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現在對佛陀一切教法的理解,那麼,如果在意識處處計較所執著的實體以之爲依據的生命活動現象中,假借語言概念成立「使意識集中的方法」、「使意識集中的方法之功能」、「使意識集中的方法所消除的身心毛病」、「如何從精神分散狀態過渡到精神集中狀態」、「如何使精神集中的修行狀態得以穩定」等等這一類事物,包括它們各自的特性以及它們區別于其它事物的特性,這樣成立的事物特性一旦在意識中被實體化後,就叫做「意識處處計較所執著的實體存在樣態」,佛陀就是根據這一樣態成立「意識之外獨立實體不存在的存在本性」之學理的。意識虛構執著的獨立實體以之爲依據的生命活動現象本身就叫做「依據因緣條件流轉的生命樣態」,佛陀就是根據這一樣態成立「生命過程沒有主宰實體的存在本性」以及「超越的存在本性」這一方面的學理。根據我現在對佛陀教法的理解,那麼我敢說,假若在意識處處計較處處執著的實體以之爲依據的生命活動現象中,徹底排除獨立實體的存在性,這個一切實體不存在的存在樣態,及在一切生命現象中突破實體執著後顯示出來的存在本性,作爲淨化了的精神結構之認識對象,就叫做「圓滿成就的存在實態」,佛陀就是根據這一存在樣態成立那「超越的存在本性」的另一個方面的。
世尊!我想用幾個比方把您以上教法的真實意蘊更加形象地表現出來。比方說「毗濕縛」這種藥物吧,它可以配在一切普通的藥方和珍貴的藥方中,它的性能中性平和,能調節其它各種藥物的藥性,使它們能很好地合作,對病人産生理想的醫療效果。佛陀關于「一切存在現象都沒有實體存在,生命活動沒有産生也沒有消亡,生命中本來沒有痛苦煩惱的擾動,存在就其自身即圓滿安樂」以及「沒有存在實體的存在本性」等等闡釋真理最圓滿的教法可以放在其它任何說理下圓滿的教法經典中,它們不僅不會和後者相悖反,而且可以調和後者的教理性格,使之更能與真理相契合。
世尊!再拿畫彩畫來說,人們要在地上畫彩畫時,先要用粉彩粉刷地面,這一粉彩的底色調將會充滿在一切被畫成的事物中,調和它們,使各種用筆各種圖像擁有某種共同的意蘊:同時,人們對青色、黃色、紅色、白色等諸種底色也要根據具體需要進行精心選擇,這是因爲,具體底色的選擇作爲整個畫面的襯托,將使彩畫成的事物在性格上表現出差異性。世尊!您那「一切存在現象都沒有實體存在」,乃至于「存在就其自身即圓滿安樂」、「沒有任何實體存在的存在本性」等這些說理圓滿的教法,就像是作畫時的底色調,把它們放在其它一切說理不圓滿的教法經典中,能調和後者,使之更能與真理相應:同時,參照圓滿的教理陳說,我們對那些說理不圓滿的教法就能獲得更好的理解,因而更能把握住這些教法的特殊性格,包括它們的優點和缺陷。
世尊!我想再打個比方。人們都熟知這樣一個事實:當我們在一切菜肴中添加一點熟酥之後,那將使菜肴更加味美可口。同樣道理,佛陀把「一切存在現象都沒有實體存在」,乃至于「一切存在就其自身即圓滿安樂」以及「沒有任何實體存在的存在本性」等這些說理圓滿的教法放在其它一切說理不圓滿的經典中,那麼那些說理不圓滿的經典就會與真理更加契合,修行人從中也就能獲得更大的喜悅和享受。
世尊!最後我想提出虛空這個例子來,我們知道,虛空存在于一切地點、一切事物之中,一切地點、一切事物之中都運轉著同一個虛空,同時,虛空又不妨礙在它範圍之內的存在的一切發揮、活動和作用。同樣道理,您關于「一切存在現象都沒有實體存在」,乃至于「存在就其自身即圓滿安樂」、「沒有任何實體存在的存在本性」等圓滿教法,它們所揭示的隱密意蘊事實上就包含在一切說理不圓滿的教法經典之中,它們能調和這些說理不圓滿的教法經典,使之更具佛教理念的共通性、普遍性,同時,這又不妨礙人們或者通過修學四種真理擺脫生命活動、或者通過沈思流轉生命過程而解脫生命、或者在濟生利衆的無盡實踐中達到最高度的生命自由等等這些具體修行生活的獨特性。
當時佛陀贊歎勝義生菩薩說:好啊,太好了!勝義生!你現在的確已經很好地把握了一切真理教法的深刻蘊味,更難得的是,你還巧妙的借助現實生活中人人習見的平常事例把抽象的教法道理形象化、平實化了。你所舉「毗濕縛藥」、「雜彩畫地」、「熟酥調味」、「虛空覆物」這四個例子都極精彩地道出了圓滿教法與非圓滿教法二者之間的真實關系。你的理解完全正確,你就應該這樣來接受叁種實體不存在的存在本性之學說。
勝義生菩薩繼續闡說他對佛陀教法真實意蘊的理解,他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最初在婆羅疽斯國的鹿野苑中只爲那些要求放棄一切生命活動的修行人,以「四種真理」爲中心來陳說存在的真實本性。你這一教法雖然珍貴難得,我們現存的生命世界中尚無一人能像您這樣講述關于存在的真理,可是您當時陳說的教法在價值上不是最高的,在內容上不是最包涵的,在說理上也不是最圓滿的,是容易引起矛盾、混亂和爭論的。
世尊!您在第二階段的教化生活中,只爲那些以同情濟助衆生、希望進化成佛的修行人,根據「一切存在現象都沒有實體存在,生命活動沒有産生也沒有消亡,生命中本來沒有痛苦煩惱的擾動,存在就其自身即圓滿安樂」這一教法要領,以暗含蘊味的方式來陳說真理,雖然您這一期教法更加珍貴、更加難得,但是它仍然不是價值最高、內容最包涵、說理最圓滿的,也容易引起矛盾、混亂和爭論。
世聳!您現在在第叁階段的教化生活中,同時爲各種修行傾向的衆生,根據「一切存在現象都沒有實體存在,生命活動中沒有産生也沒有消亡,生命中本來沒有痛苦煩惱的擾動,存在就其自身即圓滿安樂」以及「沒有實體存在的存在本性」這些教法要領,以完全點明、完全揭破的方式來陳說真理』您這期教祛才是最珍貴、最難得的,您今日對存在本性的學理陳說在價值上最高、在內容上最包涵、在陳說的方式上也最圓滿,它不會再引起矛盾、混亂和爭論,從無窮無盡的過去直到無邊無際的未來,世間還從未有人把真理解說得如此圓滿。
世尊!如果修學佛法的善男女們對于您依據「一切存在現象都沒有實體存在,生命活動中沒有産生也沒有消亡,生命中本來沒有痛苦煩惱的擾動,存在就其自身即圓滿安樂」以及「沒有實體存在的存在本性」這些教法綱領陳說的圓滿教法經典,聽聞之後能産生信念、書寫經典、保護典、供養經典、流通經典,能夠讀誦其語言、思考其義理,並按照圓滿教法所提示的修行方法切切實實地展開自己的修行之路,這將在修行人的現實生命和未來生命中引發出多少善行呢
當時佛陀回答勝義生菩薩說:勝義生!此人由之引發的良善行爲真是無法用數字計算、無法打比方說明,就好比拿手指上的土跟大地上的土相比,前者還不到後者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十萬分之一、乃至無窮大分之一;或者,這就好比牛蹄印中的水跟東西南北四大海洋中的水相比,前者還不及後者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十萬分之一,乃至無窮大分之一。勝義生!我們可以這樣說,那些在聽聞不圓滿教法之後,能夠對其教法産生信念乃至于能依其方法展開切實修行,這些人所獲得的福果就已經不可思議了,可是它與聽聞圓滿教法並按照圓滿教法所揭示的方法展開切實修行所獲得的佛果相比,還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十萬分之一,乃至無窮大分之一!
佛說完這些話後,當時勝義生菩薩再度禀告佛陀說:世尊!在研究深刻意蘊的佛教教法中,您以上教誨應當稱作什麼名字呢
我們應該怎樣來奉行這一教法
佛陀對勝義生菩薩說:勝義生!這叫做「闡說真理最圓滿的佛陀教法」。你們應當悉心體會爲什麼它是所有佛說方式中最爲圓滿的,並且對于此教法真切的領會奉行。在佛陀陳說這個最高最圓滿的教法時,與會大衆中,有六十萬衆生激發起最高最圓滿的覺悟之心:有叁十萬生命能遠離舍棄一切外在對象對心靈的染汙,獲得如實認識存在本性的正確思維能力:有十五萬衆生永遠擺脫了邪惡情緒、生存行爲、生存苦痛等種種染汙生命活動的現實作用以及它們積聚在精神結構中的心理潛勢力,其心靈得到自由解脫:有七萬五千個大修行人對一切存在現象中沒有産生也沒有消亡的存在實態獲得確定無疑的理解。
當時,彌勒大菩薩禀告佛陀說:世尊!菩薩在成佛教法中著力改變日常思維結構,培養「心念相績的思維方法」和「觀照思維方法」,他究竟應依據什麼教理呢
他的修行生活歸宿于何處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善男子!菩薩應當把「一切存在現象都是假借語言概念成立的,其自身並無實體性」這一教理作爲理論依據,把成就最高最圓滿覺悟的誓願作爲修行生活的歸宿所在。菩薩立志成佛,決心把自己和其它生命都引導到自由安樂的圓滿境界裏來,爲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他必須根據成佛教法的要求,努力培養「心念相績的思維方法」和「觀照思維方法」,以期改變日常之精神結構,使精神活動更能與真理相契合。
彌勒菩薩又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曾說過四種認識境界:一是用思維比較、推度的認識境界,這一認識境界是心識變現的認識物件:二是消除比較推度後精神活動之認識境界,這一認識境界也是精神變現的産物;叁是以遍在于一切現象中的存在本性作爲認識對象:四是以一切事物圓滿實現其本性的真實存在狀態作爲認識的對象。現在,我想知道,在上述四種認識對象、認識境界中,哪些是心念相續的思維活動之認識對象,哪些是觀照思維的精神活動之認識對象,哪些是觀照思維和心念相績的思維這雙重精神活動的認識對象呢
佛陀告…
《解深密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