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P33

  ..续本文上一页之方便言词为他授了近圆戒(译者:受戒的十种旧仪规与现在的仪规不同,旧仪规中有十种得近圆戒,于《花鬘论》中广明。)出家后,他身披三衣、手持钵盂滤水器,成了一位很如法的出家人,世尊为他传授了一些相应的教言,他自己也是勇猛精进,灭尽了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了阿罗汉的果位。时诸比丘请问:“世尊,在拜见您的成千上万个男人中,没有一个像这位老人一样如此对待您的,今老人之举是以何因缘?唯愿为吾等演说。”

  世尊告曰:“这位老人在此世之前的五百世中作我父亲。他往昔的习气现前,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些行为。”“世尊,既然他五百世中作世尊您的父亲,那为什么今生不作您的父亲呢?”世尊复言:“凡大菩萨好行布施,具足出离心,但这位老人在五百世中,经常对我布施与生出离心造的违缘太多了。最后我发了一个愿:愿他以后不要再作我的父亲。另外我今生的父亲净饭王曾发愿作佛的父亲,这两个因缘和合,所以,他今生没作我的父亲。”“那么请问世尊,净饭王往昔是如何发愿的呢?”世尊告曰:“早在九十一个大劫(Maha Kalpa)前,有如来正等觉俱留逊佛(Krakucchandha Buddha)出世,有一位大商主供养佛陀时,见佛身相十分庄严,就发了一个愿:愿将来我能有一位象佛陀一样的儿子。当时的商主就是今世的净饭王,以此愿力他今生作我的父亲。”“请问世尊,那位婆罗门老人以何因缘今生贫穷,人已年迈,才值遇佛陀出家?”世尊曰:“因为他生生世世对大菩萨行布施与生出离心造种种违缘,尤其是对我出家造种种违缘(师言:在《贤愚经》中讲,对出家不能作违缘,若作违缘,罪同毁坏佛塔无别。凡是个人想出家时说明因缘已成熟,任何人不得阻拦,而应随喜。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信心具足就可以出家,上至国家元首下至乞丐都可以出家,任何人不应作违缘,否则,将生生世世受贫穷之苦,难遇佛法等之许多果报。所以,自己出家劝人出家功德很大。)故他今世贫穷,老年时才遇佛出家。”“世尊,他以何因缘对佛生欢喜心,于佛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世尊说:“这是他往昔的愿力。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有一位比丘,在临终时发愿:我一生中出家修持,虽然没得到什么境界,但愿我将来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断尽三界烦恼,证得阿罗汉果。(译者:小乘观点《俱舍论》中也说:若要证罗汉果必须现僧人相。故此经中得罗汉果者都是在教法下出家才证果的。但大乘中不一定现僧相才能成就,也有居士身、沙弥、沙弥尼得成就的。如国王恩札布德、赤松德真、维摩诘居士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因此他在我的教法下出家得证阿罗汉果。”

   (43) 土地变金地

   ——农夫供佛 土地变金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郊祗陀园附近有一位贫穷的农夫,他的田地在祗陀园附近不远的地方。这位勤劳的农夫每天都是早早地起来,准备犁锄等种庄稼的工具,然后去田里作农活。因田地离家远,所以,中午他妻子就把午饭送到田里,一起吃。他们能经常见到佛陀及僧众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来回的情景。每次见到时,他都心中数数欢喜,赞叹不已:“不可思议!佛陀如此庄严!僧众如此之多,个个威仪具足!”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

  一次,农夫夫妇互相说:“我们前世肯定没造什么善业,才致于今生福报

  很薄,又这么贫穷,若再不供养布施,那来世我们会更可怜,更造业,怎么办好呢?”想了想,农夫对妻子说:“贤妻,我们家中有没有可以作布施供养的物品?”妻子说:“家里虽然没有太多的供品,但供养不在于供品的多少,只要心清净,即使对世尊作个小小的供养,功德也是很大的,所以,为了今世与来世不再受贫穷之报,我们应该好好地对世尊作供养。”农夫高兴地说:“那可以,您爱怎么作就怎么作吧!”这么商定后,妻子回去准备了家中最精美的饮食,第二天早上,将备好的饮食全部拿到田野去,在那里一直恭候着佛陀来应供。

   佛陀具足种种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众生的苦乐,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悲心(Karuna)刹那也不会离开的。世尊已经观察到农夫该调化的机缘已成熟,就著衣持钵前来化缘。

   农夫夫妻俩看见世尊远远地走来,就欣喜不已,身不由己地跑上前,亲近世尊,并祈求道:“世尊能否能接受我们的供养?”世尊默许了。他们请世尊入座,亲手供养甘美的饮食,供养圆满后,世尊观察他们的根基,给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之后世尊就返回祗陀园了。他们俩夫妇当下就在田地里发愿:“以此供养世尊的善根,愿我们从此不再受贫穷之苦,愿我们的田地庄稼全变成黄金。”

   刚发愿毕,以其清净心供养之功德力和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他田地里的庄稼全变成了黄金,夫妻二人欣喜若狂,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贤慧的妻子对农夫说:“现在,地里全变成了黄金的愿果真实现了,这固然是很好,但我们应该先得到萨迦国王的开许,否则,我们不一定能享受到这些黄金。您先去宫中禀告国王并献给国王一份黄金,这样比较好通融。”于是农夫就去了宫中,将田地变成了黄金的事实禀告了国王,并说:“现在,我们的田地全变成了黄金,这就供养国王一份,请国王笑纳。”听了这话,国王有点不相信,心想:这个农夫可能精神有问题,但仔细观察他,又是个正常人,就半信半疑地问农夫:“真有这样的事吗?”农夫说:“确实是事实,若不相信,那就请陛下亲自去看一下。”国王就专门派人去观察一下真假,可所派的这个人怎么也看不到黄金,只看到一般的田地庄稼,他回禀国王:“我没见到什么黄金?”但农夫又祈求:“国王陛下,请您最好亲自去看一下,在我们的眼前田地确确实实已变成了黄金,与市上流通的黄金一样。”对世尊很具信心的萨迦国王想了想,问农夫:“你是造了极大的福报,还是遇到了很殊胜的福田?”农夫说:“我是遇上了殊胜的福田。”国王才觉得可信。就随农夫去田地里,亲自去观察确实是真的。农夫就献给国王一块,国王拿着黄金仔细看了看,诚觉稀有,便问:“你能现前这样的福报,究竟是怎样的因缘?”农夫如实地回答说:“是中午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并至诚发愿而得到的。”明达的萨迦国王听了,告诉农夫:“不必担心,这都是你自己供养发愿的功德力所得的福报,你自己有权享用,不过,我希望你能上供下施,这个很重要。”(译者:由此大家要知道对上师三宝以清净心供养少少的食物,其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农夫心想:国王所说的,颇有道理。现在的富裕全是世尊加持而来的,我应该报佛恩——上供下施。于是,他就在三个月中以饮食供养佛陀及僧众,并以其它的物品供养他们。世尊为他传了法,闻法后,他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个萨迦耶见,证得了预流果位。尔后,他于世尊前祈求出家,出家后,他守持清净的比丘戒,勇猛精进,摧毁了三界烦恼,证得了罗汉果位。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农夫的田地变成了黄金,最后,他又在佛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唯愿为说,吾等欲闻。”

  世尊告曰:“这是他前世和今世的两种因缘。前世的因缘是在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他是一位婆罗门的儿子,长大后出家了,临终时他发愿:我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愿我来世在释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证得罗汉果。以此往昔的愿力今已成熟故,在我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这是前世的愿力。现世的因缘是他作农夫时,平时见到我时数数心生欢喜,并以清净心对我供养,以他清净心供养的功德力和我的加持力,使他的田地变成了黄金。”世尊如是言。

   (44) 升天的先父

   ——先父升天 引子证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婆罗门与妻子共享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了一个端严的儿子,他们为儿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为他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着。他如海莲般很快地长大了。他对世间的一些学术精通无碍。婆罗门对三宝极具信心,并皈依了佛门,受持居士戒,经常供佛及僧,世尊也亲自对他宣说法要。但不久,婆罗门生了病,家人用根、茎、叶等配制成药来医其病,终因医疗无效而去世。去世后立即转生到三十三天(Tavatinsa)。婆罗门儿子把父亲的尸体拿到灵鹫山附近的大尸陀林中,准备火化(Sarira Nissanda),他看着父亲的遗体,万分悲痛,一边处理尸体,一边大哭大喊:“爸爸,我的爸爸……。”极度的悲伤使他精神使去了正常,从此,他四处流浪,边哭边喊“我的爸爸”,看上去很可怜。

   他的父亲转生三十三天(Tavatinsa)后,按天人的规矩要作三观察:观察从何处来,以后到何处去,以何因缘而来。他作这三种观察时,知道自己是从人道来,因皈依佛门,亲闻佛陀之法要而得生三十三天(Tavatinsa)的。他深感世尊的恩德极大,为报佛恩,他决定在未过夜之前去拜见世尊。于是他身着天人衣,佩带着项链、耳环、臂环、手镯、头饰等等璎珞珠宝,手持青莲、白莲、曼陀罗等各种天上鲜花来到佛前供养顶礼,右绕三匝,世尊观其根基为他传授了相应的法,他当时获得了预流果,绕佛三匝,就准备返回天界。这时,他看见原来的儿子在尸陀林里到处哭喊,就到儿子前问:“你这是干什么?何必这么悲伤?”“您是谁呀?”“我是你的父亲。”“那您现在在…

《百业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