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四百论广释——句义明镜论▪P62

  ..续本文上一页愚行而已。因此,若真正希求解脱,不应随顺这些外道邪宗,而应远离彼等,修学真正顺解脱行的内道正法。

  就现代末法时代而言,希求解脱者尤应对形形色色的外道宗派作如是鉴别。如现代汉地有种种气功流派,其创始者东拼西凑一些他派的法义,然后再加上一些凡愚者容易接受的分别臆测,依靠花言巧语诳诈欺骗信众的钱财、恭敬等等。虽然有些气功暂时可以解除一些小病苦,然而这些都是于生死大事毫无益处的行为,不然请看这些功法的创造者,他们自己尚是为贪嗔痴三毒系缚的痛苦众生,又如何以盲导盲,引导他人出离痛苦的生死荒野呢?作为希求真正的自在解脱之境者,必须随顺智慧所抉择的内道正法而行,不然定如古代众多的外道徒一般,最终只有增添生死流转之苦而已。

  癸二、(劣根于彼宗起恭敬的原因):

  问曰:如果婆罗门教等宗派不能得解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恭敬彼等呢?

  恭敬婆罗门,为诵诸明故;

  愍念离系者,为自苦其身。

  许多众生恭敬婆罗门,是为了诵习四吠陀明处诸论的原因,同样人们愍念恭敬离系裸形者,是因见他们自己苦逼自身的原因。

  有许多劣根众生恭敬随顺婆罗门或离系外道,并非是依智慧抉择了彼等宗派为正法,而仅仅是因为某种暂时或表面的原由,才去恭敬随顺。比如说有些众生无有辨别善恶邪正的智慧,他们听到婆罗门整齐而悦耳的念诵声,觉得非常合乎心意,于是也想学习婆罗门的四吠陀诸明处,便愚痴地对婆罗门生起恭敬,依顺他们去修习其教意。还有那些崇拜离系裸形派者,其发心也是同样非随智慧抉择,而是因为见到离系外道徒,经常用五火灼身自拔毛发等常人难忍的苦行逼迫自身,由此而生起悲愍,进而生起恭敬随顺之念,自己也糊涂冲动地进入其宗派,修持这些如同禽兽般自苦其身的行为。他们进入外道的原因,其实都是因为没有深加考虑,而是随自己的愚痴分别念,懵懵懂懂而行。可是于一般凡愚众生,若无福缘听受真正的善知识引导,此种自投火坑般的现象,自古至今仍是难以断绝,此诚为内道修习者深可悲愍之可怜有情也!有智者若能于内道正法深加研习,智慧愈广愈深,对此类有情的悲愍定会愈增深广。若想检验内心智慧者,于此应加留意。

  癸三、(彼等宗非正法的原因):

  问曰:离系外道受如是难忍的苦行,为何不许为正法呢?而同样诸婆罗门受生于高贵的婆罗门种姓,彼等所行怎么不是人天善趣的法呢?

  如若业所感,不成为正法,

  如是生非法,是世异熟故。

  离系外道犹如众生所受的诸般痛苦,是不善业异熟所感,不能成为正法;同样,受生诸婆罗门处,也是过去世的业异熟故,而非是得人天善趣之正法。

  离系外道虽然有种种苦行,婆罗门也是受生于世间高贵种姓的人道众生,然而这些都不是成立彼等所行为正法的理由。因为离系外道所忍受的种种苦行,实际上与轮回众生所受的苦一样,唯是往昔恶业所感的异熟恶果。比如地狱众生的痛苦,是因无明恶习气所感;同样离系外道痛苦加身,也是他们的无明愚痴习气所致。这样的苦行,显而易见不是正法若,这些算是解脱正法,那世间的工人、农民等日日劳苦不休,应成早已解脱了!而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说法,绝不可能成立。还有婆罗门,他们虽然今世转生为善趣人道中的高贵种姓,然这只是宿世的业异熟而致,纯为享受异熟果,并不能算是有善业功德之法。依《俱舍论》中所言,现前异熟果只能是果,而不能为因;既然是果法,那它不可能产生将来的因。依据这种对异熟果与异熟因的辨别,很显然可以知道,转生为婆罗门是异熟果,并无功德,非今后得人天善趣的异熟因,故生为婆罗门并非正法。这就象人们今世得到完整的眼根等法,得到这种法只是前世业的异熟果,这种感果并非任何感招后世福业的法,故不应许众生享受异熟善果为正法。

  此处有疑,若外道苦行非正法,那内道中的苦行以什么理由成立是正法呢?答曰:内道修行人的苦行,是以智慧发心为主要,而以外表坚忍的行为为助缘,故不同于外道唯依行不调心;第二、内道修行者的苦行,世世代代依照上师善知识的传授而行,在历史上有众多修行人依此道而净除了罪业,现前了殊胜菩提道,如那洛巴、米拉日巴尊者等,从现量上即证明了这些苦行是正法,依现在诸修行人的经验也可完全证明。故无论依理论比量,还是依现量,都可遣除此疑,而外道苦行无论依理论还是依现量,皆不能成立彼等为正法也。

  庚二、(略示善说)分二:一、正示;二、外道不敬信佛法的原因。

  辛一、(正示):

  问曰:若婆罗门和离系裸形派的生和苦是非法,那么什么是释迦如来所说的法呢?

  如来所说法,略言唯二种,

  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

  释迦如来所说的法,简略总结而言只有两种,即不损害其他众生而上生人天善趣,观诸法空无自性而证涅槃解脱。

  本师释迦牟尼佛应各种众生的根机意乐,广转了三次大*轮,三转*轮中包括着八万四千法门。如是广大的法门,如果依简略窍诀总结而言,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即不损害众生,以此意乐而断损害他众等十恶业,修持十善业道,这些以不害为发心而修的善业,是上生人天善趣的增上生法。不损害众生是内道最基础的入门法,释迦如来曾金口亲宣:“损害他众非沙门。”过去七佛也曾说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许为信奉佛法者,于此基本要求应当细细省察,若此条尚不能做到,即无法得人天善趣之果,也非真正的佛教徒。释迦如来所宣说法,另一类可归纳为观诸法自性本空而现证涅槃。观诸法自性空,此即胜义谛修法,是一切众生获证离垢涅槃的不二法门。在大乘诸经论中,有关不害众生的法包括在慈悲方面,有关观空证涅槃的法包括在智慧方面,因而若将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再摄略深入而言,即是悲智双运,此二不可偏废,如同萨尊者所言:“空性离开悲心,或悲心离开空性,此二皆非正道。”故诸修学佛法者,必须融汇不害众生与观修空性二种正法,此乃鹅王双翼,欲赴解脱光天道者,切切不可忽略此义。

  辛二、(外道不敬信佛法的原因):

  问曰:世人中有许多虽已见释迦如来的教法,但是对此不害与观空二种法,为什么不恭敬随顺呢?

  世人耽自宗,如爱本生地,

  于能灭彼因,如何能生欣。

  世人耽著自己的宗派见,就象贪爱自己本生的故土一般,因而对于能摧灭耽著自宗恶见的佛法,怎么会生起欣喜呢?

  世人于无始生死轮回以来,即一直在种种常断恶见中熏习不息,有着深厚的愚痴执著,因而他们对自己所秉持的外道邪宗,往往十分耽爱,认为唯有自宗非常正确,超过任何其它宗派,故而难以舍弃恶见而求上进。这种恶习就象世人大多喜欢自己出生的故乡一样,因为对故土有贪爱,人们无论到再美好的他方国土,也觉得比不上故土好,甚至一辈子也会念念不忘这种偏执。藏人民谚语说:“他乡的天堂宫殿不如故乡的茅棚。”汉地民谚也云:“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在世界各地,尤其于农业社会,这种贪恋乡土的习惯自古至今相当浓厚,因而作者于此以这种常见的习俗来比喻人们对自宗的耽爱。因为有这种耽爱偏执,世人对于能够摧灭自己所持邪宗的正法,即不害与空悲的二种佛法,又如何能生起欢喜心呢?先入为主,他乡天堂不如故乡草堂,因为这种恶习难以舍弃,最殊胜的佛法现在眼前,顽迷不化的众生仍然不生欣乐。所以佛陀虽广转*轮,历代高僧大德呕心沥血地继后宣扬,依然有无数世人不信奉不敬顺佛法,对这些可怜的顽冥不化者,当以棒喝:若不舍自宗恶见,汝等当永沉生死轮回,永无悟入解脱正道之时!

  庚三、(教诲求解脱者须求善说):

  有智求胜德,亦爱他真理,

  日轮于地上,有目皆共睹。

  有智慧的人愿意希求殊胜功德,虽是他宗的真理也会受持。佛教正法譬如日轮照耀在大地上,一切有眼目者皆应共睹。

  世间有辨别好坏的智慧者,他们不会顽固地抱着陈见不放,比如他们若见自己的故乡贫困落后或有灾难,即舍弃远离,奔赴其他富饶平安的地方居住。同样,如果发现自己以前所学的宗派非为正法,坚持下去无有意义,而他宗所宣扬的教义为真理,依彼教义而行,能得到人天增上生和决定胜解脱的安乐,虽然是他宗,有智者也应毫不犹豫地学习受持。这是世间一切正直而有智之士,必然会有的治学态度,无论出世间智者抑或世间智者,在这方面都有过很好的言传与身教。而且佛教的不害与空性二种正法,穷究了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真理,为沉醉于无明生死黑暗中的众生,指亮了走出痛苦黑暗,步向解脱彼岸的正途。这样的真理犹如朗朗虚空中的日轮,其光辉无有任何偏袒地照耀在大地上,如果是有眼睛的人,理应皆能现见这最胜的真理光芒。有分辨胜劣邪正智力之人,当启开自己的智慧之眼,看看佛教的不害与空性二法,与自己内心原先所秉持的种种宗派见比较一番,作为正直有智之士,相信定会舍糟粕而取珠玉,于正法殷重精勤修持。若不作如是如理的选择,则唯有招致损恼,自苦其身而已,华智仁波切曾说过:“于如佛陀般的诸大成就者的教言不以信心修持,反而信任凡夫人以极为迷乱分别念所说的语言,这种人真是愚笨!”而纵观今日天下之芸芸众生,这类无有慧眼的愚笨者,呜呼日渐满天下也!堪布阿琼言:若对高僧大德的论典善说不希求,反而希求世间凡夫的邪论,这是布那亚魔王入心的表现。诸学人于此,当切切日慎三省自身心!

  第十二品终

  第十三品 破根境品

  己四、(破根境实有)分二:一、广释破境实有的正理;二、明实有空与如幻相同。

  庚一分三:一、破所取的根境实有;二、破能取的有境(心心所)实有;三、明无…

《中观四百论广释——句义明镜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