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业经▪P79

  ..续本文上一页弟子有什么用,我现在非常饿,没有吃的,生活非常困难。”“只要您把全部的法传给我,吃的我可以帮助您。”“我所要吃的您可能是满不了我的愿吧?”“那您到底要吃什么?”“我的饮食是活人的鲜血鲜肉。”这时,国王想:我已经发愿不害任何众生,用其他人的鲜血鲜肉供给“罗刹”是不可能的,为了求法,我愿意以自己的血肉来供养“罗刹”。他如此请求后,“罗刹”为他传了后半偈“生后即灭尽,彼等寂灭乐。”昔普国王忆持了很长时间,已能熟练地背诵。(师言:世尊在因地为了一个看起来不是很殊胜的偈子而用自己的血和肉才求得了,在座的四众弟子(Catu Parisa),现在很容易就可得到显密的很多共不共的殊胜法要,目前的条件只是相对地苦一点,确实是很值得,不要以为安乐中能得法。)他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涅槃的殊胜缘起,也获得了无上菩提的圣道,就用宝剑把自己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供养“罗刹”,并发了无上菩提的愿:以此善根,愿我将来获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的果位,能度口化无量无明愚痴的众生。如此发愿后,念一个偈子:“以此广施之善根,愿众皆悉得佛果,昔前诸佛未调众,以吾善施得佛果。”念毕,把自己全身的肉供给“罗刹”。此时,大地震动,天人撒花,赞曰:“善哉!善哉!”帝释天想:现在大菩萨的身体已变成这样,以我的能力也可以使他恢复,但为了使他增上菩提,我可以试试他发心如何:“大国王,您已把全身的肉割给我吃了,您是后悔还是欢喜呀?”“我一直生起欢喜心,因为我割身肉之痛苦与地狱傍生饿鬼所受的痛苦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这么说,我不相信。”“如果我不是生欢喜心则愿我的身体不要恢复,如果我真的以欢喜心供养您并对三界轮回众生发起了大悲心的话,则愿我的身体恢复如初。”以这谛实语之力,昔普国王立刻身体恢复如初,帝释天立刻也显出了本有的形象,在国王足下恭敬顶礼说:“我不是想害您的,一方面我想观察您求法的心,另一方面我为增上您的精进,故我这样对您显现。”说毕,返回天界了。诸比丘,当时的昔普国王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当时,我也是为了求法而如是苦行的,现在我为什么不闻法呢?”世尊如是说。

  

   (126) 昔普国王

   ——舍自身命 换得半偈

  一时,世尊出游嘎吉,途中,世尊对阿难尊者说:“阿难,我的背很痛,你把我的法衣折成四层,我在上面休息一下。”阿难依佛所言把衣折好铺在地上,世尊以狮子卧式,具足正知正念休息后,心想:自己周围有很多凡夫比丘,有些是佛调化的,有些是声闻调化的。便告曰:“阿难,你应该对所有比丘僧众宣说有关七菩提分的妙法。”阿难尊者依教奉行,为僧众宣说了有关七菩提分的妙法,之后,那些对声闻有缘的比丘众已灭尽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世尊也在阿难处闻法,阿难传法毕,世尊便端身跏趺座,给阿难为主的诸比丘宣说了有关精进方面的教言。那些对佛有缘的比丘们,灭尽了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这些得果的罗汉们远离了三界的贪欲,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和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诸天赞叹他们的功德。

  时一比丘赞叹曰:“世尊为了传授佛法而显示生病,世尊是三界的怙主,仍在阿难尊者前闻法,其他人更应该闻法。阿难尊者是世尊教法下智慧非常超胜的弟子,世尊正继续闻法,其他人为何不闻法?总之,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议,闻法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位比丘宣说了闻法的种种功德。(师言:为了度众生,世尊也显现在阿难前闻授妙法。)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世尊也是显现劝别人开示善说,在别人面前开示善说?”世尊告曰:“不仅是现在,以前我也是在别人面前听闻教法。是在很早以前,四具王宫的昔普国王,如理如法地护持着国政,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广作布施,对所有的臣民慈悲爱护,无衣者施衣,无食者施食,无车者施车,乃至空中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海底的翔鱼,都是慈心布施,他自己也发愿,把自己所有财产布施,带领人们广行十善。昔普国王的整个国家都行持善法,很多人死后都升天了,天人越来越多,帝释天心想:这是修梵天而来的还是修帝释天而来的?他观察后得知,并非这两种原因,而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令人们奉行善法的缘故。帝释天心想:这位国王行持善法的心不知是否稳定?如果稳定我可以供养他,若不稳定我应该鼓励他。这样帝释天就变成罗刹的形象来到昔普国王前,宣说了半偈:“诸法皆无常,一切生灭性。”国王听到这妙法后,生起了很大的欢喜心,觉得:这是得到无上菩提的开始,也是获证涅槃的殊胜缘起。国王便在“罗刹”前恭敬顶礼祈求道:“您应该把后半个偈子传给我,以后我可以作您的弟子。”“罗刹”说:“作我的弟子有什么用,如果你能忍受我对你作损害,则给你传后半偈。”“我可以忍受您对我人任何损害,只要我能得到法,您怎样损害我,都心甘情愿。”“罗刹”就将后半偈传授给他,他意持了一会,能够背诵和熟练了,便在“罗刹”前顶礼说:“现在,我已经得到法,您怎么害我都可以。”这时,“罗刹”拿了两块大木块,板上密布了露出四寸长的钉子,把国王夹在木板中间,钉子全都钉进国王的体内,此时,国王发了无上菩提的愿:“(译者:类似的公案在《释迦牟尼佛传记》中也有,世尊在因地为半个偈子而舍得自身,受难忍之痛,为了轮回的众生而发无上菩提心,所以,我们现在为了求法,稍有衣薄之寒又何足挂齿呢?)以此善根,愿我将来成就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的果位,能度化无量无明愚痴的众生。”尔后,他念了一偈:“以此布施之善根,众生皆悉得佛果,往昔诸佛未调众,以此施善皆成佛。”国王的身体鲜血淋漓,大地震动,天人撒花,齐赞:“善哉!善哉!……”帝释天想:现在大菩萨的身体已变成这样,我的能力也可以使他恢复,但为了使他增上菩提,我可以试试他的悲心如何:“大国王,我将您害成如此模样,您是后悔还是欢喜呀?”“我一直生起欢喜心,因为我身所受之痛苦与地狱、傍生、饿鬼界中的有情所受的痛苦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这么说,我不相信。”“如果我不是生欢喜心则愿我的身体不要恢复,如果我真的以欢喜心供养您,并对三界轮回的众生发起了大悲心的话,则愿我的身体恢复如初。”以这谛实语之力,昔普国王立刻身体恢复如初,帝释天立刻也显出了本有的形象,在国王足下恭敬顶礼说:“我不是想害您的,一方面我想观察您求法的心,另一方面我要为增上您的精进,故我这样对您显现。”说毕,返回天界了。诸比丘,当时的昔普国王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当时,我也是为了求法而如是苦行的,现在我为什么不闻法呢?”世尊如是说。

  

  

   (127) 两个僧团

   ——调和僧团 佛法久住

  一时,世尊在果新巴,有一施主迎请果新巴的僧众去安居(Vassa)。果新巴的比丘们行持三藏,但性格暴躁,广严城的一群比丘也是象果新巴的比丘一样:行持三藏,性格暴躁。他们这两个僧团准备一起安居,在内规定:凡用卫生间者,若见水特别少时,必须把水装满,否则,必须向管家禀告实情;如果既没添水又没向管家禀告者,即是违犯纪律。一次,施主迎请所有的僧众去应供,大家都去了,只剩广严城的一位比丘去用卫生间,看到水很少,既没添水又没禀告管家,心想大家都走了可能谁也不会知道,就出来了,但却被果新巴的一比丘看到了他的行为,心想:这个人今天倒底怎么作?一直在这里等着看,结果,广严城的那位比丘始终没回来。这时果新巴的其他几个比丘来了,他们问:“你在这等什么?”“等广严城一位比丘,他刚才用了卫生间没添水,我想他肯定返回来,可等到现在他还没来。”又等了很久广严城的那位比丘仍没来,他就对那几位果新巴的比丘们说:“他可能不会来了,怎么办呢?你们今天要把这件事情看清楚,他既没添水又没跟管家说,并且他已经用了,这已明显违背了我们安居的纪律。”诸比丘怂恿他说:“对,您说得对,等一会儿,您把这件事稍说一遍,之后,我们大家帮您说,应该狠狠地批评他。”他们一直等,但广严城的那位比丘一直没有回来。

  广严城的那位比丘回去后,心里一直不安,知道自己已经违背了纪律,该怎么办呢?他就对广严城的几位比丘说:“今天,我可能作得不对,用卫生间,既没添水又没禀告管家。”那几位比丘说:“不要紧,这件小事,如果他们找麻烦的话,我们可以站在您的立场,您稍微说一下,我们为您辩护。”果新巴的众比丘应供毕返回经堂,楗槌集众通告:广严城的一位比丘,违犯纪律,用卫生间,既没添水又不禀告管家。果新巴的众比丘齐声附和,广严城的比丘们不太承认,其中的几位性格暴躁的与对方争起来了,互相说过失,又不相让,一直争执不下。后来,世尊知道了,亲自去问:“你们现在是不是广严城的比丘和果新巴的比丘互相不合,互相说过失?如果这样,会使恶业增长,善法灭尽,是很不对的。”诸比丘如实回答了世尊,世尊三番五次劝告他们,(藏文百业经中广说)但他们和合还是很困难。(师言:无论藏汉地,显密乘各个教派之间一定要和合,寺院与寺院之间一定要和合,要有这个发心,本学院在学习宁玛巴教法的同时,今年还准备办噶举派的班。不管怎样,我们要对释迦教法的任何一个教派僧团都要和合。)后来,又有一施主迎请所有的僧众应供,世尊也去了,准备以两个僧团不和作缘起制戒,当时,在施主家的比丘们仍是争吵不休,甚至打起来了。世尊便制定:以后,一个僧团中不能有两派不合,不得分开诵戒,如果有这种不和的僧众,其余僧众不得与他们讲话、饮食、行道,否则,非法增长,善法减灭。从制此戒以后,在世尊教法的僧团中,再没出现过寺院与寺院之间及僧团内部不和的现象,旧的矛盾已经调和,

  僧众和合,互相恭敬,释迦教法久住世间。

   终

  

《百业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