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经)▪P6

  ..续本文上一页有虚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重执住境界的虚妄;

  

  这二重虚妄,使众生生起了冥行妄做造业的活动;有了这种冥行妄做的造业,自然会有妄诞的认识,使众生始终都在这种妄诞的认识中生死轮回流转。有人厌恶这种生死轮回流转,想求得解脱,反而又虚妄地执住于涅槃,最终因之不能得入圆满清净觉悟的境界。所有这一切,并不是圆满清净觉悟自性拒绝众生能够得入清净境界,而是因为执住有什么是觉悟的见解,自认为能够入于清净境界,所以才被拒绝于门外;那些能够进入清净境界的人,也不是清净觉悟自性的进入。

  

  这说明能否进入与觉性本身没有关系。所以,一个修行的人动念和息念,都是因为迷惘而不清的缘故。为什么呢?由于在无始之际就生起了无明的本源,作为自己的主宰。一切众生,生来就缺乏智慧的眼力,他的身心都受无明的主宰,这就像有人爱惜自己的生命而不会自我断送生命一样。

  

  因而就应该知道,有了对“自我”的贪爱,“自我”就会迎合随顺他本人;如果相对于自我的身心,不去迎合随顺“自我”,此人就会生起憎恶和怨恨的心态,有了怨恨和爱恋的心态,恰恰又助长培养了无明。正是世俗的人们不断地带着憎恨和爱恋两种心态,又不断地去追求成佛之道。结果他们当然不能得入清净有所成就。

  善男子!什么叫做我相呢?诸位众生心里想去证悟的东西,被称为我相。

  

  比如说有的人身子骨强壮,调养得也不错,自我感觉便舒适,当他出神的时候,会全然忘掉自我的存在,他的四肢活动并不自觉,所以行为动作就显得怪异;这时,如果有人用针艾稍稍地给他施以调治和刺激,他马上就会做出反映,会思忖谁在刺激我,这样便会找回自我。这就说明是通过求证寻取,然后才显现出我的存在。这也是不舍自我的情形。善男子!众生之心若是如此证到了如来境界,并且最后达到了清净涅槃的境界,但这仍然是不离我相。

  善男子!什么叫做人相呢?诸位众生的心里所去证悟的东西,被称为人相。

  

  善男子!证悟到有自我的人,就不会再去认识自我,他要求所能悟到的是非我,这也是如此情况。他即使是所悟到的已经超越了一切想要证获的东西,毕竟还是不离人相。善男子!众生之心若是如此证得了圆满觉悟涅槃,但都是自我,他心里若有少许觉悟,就竭尽全力想说明所证得的理由,但这仍然是不离人相。

  善男子!什么叫做众生相呢?诸位众生依靠自己的心去证悟不能得到的东西,被称为众生相。

  

  善男子!比如有人这样说:我是众生。我们就知道这个人所说的众生,既不是我,也不是他。为什么不是我呢?因为如果我是众生,那么我就不应该只是单个的我;为什么又不是他呢?因为我才是众生,而不是说他是众生。善男子!一旦诸位众生证悟到的都是我,而我这个人相还有没有被证悟到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超出我之外的东西,这就被称为众生相。

  善男子!什么叫做寿命相呢?诸位众生心中观照清净,觉察能够了知的东西,被称为寿命相。

  

  世间一切因人为的活动而生起的世俗智慧,是不能自己去认识自己的,就像命根一样,自己不能除掉自己。善男子!如果众生的心能够照见一切,那么,一切获得觉悟的东西,都是世俗的尘垢,因为真正的觉悟是要去除觉的对象,这个对象是不离尘垢的。比如用热水来融化冰块,冰块被融后不再存在了,只有热水了,但没有冰以外的水,也没有水以外的冰。存思我、觉悟我,也是这样,因为没有存思我之外的我,也没有觉悟我之外的我,它们无非都是执着于我而已。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解以上宣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命相,固执常、乐、我、净四种颠倒的认识,虽然他们历经千万年的时间,仍然勤勤恳恳地苦苦修道,但这些都是具有生、住、异、灭变化的有为法而已,最终仍然不能成就神圣的正果,因此才称其为末世时期的正法。

  

  这为什么呢?因为认为一切都以我为中枢,以为是我去涅槃,有证得又有悟得,所以就说是有了成就。这就和有人认盗贼为儿子一样,他家的财宝再多,终究也是不能守得住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既然有了我的爱的欲望,就会去爱恋涅槃,实际上是制伏了爱的根源,才是涅槃的境界;又如有了憎我的欲望,就会去憎恶生死轮回,却不知爱恋才是生死轮回真正的根源,而是利用憎恶来试图摆脱生死轮回,仍然可以说不能达到解脱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知道法是不能解脱的呢?善男子!未来世欲修习菩萨正觉的众生,以自己所能够得到一点点的证解,就自认为获得了清净境界,实际上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断尽我相。如果再有人出来赞叹夸奖这种修习,就会使他心生欢喜,便去要广济普度众生;如果又有人出来诽谤诋毁这种修习和由这种修习所得到的成就,又会使他心中生起瞋恚之毒。

  

  由此可以看出,我相是相当顽固的执持,它潜伏于众生的种子识之中,有机会就要扰戏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而且这种扰戏诸根的功用从不间断。

  善男子!你们若想修习正道,就不能不首先除掉我相。若不除掉我相,就不能得以进入清净觉悟的境界。

  善男子!如果知道了我相的自性原本是空,也就不会有人能够毁掉我了;若是还有一些关于我的说法,说明我还是没有被彻底断除。对众生相、寿命相的解空分析,也应该是这样的。

  善男子!末世众生仍然把四种颠倒的病相说成是佛法,所以被称为可怜悯之人。他们虽然勤勤恳恳地精进修行,但这只能是更增加了病态,正因为如此,像他们这样的人是不能入悟清净境界的。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解这四种颠倒的妄相,即使他们能以如来的证悟和行事作为自己修行的标准,但最后还是不能取得成就。或者还有一些众生,没有得到解脱,却声称自己已经得到了,没有获得证悟,却自称已经证悟;见到比自己修行有成就的人,心里便生起嫉妒。由于这类众生,没有断掉我爱,所以也不能入悟清净境界。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能够成道的愿望是非常好的,但是他们不愿求取根本悟解,而只是满足于多听些义理,认为这样自有好处。这其实只会增长了关于我的执见,反而阻碍了修行。

  

  所以,一切众生应当精进勤奋地降伏烦恼,生起巨大勇猛的心识,让未证得的得以证悟,未断尽的得以断尽。这样,即使贪、瞋、爱、慢、谄、曲、嫉妒等都处在有利于它们存在的环境中,也不会生起泛滥,使他相我相恩爱憎恨一切归于寂灭。佛认为这样的人,才能使我的欲望渐渐灭尽,成就渐渐积成,即使在求教于善知识的帮助时,也不会堕于不正确的邪见之中。如果这种人在求别人帮助时,又生出憎恨和爱恋,就不能入悟清净觉悟的空寂大海。

  世尊宣说完毕后,为了再次强调他的说法,于是又用偈语总结道: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若能归悟刹,先去贪瞋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普觉菩萨章

  佛祖释迦牟尼宣说完偈语后,普觉菩萨在大众中离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头顶触摸佛祖的脚面,然后起立右转,围着佛祖绕了三圈,又长跪在地双手合掌对佛祖说:大慈大悲的世尊,您对修禅出现的诸种病状的描述,快言快语,令人痛快淋漓。这让我们诸位菩萨和与会的法众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更使我们心意荡然激动,大家都觉得从您这里获得了极大的安住和稳持。

  

  世尊!末世众生将来生活的时代,离佛在世的时间逐渐会变得久远,那个时候贤哲圣人也都会隐居不出,外道邪法却会日益增强猖盛。这种情况下,要使众生求助什么样的人呢?依靠什么样的法呢?修怎么样的行呢?去断除什么样的病患呢?怎样才能使这些群盲不至于堕入外道邪见之中呢?

  

  普觉菩萨乞请完毕后,将五体投地,对佛祖再行礼拜,如此反复了三次,以表达他的虔诚之请。

  普觉菩萨乞请礼拜完毕后,佛世尊便开口对他说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为末世众生咨问如来的修行,能施予末世众生无所畏惧的道眼,使这些众生生起信心,得到成为圣贤的根本之道。现在,你们仔细听着,我将开始为你们宣说。

  普觉菩萨听佛祖释迦牟尼说要亲自宣说法理,为能亲自聆听佛祖的教诲,感到十分欢喜,其他与会的法众也都鸦雀无声,默默地听佛祖开始宣说:

  善男子!末世众生中那些发起大的心愿,求善知识引导帮助,想要修行的人,应当首先寻求有一切正确见解的人来帮助自己。

  

  因为有正确见解的人,他内心不执持任何事物,又不会执着于声闻缘觉的二乘境界,虽然他身处在世俗的尘埃和劳作之中,但心却是永恒清净的;他会向众生显示各种过患,赞叹清净无上的真实梵行,不会使众生去做违逆佛教戒律与仪礼的事情。末世众生中欲修行者,能求得这样的人来引导,便能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世众生如果见到这样的人,应当发心供养他,不惜献出自己的身体性命。这种具有善知识的人,在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的四威仪中,常常会示观清净,以致会向众生示现修行的种种过患,而他自己却不会生起半点点的傲慢,对待自己身外的事物、财宝、妻子、眷属更不会有吝啬之心。

  

  如果善男子与这样的人交往寻求引导,心里就不会生起种种不善的念想,就能够在最终成就正道正觉,内心的智慧之光,便会明亮地照彻十方佛的世界。

  善男子!末世众生寻求的这位善知识所要求证的玄妙佛法,应该是远离四种病相的。那么,什么是四种病相或四病呢?

  一是作病。如果有人这样说道:我在自己本心中,…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