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动摇时,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天耳智。以清净、超越人耳的天耳,他能够听见两种声音:天界的声音与人界的声音,远处的声音与近处的声音。
92. 大王,假设有人在大路上旅行,他听见定音鼓、小鼓、喇叭、铙钹与大鼓的声音,心里会想:『这是定音鼓的声音,这是小鼓的声音,这是喇叭、铙钹与大鼓的声音。』
同样地,大王,当他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明、无垢、无瑕、柔软、适业、稳固与达到不动摇时,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天耳智。以清净、超越人耳的天耳,他能够听见两种声音:天界的声音与人界的声音,远处的声音与近处的声音。大王,这也是比前面那些更殊胜与崇高的可见之沙门果。
他心智
93. 当他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明、无垢、无瑕、柔软、适业、稳固与达到不动摇时,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他心智。当他以自己的心来涵盖别人的心时,他能够了解其它众生与其它人的心。
对于有贪欲的心,他了解它为有贪欲的心;对于无贪欲的心,他了解它为无贪欲的心。
对于有瞋恨的心,他了解它为有瞋恨的心;对于无瞋恨的心,他了解它为无瞋恨的心。
对于有愚痴的心,他了解它为有愚痴的心;对于无愚痴的心,他了解它为无愚痴的心。
对于狭隘的心,他了解它为狭隘的心;对于散乱的心,他了解它为散乱的心。
对于高尚的心,他了解它为高尚的心;对于不高尚的心,他了解它为不高尚的心。
对于可超越的心,他了解它为可超越的心;对于不可超越的心,他了解它为不可超越的心。
对于专注的心,他了解它为专注的心;对于不专注的心,他了解它为不专注的心。
对于解脱的心,他了解它为解脱的心;对于未解脱的心,他了解它为未解脱的心。
94. 大王,假设有喜爱装饰的少男或少女,对着一面清净明亮的镜子或一碗清澈的水,细看自己脸部的映射。如果脸上有痣,自己会知道:『脸上有痣。』如果脸上没有痣,自己会知道:『脸上没有痣。』
同样地,大王,当比丘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明、无垢、无瑕、柔软、适业、稳固与达到不动摇时,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他心智。当他以自己的心来涵盖别人的心时,他能够了解其它众生与其它人的心。大王,这也是比前面那些更殊胜与崇高的可见之沙门果。
宿命智
95. 当他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明、无垢、无瑕、柔软、适业、稳固与达到不动摇时,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宿命智。他能够回忆自己的许多过去生,即:一生;两生;三、四或五生;十、二十、三十、四十或五十生;一百生、一千生、十万生;许多成劫、许多坏劫、许多成劫与坏劫。
(他忆念):『那时,我有如此的名字,属于如此的家族,有如此的长相;吃如此的食物,经历如此的苦乐,有如此长的寿命。那一生死亡之后,我又投生于某处,在那一生,我有如此的名字,属于如此的家族,有如此的长相;吃如此的食物,经历如此的苦乐,有如此长的寿命。那一生死亡之后,我又投生于此处。』他能如此忆念许多过去生的生活型态与细节。
96. 大王,假设有人从自己的村庄去到别的村庄,再从那个村庄去到另一个村庄,然后从该村庄回到自己的村庄,他心里会想:『我从自己的村庄去到那个村庄,那时我如此站着,如此坐着,如此说话,如此沉默。我从那个村庄又去到另一个村庄,在那里,我如此站着,如此坐着,如此说话,如此沉默。从该村庄,我回到自己的村庄。』
同样地,大王,当他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明、无垢、无瑕、柔软、适业、稳固与达到不动摇时,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宿命智。他能忆念许多过去生的生活型态与细节。大王,这也是比前面那些更殊胜与崇高的可见之沙门果。
天眼智
97. 当他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明、无垢、无瑕、柔软、适业、稳固与达到不动摇时,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观众生死生的智慧。以清净的、超越人眼的天眼,他见到众生死亡与再度投生──低贱与高贵、美丽与丑陋、幸运与不幸──他了解众生如何依照自己的业而承受果报,他见到:『这些众生具有身、口、意的恶业──他们诽毁圣者,秉持邪见,依邪见而造作──他们身坏命终、死亡之后投生于恶道、苦趣、下界、地狱。
而另外这些众生具有身、口、意的善业──他们不诽毁圣者,秉持正见,依正见而造作──他们身坏命终、死亡之后投生于善趣、天界。』如此以清净的、超越人眼的天眼,他见到众生死亡与再度投生──低贱与高贵、美丽与丑陋、幸运与不幸──他了解众生如何依照自己的业而承受果报。
98. 大王,假设在一个中央广场有一栋具有楼上阳台的建筑物,视力敏锐的人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人们进入屋子、离开屋子、在街上行走、坐在中央广场上。他心里会想:『那些人正走进屋子,那些人正走出屋子,那些人正在街上行走,那些人正坐在中央广场上。』
同样地,大王,当比丘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明、无垢、无瑕、柔软、适业、稳固与达到不动摇时,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观众生死生的智慧。他以清净的、超越人眼的天眼见到众生死亡与再度投生,他了解众生如何依照自己的业而承受果报。大王,这也是比前面那些更殊胜与崇高的可见之沙门果。
漏尽智
99. 当他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明、无垢、无瑕、柔软、适业、稳固与达到不动摇时,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漏尽智。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原因。』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息灭。』他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苦息灭之道。』他如实地了知:『这些是诸漏。』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诸漏的原因。』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诸漏的息灭。』他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诸漏息灭之道。』
如此知见,他的心从欲漏、有漏、无明漏当中解脱出来。心解脱之后,如此的智慧就会生起:『心已经解脱。』他了知:『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皆办,不受后有。』
100. 大王,假设在山谷中有一座湖,湖水清澈、澄净、无垢。视力敏锐的人站在湖边可以看见蚝贝、沙、卵石、游动与静止的鱼群。他心里会想:『这座湖的水清澈、澄净、无垢,水中有蚝贝、沙、卵石、游动与静止的鱼群。』
同样地,大王,当比丘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明、无垢、无瑕、柔软、适业、稳固与达到不动摇时,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漏尽智。他如实地了解:『这是苦。』……他了知:『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皆办,不受后有。』
大王,这也是比前面那些更殊胜与崇高的可见之沙门果。大王,再也没有比这种更殊胜与崇高的其它沙门果了。」
阿阇世王自誓为在家弟子
101. 世尊说完之后,阿阇世王告诉世尊说:「太美妙了,尊者!太美妙了,尊者!就像将翻覆之物翻转复正,使隐匿之物揭示显露,为迷路之人指示正途,为黑暗中之人擎举明灯,使他们得以见物;同样地,尊者,世尊以种种方式宣说佛法。从今日起我归依世尊、归依法、归依比丘僧团,愿世尊接受我为从今天开始终身归依之在家信徒。
尊者,罪恶战胜了我,我是如此愚痴、如此迷惑、如此笨拙,为了王位,我杀害了自己的父亲,那样一位正直的人、正直的君王。请世尊确认我的罪过为罪过,以便未来我能够以戒律约束自己。」
102. 「如是,大王,罪恶战胜了你,你是如此愚痴、如此迷惑、如此笨拙,为了王位,你杀害了自己的父亲,那样一位正直的人、正直的君王。
然而,既然你已经见到自己的罪过为罪过,并且愿意依法改正,因此我确认此事。大王,这就是在圣者的戒律中成长:一个人能见到自己的罪过为罪过,依法改正,以及在未来成就自制。」
103. 世尊如此说过之后,阿阇世王告诉世尊说:「尊者,现在我必须回去了,我还有许多任务与职责在身。」
「随适宜而行,大王。」
阿阇世王对世尊的开示感到欢喜,并向世尊致谢。从座位上起身,礼敬世尊,右绕三匝,然后离去。
104. 阿阇世王离开之后,世尊对众比丘说:「诸比丘,这位国王毁了自己、伤了自己。诸比丘,如果这位国王不杀害自己的父亲,那样一位正直的人、正直的君王,那么,就在这一个座位上,他能够生起无尘无垢的法眼。」
世尊如此说完之后,诸比丘内心愉快,对世尊的话感到欢喜。
《沙门果经》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