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本身即是恶行,并不能以此符合一些教派及一些世俗法规的规定,而灭去这种行为的罪恶。在世间,将非法恶业颠倒执为福德善法,以便让自己生起欢喜,这种邪说到处都有。比如说有些地区的人们,认为杀死自己年老的父母有功德;有些人说,杀蚂蚁能得梵天果报;有些人说,杀蚯蚓能得到龙王的果报等等;由此许多愚昧无知者造作这些恶业,并以此而生起欢喜。在古印度,人们非常注重祖业的传续,有些人因祖辈是屠夫,而自己也对杀猪宰羊生起欢喜;当时的婆罗门教典中也说:“一切旁生皆是上天为了我们吃肉而提供,虽然宰杀也无有罪过。”同样,认为国王残暴处死暴恶者无有罪过的邪说及法规等,也唯是为了让国王生欢喜的邪教。以类似邪教为依据,去造作恶业,不可能灭去恶业的不善果报,而成为福德。一切智智的本师释迦佛曾说过:国王惩罚罪犯不能以非法手段。月称菩萨以推理方式说:坏戒者,杀害众生故,无有功德,如屠夫杀害旁生。再从瑜伽士的现量观察上分析,杀生罪业无疑是不可否认。所以,国王如果以邪教为因,而行非法恶业,只是掩耳盗铃般的愚痴行为,不可能不受罪业的恶果。
譬如说,有一个人进餐后还没有消化的时候,他觉得还想吃,便问旁人:“我现在可不可以再吃?”旁人赶紧回答:“可以,可以。”“那我可以喝汤吗?”“可以,可以。”于是那个人又吃又喝,结果胃口撑坏了,不得不找医生诊断治疗。医生知道原因后,问他:“你明明还没消化完,为什么又吃那么多饮食呢?”他回答说:“我问了别人,别人告诉我可以吃,还可以喝。”然后医生又问那个旁人:“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医生,我是为了让他高兴,他自己也喜欢吃……。”同样,世间论典中那些邪说,并非是随顺因果道理而说,只是为了让愚人生起欢喜,而随顺他们的贪嗔痴习气说一些邪理,愚者不知取舍辨别而盲目听从邪说,结果只会为自己带来痛苦。月称菩萨说:“以教害众生,国王若无罪,则诸度轮回,圣者何无罪?”国王以婆罗门等邪教为依据,做残害众生的行为,如果这些堕落轮回的行为无罪而唯是福德;那么圣者所说与之相反的度脱轮回行为,岂不是成了罪恶,而这是任何人恶业无法成立的。所以,有智者当细心鉴别真伪正邪,否则为世俗中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所迷,以为权贵者能随意惩治暴恶而无罪,并因此以权位生起我慢,其结果定会使自己懊悔莫及。
壬二、(破国王作损害他人的事是法)分二:一、破由保护世间是法;二、世人依顺之国王为非法之喻;三、非愚不得王位故国王不会住于法。
癸一、(破由保护世间是法):
问曰:保护世间即是能得增上生的善法,所以国王以保护世间为目的所作的治罚暴恶等行为,应承认为法。
若谓正防护,国王便为法,
烦恼诸匠人,何缘不成法。
如果说能真正防护世间,国王的作为便是法;那么有烦恼的各种工匠以保护自他的原因,为什么不成为善法呢?
国王的非法作为,不能以保护世间的原因而成为善法,因为保护世间的事,并非只是国王一人在做,象那些苦恼的贱种工匠,如打造兵器、制造甲胄、修建城堑的匠人,他们的作为也都是在为防护国家与自己的家人。虽然他们的身份低贱,然后其日常作为,也是为保护自己、家人、国家的利益而作,而且他们修建的城壕,打造的兵器等,这些是保护国家必须的助缘。如果承认国王保护世间的作为是善法,那么同样道理,这些工匠也在为保护世间而工作,也应承认其作为是合法的,而没有任何理由说他们所作的为非法行。可是世间共许他们的作为是非法恶业,比如打造刀剑的铁匠,他们打造兵器越多,造的恶业也越多,因而没有人会承认他们这些作为是善法,从因果规律上观察,也必须承认这些作为是非法恶业。所以,如果承认国王以保护世间出发,而作种种如惩治罪犯、榨取赋税等行为是善法,那么世间就没有非法,一切人的作为都应成善法了。
譬如说,以前克什米尔等地方的人们,为了防止外敌入侵,环绕城市挖了一条很深的壕沟,但是这条壕沟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而城市中的人却经常落进去,对本地居民造成了危害。同样,国王和那些匠人,为了保护世间而做事情,其结果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会将自己推进了恶趣深渊。月称菩萨说:“设若国王者,护世则成法,则诸做事者,匠人也成法。”诸学人当详细思维,明察世人在日常中的类似颠倒,而彻断以权位而起的我慢烦恼。
癸二、(世间依顺的国王为非法之喻):
问曰:具足福报智慧的国王,能妥善地保护其子民,因而广受世人的爱戴拥护,对这样的国王不应呵毁。
世间依国王,国王尤可诃,
喻善诃有爱,普为世间母。
世间人们所依顺的国王,这样的国王更应该诃责,比喻象那些圣者善士,也诃责三有由爱而生,无明爱著为世间之母。
有许多世间人,要依顺国王而谋生计,国王有时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方便,令他们免除各种危难,对此也不用否认。但是,国王会依此而做许多骄慢放逸的非法行为。他对子民们所谓的慈善保护,也是以傲慢自私发心,为了个人的地位、财产、名誉、眷属等受用而做事;而且他会以种种方便,令臣民更加依赖信任他,因而对这样狡猾的国王,更应该诃责他的非法行。表明上看这些国王的作为如理如法,而实际上其发心唯是我慢烦恼,所作所为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就象那些无倒现见三有世间真相的圣者,对世间凡夫所依顺的无明爱著习气,一定会加以诃责一样。三有世间,皆是由爱(十二缘中的爱因)所生,爱欲实际上是三界众生之母,是众生堕入轮回苦海的根本烦恼,虽然众生都在依顺它,对诸境生起爱着,而实际上它有着巨大过患,是应该诃责舍弃的法。同样,世间人虽然对一些国王非常依顺,觉得他非常慈愍,而实际上他对众人也有危害,应当诃责。
譬如说,有一个商人,向一处非常偏僻的地方供应商品。商人对那些顾客说:你们要买东西很困难,所以我要帮助你们。当地人对他非常感激,买生活用品都依赖于他,然而,商人供给的商品,价钱十分高,他悄悄地从当地人身上榨取了许多钱财。同样,世间的国王也是如此,虽然在表面上为一些人提供了保护,另一方面,他却在侵害人们的利益。月称菩萨说:“具德之国王,虽利世间众,然以其过患,智者应诃责。”对这些国王,也应该诃责,而不应以具德国王之位生起骄傲。
癸三、(由非愚不得王故是非法):
问曰:国王能以悲愍心而保护世间,所以国王所行的是法。
非愚不得王,愚人无悲愍,
国王虽护者,无悲不住法。
不是愚痴者则不会得王位,而愚人不会有悲愍心,所以国王虽然是世间保护者,却因无悲愍而不会住于善法中。
一般国王护世间的行为,一定不会是善法,其理由是世间除了愚者外,智者不会愿意当国王。得到王位的既然是愚者,那他绝不会以悲心保护世人,所以他的所作所为定然为无有悲愍的非法行。无论从道理上推测,抑或从历史事实观察,世间的国王,除了一些佛菩萨的化身之外,其余想当国王者,必然是贪心、嗔心、痴心非常厉害的人,他们不知因果取舍,不知权位的危险,唯求满足自己的权位欲望等,而不择一切手段,这种人是目光短浅的愚者。因为愚痴覆心,他们不会护持清净律仪,也不会按世间正士的规定去做事,内相续中的烦恼将自心智慧全部障蔽。在这种毫无悲愍心的状态下,他无论表面上作何种保护世间的事业,其实都是在为了满足私欲,根本不会住于善法之轨,而只有不断地行持恶法,为人们带来痛苦损害。
譬如说,以前有一个国王,向某富人勒索高额赋税,那个富人不愿交,而国王的一个亲友利用种种手段威胁恐吓,使那个富人如数上交了钱财。国王得到了钱,便高兴地将那位亲友封为大臣。这位残暴的大臣上任后,为了让国王生欢喜心,以暴力压榨百姓,不能枪杀的数十万人都被他残忍地烧死了。历史上这样的国王和大臣层出不穷,从中而明显地了知,如果国王以愚昧贪心行持国政,其手段与所用的大臣必然全无悲愍仁慈。月称菩萨说:“大悲尊者说:法极即无害,是故诸国王,无悲无善法。”除大悲尊释迦佛等圣者化身的国王外,其余的国王不会有悲心,也不会按佛法行持国政,因而对世间那唯有造作非法恶业的国王,诸智者理应断除贪执与傲慢。
壬三、(明仙人所说非完全是定量)分二:一、仙人所说非完全是定量的理由;二、示以典章作标准不一定使世间安乐。
癸一、(仙人所说非完全是定量的理由):
问曰:诸仙人所作的论典中说:按刹帝利种族的法律行事,虽然损害他人,也无有罪过,因此,不应呵责国王为非法。
诸仙一切行,智者不全为,
以彼诸仙中,有劣中胜故。
诸仙人论典中所说一切行为,智者不会全部照做,因为彼等仙人中,有劣、中、胜的差别。
依仙人所造的论典,而说国王损害他人没有罪过,这也不能成立。因为仙人论典中所说内容,不一定全部都是符合正理的定量。有一些外道仙人,说国王杀人没有罪过;有些说杀生祭天有功德,有些说邪淫乱伦没有过失等等,类似邪说在各地都有。而世间那些有智慧者,能明辨是非好坏,能如正理取舍的人,绝不会随着诸仙人所作论典中的内容照作不误。智者会以智慧如理地作辨析,了知诸仙人中,有劣、中、胜的差别,其论典也就相应地有胜劣与如法不如法的分类。
在古印度,诸仙人中有多种教派,比较符合世俗正理的胜等仙人,他们也承认轮回与因果,主张以修持世俗善法与共同禅定以求生天的福德果报;中等仙人作一些无记或于世人无利无害的论章;劣等仙人中,有的不承认一切因果,有的颠倒因果等。比如说古印度有一个拉措古外道,他说杀狗者,即生中无有过…
《中观四百论广释——句义明镜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