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现在对佛陀一切教法的理解,那么,如果在意识处处计较所执着的实体以之为依据的生命活动现象中,假借语言概念成立「使意识集中的方法」、「使意识集中的方法之功能」、「使意识集中的方法所消除的身心毛病」、「如何从精神分散状态过渡到精神集中状态」、「如何使精神集中的修行状态得以稳定」等等这一类事物,包括它们各自的特性以及它们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性,这样成立的事物特性一旦在意识中被实体化后,就叫做「意识处处计较所执着的实体存在样态」,佛陀就是根据这一样态成立「意识之外独立实体不存在的存在本性」之学理的。意识虚构执着的独立实体以之为依据的生命活动现象本身就叫做「依据因缘条件流转的生命样态」,佛陀就是根据这一样态成立「生命过程没有主宰实体的存在本性」以及「超越的存在本性」这一方面的学理。根据我现在对佛陀教法的理解,那么我敢说,假若在意识处处计较处处执着的实体以之为依据的生命活动现象中,彻底排除独立实体的存在性,这个一切实体不存在的存在样态,及在一切生命现象中突破实体执着后显示出来的存在本性,作为净化了的精神结构之认识对象,就叫做「圆满成就的存在实态」,佛陀就是根据这一存在样态成立那「超越的存在本性」的另一个方面的。
世尊!我想用几个比方把您以上教法的真实意蕴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比方说「毗湿缚」这种药物吧,它可以配在一切普通的药方和珍贵的药方中,它的性能中性平和,能调节其它各种药物的药性,使它们能很好地合作,对病人产生理想的医疗效果。佛陀关于「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生命活动没有产生也没有消亡,生命中本来没有痛苦烦恼的扰动,存在就其自身即圆满安乐」以及「没有存在实体的存在本性」等等阐释真理最圆满的教法可以放在其它任何说理下圆满的教法经典中,它们不仅不会和后者相悖反,而且可以调和后者的教理性格,使之更能与真理相契合。
世尊!再拿画彩画来说,人们要在地上画彩画时,先要用粉彩粉刷地面,这一粉彩的底色调将会充满在一切被画成的事物中,调和它们,使各种用笔各种图像拥有某种共同的意蕴:同时,人们对青色、黄色、红色、白色等诸种底色也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精心选择,这是因为,具体底色的选择作为整个画面的衬托,将使彩画成的事物在性格上表现出差异性。世尊!您那「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乃至于「存在就其自身即圆满安乐」、「没有任何实体存在的存在本性」等这些说理圆满的教法,就像是作画时的底色调,把它们放在其它一切说理不圆满的教法经典中,能调和后者,使之更能与真理相应:同时,参照圆满的教理陈说,我们对那些说理不圆满的教法就能获得更好的理解,因而更能把握住这些教法的特殊性格,包括它们的优点和缺陷。
世尊!我想再打个比方。人们都熟知这样一个事实:当我们在一切菜肴中添加一点熟酥之后,那将使菜肴更加味美可口。同样道理,佛陀把「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乃至于「一切存在就其自身即圆满安乐」以及「没有任何实体存在的存在本性」等这些说理圆满的教法放在其它一切说理不圆满的经典中,那么那些说理不圆满的经典就会与真理更加契合,修行人从中也就能获得更大的喜悦和享受。
世尊!最后我想提出虚空这个例子来,我们知道,虚空存在于一切地点、一切事物之中,一切地点、一切事物之中都运转着同一个虚空,同时,虚空又不妨碍在它范围之内的存在的一切发挥、活动和作用。同样道理,您关于「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乃至于「存在就其自身即圆满安乐」、「没有任何实体存在的存在本性」等圆满教法,它们所揭示的隐密意蕴事实上就包含在一切说理不圆满的教法经典之中,它们能调和这些说理不圆满的教法经典,使之更具佛教理念的共通性、普遍性,同时,这又不妨碍人们或者通过修学四种真理摆脱生命活动、或者通过沈思流转生命过程而解脱生命、或者在济生利众的无尽实践中达到最高度的生命自由等等这些具体修行生活的独特性。
当时佛陀赞叹胜义生菩萨说:好啊,太好了!胜义生!你现在的确已经很好地把握了一切真理教法的深刻蕴味,更难得的是,你还巧妙的借助现实生活中人人习见的平常事例把抽象的教法道理形象化、平实化了。你所举「毗湿缚药」、「杂彩画地」、「熟酥调味」、「虚空覆物」这四个例子都极精彩地道出了圆满教法与非圆满教法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你的理解完全正确,你就应该这样来接受三种实体不存在的存在本性之学说。
胜义生菩萨继续阐说他对佛陀教法真实意蕴的理解,他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最初在婆罗疽斯国的鹿野苑中只为那些要求放弃一切生命活动的修行人,以「四种真理」为中心来陈说存在的真实本性。你这一教法虽然珍贵难得,我们现存的生命世界中尚无一人能像您这样讲述关于存在的真理,可是您当时陈说的教法在价值上不是最高的,在内容上不是最包涵的,在说理上也不是最圆满的,是容易引起矛盾、混乱和争论的。
世尊!您在第二阶段的教化生活中,只为那些以同情济助众生、希望进化成佛的修行人,根据「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生命活动没有产生也没有消亡,生命中本来没有痛苦烦恼的扰动,存在就其自身即圆满安乐」这一教法要领,以暗含蕴味的方式来陈说真理,虽然您这一期教法更加珍贵、更加难得,但是它仍然不是价值最高、内容最包涵、说理最圆满的,也容易引起矛盾、混乱和争论。
世耸!您现在在第三阶段的教化生活中,同时为各种修行倾向的众生,根据「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生命活动中没有产生也没有消亡,生命中本来没有痛苦烦恼的扰动,存在就其自身即圆满安乐」以及「没有实体存在的存在本性」这些教法要领,以完全点明、完全揭破的方式来陈说真理』您这期教祛才是最珍贵、最难得的,您今日对存在本性的学理陈说在价值上最高、在内容上最包涵、在陈说的方式上也最圆满,它不会再引起矛盾、混乱和争论,从无穷无尽的过去直到无边无际的未来,世间还从未有人把真理解说得如此圆满。
世尊!如果修学佛法的善男女们对于您依据「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实体存在,生命活动中没有产生也没有消亡,生命中本来没有痛苦烦恼的扰动,存在就其自身即圆满安乐」以及「没有实体存在的存在本性」这些教法纲领陈说的圆满教法经典,听闻之后能产生信念、书写经典、保护典、供养经典、流通经典,能够读诵其语言、思考其义理,并按照圆满教法所提示的修行方法切切实实地展开自己的修行之路,这将在修行人的现实生命和未来生命中引发出多少善行呢
当时佛陀回答胜义生菩萨说:胜义生!此人由之引发的良善行为真是无法用数字计算、无法打比方说明,就好比拿手指上的土跟大地上的土相比,前者还不到后者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十万分之一、乃至无穷大分之一;或者,这就好比牛蹄印中的水跟东西南北四大海洋中的水相比,前者还不及后者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十万分之一,乃至无穷大分之一。胜义生!我们可以这样说,那些在听闻不圆满教法之后,能够对其教法产生信念乃至于能依其方法展开切实修行,这些人所获得的福果就已经不可思议了,可是它与听闻圆满教法并按照圆满教法所揭示的方法展开切实修行所获得的佛果相比,还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十万分之一,乃至无穷大分之一!
佛说完这些话后,当时胜义生菩萨再度禀告佛陀说:世尊!在研究深刻意蕴的佛教教法中,您以上教诲应当称作什么名字呢
我们应该怎样来奉行这一教法
佛陀对胜义生菩萨说:胜义生!这叫做「阐说真理最圆满的佛陀教法」。你们应当悉心体会为什么它是所有佛说方式中最为圆满的,并且对于此教法真切的领会奉行。在佛陀陈说这个最高最圆满的教法时,与会大众中,有六十万众生激发起最高最圆满的觉悟之心:有三十万生命能远离舍弃一切外在对象对心灵的染污,获得如实认识存在本性的正确思维能力:有十五万众生永远摆脱了邪恶情绪、生存行为、生存苦痛等种种染污生命活动的现实作用以及它们积聚在精神结构中的心理潜势力,其心灵得到自由解脱:有七万五千个大修行人对一切存在现象中没有产生也没有消亡的存在实态获得确定无疑的理解。
当时,弥勒大菩萨禀告佛陀说:世尊!菩萨在成佛教法中着力改变日常思维结构,培养「心念相绩的思维方法」和「观照思维方法」,他究竟应依据什么教理呢
他的修行生活归宿于何处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菩萨应当把「一切存在现象都是假借语言概念成立的,其自身并无实体性」这一教理作为理论依据,把成就最高最圆满觉悟的誓愿作为修行生活的归宿所在。菩萨立志成佛,决心把自己和其它生命都引导到自由安乐的圆满境界里来,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他必须根据成佛教法的要求,努力培养「心念相绩的思维方法」和「观照思维方法」,以期改变日常之精神结构,使精神活动更能与真理相契合。
弥勒菩萨又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曾说过四种认识境界:一是用思维比较、推度的认识境界,这一认识境界是心识变现的认识物件:二是消除比较推度后精神活动之认识境界,这一认识境界也是精神变现的产物;三是以遍在于一切现象中的存在本性作为认识对象:四是以一切事物圆满实现其本性的真实存在状态作为认识的对象。现在,我想知道,在上述四种认识对象、认识境界中,哪些是心念相续的思维活动之认识对象,哪些是观照思维的精神活动之认识对象,哪些是观照思维和心念相绩的思维这双重精神活动的认识对象呢
佛陀告…
《解深密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