承办,希望他们的修行无有障碍,希望世间上一切众生所求如意,他们的事情都能顺利。我们可以朝这个方面去发愿。以这样善良的愿望,回向给一切众生有情,由这样的起心动念来布施,用这样的布施逐步来增加我们对业的正确心理,让我们自己内心的善业充斥扩大。所以说,我们现在要进一步地对于别人的修善,要赞叹,要随喜;对于世间上众生的这样事情,那样事情我能够帮忙的我就帮忙,不帮忙的我绝不障碍;对于别人的好事情,绝对不搞破坏。这是这一个。

  第二十二段,我们用尽了各种方法,仍然无法取悦你的上师。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归咎于上师,不要挑他的过错。像藏传佛教里面,有个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学佛法去找到老师。老师叫他做什么?建房子。建好一座,又叫他再建一座;建好一座,又再叫他建一座,乃至建好一座他把它推倒:“你这个建的什么,不行!重新建!”在常人看来就是无理的非难,就是来折磨他。但是密勒日巴从来不报怨:“你叫我建,我就建。建好了你把它拆了,我又来建。”达摩祖师的故事片里面不是有这个嘛,是不是?达摩祖师,一个王子出去找到一个老禅师,他要修行,禅师说:“你把一座房子建起来,你要修行肯定要个房子嘛。房子建起来了,我就教你。”在他建房子的过程当中,就是故意地去折磨他。要建成了,要建成了,滚了一个石头过去就给它砸毁了;要建成了,要建成了,两个人打架就在那个地方把房子给他推倒了;要建成了,要建成了,冲过去一头牛又把房子给他撞倒了。就这样,通过这样的折磨,来磨练他的心性,达摩祖师也没有退悔,乃至到最后期限到了,这个老师用尽办法破坏他,就是锻炼他的心性。最后给他说:“你房子没有建成,算了,你回去,我不教你了。”达摩祖师没有退啊!“我还要建!过了时间了,我也要建!”当他辛辛苦苦把房子建起来,再去给老师报告:“我把房子建起来了。”老师来看,他才突然间明了了老师为什么要自己建房子。于是不待老师去破坏,他自己去把自己建成的房子拆毁了。常人看不清楚,达摩祖师知道。

  

《利器之轮 讲记 三》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药师经 讲记 一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