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亚洲上座部佛教道场通讯▪P7

  ..续本文上一页on Centres in Thailand (出版者: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66)(2) 251-1188~90)

   Wat Nong Pah Pong( 巴蓬寺 )Non Peung, Ban Gor, Amper Warin,Ubon Ratchathani 34190, TAILANDAjaan Chaa (阿姜查1918~1992)之道场,於1954年建寺。位於曼谷东北方600公里。Ubon

  Ratchathani (乌汶) 东南方12公里或Warin东南方10公里。在曼谷坐火车至Ubon。或在Northern (Moh Chit) Bus Terminal的早班或晚班巴士前往,再转乘巴士到Ban Gor,再往西2公里到寺院,可走路或坐tuk-tuk。也可坐飞机到Ubon Ratchathani。阿姜查出生於泰国北部寮国人区的一个温馨的农村大家庭。年幼即剃度受沙弥戒,二十岁具足比丘戒。他追随过几位寮语系统的师父修学,苦行和云游数年,并且在阿姜曼门下待过短暂的时间。几年之後,阿姜查回到自己的家乡,住在附近一处浓密丛林里的坟场。由於请益者日益增多,道场就在设立起来。道场一天有两次的集体静坐和课诵,以及晚上开示说法,禅修是生活的重点。比丘们过著简朴的生活,简朴提供了孕育智慧的环境。阿姜查强调,「每个人修行都有他自然的步伐」,毋需担心我们的路途有多长,距离终点尚有多远。他教人:「单纯地安住於当下,我们的心终会契入它原本的和谐状态,修行是自然涌现的。」阿姜查提醒我们:「在清洗痰盂的时候,不要觉得是在利益别人,这里头也是佛法。」禅修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念念分明。有时想找寻舒适、安逸,此时就是一个考验。他说:「当你生自己的气或者感到自怜时,这是了解自己内心的最佳时机。」阿姜查不强调任何特别的打坐方法,也不鼓励人们参加快速成就内观或者开悟的精进课程。在正式的静坐,他教人先观出入息以调心,等心安住了,继续观察身心的变化。生活简朴、保持自然,以及观察心念是他的修行要诀。此外,还强调要忍耐。阿姜查在欧美有很大的名气。目前住持Ajaan Leeam。寺地350 rai (1 rai= 0.2甲);比丘45~70人;一日一餐。Wat Pah Nanachat ( International Forest Monastary国际森林道场 ) 就在巴蓬寺附近,走路约半小时。目前在泰国北部丛林里,有几十座以上的分支道场。英译书W.A.V.E.有出版。阿姜查中译书由法耘出版社出版。

   Wat Pah Nanachat ( International Forest Monastary,国际森林道场 )Ban Bung Wai, Amper Warin,Ubon Ratchathani 34310, TAILAND住持:Ajaan Pasanno(加拿大籍)。寺地250 rai。比丘15~20人。一日一餐。住宿须先通知。

   Suan Mokkhabalarama(解脱自在园)Amper Chaiya, Surat Thani 84110,TAILANDAjaan Buddhadasa (佛使比丘1906~1993)之道场。位於曼谷南方640公里,Surat Thani (素叻他尼) 东南方5公里。在曼谷坐往南部的火车,在Chaiya下车,再坐Songtaew (小公车)前往。也可在曼谷Thonburi(春武里)的Southern AC Bus Terminal坐晚班巴士或在Southern Bus Terminal坐早班或晚班巴士前往,往Surat Thani或Nakhon Si Thammarat方向,在Suan Mokkh,71公里路标处,或在Shell Station下车。坐飞机则到Surat Thani机场,在解脱自在园之南27公里。佛使尊者生於泰国南部Surat Thani(素叻他尼省)

  Chaiya(猜耶县),祖父是移民自福建的华人,父亲经商,母亲是泰国人,他是长子,另有一位弟弟。二十岁时出家,1928~1932年在曼谷求学,他离开曼谷回到家乡,在弟弟及其他道友的支持下,於森林中成立Suan Mokkh (解脱自在园)。 1932~1935年,他独自禅修,1935年才有其他僧人前来共住,1943年「解脱自在园」移至现址。其弟法使居士成立「法施社」(Dhammadana Group),发行杂志、书籍。他大半生都在森林中度过,他选择自然的环境修法,他认为森林是心灵全新感受的泉源。在大自然中,他观察到一切都只是缘起、本来如是,生、老、病、死也是,他最常讲的话是:「如是!如是!」他晚年生病时,以身教教导弟子要保持正念,准备死亡。他一生努力解说纯正原始佛法,他的方法合乎科学、直接、实际可行。尊者坚持三个心愿:一、教导人类破除自私;二、希望每个宗教都能互相了解;三、希望每个宗教徒都能进入其信仰的核心。他强调每个宗教的信仰者要思惟、实践该宗教的精髓与真正的精神。寺地:约300 rai 。比丘40~70人。本园有一位潮州籍比丘Phra Thaweechai通华语。本园之东1.5公里处,附设的International Dhamma

  Hermitage(国际佛法中心,1989年成立),每个月一日起,有为期十天的密集禅修,以英语教学。行者须付费,一日约美金2元。佛使比丘英译书W.A.V.E.有出版,中译书由慧炬杂志社、佛法中心、香光书乡出版社出版。Boonkanjanaram Meditation CentrePattaya, Chonburi 20260, TAILANDTel:(66)(38) 231-865Ajaan Naeb阿姜念 ( 1987~1983) 之道场,位於Pattaya(芭达雅)南方5公里的Jomtien

  Beach(仲天海滩)。在曼谷Eastern(Ekamai)Bus Terminal往Sattahip在Wat

  Boonkanjanaram下车,刚通过150公里标记,再转进Wat Boon Road直至寺院。若坐巴士到Pattaya,再雇Songtaew到寺院,约5公里。禅法:由行.立.坐.卧观察无常、苦、无我,不修禅定。寺地22 rai。比丘5~15人。住宿须先通知,一次禅修至少两星期。在家众住宿需付费,一日约美金1元。在泰国另有六处道场以泰语教相同禅法。出版Vipassana

  Bhavana,中文版《身念处禅观修法》由净心文教基金会07-7238363、内观教育基金会Tel

  & Fax 886-3-4517284、嘉义新雨道场出版。

   Wat Pah Ban That(帕邦塔寺)co Songserm Service89 Phosi Road, Amphur Muang,Udon Thani 41000, TAILAND道场位於曼谷东北方564公里,Udon Thani之西南方16公里,从Udon Thani坐车向南到Ban Gum Kling约8公里,再向西南到Ban That约7公里,再到寺院。从曼谷每天有班机到Udon,在曼谷Northern(Moh Chit)Bus Terminal每天有日、夜班巴士前往。Ajaan Maha Boowa (阿姜摩诃布瓦1913年生)之道场,他生於泰国东北Udornthani,他依习俗成为和尚,并学习三级的巴利文及经典,之後,他跟随阿姜曼学习七年,直到阿姜曼圆寂。他在森林禅修数年,据说阿姜摩诃布瓦去见阿姜曼之前,已於静坐中获得禅悦,然而,阿姜曼见到他时,却严厉地告诉他禅悦与智慧的不同,然後要他到森林里修习更多东西。经历此次呵责,阿姜摩诃布瓦有好几年,再也无法禅悦,但当他最後再度获得时,同时获得了智慧与内观力。他强调,专注力导引更深的智慧。他鼓励初学者,以反覆诵念(或与观想并用)培养初步的定力,当建立了定力之後,去观察身体各部分的特性,然後观察心的特性,观照无明与邪见,是如何导致「我见」以及轮回的巨大痛苦。出家众与寮房都很少,不超过二十人,这里的规定很严格,阿姜摩诃布瓦以类似其老师的严格方式教导学生,不少西方人跟随他。每日乞食,长时间静默,简化生活所需,来观察心及生活的过程。阿姜摩诃布瓦是一位著名的禅师,他的教法直接、有力,他偶尔会到曼谷教授,他的一些开示经由曼谷的Wat Bavoniwas (母汪尼弗寺)整理,以英文出版。禅法:出入息念,念Buddho、Dhammo、Savgho以助益禅定。寺地160 rai。比丘35~45人。一日一餐。阿姜摩诃布瓦、阿姜曼英译书W.A.V.E.有出版。中译书由迎福寺出版。Wat Sai Ngam (或Wat Trai Ngarm特来严寺)Tambon Donmasang, Amper Muang,Supanburi 72000, TAILANDTel:(66)(35) 522-005Ajaan Dhammadaro (阿姜达摩答罗)之道场,1970年代建寺。在曼谷Northern (Moh Chit)Bus Terminal坐巴士到Supanburi,约在西北100公里,再转乘巿公车往Ang Thong方向,在东北方15公里处…

《亚洲上座部佛教道场通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印度内观禅修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