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深密经▪P3

  ..续本文上一页:如果把颇胝迦宝与红色染在一起,它就会变成红颜色的,看上去就像是琥珀的样子,有些人不明就里,就对别人说:这就是琥珀,把自己和听的人都给弄胡涂了,就把颇胝迦宝当成了琥珀:如果再把颇胝迦宝和绿色混在一起,它就染成了绿颜色的,看上去就像是车渠的样子,有些人不明就里,就对别人说:这就是车渠,把自己和听的人都弄胡涂了,就把颇胝迦宝当成了车渠:最后,如果再把它和黄颜色混在一起,那它看上去就像是黄金的样子,有些人不明就里,就对旁人说:这就是黄金,也把别人给弄胡涂了,就把颇胝迦宝当成了黄金。

  

  德本!三种存在样态之间的关系同上面颇胝迦宝的例子非常相以。在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活动中,意识的实体执著作为心理上的潜在势力也会来影响它、染污它,就像洁净的颇胝迦宝在和各种杂色混和后,看上去就像是青如意珠、琥珀、车渠或者黄金,一般人不知道内情,就坚持把它看成是青如意珠、琥珀、车渠或黄金,虚妄地执着它们,在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活动中,本来一切均因缘而起,没有任何实体主宰于其间,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我存在着,但是由于与生俱来的实体执着已化为潜在势力控制、支配着生命的一切活动,所以人们也就执着生存活动中有主宰自我的存在了:洁净的颇胝迦宝在和其它各种杂色相混后,就会变得像是青如意珠、琥珀、车渠或者黄金的样子,如果没有其它外在条件的影响,它就保持它本来的样子,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样态也正是这样一个情况,一旦内外条件结合,某种生命活动就会发生,当条件不具备时,生命活动就保持其潜在状态,洁净的颇胝迦宝既便在受各种杂色的染污时看上去像是青如意珠、琥珀、车渠或者黄金的样子,但是那些不知内情的人在颇胝迦宝身上所执着的那些事物并不存在,不管是什么时候,也不管这颇胝迦宝是否受着诸种杂色的染污,它仍然是颇胝迦宝,它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同样道理,虽然人们的意识功能总是在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现象上,虚构有主宰自我的存在,但是从遥远的过去一直到今天,从今天再下推到无尽的未来,这些被虚构的实体都是不存在的,生命的本性绝不会因为实体执着而改变,在透破一切实体执着后显示出来的生命活动就是圆满成就的存在实态——生命的真实本性。

  

  德本!其次,我们看到,一般人在研究存在现象时,通常认定名称概念总是和相应的对象连结在一起的,对象是名称所依据的,名称则能称述对象,因此,只要有某一名称存在着,那就必定有名称所称述的对象存在着,这种思维方法就会导致在一切语言名称背后去寻找被称谓、被指向的对象之实体,据此我们就能了解到什么是意识处处计较所虚构的实体存在样态了:由对语言背后实体的执着,导致对一切认知对象、一切存在现象的实体执着,由于这些执着会在生命活动中化为潜在势力,积累在生命结构的深层,因此能决定着未来生命活动的方向,据此我们就能了解什么是依据因缘条件而流转的生命现象了:在因缘流转的生命活动中,如果排除了对存在的实体执着,这就净化了生命,使生命的真实本性得以显现,据此我们就能了解什么是圆满成就的存在实态了。

  

  善男子!如果菩萨们在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样态中,能如实理解意识处处虚构的实体样态,那么他也就懂得什么东西是绝对不存在的了:如果菩萨们能如实理解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样态,那么他也就懂得什么是有染污的生命活动了:再者,如果菩萨们能如实理解生命圆满成就的真实样态,那么他也就懂得什么是净化的生命活动了。

  

  善男子!如果那些菩萨在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样态中如实认识到什么是绝对不存在的东西,那么他就必然能消除一切有染污的生命活动,如果他能消除一切有染污的生命活动,那他就必然能把生命由染污状态提升到净化状态。

  

  总起来说,德本!由于那些菩萨如实认识了意识处处虚构的实体样态,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样态以及存在的真实本性,那么他也就能如实理解什么是绝对不存在的东西,什么是相对存在有染污的生命活动,什么是绝对存在净化的生命活动;如果他们如实理解了什么是绝对不存在的东西,那他就必然能排除生命活动中的染污成分,如果他能排除生命活动中的一切染污成分,那么他的生命活动就必然能过渡到净化状态。到此地步,就可以说他已经能透彻认识存在的三种样态了,所以,佛才成立一类菩萨,他们就叫做「已经能够透彻认识存在三种样态的菩萨」。

  

  当时佛陀想把以上教法的大意用简略语言概括出来,以便于一般人记忆和掌握,就说了下面这些偈颂。他说:如果修行人不懂得什么是绝对不存在的,那么他就不知道该如何改造有染污的生命活动,而如果不能彻底消除生命活动中的染污成分,那也就不可能使生命净化起来。不能对生命活动中的种种错误进行认真研究,随心所欲,那就会残害其它的生命,必须对存在的三种样态进行透彻地研究,如果不存在的东西不能断然放弃,存在而有染污的东西不能认真改造,那就永远不能看透生命的本性,这种人的生活真值得同情。

  

  当时一个名叫胜义生的菩萨禀告佛陀说:世尊!我曾经独自在安静的地方修习,当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世尊曾经以各种的方式讲说构成人生命的各种成分聚集体,这些聚集体复合而成的生命如何从无到有,又如何由有还无的情况,对生命聚集体中种种痛苦烦恼的永远舍弃,以及对种种生命成分及其痛苦烦恼的详细知识:如同构成人生命的成分聚集体那样,佛也曾对知识构造中的主客观因素、生命流转变化的具体展开过程以及生命的各种资生方式进行过广泛的分析;佛曾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四种陈述宇宙生命真实情状的真理进行过广泛的讨论,如四种真理各自的界限内容,对宇宙生命痛苦情状的详细观察,对造成痛苦原因的永远舍弃,对消除一切痛苦烦恼后的安乐状态的切身透入,对为了进入这一状态而进行的漫长修学等,以上诸方面构成佛陀说的「四种真理」的理论骨架:世尊曾以各种的方式陈说种种生命形态的自身特要征,为什么会有诸多生命形态,为什么诸多生命形态不能合而为一;对各种生命形态中痛苦烦恼的永远舍弃,以及关于各种生命形态及其痛苦烦恼的详细知识等:佛陀曾以各种的方式陈说培养注意力的四种基本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培养注意力的修行方法,各种方法何以能对治身心中的毛病、又能对治什么样的身心毛病,如何从精神下集中的日常状态过渡到精神集中的修行状态,当注意力的培养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如何巩固它、强化它、增长和扩大它的效果,等等:如同对培养注意力的方法所进行的分析那样,佛陀也曾经对去恶行善的意志力之培养、善行和智慧的基本心理要素之培养、良善心理品性之发掘、良善心理品性之进一步深化以及智慧决择能力的提高等种种修行方式作过同样细致的审察:佛陀曾经以各种方式阐说通向真理的八条生活道路,为什么要讲述八条正确的生活道路,八条生活道路为什么能消除痛苦烦恼以及消除何种痛苦烦恼,如何从头开始选择正确的道路去生活和修习,如何使正确的生活道路在生命向上进化的修行实践中稳定下来,以及如何使正确的生活道路能更深更广地通向真理,等等。

  

  可是,在另外一些场合,您又着重宣讲这样一种教法:宇宙间一切存在现象自身都没有实体存在着,一切生命现象既没有产生、也没有消亡,生命中本来就没有痛苦烦恼的扰动,一切生命就其自身即是圆满安乐的。不知道您究竟依据什么隐密意蕴来如是陈述

  我现在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衷心希望那与真理相应的觉者能同情未得正确知识的苦痛众生,能明白清晰地给众生解释为什么二切存在现象都没有自身常住的实体性,一切生命现象既无产生、也无消亡」

  究竟为什么「生命中没有痛苦烦恼的扰动,一切生命就其自身即圆满安乐」呢

  我们世俗的思考能力往往陷入矛盾之中而不可自拔,希望您能把真理带到光明之中,驱除我们内心中的黑暗和疑惑。

  

  当时,佛陀告诉胜义生菩萨说:胜义生!你思索的问题非常有道理,你问题的核心是,对我的多重教法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跟从我的许多弟子们也和你有同样的疑虑,他们感觉到我前后两种教法之间似乎有矛盾,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知道,你是为了利益安乐无量无数的众生生命,为着慈悲垂悯天、人、阿修罗等各类生命,为了清除他们修行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你才提出这个问题。你应当一心谛听,我会把我前后两期教法中的隐密意蕴明明白白地揭示出来。

  

  善男子!你们应当理解,我所谓「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自身的实体性,一切生命现象既没有产生、也没有消亡,生命中本来就没有痛苦烦恼的扰动,生命就其自身即圆满安乐」,这一教法背后是含有隐密之意蕴的,这一隐密意蕴究竟是什么呢

  这就是指三种没有实体存在的存在本性之学理。胜义生!你应当知道,我所谓「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着」,我的这一教法应当放在三种实体下存在的存在本性这一背景和框架下来予以审视。我所谓三种没有实体存在的存在本性是:其一,意识之外独立实体不存在的存在本性:其二,生命流转过程中主宰实体不存在的存在本性:其三,从超越的立场来说一切实体不存在的绝对存在本性,它也可以被称作「绝对的存在本性」或者「超越的存在本性」。

  

  善男子!什么叫做「意识之外独立实体不存在的存在本性」呢

  这是说,通过运用意识功能对一切存在现象处处计较,处处虚构,这样造成的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相状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被看成是意识之外的独立相状是假借语言概念造成的,是假借意识的抽象思维造成的,而不是由事物自身的存在特质所支撑,所以说独立于意识之外的…

《解深密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说信佛功德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