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 学佛与修行▪P2

  ..续本文上一页那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睡掉了三十年,再去掉幼年无知、老年昏昧,真正努力的时间不是很多,更何况生命无常,你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几岁。所以如何降伏睡魔?佛陀教我们睡觉之前修光明想,就是要睡觉之前眼睛闭起来,看到一个很亮的太阳一直照,这样能够减轻睡的时间,会比较不爱睡觉。有些人一上车没事就打瞌睡,我坐车子都不爱睡觉,想睡也练习到能够降伏,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很爱看书,晚上都看到舍不得睡,这样对身体也不好,所以老师父都跟我说:「海涛呀!早睡早起。」我说:「不好意思!我都晚睡晚起。」人家早课作完了我才起床,这样也不好,应该要调整,不过调整就要恢复正常的生活,我没有办法晚上两点睡明早四点起床。有些老师父晚上八点就睡,生活已经很规律了,像觉光长老七点睡,一点半起床,算一算这样也睡得还不错。老师父说:「这样我晚上就不用交际应酬,一点半起床没人吵,可以开始用功了。」这方法也很聪明,不过老和尚当然可以,年轻法师晚上七点半要弘法度众生,就没有办法了。不过,过简单规律的生活也很好,所以警惕自己,或站起来走一走修光明想、或礼佛几百拜,都可以去除睡眠。

  15.读经时,一不小心就会走神开小差,怎么办?

  答:没有别的方法,念阿弥陀佛赶快把心再拉回来,然后不断的养成这个习惯性,慢慢你就会专心。这个可以用一个譬喻来说明,譬如牛,跑去别人家的稻田吃稻子、玉米,损坏别人的农作物,如果你用绳子把牛系在树下,牛就不会去损坏他人的五谷。念佛、读经时打妄想也是这样,一跑掉马上再抓回来,日子久了功夫渐深,心就会慢慢的安定下来。

  16.对法师或佛教所说的话、故事会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自己觉得很不应该,但又不知道如何去除这种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答:怀疑属于五盖中的疑盖,疑盖生起时,会疑自、疑师、疑法。疑自,怀疑自己不是修行的根器;疑师,怀疑师父戒行不精,不契合自己的心意,何处有修行深入的师父可以依止!;疑法,怀疑自己所受的法,不是真正的真理。我们要去五盖才能够入禅定,所以要先学习信、精进、念、定、慧五根,五根产生力量了就是五力,才能进一步产生所谓七觉支。有信的根,才会产生信的力量,我想很多人看佛经都会有,「真的吗?」这种怀疑的心态。这个其实要看各人宿世的善根,像我以前对西方极乐世界,一点都不相信:「你不要跟我说那种卡通,看不到的不用讲。」因为我没有信心,但是我这个人虽然没有信心,但是我不会排斥,别人念我就跟着念,别人唱我就跟着唱,别人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无聊!但是大家念欢喜就好,一直到出家六年了,不断做了一些善事,业障消除,终于自己有一天真心的想要念佛。因为有一位法师请我去打佛七,我跟她说:「我不是净土宗的。」她说:「没人啦!拜托你来啦!」为了打佛七,我就看了很多净土的书,尤其是道绰禅师的《安乐集》,这本书我劝各位要看,我看了以后跪在那边忏悔,我们这个凡夫居然会毁谤。所以我就跑去跟那位尼师顶礼,因为他请我去打佛七,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学佛共九年,到今天才相信极乐世界存在,阿弥陀佛佛力不可思议!所以我想只要你认真的念佛、忏悔、做善事,多闻熏习,慢慢你就不会怀疑,因缘成熟了你就会有感应,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在你面前,你一点都不会寂寞。学佛最大的好处,是不孤独、不寂寞,因为空性,没有人可以单独存在,一声佛号十方诸佛菩萨皆来加持,所以这一点可能要自己愿意努力。

  17.如果时常保持正念、善心,是否会忘了周遭的人事物,这样好吗?

  答:正念,是如实的忆念诸法的性相不忘失,可以分为两种:

  (一)世俗有漏正念,就是与有漏作意相应的善念。

  (二)出世间无漏正念,依无漏的正见思惟实相,而与无漏作意相应明记不忘的心念。学佛的人,对自己要时常保持正念、善心,但是日常生活待人接物,要有慈悲关怀的心,这才是正确的。所以,学佛以后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不可以只顾自己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不理人的样子;这种现象,比较会出现在初学者身上,所以如果你看到这样的修行人,你就知道那是初学者。弘一大师说:「勿忘世间苦人多。」我们修行清净心的目的,除了自利还要利他,所以什么叫正念?当你在帮助别人,关心苦恼众生的时候,你对他好,他骂你你也不起烦恼,依然保有空性、慈悲,这样才对。

  18.改造现世的行为,是为了下辈子的美好生活,如何改变目前的生活?

  答:我们目前的生活是前世所造的因,现世的生命,过去世至少影响了百分之八十,所以你要得到现世的改造,不是不行,但是不能急,必须「以待时节因缘成熟」,自然成就。现在不能急,但是你当下要有超越现实果报的心态,不要抱怨,除了有惭愧心,更要有空性的心来努力。

  19.禅坐修定,初学者容易散乱、被魔考,产生幻觉幻听神志意乱,请问要如何调解?

  答:打坐的人,一定要有正知正见作基础,还要有慈悲做动机,如果已经有幻觉幻听,就不要再打坐了,赶紧老实忏悔、持戒,改用念佛、诵经、持咒的方法。打坐最好是有清净的戒律、正知正见、慈悲的动机,加上有善知识的指导,这样比较不会有障碍,比较不会出问题。

  20.弟子在修行的时间,有时候有退却初心的感觉,自己知道这是业障惑乱,但是心中仍存有烦恼。弟子知道觉知烦恼应在知前念,因为前念不生后念不灭,但是前念生时后念治不了,后念治不了前念该如何呢?

  答:我想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像我坐在大殿念阿弥陀佛,我就会分心,因为这样一直念我会分心,但是如果我对临终断不了气的人念佛,就很认真,所以我属于见到苦难,会比较认真的人。你叫我没事读经书,我读不下去,但是如果读这个经书,能够跟人家分享,我就会很认真。所以在这一点,就看你使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能够不退心;不退心的方法,可以专心念观音菩萨的名号或咒语,观音菩萨有这个本愿,当你心中有退转的时候,念他的大悲咒,或唵嘛呢呗美吽,或是观想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事情。我希望各位修一个法门,就是你看观音菩萨,或是看一张观音菩萨的形象,把他每一个手脚拿什么法器,牢牢的背下来,背得很清楚,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法,这样以后你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

  那因为有很多女生喜欢漂亮,你就背观世音菩萨;有些人喜欢地藏王菩萨的庄严,那就请一尊很庄严的地藏王菩萨,看着他看不腻,这样你的心很容易就被他摄受,然后地藏王菩萨的心就会让你不退转,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总之,按照佛教的修行方法,你都可以试试看,当然试的方法,你也可以请教善知识。就像一个盖子打不开,就这边敲敲那边敲敲,总有一个方法可以把盖子打开。

  21.请问什么是守护一念,要怎么做?

  答:守护一念,就像有些死刑犯,为了怕被杀头,只要他碗里的油不会滴到地上,他就不用被杀头,所以他看得紧紧的,因为跟自己的生死有关系。守护一念,各位要有个想法,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生死,生死轮回是很痛苦的,所以我不敢起心动念。像有一次,我们几个出家人开车外出,我师父坐在后面,前面有个漂亮的小姐走过来,我们几个师兄只看一眼而已,我师父说:「完了!你要娶她做三世老婆。」看一眼就只有三个剎那而已,一个念头就种下去了。我想我还要解脱生死,念头决定一切,所以要守护念头在正确的念佛,或是持咒,或是修空性。首先,像我的习惯是观阿弥陀佛,从头观到脚,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我都看得很清楚,背得很清楚,这个是很好的守护念头。其次,有些人的方法,是守护着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六个字放光很亮很亮,这也可以守护一念。其三,我的皈依老和尚教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次一朵莲花,看久了以后四色莲花,这样嘴巴一直念,就像在吹气球一样,满天空都是莲花,这也可以帮助你守住正念。

  所谓守护一念,就是不要把念头,流落在贪瞋痴轮回生灭里面,要把念头守护在三宝、守护在正法,思惟菩萨如何修行成就?念念善法,每天想着如何推广佛法?如何放生?每天就想这些,也是保持正念的方法。守护一念,不是光一个念头其它都不要,一念是指清净的念头、不执着,你可以有几百万个念头,但是每一个念头都是利他的,都是无染着的,那就对了。

  22.人为什么会生老病死?

  答:死从哪来呢?从生,没有出生就不会死亡,有生你就要面对老病死,所以你现在要一直研究,生从何来?生,是因为过去生做了许多的善恶业力,有了过去业力的牵引,加上你在中阴身时,见到父母在交配,产生很强烈的欲望;你爱爸爸把妈妈推开,出生做女人;你爱妈妈把爸爸推开,出生做男人。有这个业,你就要来投胎出生。像阿罗汉就是体悟到生老病死好苦,我不要生,那生从何来?从贪欲来。贪欲从何来?就是不了解世间的真相。那世间的真相是什么呢?就是无常、苦、空、无我。你要一直观察自己的身体,是五蕴组成的,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你爱染什么东西你就有苦,这个世间没有一样是有意义的,只要有一样执着就要来投胎。所以解脱道的人知道,一切都是变化无常、苦、空、无我的,因此不起爱染心,灭掉贪瞋痴,就不用来投胎。人生有生老病死苦,你要灭苦就要修行,那修行最快灭苦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出家好好修行。在家人我们只能劝他,保持人身的基本戒律、多做善事,你要完全达到出家人的离苦,可能比较没有办法。

  23.如何了解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悲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断觉想?

  答:修不净观断贪欲?凡人的心多少都有欲望,爱看帅的、美的,那个叫贪欲…

《佛学问答 学佛与修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