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缅甸帕奥禅林清净之旅▪P8

  ..续本文上一页2006年黑市价一美元可兑换1100~1400 kyats(缅币kyats读音为 chats),1000 kyats 相等于RM 3左右。以1000为计算单位比较简单,譬如某种商品是5000 kyats 的话,大概是马币15块左右。

  

  

   毛淡棉市的一般市民不会说英语,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购物是一件很费劲的事:彼此的语言不能沟通,靠着比手划脚,不知行情又怕被人敲诈,对需要的用品又不知到哪里买。在学为大家提供一个贴士:在毛淡棉市的德士终站不远处有一个卖甘蔗水的档口,档主是一位大约六、七十岁的苏姓长者,我们都叫他苏先生。他是缅甸华侨,能说一口中文和福建话。一般在禅林的华裔禅修者需要在毛淡棉市场买一些东西或换缅币时,就会找他帮忙做「导游」,之后给苏先生1000 kyats 做小费(可以依自己的心意,就当着是布施就好了)。有了他的帮忙,可以省下许多时间与麻烦。出来购物前最好是把需要的东西列在纸条上,这样会比较有效率和省时,因为我们来市场的目的不是为了逛街和观光。

  市场并没有像大马常看到的公共电话,要打长途电话必须到提供电话服务的“档口”,但也不是每一个电话档口能打通到大马,要询问。从毛淡棉打国际电话到大马的收费是一分钟1800~2000缅币。

  毛淡棉市场在星期天不做买卖。

  

  3.禅修报告[17]—在作禅修报告时应当注意几个事项:

  3.1.来到时先向禅修导师顶礼三拜,然后坐于一旁[18]。轮到自己时只需合掌向导师作报告就行了。报告完毕后不需立刻顶礼,应当先退到一旁后才顶礼,这样可以让排在后面的人能继续作禅修报告,让导师能在短时间内更有效率地为禅修者作禅修指导。

  3.2. 退下时不要立刻转身,这样会对导师不恭敬,应当面向着导师往后退几步后才转身,这是一般佛弟子对导师表示恭敬所应有的礼仪。

  3.3.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脚伸向佛像、尊者和禅修导师的方向,那是非常不礼貌的事。

  3.4.禅修者在作禅修报告时不要坐在蒲团、坐垫、小枕头之类的东西,这样做除了对导师不恭敬以外,也能使导师犯众学法第69条—「我将不坐在低的座位而对沒有生病而坐在高座位上的人说法 ,应当学。」一个对「法」和导师不恭敬的禅修者是不可能在禅修上取得进展的。

  3.5.如果担心自己会忘记想要发问的问题,可先写在纸上或笔记簿上,禅修报告时只是把笔记簿递给禅修导师看就好了(有的禅修导师会要求禅修者如此做), 过后也不妨把导师的指示和教诲记录下来,或者以mp3 player 录下来。如果能把每一次报告的问题和禅修指示都记录在笔记簿里,这样做会对导师和自己都有很多好处:

  一、让禅修报告更有效率,避免冗长的陈述;

  二、能减少在构想着要如何发表问题时被浪费的时间,以及在语言沟通上可能出现的模糊;

  三、可以避免重复性和非重点的问题;

  四、导师可以从中检查禅修者的禅修进度;

  五、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可再作参考,时时刻刻检讨自己,有必要时也可以温故而知新。

  3.6.如果有额外的问题如佛学知见、戒律的疑惑,或者私人的一些问题,可以先让其他禅修者做完报告后才发问,或者另约时间私下请教导师。

  3.7.拥有一颗谦虚受教的心、恭敬心、单纯、善良、正直、忠诚真挚、恒心、耐心,是一个要成就止观禅修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一个好学生的素质也包括:

  一、具足六种行相的涅槃意乐:无贪意乐、无嗔意乐、无痴意乐、出离意乐、独处意乐、解脱意乐;

  二、具足定(与涅槃)的胜解、定的尊重、定的趋向;

  三、将自己贡献予佛世尊;

  四、舍施自身予导师;

  五、履行学生的大小任务。

  「一般的学生往往对老师要求太多,他们期望老师能改变他们、提升他们,但又不愿意放下自己的成见与执取。许多学生只希望能够收到快速的成果,但又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代价。他们只希望得到一位完美的老师,至于他们自己呢?他们对三宝与老师付出多少恭敬与努力呢?他们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呢?

  我们必须承认只有佛陀才是最完美的天人导师。假如我们本身的福德是那么好,那么我们早就应该出生在佛陀的世代,接受佛陀亲身的教导,乃至已经证得圣果了。过去已经有无量诸佛证得无上全自觉,而后进入般涅槃,然而为何我们依然还在无止尽的轮回至今?一定是因为我们的福报还未好到能够以佛陀作为导师的程度!想要找到良师,就必须先培养自己的德行。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素质,即使完美的老师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也无法认得,无福消受良师的指导。只有完美的学生才有资格得到完美的老师。」

  ——《掌中之叶》

  

  

   尊敬的帕奥尊者在kuti为众比丘传道、授业、解惑。

  

   业处导师U Revata尊者在禅林诊疗所旁的孤邸里为禅修者指导禅修

  

   注:[17]禅修报告(Interview)直译为面谈。过去曾依北传禅宗术语译为「小参」,即:「非时说法,谓之小参。」现在规范译作禅修报告。

  注:[18]这里的「一旁」(ekamantam)有特别之意。在经典中常提到比库、伍巴萨咖(upasaka,优婆塞)、伍巴西咖(upasika,优婆夷)、国王、婆罗门、外道、天神等在顶礼佛陀后站立或坐于一旁,这里的一旁即不是在佛陀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位置,而是在稍微偏一点的位置。不可离佛陀太远或太近,以示尊崇。如今,一旁通常是对尊者、导师、法师、长辈表示尊重。

  

  

  4.寮房Kuti—如果被分配到如图的高脚小木屋,这里有几件事需要注意的:

  

  

   大禅堂下方密集寮房区,没有附有浴厕的小kuti。

  

  

   附有浴厕的kuti。

  

   4.1.因为禅林中有很多松鼠,在离开孤邸前应当把窗关好,不然松鼠会咬破窗户的蚊网进来咬孤邸里面的东西(尤其是把食物储存在孤邸里的人更要留意,松鼠的嗅觉真的一流),不然到时又要费事为窗网补洞了。

  4.2.如果孤邸有篱笆门,离开孤邸或睡觉前记得把门关好,避免狗只跑进来睡,对一位比库来说可能会有犯戒的嫌疑。

  4.3.定期把枕头和被子放在阳光下晒一晒,除了可以消毒之外,还可以驱除虱子。木床最好以塑胶桌布包起来,可防睡觉时被木虱、跳蚤等叮咬吸血。

  4.4.打算在禅林过雨季的话,请记得在雨季之前为孤邸的脚绑上布条并涂上黑油(黑油可以向Sangha Office 或U Candima尊者索取)。这些防范措施是为了防止木质孤邸的敌人——白蚁爬进来做窝“吃”孤邸。除此之外,还可以防止蚂蚁爬进孤邸,因为雨季来临时也会有许多蚂蚁爬上孤邸“过雨季”,带来生活上的许多不便。我们住在僧团就有义务维持和保护僧团的常住物,这是为了人们长远的福利,确保将来陆续前来禅修和学习正法的人们能继续使用这些设备与设施,安心修行断除烦恼,成就圣道圣果。

  4.5.在森林里居住,被蚊虫蚁咬是免不了的。到来之前也最好抱着随时可能会被蛇、蝎子、蜈蚣等蜇咬的心理准备(虽然禅林里有很多蛇,但却从没听说过有人被蛇咬的事件,也许是因为诵〈蕴保护经〉[19]并散发慈爱给蛇类的缘故吧)。在禅林,我们应当学习与森林里的众生共处,它们也在对我们说法。进入雨季时,禅林里各种各样的昆虫、爬行类等都到处大量的滋生,仅仅是蚂蚁的数量也许已远远超过全世界的总人口量了。这些众生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堕落恶道是非常容易的事,正如水自然地从高处流往低处一样,不需付出任何的能量;也如一个正在努力浮在水面的人,一旦他不再付出努力,身体就自然地往下沉一样。有情众生如果放任自心、不加控制,会很自然地趋向於恶,这就是心的倾向。我们要对恶行感到畏惧啊!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努力持好戒律,谨慎守护自己的身口意业。贤者善友们,大家共勉之。

  「应急速作善,制止罪恶心。怠慢作善者,心则喜於恶。」

  《法句经·恶品·第116偈》

  

   [19]〈蕴保护经〉(Khandha Paritta)的目的与修习慈心相似,在经中提到散播慈爱给各类众生的方法,要求有伤害性的生类离开,并且忆念三宝的功德,最后以礼敬七位全自觉者作结。这部保护经非常灵验,在缅甸,有些比库为那些被毒蛇咬伤的人念诵这部经多遍,接着让受害者喝下保护水后,毒就慢慢从身上消退,通常他们都会痊愈。在禅林居住的比库每天必须念诵此护卫经一遍,否则犯恶作。禅修者也被鼓励每天恭敬地念诵这部护经,并且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包括蛇类在内,他将不会发生危险。有关〈蕴保护经〉请参考附录4。

  

  

  5.出家—在非常难得的机缘下能来到像佛陀时代的「祗园精舍」修行,渐渐适应禅林的生活后,就应该考虑提升自己持戒的层次,体验像佛陀时代一般圣洁的出家生活。有因缘能受持阿拉汉圣者所持的圣戒,其功德是难以衡量与估计的,如果在过去没有种下善根福德因缘是不可能有机会在胜者法律下出家的 ,因为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比库必须具备五项条件[20],而且要具足这些条件非常困难,所以应当要好好珍惜这个难逢的机缘。

  戒为一切善法之本,就像一切有情和植物都必须依赖着大地而生存一样。禅修者也必须站立于戒地,才能举起由定石磨利的观慧之剑来斩除及摧毁一切导致沉沦的结系。帕奥禅林是注重实修的禅修寺院,其僧团的生活谨遵佛陀所制立的戒律之严格程度可想而知,也可以说是“举世闻名”的。打算要在帕奥禅林出家受具…

《缅甸帕奥禅林清净之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