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经
《维摩诘所说经》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第三章 闻弟子推避不去探望维摩诘
那时,维摩诘长者心想:我生病了,痛苦地躺在床上。可是那位如来、应供、圆满成就的佛却没体谅我、可怜我,也没派人来问我的病。
世尊知道维摩诘的这个心意,就对长老舍立弗说:「舍立弗,去探望一下维摩诘长者的病情。」
舍立弗长老被点名后,回答佛:「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问候维摩诘长者的病。」
「为什么?」
「记得有一天我坐于林中树下,专注于禅坐。维摩诘长者来到树下对我说:『舍立弗长老,不是那样专注于禅坐。
你应该这样来让自己专注于禅坐:要使你的身体和心意都不在三界中。
你应该这样来专注于禅坐:要能显示日常行为却不用背离灭谛。
你应该这样来专注于禅坐:要能显示凡夫个性却不用背弃你培养的崇高品性。
你应该这样来专注于禅坐:使你的心智在面对外在形相时,既不在心内安住,也不在身外浮动。
你应该这样来专注于禅坐:不用避开任何信念,三十七种道品就是显明的。
你应该这样来专注于禅坐:烦恼属于世界范畴;你不舍弃烦恼,而能在涅槃里解脱。
舍立弗长老,如来说这样让自己专注于禅坐的人才是真正专注于禅坐。』
世尊,听到这样教导的时候,我哑口无言。因此,我不很愿意去探问这位善知识的病情。」
于是世尊对大目连长老说:「大目连,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大目连回答佛:「世尊,我实在不想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他的病。」
「为什么?」
「记得有一天我在毗耶离大城的广场上为居士们说法。维摩诘长者走来对我说:『目连长老,这不是教导白衣居士佛法的方法。佛法一定要根据实相来教。
目连长老,佛法无众生,因为它没有众生的尘垢。
佛法无自我实在,因为它没有欲望的尘垢。
佛法无生命现存,因为它没有生与死。
佛法无人格个性,因为它无需过去的源头或未来的归宿。
佛法安和寂静,因为它没有欲望。
它不成为对象,因为它不用语言文字。
它不可说明表白,因为它超越所有的心智转动。
佛法无处不在,因为它像无限虚空。
它没有颜色、标记或形状,因为它没有任何建立过程。
它没有我的概念,因为它没有占有的习惯性概念。
它没有理想,因为它没有心智、想法或意识。
它无可比较,因为它没有二元对照。
它无条件性假设,因为它不顺应原因。
佛法公平地充满一切事物,因为一切事物都在究竟法界内。
它用非顺应过程来顺应实相。
它住于实相的极限,因为它绝对没有起伏。
它是不可动摇的,因为它与六尘无关。
它不用来去,因为从未站着不动。
它由空假组成,因无痕迹而不寻常;又不需假设或驳斥,因为没有祈愿。
它无确立或撤销,无出生或毁灭。
它无任何基础意识,超越眼、耳、鼻、舌、身、意。
它无高等和下等。
它常住而无动作。
大目连长老,对这样的佛法,怎么可能有教导?大目连长老,甚至连教佛法这样的说法都是假设性的,那些去听它的人只在听一些假设。目连长老,不用假设性的字眼就没有佛法的教师,没有人要听,也没有人了解。这像极了一位幻士对幻人教佛法。
所以,你教佛法时应该注意这些。应当熟知众生诸根。用慧眼的正确洞察力,显明大悲,答谢佛的慈善作为,纯净你的意图,了解佛法的明确术语,你应该为了使三宝传承绵延永不中断而教导佛法。』
世尊,维摩诘和我这样讨论完毕,群众里有八百位居士发了佛觉心,而我自己噤口无言。所以,世尊,我实在不很愿意去这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于是世尊对大迦叶长老说:「大迦叶,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世尊,我实在不想去维摩诘长者家探病。」
「为什么?」
「记得有一天我在贫民区乞食。维摩诘长者来到,对我说:『大迦叶长老,你避开富人区,喜欢贫民区,这是慈善里的分别心。大迦叶长老,你应该仔细想想万物平等的事实,而且在任何你寻求布施的时候,都应该顾及一切众生。
你乞食时应明白食物的毕竟不存在。应该为了消除他人的物质主义此一目的而寻求布施。你进入城镇时,要记住它的真实空性,然而为了度化男男女女,你还是要前进穿过它。你应该好像进入佛的家一般进入人家。你应该不取任何东西而接受布施。你应该好像一个与生俱盲的人来见形色;要把各种声音当成不同的回响来听音声;要把各种香味当成不同的风来闻香;要不起任何区别来尝味;要警觉毕竟没有触着一切智来触着柔软;要以虚幻傀儡的自觉来认识事物。没有本有物质又没有外加物质的东西不会起燃。而不会起燃的东西就不会被熄灭。
迦叶长老,如果,你不用超越八种邪恶颠倒而能在八种解脱中平静,你能以邪恶颠倒的平静进入实相的平静,加上如果你能以仅仅一次赒济所得布施所有众生和供养所有的尊者和佛,那你就可以吃。这样,在供养之后你吃的时候,你应该既不受烦恼的影响,也不是没有烦恼;既不进入禅定,也不是离开禅定;既不活于世间,也不住于涅槃。还有,长老,那些布施这些的人既没有大功德,也没有小功德;没有得,也没有失。他们应该遵循佛的道路而不是声闻弟子之道。只有这么样,迦叶长老,接受布施之食的修行才有意义。』
世尊,我听到这样教导的时候,我很惊异,就心想:『崇敬所有的菩萨!若一位居士菩萨能天赋如此辩才,那还有谁不能发佛觉心?』从那时起,我不再推介声闻乘和独觉乘,只推介大乘。
因此,世尊,我不很愿意去这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于是世尊对须菩提长老说:「须菩提,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须菩提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这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我到维摩诘长者在毗耶离大城里的家去乞食。他拿了我的鉢,装了一些特好的食物,对我说:『须菩提长老,如果由物质的平等性你能了解万物的平等性,由万物的平等性你能了解佛的一切性质的平等性,你就拿去这碗食物。
如果不丢弃贪、瞋、痴而你能不沾上它们;
如果不曾扰动过自我主义的见解而你能遵循那唯一方法之道;
如果不用将存在的热望和无知臣服而你能产生知识和解脱;
如果你用五逆罪的平等性到达了解脱的平等性;
如果你既不是解脱了,又不是束缚着;
如果你不见到四圣谛,可又不是那个不曾见到真理的人;
如果你还没得任何果位,可又不是那个未得到的人;
如果你是个普通人,可又没有普通人的性质;
如果你不神圣,可又不是非神圣;
如果你对万物有责任,可又对任何东西没有任何概念;你就拿去这碗食物。
须菩提长老,如果没见过佛、听过法或供养僧,你在外道六位大师,富兰那 迦叶、末伽梨 拘赊梨子、删阇夜 毗罗胝子、阿耆多 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 迦旃延、尼犍陀 若提子,他们底下从事宗教生活,并且遵循他们所开列的方式,你就拿去这碗食物。
须菩提长老,如果,怀着一切错误的见解,你不见两边也不见中间;
如果,困于八种逆境之中,你不得助缘;
如果,专注于烦恼,你不得纯净;
如果众生的静定就是你的静定,长老;
如果供养你的人不会因此而纯净;
如果,长老,供养你食物的人仍然墬于三恶道;
如果你与众魔相通;
如果你怀着一切烦恼;
如果烦恼的本性就是长老的本性;
如果你对一切众生有敌意;
如果你轻视诸佛;
如果你批评佛所有的教导;
如果你不依赖僧迦;
还有,如果你绝不进入究竟涅槃,那你就拿去这碗食物。』
世尊,我听到维摩诘长者的这些话,我不知道我该说什么,该做什么。我陷入一片黑暗。不要鉢了,我就要离开,维摩诘长者对我说:『须菩提长老,不要害怕这些话,拿起你的鉢。你怎么想,须菩提长老?如果是如来创造出来的化身对你说这些话,你会害怕吗?』
我回答:『不会,尊贵的先生。』
他就说:『须菩提长老,万物的本性就像幻觉,像魔幻化身。所以你不该害怕那些话语。为什么?
所有的话语也有那样的性质,因此聪明人不执着于话语,也不害怕话语。为什么?
除了解脱,所有的措辞不会究竟存在。万物的性质就是解脱。』
维摩诘长者这样讲完道理的时候,两百位天子得了能观万物、没有阻碍或污垢的纯净法眼,五百位天子得了柔顺忍。至于我,我说不出话来,不能给他回应。因此,世尊,我不很愿意去这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于是世尊对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长老说:「富楼那,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富楼那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我在大森林里教年轻僧人佛法。维摩诘长者来到,并对我说:『富楼那长老,自己要先入定,观看这些年轻比丘的心智,然后教他们佛法。不要把腐烂的食物放进镶着珠宝的鉢!先得了解这些僧人的倾向,不要分不清无价的蓝宝石和那些玻璃珠!
富楼那长老,没有检验过众生的六根,不要对他们六根的偏颇做假设;
不要伤害没有受伤的人;
不要强使热望大道的人进入小径;
不要试着把大海倒入牛蹄印里;
不要试着把须弥山纳于芥末子内;
不要分不清太阳灿烂光辉和那萤虫之光;
不要让赞赏狮子吼的人去听豺狼的哀嚎!
富楼那长老,所有这些僧人过去都从事大乘,只是现在忘了觉悟之心。所以不要指点他们声闻乘。声闻乘不是究竟有效。就体认众生的六根利钝而言,你们声闻就像与生俱盲的人。』
就在这时候…
《维摩诘经 弟子品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