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给他传授了相应的法,赞叹了佛法的功德后,率众返回经堂了。扎德沃的那些朋友们在回花园的路上,听说备好的饮食,被施主的儿子全供养了,心里生起了很大的嗔恨心:我们的饮食,他凭什么要供佛及僧?便蓄谋杀害他,他特别害怕,跑到父母那里去了,父母对那些朋友们虽然好言相劝,但他们仍不肯罢休,他只好跑到迦叶佛那里出家,精进学习三藏,并精通无碍,成为一位三藏法师。他的父母也皈依受戒,并经常发心作广大布施。扎德沃的那些朋友听说后就去他面前恭敬顶礼忏其前愆,还皈依受了戒。(师言:通过《百业经》的学习,应该知道:有些罪业小乘自宗是无法忏悔的,如对圣者取绰号、享用僧众财产等,果报非常严重,怎样忏悔都是要受报的,但用大乘的菩提心是可以消尽这些罪业的;大乘自宗⑵若是五无间罪和谤法罪是难以忏悔的,但用密乘的灌顶、证悟无上大圆满法是可以忏净的;密宗中谤上师、谤密法破了严重的密乘戒,密乘中也不能忏尽,故所有罪中,谤金刚上师、谤密法二种恶业是最严重的,始终无法忏净,必须亲自感受果报。)后来,三藏法师生病了,以各种枝、叶、根、茎调治都无效,临终时他发愿:在迦叶佛教法下一生出家,虽然没得到什么境界,愿将来生于富裕之家,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他的父母和扎德沃朋友听了他如是发愿,他们也发愿:依他的因缘,愿我们将来令佛欢喜,不作令佛不欢喜的事。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三藏法师即今施主的儿子,当时的父母即今父母。当时扎德沃的朋友即今当地的五百朋友。以其往昔愿力成熟故,今在我教法下出家获证阿罗汉果位,其父母与朋友亦如是令佛欢喜。
(108) 两个狮子
——闻法善根 转生天界
一时,佛在舍卫城,在果沙拉和玛嘎达之间,有两个很凶恶的大狮子,经常伤害过路的人,以至于很多行人不敢路过此处。
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具二种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世尊观察到这两个狮子被调化的因缘已成熟,告诉阿难集诸比丘曰:若有愿与佛一起出游的,著衣持钵,一同前往。世尊率僧众,去王舍城后,依次去了两个狮子居住的森林中,两个狮子外出觅食,远远看见世尊具足三十二相,两个狮子的嗔心马上消失了,跑到佛前,于世尊足下顶礼,世尊说:“两个狮子,你们以前造了很大的恶业,故今转为傍生,如果继续造业,将在轮回中恒时受报,你们应谛听:诸行皆无常,诸法皆无我,涅槃即寂灭。你们对我生起欢喜心,便能
注:⑵ 自宗: 分两种⑴自宗不共二门。⑵自宗不共门,自宗一般指自宗不共门,系说真言不共之
菩提心 ,即身成佛等理趣,以为密教独特之教理。
使你们脱离傍生界。”说毕,世尊就返回去了。
两个狮子去世后,升于天界,他们观知:自己前世是傍生,因世尊的功德力而生于天上,为报佛恩,必须在未过夜前去拜见世尊。他们以天人的装饰,手持天上的邬婆罗花⑴、曼达罗花、青莲花等,刹那间来到祗陀园,整个祗陀园一片光芒,两个天人在世尊前恭敬顶礼,世尊为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获得了圣果,便返回天界去了。
次日,一些精进不眠的比丘请问:“世尊,昨夜是否来了帝释天、梵天、四大天王或是大神变的天人?”世尊告曰:“都不是。你们是否记得有两个狮子?”“记得,记得。”“就是它们,当时,我为它们传了三法印(Ti-lakkhana)⑵(Ti-lakkhana),后来去世了,以此善根,得以转生天界,为报恩故他们昨夜前来,我又给他们传了相
应法,他们都获得了圣果,返回天界了。”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两个狮子本来嗔心(Dosa)很大,可通过世尊的方便法却升到天界善趣,消除了两个地方的恐怖?请为吾等演说。”世尊告曰:“诸比丘,不仅是现在,以前也是它们相互生嗔心时,我以方便法,使它们嗔心消除,得到四禅五通的。很早以前,嘎西地方的梵施国王与布德哈的大自在部国王之间不合,互相作战,杀害了很多生命。一次,两国又各率四大军队互相作战,双方损伤很重。附近森林中一位具大神变的仙人见后,生起大悲心,跃入空中显示种种神变,两个国王见此,憎恨心立刻消失了,对仙人生起大欢喜心,在仙人前祈求:“仙人有何吩咐,我们一定依教奉行。”仙人告曰:“我没有别的吩咐,只希望你们两国和合。”两个国王谨遵言教,在仙人足下恭敬顶礼,听受妙法,仙人为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得到妙法甘露后,把王位禅让给各自的太子,在仙人前出家,精进修持,获证了四禅五通。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仙人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当时,的两位国王就是现在的两个狮子,今昔都是我用方便法调伏了他们。”
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以何因缘它们转生为狮子?以何因缘得升天
界,对佛生欢喜心,没有作令佛不欢喜的事?请为吾等演说。”世尊告曰:“这是它们前世的业力和今世的因缘和合。所谓前世的业力,是在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有两位能说会道的优婆塞,常以嗔心用狮
子等傍生来辱骂众人,临终时发愿:愿我们以一生中皈依持戒的善根,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作佛不欢喜的事,愿我们骂人的恶业不要成熟。诸比
丘,当时的两位优婆塞即现在的两个狮子,当时他们以傍生辱骂众人,故转生
注:⑴ 邬婆罗花:又名乌昙婆罗华,意译为瑞应花、灵瑞花。学名Ficus glo=merata。此树为过
去七佛之第五拘那含牟尼佛之道树。又诸经论中,每以乌昙婆罗华比喻值佛出世
之难得。
⑵ 三法印: 可作为佛教特征之三种法门。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项根本佛法。
此三项义理可用以印证各种说法之是否正确,故称三法印(Ti- lakkhana)。
于傍生界,以其愿力成熟故,今在我教法下令我欢喜,没作令我不欢喜的事。
今世的因缘是他们作狮子时,对我生起了欢喜心,故得以转生天界。”世尊如
是宣说。
(109) 猎 人
——恶口骂僧 受报劣众
一时,佛在舍卫城,附近有一大森林,猎人们常常在林中罟捕鸟兽,捕杀了很多。一天,被捕的野兽还没杀完时,世尊来到了林中,猎人们远见世尊,生起了欢喜心,到世尊前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界意乐,为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获得了预流果位,又在世尊前再三祈求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词为他们传授了比丘戒,他们精进修持,灭尽烦恼,获证了阿罗汉果位。当时,那些被捕的野兽,也对世尊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因对世尊生欢喜心故,去世后都立即转生天界。他们按天人的规矩作了三观察,观知他们是从傍生界而来,现生于天界是因对世尊生大欢喜心的缘故,应在未过夜之前去拜谒世尊以报佛恩,于是,身著项链、耳环、手镯等等天人的装饰,手持邬婆罗花、曼陀罗花、青莲花、白莲花等各种鲜花来到祗陀园,当时,整个祗陀园一片光明,他们在世尊前恭敬顶礼。供养鲜花,祈求传法,世尊为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得到圣果后返回天界了。
次日,那些前夜后夜精进不眠的比丘们请问:“世尊,昨晚祗陀园里一片光芒,是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还是具大神变的天人来拜见世尊?”世尊曰:“都不是。你们还记得原来在森林中被捕的那些野兽吗?”“记得,记得。”世尊曰:“当时它们对我生起了欢喜心,因此,去世后转生天界,为了报恩,昨晚来拜见我,我为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得圣果返回天界了。”
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那些猎人以何因缘而成为猎人?那些野兽以何因缘而转生傍生界?又以何因缘他们令佛欢喜,没作佛不欢喜的事?请为吾等演说。”世尊告曰:“曾在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他们都是僧人,却常恶口辱骂僧众,有些骂为劣种人,有些骂为邪命(Miccha Kamanta)的猎人,有些骂为傍生。(师言:《百业经》从头至尾都讲恶口骂人的果报很严重,所以,以前没有发过愿的人,一定要发愿以后不以恶口骂人,如果确实烦恼深重骂了别人,应尽快念“嗡班扎尔萨埵吽”一千遍忏悔咒。)以这些恶业成熟故,他们转生为猎人和傍生,又因他们一生出家,诸根调伏故,今生得到解脱。”
(110) 鹧 鸪
——菩萨行力 飞救火灾
一时,佛在舍卫城,世尊率领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商主和五百乞丐一起出游,到了一森林中,森林突然着火,这些人非常着急,乱喊乱叫。大慈大悲的世尊见他们惊慌失措,恐怖不安,便安慰他们,诵一谛实偈曰:“以佛加持力,罗汉加持力,佛陀威德力,愿火速熄灭;以佛加持力,罗汉加持力,妙法威神力,愿火速熄灭;以佛加持力,罗汉加持力,僧众威德力,愿火速熄灭。”世尊偈毕,火立刻熄灭了。…
《百业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